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我喝入港倉的茶
我更挑入港倉的茶不包括(一些地窖倉,防空洞的高溼高溫快速出倉的茶)

食安食用油的風暴剛過或繼續潛存著~想想有多少人把關沒問題?你還不是一口一口吃下肚~
別玩文字遊戲的大道理~看了想吐~

有疑慮是對的~但身體感受和喝到迷人風味入倉茶亦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而倉的概念其實不難~說白了就是一種保護茶的一種方式~

放在家中的紙箱亦是倉的概念~只是港倉的堆陳有可能也是個意外~
(那麼多茶不堆倉庫沒有放在大廣場上給雨淋嗎?)

至於作手的倉~茶放到壞掉或是霉變的倉茶一定有而且不少
(退倉也未必退得了~退了也未必風味更佳)

有些人喝入倉茶是有陰影的~因為條件好的有年份的真的不好買不好選(在這吃包裝紙的時代)
但不可否決~不管是不是生意考量?是不是安全考量?所有人不能一概否認入倉茶不好不衛生~

因為你把茶放在家裡已經是個倉儲的概念~只是量大量小有沒有要到翻堆溫溼度管控那樣~
總之梅雨季節你不會放任您的愛茶不管~或堆放在有雜味異味溼度偏高的地方存放~

最後如果把只喝入港倉茶品的人~看做不挑倉茶的人~
這樣的想法就過於極端膚淺也少了彈性了~
反之~大力推廣純乾倉茶品的人~私底下喝著入退倉完美老茶的人亦大有人在

喝茶是一種選擇~其實沒有對錯~
不管喝了什麼茶喝了身體不適當然不能把健康開玩笑~
反之如果只設定喝一種口味~當然會錯過很多好茶的滋味~隨想
2

評分人數

TOP

剛在樓上的發言也許有點偏頗了~

換個方式舉例好了
以喝台灣高山茶為例~
很多茶不要說那些偽裝良好的進口茶~

就以正台灣梨山系的茶~有多少人了解農藥殘留的檢測和土壤檢測的標準何在?
好如果大家都在不是很清楚的前提下~包括我自己~那大口喝下的都是你我不是?

就遑論有一些茶園土地貧瘠靠肥料催芽製成的茶了~
弟不是很懂~也非打擊高山茶類~

而是如果您是長期飲用只有台灣特有高山氣韻茶品的人~難道您會不去研究一些楣楣角角嗎?
如果是那就對了~您會作功課~您會打探~您會做很多很多的事~確保喝一泡茶是值得~是舒服的

所以弟要表達的就是~喝一杯沒有健康疑慮自己能負擔又愛不釋口喜歡的茶~
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1

評分人數

TOP

茶兄說得真好,既然早期勐海茶入倉都能接受,為什麼後來的茶不能接受,入倉只是種讓茶好喝的方法,如果真會讓人生病,早就該被淘汰,重要的是茶人自己能接受,受侷限要體驗各種好茶,是有限的,很多事說起來會被誤會,還是要自己體認,認可才行,哈哈,說得好~~~
2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 kissesteven

TOP

飲了多年的朱沙紅過倉【濕倉】熟餅。我還健在,現在怕的是喝完了,再也買不到!
買到也要很貴了
這片記得約  800 元台幣買來的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4

評分人數

  • troko999

  • 小神童

  • 舞樂

  • kissesteven

TOP

這篇也是極品好帖,新進的茶友們,可要端詳清楚啊...........真的  !

TOP

此篇先進前輩們精彩論述, 後學花了好長時間才能每篇看過遑論附篇論文!
小弟認真詳讀攻防之間, 時時訝異感嘆高人們的博學多聞, 果真好帖!
愛茶人各個熱情, 都是言之有物, 表達理念, 無法輕易贊成或反對!
10年過了, 回頭看去的是歷史印記和時間變化後的普洱茶現狀!
多位茶人已不再出現!
留下的是後學的欽佩, 造福的是茶學後進!
留下訊息, 感謝各位茶人們的投入分享!
2020此時, FB上港倉茶也大都說明台灣乾倉儲存年期!
對大部分人而言, 喝茶應該是輕鬆與健康!
對老茶人而言, 存茶該都已增值不少! 也是另一種樂趣!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老茶稀缺了..

老茶友會被新茶友淹沒...就像新茶已淹沒了老茶.....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跟著喝了35年的伸手茶,不知道算不算老茶友!因為喝茶健康,才開始學著泡茶給老媽喝,才開始買茶!一開始到「鳥會唱歌」的地方買茶,可以吧!唉!笑話一個!學買老茶,號稱90/00/10的一堆,買了才知道水深,中茶/省公司/仿茶。。。哈哈...樂觀面對!不是新冠病毒,還真是沒機會好好欣賞一下學長前輩的論述大作,後學套一句射前輩的名言,真是鳥不起,佩服!喝茶!喝茶!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前輩口中老茶不是被新茶淹末,只是深藏海底,價格也難如以前一樣可以輕鬆消耗。倒是台茶,托普洱之福,反而容易找到好東西。個人淺見!
3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vspwm2000

  • 射過溪

TOP

這篇文章看起來就是文人吵架,但是都不是專業的。

堆肥我知道一點,看起來跟握堆很像(高碳氮比的材料),本來就是註定以黴菌為主的分解方式。氮含量越高,微生物繁殖越快以細菌為主,越低越慢,且黴菌量會比較多。而堆肥的過程本身就是追求控制的過程,從原料的碳氮比,控制水量、升溫曲線、高溫時間、翻堆時間(供氧降溫),握堆應該也是如此。要知道生物除了養分還需要水才能存活,在茶葉裡面當你把水分抽乾,微生物死光光或是休眠,所以有害的物質應該是代謝物。但是這些是極度簡略的說法,堆肥各個階段可能有好幾萬種菌、生物參與,握堆因為氮量少,生物種類會少點,絕對不會只有幾種菌而已。堆肥會失敗,握堆也是如此。最後這種話題不應該拿高氮原料來比較,高氮本身容易滋生細菌、壞菌、甚至發酵升溫太快(微生物燃燒熱量呼吸)耗光氧氣變成厭氧發酵產生屍臭、臭雞蛋味,所以發酵蔬菜(低氮)我可能加個鹽,製造乳酸菌優勢環境直接用植物自然存在的乳酸菌發酵。但是如果發酵牛奶(高氮),我絕對控溫加上植菌製造單一菌種環境。

更簡單講
握堆是一個努力控制的過程
濕倉是一個不知道有沒有在控制的過程

茶我懂的不多,本來是期待看到討論口味的文章的。
2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