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轉貼】品飲鐵觀音之三重境界

好茶在飲後都會立刻喉頭泛甘,而後上升擴散到整個口腔,
經久不退,這就是傳說中的回甘!
回甘回韻是安溪鐵觀音最迷人的特性,
好茶回甘綿長、齒頰生香,令人大呼美妙!

    第一重境界:回甘,優質茶在飲後都會立刻喉頭泛甘、
而後上升擴散到整個口腔,經久不退;但回甘有強有弱、
有短有長,一般來說,回甘強則優,但只要可明顯感覺出來即可,
這種回甘給人感覺是非常自然的;關鍵在於持久度如何,
有些茶的茶香、口感等指標都表現不錯,但是回甘時間短,
基本上喝完就立即消失,此種茶也就一般般。

    第二重境界:回甜,優質的中發酵鐵觀音會有非常明顯的回甜味,
而輕發酵茶一般不具備此項特色;回甜與回甘同時生成,
給人以醇厚之感,這正是傳統鐵觀音的迷人之處。

    第三重境界:生津,好茶飲後會有明顯的生津效果,即便飲完,
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覺十分之美妙;品質越好,
生津時間越爲持久,品飲地道的傳統鐵觀音後,
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若是接觸此茶,
多半是久久難以忘懷……。

    品味方法:
茶葉喝進嘴裏,含着,輕輕的吐氣,用鼻子送氣,
然後慢慢的流進喉嚨到肚裏;張開嘴巴,輕輕吐口氣……
在這裏,你就是在感受鐵觀音的回甘,
就是從喉嚨回味過來的淡淡的醇香味!

文轉載自~福建第一茶葉 0615
1

評分人數

  • NEWMAN

台灣鐵觀音和閩南烏龍也喝過了有一些
真正特別好的方向不固定的
針對當下茶葉的特點去調整
不管哪個走向
做得好都會有好的茶
鐵觀音大多不適合太輕的發酵
但少部分有當地的特質
剛好做比較輕的發酵會有很好的表現
2

評分人數

  • 道滘蔡白

  • NEWMAN

TOP

木柵鐵觀音早期的包覆焙具備很有特色的味道
這幾年拿掉了其實很可惜的
2

評分人數

  • idiot

  • NEWMAN

TOP

木柵鐵觀音早期的包覆焙具備很有特色的味道
這幾年拿掉了其實很可惜的
chen3058 發表於 2021-6-18 17:43


木柵鐵觀音不一定是正欉的
1

評分人數

  • 道滘蔡白

TOP

很喜歡看杜老師說茶,
我也來說說,
高中時期, 石門水庫大溪周邊, 滿滿的茶園,
茶粗, 同學家是大把下去, 隨便喝都回甘強壯!
大學時期在台中, 鹿谷凍頂只能偶爾喝, 香氣迷人但學生消費能力有限!
同寢室湊錢買民間鄉茶, 稍弱但也是不錯!
小小功夫茶杯也是喝得爽!
現在台三線大溪龍潭關西一路到要到北埔峨嵋才有東方美人一枝獨秀,
茶園都消失了, 荒著
關西附近幾家大茶廠常看到門可羅雀!
很多事情變了,
南港展覽館年展, 普洱茶展示越來越少, 培火茶也是不那麼多, 高山茶多.
家裡年輕人都喝咖啡了,
250CC壺變180CC,
現在天氣熱, 改2杯壺, 自己喝
剛好拿來喝佛手鐵觀音,
小小杯慢慢品, 不浪費, 且喝且珍惜!
老師辛苦做, 我珍惜喝, 只有好兄弟朋友喝得到!
東莞茶多不缺, 但是浮誇的也多!
3

評分人數

TOP

木柵鐵觀音不一定是正欉的
NEWMAN 發表於 2021-6-18 22:28


大部分是金萱
然後正欉的也不一做得好
所以好成績不一定是正欉的
1

評分人數

  • NEWMAN

TOP

很喜歡看杜老師說茶,
我也來說說,
高中時期, 石門水庫大溪周邊, 滿滿的茶園,
茶粗, 同學家是大把下去, 隨 ...
道滘蔡白 發表於 2021-6-20 17:16


龍潭 石門那邊還是很多茶園
只不過味道上比較不是太討喜

東方美人質優單價相當高了
只能是偶而小喝一下

台灣的一些小品種
像是鐵觀音 佛手 水仙
其實一些小農製作的很有水準
但價格不低外 產量很小 幾乎都有固定的客戶 一般消費者很難喝到

中國的烏龍茶進來台灣的有一些
但跟台灣賣到中國茶類似
質優的非常非常少見
但中國烏龍茶畢竟產量大
挑很頂尖的就真的很強
3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道滘蔡白

  • NEWMAN

TOP

喝鐵觀音時,建議前後都不要喝其他的茶,
不急著喝,一次啜一小口就夠了,
慢慢喝、慢慢泡,每道茶間隔越久您會發現,滋味越棒。

一壺茶可以消磨一整天,或是一個下午時光,
當然,牛飲也可,而慢慢啜,是稍有濃度的。
2

評分人數

  • NEWMAN

  • chen3058

TOP

喝鐵觀音時,建議前後都不要喝其他的茶,
不急著喝,一次啜一小口就夠了,
慢慢喝、慢慢泡,每道茶間隔越久 ...
嗜茶士 發表於 2021-10-2 15:44


豐富性還是要看溶出物質的
鐵觀音狀況不同
方向可以有不小的差異
2

評分人數

  • 道滘蔡白

  • NEWMAN

TOP

回復 9# chen3058

耕種經濟農作物,各方面都很重視,尤其地力,是最重要的。

早期在高山茶一片看好時,阿里山以及南投不少山區,
除了政府劃定重點保護原始林外,一些原來賴以維生的竹林,
連帶果樹,一下子砍得光禿禿的,都種了茶樹,短短不到十年,
許多就在原菜園改種茶,地力原本就被掏空,做出來的茶,空泛泛。

在下2002年底,造訪一次大陸福建安溪茶區,
一樣是這樣的場景,放眼數公里不見大型樹林。
3

評分人數

  • 道滘蔡白

  • NEWMAN

  • chen3058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