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射大說的可能是我們所謂手布球的蝦形吧
但老的鐵觀音是可以比蝦形更圓的,但那個非常少,也很少見,台灣 ...
chen3058 發表於 2019-5-10 14:51
有可能,也的確少見,我只見過一次,那罐焙火功力相當老到,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呢
1

評分人數

TOP

各種因緣集合下的觀音韻隨茶區位置,焙火程度,復焙與否,存藏時間,存藏濕度溫度...而有各不同程度的韻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9-5-10 14:30


這說法對鐵觀音所謂的觀音韻是不對的
那就是個品種味道,新茶就會有,沒焙火也會有

TOP

有可能,也的確少見,我只見過一次,那罐焙火功力相當老到,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呢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9-5-10 14:54


那個做工很費力,人工做的,數量一定不會多,當時新茶也不會拿很差的料這樣製茶,留下來的當然也很少
現在連手布球的老凍頂都少見了,更別說比較圓的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補上二張相片,厚沉的鐵沉味,似點好香的味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TOP

那個做工很費力,人工做的,數量一定不會多,當時新茶也不會拿很差的料這樣製茶,留下來的當然也很少
現在連手布球的老凍頂都少見了,更別說比較圓的
chen3058 發表於 2019-5-10 14:57


沒錯,那茶揉得相當圓,但不會很緊結,加上葉片肥厚

所以茶粒長得碩大又肥肥胖胖,油油亮亮的褐色,很迷人

TOP

那個做工很費力,人工做的,數量一定不會多,當時新茶也不會拿很差的料這樣製茶,留下來的當然也很少
現 ...
chen3058 發表於 2019-5-10 14:57


四問,“觀音韻”怎麼解


簡單的說,就是喝鐵觀音時特有的感覺。但主要的評判指標有兩個:


其一是通過二度輕酦酵後產生之弱果香,是木柵鐵觀音所特有的“如梅似蘭”的茶香,充斥五臟六腑。其二則是一種入口微苦,餘味清甜的回甘之味。


品茶有賴心情,人各有感,不可言說,如擁有6年茶齡的茶人遊旻翰所說,這款10年曆史的木柵正欉鐵觀音的觀音韻是:“如礦物質般,硬與滑順相融合的鐵味”,其中奧義只能留給觀眾想像咯。
如礦物質般,硬與滑順相融合的鐵味”,
以上查有關茶人對觀音韻的敘述
而個人以己所存30年以作觀察,此鐵味於幾十年後與茶本體的木質化產生融合而因各環境差異而有不同程度的味韻。

TOP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
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而且查百度有關鐵觀音的典故,正統鐵觀音有搖青制程,如岩茶師傅說的看青作青,發酵度應三成以上,焙火程度高香醇高,經歷30年的陳放隨每人環境儲藏不同而生不同程度的韻味,而觀音韻的厚滑是最主要的。

TOP

只會靠百度及自我的想像牽強附會的學茶實在可憐,也更顯無知............
1

評分人數

TOP

[quote]那個做工很費力,人工做的,數量一定不會多,當時新茶也不會拿很差的料這樣製茶,留下來的當然也很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9-5-10 16:19


你亂扯做啥,然後把新、老、製作都混的扯在一起

TOP

只會靠百度及自我的想像牽強附會的學茶實在可憐,也更顯無知............
射過溪 發表於 2019-5-10 16:54


我看不懂他扯的東西是什麼,無法確認我的做法是弄幾支樣品喝喝看,找朋友一起喝喝看,烏龍、鐵觀音、岩茶來盲喝看看,有一致性不就知道了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