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普洱映像 [打印本頁]

作者: etsac    時間: 2011-1-12 20:14     標題: 普洱映像

這個主題要請大家分享自己對普洱的認知,
從識茶、泡茶、選茶到藏茶的經驗都可以,
但僅限屬於自己的經驗,
文章陳述請儘量完整有建設性,
不要故作神秘的空汎言論,
堅決反對無意義附和性回應,
屬於無用發言一律刪除,
而能留下的帖子則加到滿分,
歡迎茶友踴躍提出寶貴見解,
謝謝!
作者: 南地子    時間: 2011-1-12 21:59

本帖最後由 南地子 於 2011-1-13 12:33 編輯

何謂耐泡度?
茶耐泡確實可以提高C/P值,因為每杯成本變低。
但常看到茶評中有耐泡字眼,但何謂耐泡?泡10泡以上才算耐泡嗎?
因為每人泡茶的方式不儘相同(置茶克數、泡茶容器大小、出水時間等不一的變數)
有人10秒出水,之後每泡再加10秒,或是依泡茶計時器CF-205的設計去泡。
但有些茶人一開始就浸泡1分鐘或2分鐘的隨性泡,泡茶本來就是一種很悠閒的事。
但耐泡度,可算是一個買茶參考數值,需要客觀些。
經驗是 置茶6克、泡茶容器70cc蓋杯。
第一泡20秒先試泡,往後出水時間依前一泡的味道濃厚來增減(因為茶質不同,水浸出物也不相同)
泡到最後對眼前的這泡茶的耐泡度才會有個底
以上淺見分享

藏茶:
很多人藏茶都會使用濕度計,但濕度計準嗎?
因為濕度計不像時間是數位,而是感應器,一般的濕度計都是正負5%,所以65%和70%就差很多了。
經驗是 買幾個濕度計,很多數值都不同,先放在一起校對,之後再放在不同茶倉,
另準備一個機動濕度計,主要用在天氣變化時,核對濕度計的度數是否還是一樣。
另外再準備指針毛髮濕度計,不定時來核對數位的濕度計。
作者: calven22    時間: 2011-1-12 23:34

本帖最後由 calven22 於 2011-1-12 23:35 編輯

"以前不懂茶,現在不太懂,未來也不見得懂",一路的摸索過程我想就像瞎子摸象
過程如下,君莫見笑
一:莫名其妙接觸普洱茶,亂買一通
二:常上網查尋普洱資料(學習精神不錯)
三:學會辨識生熟茶
四:學會辨識入倉茶
五:學會分辨陳味,倉味,霉味
六:持續買不同年份的茶學習辨認年份(若含入倉茶真有點複雜,儲存過程變數太多)
七:在論壇結交喝茶的前輩多學習正確知識建立口感資料庫(這是捷徑)
八:慢慢懂普洱茶的"韻"
九:漸漸體會何謂"薄水,利,質厚"
十:繼續交朋友繼續喝茶

改喝普洱茶差不多3年
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有時常想喝茶要這麼累嗎?
作者: 阿西    時間: 2011-1-13 09:33

本帖最後由 阿西 於 2011-1-13 13:52 編輯

普洱茶像3隻青蛙跳水------不懂.------不懂.------不懂.
茶喝下去像夏天虫鳴------知了---------知了-------知了.
曖--忘了少寫個字----不知了..
其實會癡迷普洱茶真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當然現實的是比較10年前.普遍老茶買起來不便宜.(新茶有些價格也珍貴)
雖然90年就嘗試買過喝過..但一竅不通..等到為它著迷也是1年前的事而已
就因為純喝茶目前.存量就有了一些.現在與家人或茶友喝茶聊茶很快樂.
買茶就陷入兩難.沒開始那麼-衝-心中某些疑惑漸漸浮出.這就是目前心境
作者: davidw    時間: 2011-1-13 12:44

小時候跟者老爸喝烏龍,只認為茶就烏龍,烏龍就是茶。後來老婆帶回一塊熟磚叫我泡者喝,初喝第一口差一點沒吐出來,這是什麼碗糕,味道有夠怪。由於老婆的指導教授是來自香港,無論在實驗室或出外聚餐,都是跟者教授喝普洱,造就他對普洱的忍受力,他說慢慢喝,喝久了就知道它的媚力所在。漸漸的我發現真的有其箇中滋味,尤其是當喝到老茶時更是驚為天人,由於體質的開係,對於新的生茶始終無法適應,一喝身體馬上抗議,但對於熟茶及老茶喝再多也無妨真是怪哉!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1-1-13 16:28

買茶有時真要看運氣..有時花錢還受氣..無知是最大的障礙..所以要對茶多認識瞭解與學習..買錯也是過程.
喝茶就很主觀了..但是有客觀的標準.耐泡.有膠質.順口.有特殊香氣.不傷胃..那必定不是太新的茶..
新買的茶就等它變化 是好是壞難講 看蒼儲環境 期盼變老變好.也是一種小小成就..小弟也衷心盼望..
看個人能力買.不要無止盡追求.那只會將自己陷入痛苦深淵  前輩說的那些茶如紅印等等小弟也沒喝過.境界就自己想一想就可以了..幸福也未必遙不可及..泡茶愉快..身體健康..假以時日  能向版主一樣拿些私藏茶品來分享同好..普洱  也未必是一條 不歸路..  ..參考  參考..
作者: 南地子    時間: 2011-1-13 18:04

本帖最後由 南地子 於 2011-1-13 20:36 編輯

接觸普洱茶以前我跟我的朋友都喝很好的台灣茶,所以同樣一片普洱賣我500我不敢買來喝,5000我就買了所以常中槍繳學費,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有幾項心得
一,喝普洱茶一定要有計畫....若因身體建康需要馬上要喝普洱茶,只要價位合理,我就買5年內夠喝的茶,其於我就買5-6年內的新茶延續未來要喝既可..若不一定要喝普洱我就先喝好的台茶, 等我買的普洱茶好喝時再來喝,這經費效益是最好的,
二,不要對貴茶,年份存有幻想......建議多參加論壇茶會,會常喝到熱心茶友提供的頂級好茶(像高雄茶會的73青,老六安,嘉義將近20種90末的頂級茶品)也可以向論壇贊助茶商買茶樣,偶爾也會有熱情茶兄分享老茶(球王兄的73窄磚)多是很好嚐試口味的機會,這對以後自己買茶判斷價格上有很好的幫助,
三,思考如何買到絕對便宜的茶...建議盡量不要買兩岸拍賣網站沒有的茶,無從比價,以山頭或年份為準買便宜茶來比對口感,來分析價位可接受程度... 建立與茶商的良好互動模式,但也要常比對..這樣較容易取得正確的資訊來源,
四,普洱是喝還是投資...個人對普洱茶的理念跟很多前輩不同的地方就是,茶不怕買錯只怕買貴..就算買錯也不是買到毒茶,買對也不是買到仙茶..口感也是一樣因人而異,就算買對買貴轉賣也不一定賺錢,不一定轉賣後買到的人遇到有心仙角,說那是假的那跳到水裡也洗不清,求證無門...真的很雖
五,買茶一定要量力,藏茶一定不能缺錢.....喝茶少花錢是主要目的, 投資也是為了買  最便宜的價位,轉賣賺錢就靠福份..這樣無論您是自喝或投資,多不會有負擔,
以上是末學的心得...不一定正確,若有不當,請看到小弟打了兩小時...不要責備我..謝謝
作者: etsac    時間: 2011-1-14 13:47

本帖最後由 etsac 於 2011-1-15 15:42 編輯

莫將普洱喝成等待
記得十幾年前,小弟剛接觸普洱青餅,
因為其易於存放的特性著迷不已,
後來瘋狂找茶、試茶,
幾年下來,
不自覺已經擁有一輩子喝不完的茶了,
茶多的確能滿足自己虛榮心,
手中儘是當時明星茶,
心中無比滿足,
實際上這些茶主要是作用,
竟是心靈安慰而已,
喝既難喝又傷身,
好吧!老子有的是時間,就再等等吧!
茶多了之後必需有地方安置,
於是整理出一間高級套房讓這些嬌客住,
怕濕度過高,添購除濕機,
怕蟲咬不時得翻箱倒篋,
整理這些茶的時候總有個想法:『為誰辛苦為誰忙?』,
自己這麼呵護的寶貝,
到最後是誰喝了呢?

小弟不惑之年時,
找現任超級版主的小胖兄買新茶,
小胖兄問小弟說:『你現在買茶園新茶,有沒有想到能喝到嗎?』,
小弟無法回答,因為沒有人能確定自己壽命。
就算當時只是二十幾歲,答案依然無法肯定。
人要活在當下,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為了喝茶而辛苦等待並不是好辦法,
比較可行的是,
找一些立即可喝的茶較切實際,
從飲用量去調配,
長、中、短期適量購買,
依個人經濟能力衡量,
這樣既可喝到普洱真味,
又能享受藏茶樂趣,
切莫將普洱喝成等待。
==========================================================
經小胖指正原語意已經修正,感謝!
作者: 信錩    時間: 2011-1-14 21:32

我來談談收茶的留程....
手上有普洱茶的人我把他分成三種人,玩家、藏家和賣家,如何界定?
玩家:有多樣的茶品,但單一茶品可能沒有量,玩家品茗輕鬆愉快,喝茶就像出去吃頓飯一樣隨性,由於沒量,無法對單一茶品深入了解,勉強出頭常以偏概全容易漏洞百出,這類茶友在論壇上通常潛水較深,若無所顧的投入搜茶,久了就會晉升為藏家。
藏家:茶品不一定多樣,卻要有量(茶要有量或是錢要有量),藏家買茶相當阿莎力,購大量有種成就與快感,鎖定目標後只要有量,價錢適宜,店家往往做一攤就關門休息,想想看…1千片的八八青收不收?1千片的八八鐵收不收?1千片的八八沱收不收? 1千片的八八磚收不收?不過這麽多的一千片怎麼喝?............處理的唯一方式就是變成賣家。
賣家:船到橋頭就會自然直嗎?鬼才相信...多樣且多量的茶品會在這個區塊形成一種壓力,例如資金週轉的壓力(應收帳款、應付帳款…)、存貨流動的壓力、營業損益的壓力………,再則…有時為了抑價…為了合約…為了獨佔…可謂絞盡腦汁兩鬢斑白,喝茶演變到了這個時候早已是種負擔,版上有些壺商應該都知道,早期向港商買名家壺,要”拖”幾拾把或上百把的商品壺,為何用”拖”字,因為心不甘情不願,名家壺是自己所愛,商品壺卻硬要你搭著買,進退之間有種不得不的無奈,喝茶到了這個地步可說沒有退路了,若不專心經營很快就會退出這個市場。
茶友喝茶都喜歡輕鬆愉快,但往往事與願違,市場上有許多無形的誘因,鼓動了我們的貪念,牽引著我們變成藏家,最後成為賣家,而且勢不可擋,怨不得人,玩家說茶可以天馬行空隨意自在,賣家說茶就得花點心思連結到生意層面,舉例來說:
1.週年慶...特惠中…
2.一片500百….一筒3000…
3.湊足2000免運費….續標免運費…
4.量大可議……
5.…….
這些都是賣家銷貨的技巧,也是買家想大量收購的誘因,當然前提是茶品要相對便宜於市價,營造了熱絡的氣氛後彼此各取所需,市場機制就這樣不停的循環延續,前仆後繼,不斷的推擠著前浪直到超越或是取代為止。
多年來我體會了這個道理,但抽不了身,僅管已經擁有一輩子喝不完的茶,卻還永遠像個婆娘少件衣服般,茶商推薦的茶….看不懂.聽不懂.喝不懂…可是買了就懂,真是奇怪…我相信這是一種病,一種心病,只要進了T4U...常常不由己…
作者: 建宏    時間: 2011-1-15 06:57

有老茶.好茶.遇上冷天.剛好適飲或顛峰期到了.茶友同好齊聚.或遇節日慶祝就喝了
這就是 [ 活在當下 ]

買了整倉整庫.滿山谷.成千上萬斤.要泡時覺沒一款是高品質可現喝的...至少要等數年至拾數年
是為  [當下活著 ]
作者: 小胖    時間: 2011-1-15 13:54

小弟不惑之年時,
找現任超級版主的小胖兄買新茶,
小胖兄問小弟說:『你現在買新茶,有沒有想到能喝到嗎?』,
小弟無法回答,因為沒有人能確定自己壽命。
就算當時只是二十幾歲,答案依然無法肯定。etsac 發表於 2011-1-14 13:47


上面藍色字應該修正為『你現在買茶園茶新茶,有沒有想到能喝到嗎?』才對,
茶質厚重的茶園茶新茶在台灣以純乾倉的方式存放---沒有將近30年還是很難喝,
茶質普通的也許將近20年後稍微可以喝---但到了那時手中應有許多更好的茶,
你會想泡那普普通通的茶來喝嗎?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1-1-16 10:41

自己玩藏普洱與壺十多年來發現,
如果真的是愛上了它,由玩家變藏家是很自然的事,
不禁意的,茶已堆滿了書房。

幾年過去後,發現早年的茶身價大漲,自然也多了一份漲價的喜悅,
存量夠多時,由藏家變為商家也是很自然的事,
但普洱這些年來帶給我們漲價的喜悅,卻同時也帶給我們利益的誘惑,
但這麼多年來,在這翻騰的普洱及壺市中,弟深深覺得不管成為玩家、藏家或兼職商家,
其實「玩賞」的初衷,不要迷失了,
這些年來普洱大漲,利之所趨,市場自然什麼人都有,
所以常常可以見到許多「見利忘義」、「以仿充真」、「暗箭傷人」...等事件,
真的是「利慾燻心」,早不知飲茶玩壺之趣為何?
甚至每日為利所苦、所困,擔心這個,算計那個....。
對一個玩家而言,這是最不值的,
夜深人靜時,一泡老茶、一把老壺,靜靜的享受那無事無擾的時刻,才是人生最大享受~
如果只想著投資賺大錢,那再好的茶喝起來都是苦的啊~

以上自言自語,版主勿怪,呵呵呵~
作者: 信錩    時間: 2011-1-16 11:43

我必需補充一下
這幾年買茶最重要的考量不再是茶質.價錢或是店家…,而是夜間部的同學
我家屋小,只有三個房間,加上子女各有自己的私領域,茶當然得堆在自己房間,可是跟死東西共眠,枕邊人是千百個不願意,(為了放茶,以前我曾告訴她,普洱若有適當的空間呼吸,茶葉將有利於醇化,後來內人常調侃我屋子裡住喘氣的都嫌擠了,還常堆些沒氣的…),因此買茶後常有一段冷戰的時間,通常解凍的方法是每晚執壺泡茶,泡一些較珍惜的茶,太座若肯喝,就表示氣有點消了,之後我會乖一陣子,當然T4U也沒有天天過年
日子在買茶、冷戰、磨合中循環消耗,不知不覺床頭、床底、櫥子、櫃頂…到處放滿茶,一到樓梯口就可以聞到茶香…只是…進門走路要小心,時間一久房間已沒有地方藏茶了,以前少量的夾帶老婆不易發現,現在空間少了,每次都出槌…
身欲靜而心不停,茶欲買而妻不愛…唉…買不買..現在的我真得很為難…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1-1-16 12:18

回復 13# 信錩


    有小茶會時請   嫂子.孩子一起來聊聊天


早期家裡那老頭還不是一樣瘋!!但他是研究性質的瘋!
講也講不聽!!後來我想想~~
喝茶總比喝酒或其它嗜好來的好就懶得唸他

人生短暫!難得有好品味的興趣!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也算是犒賞慰勞自己的方式
因為只要不影響家裡正常開銷!!也不要負擔太大就好

以下是個人一點感想....
1.買質好的新茶觀察轉化也很有趣!!
存著沒喝完留給孩子也不錯!!

2.買個中年級的茶過些年不怕沒老茶喝
以時間~~換以後少發錢買茶來喝

3.看自己能力買一小丁點貴貴的老茶目前來喝看看
也品嚐一下到底人家前輩說的好茶是貴在那裡

4.很多 茶友前輩都很好心及慷慨也都很願意分享好茶
有機緣可以的話~帶老婆出去喝好茶!
前輩们的風範與慷慨氣度會讓人感動!!
時間一久另一半應該不會反對您!!

以上個人淺見提供參考與指正 ..
作者: cctdragon    時間: 2011-9-25 13:28

請教前輩,以手撥老茶餅後,手會殘留黑色如墨之顔色,是否係仿茶?末學之前以手撥友人贈送夥香菇頭時,發現外觀乾淨,但內部有發霉,聞之有點輕入倉味道,個人感覺是以新仿老之仿茶,故不敢品飲,拿去當花肥使用.
作者: etsac    時間: 2011-9-25 16:09

回復 15# cctdragon


    《以手撥老茶餅後,手會殘留黑色如墨之顔色》
小弟認為人工《做手》才會產生這樣,
如煙燻或浸染等不自然的方法。
茶自然放老是不會掉色的,
看到您這現象實在是心情沉重,
建議別喝了,
恐怕會傷害身體啊!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