發新話題
打印

棗香磚

棗香磚

網上常有熟磚入倉則為蔘香磚沒入倉則為棗香磚.然個人認為棗香磚是另一種製程的熟磚.tea for you8 Y) l$ U) U; Q6 L
今提出看法請茶友參考指正!www.t4u.com.tw) e+ t7 \( [& H; ]1 D
棗香磚據個人資料是採用粗老葉渥堆半年再壓制而成.此可由磚面茶菜及葉底看出且因為使用粗老葉感覺磚面較蓬鬆.剝茶的時候常磚身常會留下粗粗的纖維!喝起來只感到甜水平順.較無變化.聞來帶焦糖黑糖香.如茶放隔夜會有種特殊發酵味!
/ _  g0 e- [/ {5 e5 mtea,t4utea,t4u( b) J# S( o# s
[ 本帖最後由 andy 於 2009-6-18 15:42 編輯 ]

TOP

臥堆時間或溫度???

TOP

間中有一種六堡的感覺

TOP

引用:
原帖由 andy 於 2009-6-18 15:39 發表
" l+ _3 s: }5 p  h1 Hwww.t4u.com.tw網上常有熟磚入倉則為蔘香磚沒入倉則為棗香磚.然個人認為棗香磚是另一種製程的熟磚.www.t4u.com.tw7 z$ D* E$ c3 q6 o3 b
今提出看法請茶友參考指正!+ L4 V( h2 w& E% p( y
棗香磚據個人資料是採用粗老葉渥堆半年再壓制而成.此可由磚面茶菜及葉底看出且因為使用粗老葉感覺磚 ...
tea,t4u0 L% [8 @# b+ M
認同!
6 z9 ^! Z) X( Y6 ]' h! W, T0 B* rtea,t4u棗香與蔘香應分屬不同的茶材,tea,t4u1 }3 i" e' Q$ R$ A
蔘香也不完全是因入倉而來的,tea,t4u6 f! q6 W+ z6 L" O/ Z
茶材的品種才是主因,入倉只是讓蔘香味蘊釀的更好更重而已
一片二片三四片, 吃進肚子都不見

TOP

熟磚的代表>7581<從73磚>79文革專>80油只專、、、、、www.t4u.com.tw( r+ Z$ ^* J* u: ~+ ]" G4 X
到2004雷射磚(上述指純乾倉) 小弟見解如下:
# v3 _/ g$ U+ R+ S# F- fAndy兄的葉子太大了感覺像老大葉~平順的熟香大約5、6泡無味了tea for you( q% P: e3 V+ f8 K
1 葉大>棗香、葉小>蔘香~這是熟茶的通論- o$ y: r) x$ `& L
2 決定熟香的變化~溫度、渥堆的程度是要件
1 J. B2 L5 d' e& a/ I, ~; [tea,t4u3 熟磚中生茶與熟茶拼配的比例多寡是關鍵
' }/ w& L( R, F6 J* A0 u, ktea,t4u80後期以後的熟茶還有一些棗香味~80初以上陳期幾乎都是蔘香Tea For You 茶藝論壇3 K! x* t0 w0 q7 [9 w  B
除了那片"棗香厚磚"比較特別~一般而言有所謂三分生、三分熟的說法www.t4u.com.tw4 |- p+ L* n% L, Z2 X# F
三分生>>>生料少熟料多~偏蔘香
2 M) q7 e. K! H4 ~( P0 \7 G三分熟>>>生料多熟料少~偏棗香
# _( \) L' U- [0 e, O3 p& I* Stea,t4u上述觀點適用90年代之後 "7581"層次分明、口感豐富~是好茶
  t( p/ q8 V' y0 O4 gwww.t4u.com.tw已上所言皆以純乾倉為理論基礎、小弟個人品飲的心得與認知www.t4u.com.tw% B# V( N0 t' o/ ]2 I
如果有誤~望諸位茶友不吝分享心得~好知識與好茶友分享之~~~~~

TOP

再貼一磚73棗香磚.請看看茶菜是否與我一樓貼的一樣都很大葉!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md2537 威望 +10 andy兄中所貼的 正確早期的73棗香厚磚 四 ... 2009-6-19 13:39

TOP

請問冷水舖兄- S7 q8 b8 g. ?) ]0 i
三分生>>>生料少熟料多~偏蔘香
2 O& ]+ ?# f# [# R' o5 _) Gtea for you三分熟>>>生料多熟料少~偏棗香
. F5 e  ~  u+ A9 z) K- v7 m/ q! Gtea,t4u 您指的是熟磚是生熟拼配的嗎?

TOP

再請問冷水舖兄$ [' b4 U" b7 K. y
乾倉茶會轉出蔘香嗎?

TOP

引用:
原帖由 andy 於 2009-6-18 20:19 發表
" o3 g5 a% [5 u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再貼一磚73棗香磚.請看看茶菜是否與我一樓貼的一樣都很大葉!
tea,t4u6 k7 Q8 R/ p" Y% E' b
andy兄貼的熟磚有夠大葉>看起來不是昆明茶廠(早期景谷茶廠)7581系列tea for you8 E% D( X/ H. ~6 {# b
小弟的感覺此茶泡水短、棗香不明顯、有雜味~平順微甜無變化tea,t4u. d1 I& p5 ^2 h' W! |. y  u3 }
上述情形兄是否有同感~如果小弟錯誤請指正tea for you5 D& [6 S# @. _( s
三分生、三分熟只是小弟具體描述拼配狀態的形容詞罷了~淺顯易懂
$ I% ~* r( h8 j7 y/ Jtea,t4u早期的景谷茶廠>>>昆明茶廠生產的7581都是生熟配~至於如何配小弟不知www.t4u.com.tw/ U. a: p! B) h4 r* J; {- @' A
如果喝完7581倒出茶葉就可以清楚見到熟茶與生茶混在一起~其樂融融tea,t4u4 M' _' q# A. m; @
上述只有純乾倉~最起碼也要乾倉~若是入倉茶只有黑嘛嘛一片tea for you3 A% [, w7 Q( Q8 `( e! i: U* U
生熟配的生茶葉底顏色像80、90年代純乾倉茶的樣子
- J% d+ F  N4 Y, b; O! |+ \9 G3 O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如果是芽菜小葉一定是走蔘香路>>較大葉的茶初期20年大部分走棗香tea,t4u6 M# v% U8 F9 f6 ?
但是過了20年慢慢轉老韻時就開始發蔘香了~自然發酵~時間到了~味道對了Tea For You 茶藝論壇2 H; [, q, `* x9 j8 d% d: P  u
唯一不同點蔘香磚、棗香磚放久了雖然都是發蔘香~口感、層次依然不同
) r0 X; V+ W: n1 R小弟的愚見>請指教~

TOP

剛貼的那磚就是您說70年代還出棗香的73棗香特厚磚!至於是否昆明茶廠所出就不敢確定!也不知70年代還有哪個茶廠有做熟磚!
$ o$ x5 C- ^1 h9 qtea,t4u這茶棗香還是相當明顯也出藥香及老香了!但泡水不長變化少!
0 e9 \! B. L( ^- v, ? 至於熟茶是生熟配的說法.小弟不太認同.小弟認為是發酵度(渥堆)高低問題.發酵度低些.茶葉未完全熟化.就會感到葉底略有活性.並非生熟配.如是生熟配請問茶磚表面顏色會不均勻.(生茶熟茶顏色差很大)但我見的熟磚磚面顏色都差不多!還有不知您有把熟茶與生茶加在一起泡過嗎?泡開後葉底是否黑白分明.生是生.熟是熟.非常明顯!與熟磚葉底落差很大!tea,t4u/ M7 p( o" O7 U& E; c* {
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C' J1 R2 G2 |9 F. d) m
小弟淺見.也請您及茶前輩多多指正!
: N+ ]1 L8 m9 r/ u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