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普洱新鬼話 - 色溫評估法 [打印本頁]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16 20:08     標題: 普洱新鬼話 - 色溫評估法

普洱茶的世界真奇妙
普洱茶的優劣,繼茶氣評估法之後,又來個"色溫"測量法
色溫越高的代表茶質及未來性越好,色溫越低就越不好

那何謂色溫呢 ???
這名詞我想學過攝影的人應該都不陌生
學術性的說法我不講 (有興趣的自己股溝一下)
因為沒學過攝影光學的人很難理解這東東(所以大師才有呼弄的空間)
所以我就用不具學術性的通俗易懂的說法來作簡單的解說.....

應用上是表現在...因光源色彩不同,而產生物體反射光的色彩偏差
例如...一張白紙在鎢絲燈泡照射下,會有偏黃或偏橙的暖色調
                         在日光燈照射下,會有偏綠或偏藍的冷色調
偏暖色調的我們稱為色溫較低,偏冷色調的我們稱為色溫較高
(度量色溫可用色溫錶來測量計算,度量單位以 °K ( Kelvin ) 表示)

我們眼睛有平衡的功能,平時肉眼看不出物體反色光的色彩偏差
(但照相機就會將物體的色彩偏差忠實的呈現在照片上)
不過我們可以在桌上擺張白紙,然後快速的切換光源
一下子開鎢絲燈泡,一下子開日光燈,讓眼睛來不及作平衡調整
這時我們就可以看見白紙上的色彩偏差了

雖然那張白紙,在不同光源快速切換照射下的色彩,會有忽高忽低色溫的色調表現
但實質上白紙還是白紙,無法變成一張能量忽高忽低的白紙,茶也如此......

當然...紙張本身的顏色及印刷色彩,也會影響色溫測量時的高低表現
例如暖色系的紙或暖色系的印刷色彩,測量起來色溫就會較低
另外...周遭環境及鄰近物體的顏色也會有影響


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
作者: 550324    時間: 2015-1-16 20:34

支持..........
作者: 農夫    時間: 2015-1-16 20:36

射大:被你搞暈了!喝茶不就是味蕾ㄉ享受?找茶不是味蕾ㄉ挑戰?以前喝茶似乎沒有那麼多問題,私感多數茶質並不差,當今資訊發達反而找不到好茶。真ㄉ暈了!
求助版主:請開放口袋釋出容量,老是感到口袋被約束,言論開放ㄉ時代,管太大了啦!
作者: SFE    時間: 2015-1-16 21:20

走火入魔
作者: mango492800    時間: 2015-1-16 21:34

不知未來還有什麼新名詞可以檢測普洱茶......................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5-1-16 21:59

這說法太離譜了吧,用就可以瞭解,這邏輯說服力很不夠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5-1-16 23:05

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以前瞭解塗料工廠的時候,發現調色人員是拿色卡靠經驗調色,色彩有光譜設備的,但根本沒人調色用那台機器,且好像每個人看到的色彩不是完全相同的,看顏色判斷茶葉品質難道沒這問題?
茶葉需要看的應該不光是顏色吧,眼睛看配方、陳化變化、枯老葉、……等等很多才比較全面客觀,更何況這是拿來喝的,主要判斷應該還是口感比重比較高吧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16 23:12

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以前瞭解塗料工廠的時候,發現調色人員是拿色卡靠經驗調色,色彩有光譜設備的,但根本沒 ...
chen3058 發表於 2015-1-16 23:05

色溫跟色彩雖有相關,但卻是不同觀念上的東西
不過理上,您說的我很贊同
作者: ko001    時間: 2015-1-17 00:39

色温片

作者: alex6925203    時間: 2015-1-17 02:15

用口來確認  茶 比較實在吧
沒有喝過  講再多 也沒有用
作者: digiaimo    時間: 2015-1-17 03:21

應該得用"光譜分析儀"檢測,才能得知茶葉分子的訊息吧~

"色溫"是什麼東東?

又有哪位大師橫空出世了嗎?
作者: 朝旺德昌號    時間: 2015-1-17 14:23

有人信有粉絲那麼就成門派 ,創始人就成了宗師!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5-1-17 16:32

不論是神話或鬼話..只要有信徒願跟隨就好..
在普洱茶的領域要能夠~~開啟新話題~~製造新高潮~~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都應該關注 ..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17 17:13

那何謂色溫呢 ???
這名詞我想學過攝影的人應該都不陌生
學術性的說法我不講 (有興趣的自己股溝一下)
因為沒學過攝影光學的人很難理解這東東(所以大師才有呼弄的空間)
所以我就用不具學術性的通俗易懂的說法來作簡單的解說.....

應用上是表現在...因光源色彩不同,而產生物體反射光的色彩偏差
例如...一張白紙在鎢絲燈泡照射下,會有偏黃或偏橙的暖色調
                         在日光燈照射下,會有偏綠或偏藍的冷色調
偏暖色調的我們稱為色溫較低,偏冷色調的我們稱為色溫較高
(度量色溫可用色溫錶來測量計算,度量單位以 °K ( Kelvin ) 表示)

我們眼睛有平衡的功能,平時肉眼看不出物體反色光的色彩偏差
(但照相機就會將物體的色彩偏差忠實的呈現在照片上)
不過我們可以在桌上擺張白紙,然後快速的切換光源
一下子開鎢絲燈泡,一下子開日光燈,讓眼睛來不及作平衡調整
這時我們就可以看見白紙上的色彩偏差了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16 20:08

所謂的色溫,沒學過攝影的人會很難理解
我就借用杜老大的照片,進一步解說好了........

這是清晨太陽將出未出的時候.......

大家可以看到,由於雲霧山體的阻隔,各處光照強度不同,因此產生了不同的高低色溫區塊
(我們親自現場目視,絕不是這種顏色,因為我們的視覺會自動平衡)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所謂色溫的高低是取決於光源本身,而不是被照射的物體
所以以色溫的高低,來評估茶葉的好壞及未來性,根本就是鬼扯蛋

另外,色溫這東東,除了會影響照片色彩與實際目視的色偏外
於我們的生活幾乎沒有影響,所以看不懂也無所謂
只要了解個大概,不被神棍給騙了就OK了
當然,如果您心甘情願被騙,那我也是不反對的啦 !
作者: jackyt    時間: 2015-1-17 23:25

近日確實有見到此翻論述...
評茶優劣的方式層出不窮
常搞得看官一頭霧水
不是嗎?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17 23:39

近日確實有見到此翻論述...
評茶優劣的方式層出不窮
常搞得看官一頭霧水
不是嗎? ...
jackyt 發表於 2015-1-17 23:25

就茶質轉化的未來性來講...以經驗過後的口收茶就對了

可能這些神棍們,發現呼弄人們將近20年的茶氣已經沒搞頭後
就推陳出新的來個新玩意兒...."色溫"

就個人的觀察,講難聽點(但也是實話).....
這些氣宗及現在由氣宗轉為色宗的神人們
各個都有或輕或重的身心症或精神疾病

不過有很多人就是喜歡這種出自身心或精神有問題之人的神奇說法
日本的麻原彰晃就是一個例子,神經病也是可以有很多信徒的
作者: 盧招崑    時間: 2015-1-18 14:08

茶市冷清 搞點噱頭吧
作者: alex6925203    時間: 2015-1-18 21:27

回復 16# 射過溪


    所以我只敢 透過口 去喝茶
    覺得不錯  再去 請朋友喝看看
    畢竟 老茶人的嘴 比較準  
    他們 喝比較久 重點是
    他確實 手上 還有很多寶物  
    可以直接比較  大概知道 未來是否有好的轉化
作者: alfawu    時間: 2015-1-19 08:07

以小弟認知來說.
如果我們可以用茶湯的顏色來決定一杯茶好喝的話,那麼這色溫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作者: 亞瑟    時間: 2015-1-19 12:29

科學是日新月異的 ,

這樣可能也會寫出一些大道理 , 不妨期待會給我們看什麼樣的數據 .

人類因異想天開而偉大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19 22:45

應用上是表現在...因光源色彩不同,而產生物體反射光的色彩偏差
例如...一張白紙在鎢絲燈泡照射下,會有偏黃或偏橙的暖色調
                         在日光燈照射下,會有偏綠或偏藍的冷色調
偏暖色調的我們稱為色溫較低,偏冷色調的我們稱為色溫較高
(度量色溫可用色溫錶來測量計算,度量單位以 °K ( Kelvin ) 表示)

我們眼睛有平衡的功能,平時肉眼看不出物體反色光的色彩偏差
(但照相機就會將物體的色彩偏差忠實的呈現在照片上)
不過我們可以在桌上擺張白紙,然後快速的切換光源
一下子開鎢絲燈泡,一下子開日光燈,讓眼睛來不及作平衡調整
這時我們就可以看見白紙上的色彩偏差了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16 20:08

色溫的概念除非是學過攝影光學的,不然觀念會很難理解
我再努力嘗試說明好了........

攝影光學上,5000~5500°K 是標準色溫
也就是說在標準色溫的光源照射下,拍攝白色的紙
照片所呈現的白色,跟我們眼睛看到的白色是一樣的
不會偏黃橙也不會偏藍綠

但如過使用標準色溫以上的日光燈,或以下的鎢絲燈泡照明拍攝
那照片呈現出來的白紙顏色就會有偏藍綠或偏黃橙的色偏,不是我們目視下的純白
若要矯正成我們目視下的純白,就要用色溫計測量計算實際色溫偏標準色溫多少°K
然後用色溫矯正片罩住光源或鏡頭矯正色偏,這也是測量色溫的用途所在.

總而言之,色溫的高低是來自光源,並非物體本身,當然更無關物體(茶)的好壞

如果以上說明還看不懂沒關係,我用大家都能感受到的水溫來舉例(理相同)......
水溫的高低是受熱源溫度的高低的影響,而不是水本身自然就有高低溫度
水的好壞是依水質而定的,不是用水溫的高低來評估的

這樣應該看得懂,觀念上也能夠理解了吧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29 21:29

就個人的觀察,講難聽點(但也是實話).....
這些氣宗及現在由氣宗轉為色宗的神人們
各個都有或輕或重的身心症或精神疾病

不過有很多人就是喜歡這種出自身心或精神有問題之人的神奇說法
日本的麻原彰晃就是一個例子,神經病也是可以有很多信徒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17 23:39

上面那段話,我想氣宗的茶友們看了一定很不爽
但我說的是真實話,是對你們有幫助的話,如果你們聽得進去

今天我再講一些,你們不相信沒關係
但至少放到心理面,日後再去印證,對你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幫助的.......

茶含有或多或少的咖啡因,而咖啡因對加強血液循環的作用立即而明顯
血液循環一旦增加,身體就會有溫煦溫熱感及脈動感是很正常的事
就像我們運動時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就會熱及脈動明顯的道理是一樣的
裡面並沒有神秘不可解的東西

但如果多次喝茶後有以下現象就要小心了(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也是).......
1.腦部有膨脹感,甚至有個定點會感覺脹痛
   那可能是腦血管或輕或重的阻塞,血液通不過去或不順暢造成的
   應速去大醫院的腦神經內科就診,及斷層掃描才是
   慢了可能會腦中風,然後不是癱瘓就是喪命
   千萬別自解讀為.....氣感強,有靈動力,非凡人
   更別以為我是危言聳聽,這是有實例的

2.如果手腳有熱脹麻刺,甚至身體某些部位會痛的現象
   這不是茶氣通脈,通常是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其他循環障礙的問題
   很多人都有三高而不自知,因此枉死者眾

3.感覺胸胃有股氣在竄,通常是胃發炎的現象
   如果會脹痛,那有可能是胃部較嚴重的發言或潰瘍
   絕不是胃氣在通

4.如果鼻子會流清涕及身體很溫熱,那是身體過於虛寒
   應多運動及生活作息及飲食要多注重才是
   別迷信茶氣而猛喝茶,那只會把自己的身體越搞越虛
   而身體越需就會越敏感,迷信的就會把病態的敏感當氣感

5.如無以上身體上的症狀,但喝茶依然有明顯的"氣感"
   甚至平時對周遭的事物,也有異於常人的"氣感"
   那應該是某種精神疾病,例如身心症,躁鬱症.....
   並不是你的氣感強,而是神經及精神異常

   也因此精神科醫師都會告誡病人不能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免加重病情
   病情重的,因腦神經的異常刺激就會看到光,看到氣,或其他幻象,甚至有了幻聽幻覺
   但這類患者都會自解讀為....證道通天了,也因此延誤就醫.


就我所知所見,已經有不些人因迷信茶氣而枉死或生重病了
茶友們...好好的正視自己身心的健康吧,別迷信 !
作者: 小胖    時間: 2015-1-30 00:37

回復 22# 射過溪
關於射兄的咖啡因論點我有些疑問,
不知可否請您補充說明一下您的看法,
有一款茶在新茶時期並無明顯的你所謂[偽茶氣]現象,
但陳放了二十多年後才有這種現象,
咖啡因在陳放的過程---是逐年增加或是減少?
一般而言這種[偽茶氣]的現象在新茶時期大樹茶比茶園茶發生率高出很多,
不知道大樹茶的咖啡因含量是否大多高於茶園茶?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01:22

關於射兄的咖啡因論點我有些疑問,
不知可否請您補充說明一下您的看法,
有一款茶在新茶時期並無明顯的你所謂[偽茶氣]現象,
但陳放了二十多年後才有這種現象,
咖啡因在陳放的過程---是逐年增加或是減少?
一般而言這種[偽茶氣]的現象在新茶時期大樹茶比茶園茶發生率高出很多,
不知道大樹茶的咖啡因含量是否大多高於茶園茶?
小胖 發表於 2015-1-30 00:37


關於射兄的咖啡因論點我有些疑問,
不知可否請您補充說明一下您的看法,
有一款茶在新茶時期並無明顯的你所謂[偽茶氣]現象,
但陳放了二十多年後才有這種現象,


新茶也是有感的,也是會有明顯的脈動,甚至比喝老茶的脈動感更強
也因此有些人會有心悸的感覺

老茶因陳放的關係,茶性會轉為溫熱或辛熱,所以身體的溫熱感會比新茶好
這也跟咖啡因的醇化及之後產生的一些揮發性物質有關
揮發性物質可把一些成分的作用帶到身體的深層
很多中藥會加些馨竄之物帶路就是這原理的運用

咖啡因在陳放的過程---是逐年增加或是減少?
一般而言這種[偽茶氣]的現象在新茶時期大樹茶比茶園茶發生率高出很多,
不知道大樹茶的咖啡因含量是否大多高於茶園茶?


咖啡因穩定性很好,例如重焙過後的咖啡豆,咖啡因並不會減少,只是變性
這跟重焙台茶的作用原理一樣,會變得醇和少刺激性
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物質,阻斷或減少人體對咖啡因影響

大樹茶的咖啡因比茶園茶高或低都有可能,這不是絕對
不同的茶種,產地,季節都是影響因素

但大樹茶的芳香物質普遍比茶園茶豐富
有些揮發性芳香物質的辛竄力強又深(如上段所述)
也給人體帶來深透的辛涼或辛溫辛熱感
其竄氣感受有些不亞於咖啡因加強動脈循環的覺受呢

其實很多人所說的"氣感"只是芳香物質與咖啡因對神經的刺激
因而帶動循環的感受而已,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物質的次作用
但還是脫離不了純物理化學的作用.

感謝您的提問,僅做以上簡單的回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01:38

老茶因陳放的關係,茶性會轉為溫熱或辛熱,所以身體的溫熱感會比新茶好
這也跟咖啡因的醇化及之後產生的一些揮發性物質有關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30 01:22

很多老酒也有同樣的轉化
同樣的酒精度,陳年老酒的口感就是特別醇和順口
飲後體內的溫熱感也比新酒更明顯持久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01:47

咖啡因穩定性很好,例如重焙過後的咖啡豆,咖啡因並不會減少,只是變性
這跟重焙台茶的作用原理一樣,會變得醇和少刺激性
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物質,阻斷或減少人體對咖啡因影響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30 01:22


這點可參考下帖六樓..........
http://www.t4u.com.tw/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11968&pid=465083&fromuid=1869
作者: 小胖    時間: 2015-1-30 10:20

回復 22# 射過溪
射兄對於中藥各種蔘類ˋ黃耆這些藥材,
您如何詮釋它們關於[氣]的種種------相對於您所說的[偽茶氣]?
作者: 小胖    時間: 2015-1-30 12:27

回復 22# 射過溪

另外,
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應當不低於普洱茶,
但卻鮮有人說過喝完咖啡後曾體驗到你所謂的[偽茶氣]現象,
不知射兄如何解釋這點?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16:42

回復  射過溪
射兄對於中藥各種蔘類ˋ黃耆這些藥材,
您如何詮釋它們關於[氣]的種種------相對於您所說的[ ...
小胖 發表於 2015-1-30 10:20


中醫所謂的"氣"泛指一切的循環,代謝,功能....等作用力(族繁不及備載)
例如,胃氣就等於現代醫學的胃功能,心氣就是心臟功能,衛氣就是免疫功能
而一些藥物有助於這些功能或作用,只是如此而已
這是古今用詞的不同,不能解釋為另一股的神祕力量

不過這些觀念,不見得所有學中醫師的都懂
例如: "氣行血" 很多學中醫的就解讀為是"氣"在推動血液
卻沒想到古代醫學這部分的"氣"是指心臟的收縮產生的擠壓推進力

凡事必有因果,絕沒有無因生果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17:01

另外,
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應當不低於普洱茶,
但卻鮮有人說過喝完咖啡後曾體驗到你所謂的[偽茶氣]現象,
不知射兄如何解釋這點?
小胖 發表於 2015-1-30 12:27

咖啡會這麼受歡迎,也正因為飲者"有感"
如果無感普羅大眾的接受度就不會這麼高
這跟茶也很受歡迎的狀況一樣

只是咖啡一族並沒有"咖啡氣"這種觀念錯置的想像
因為他們清清楚楚的知道,一切的提神,增加活力,體力.......
都是咖啡因的作用

而普洱茶卻因1995鄧大師作出"茶氣"這觀念錯置的用詞後,遺害至今.

其實就中華文化文字使用的習慣
用"氣"這個字當作一切循環,代謝......等的代名詞,並沒有錯
只是不能觀念錯置,以為"氣"是另一種力量
這種觀念錯置的迷信,對大眾健康危害很大
就如22樓所言,把病態當茶氣作用,把體虛的敏感當氣感.

說到感受天地能量或天地之氣之超凡感應能力,我87歲的老媽就很強
每次的氣候轉變,她二,三天前就能預知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17:29

不過這些觀念,不見得所有學中醫師的都懂
例如: "氣行血" 很多學中醫的就解讀為是"氣"在推動血液
卻沒想到古代醫學這部分的"氣"是指心臟的收縮產生的擠壓推進力

凡事必有因果,絕沒有無因生果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30 16:42

凡是醫學,中西醫都有其嚴謹的辨證及驗證
因為除了療效外,也攸關人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因此個人在此奉勸那些無良的氣宗們
別再用一些觀念錯置及似是而非的東西到處妖言惑眾
這有損陰陽二德的,而你們的身體會那麼弱那麼差,就是一種應證
若狀況更嚴重,還會拖累你們的父母及妻兒
這都是有實例的,不可不慎.

也奉勸茶友們,身體有異樣就要看醫生
別迷信茶氣或什麼氣的,而延誤就醫,這只會加重病情甚至往死
因為那些神奇的"氣感",事實只是自體的病態感或體虛的表現而已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17:49

回復  射過溪
射兄對於中藥各種蔘類ˋ黃耆這些藥材,
您如何詮釋它們關於[氣]的種種------相對於您所說的[ ...
小胖 發表於 2015-1-30 10:20

對了,中醫所說的"藥氣"
現代醫學稱為"藥物動力學"
血氣或氣血,就是血流量動力學
作者: ko001    時間: 2015-1-30 18:31

氣???????
有生氣,唂氣,瘴氣,廢氣,臭氣..................................
身體的健康至重,信醫生,莫信甚麽茶氣。
作者: 羽小生    時間: 2015-1-30 19:13

各位前輩好~
晚輩對於茶氣一點有些許看法~
  1.茶的感受如何要有自己的立場,當面對商家,或是茶友提出之意見或看法
可以適時的先相信3分,綜合自己喝茶的經驗.感受後再加以評斷,又或可以包留意見,去拜訪
更有經驗之前輩.茶商等;最後在宗和大部份人的意見,選出個人認為最合理.或最願意相信之理論
(因為感受是自己的,喝茶也是自己的~ 相信自己的感覺比較重要~  不要輕易被左右啦~)
  2. 近日也有幸品嘗到1款老茶,有些人覺得喝完全身發熱! 或是有麻麻的感覺~
但對晚輩來說~ 其實~ 感覺沒那麼明顯~ 個人也不會以所謂的 氣 去評斷一款茶!
因為,那實在太飄渺~ 有點玄玄滴~~
   小小的建議~~ 喝茶還是以實際為主~~ 每個人喜歡的或許不同~ 但是最好還是以滋味去判斷一款茶葉呢~~
  3. 但是呢,喝茶到底會不會有這些感受(熱熱的,麻麻的等等)
就晚輩個人經驗, 那確實是會發生的! 且印象中大概只有老茶~~~
但以同個時期的東西去做對比,有些也沒辦法讓人有這些感受~  
所以~~  還是要~~~  回歸基本面啦~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0 21:44

各位前輩好~
晚輩對於茶氣一點有些許看法~
  1.茶的感受如何要有自己的立場,當面對商家,或是茶友提出之意見或看法
可以適時的先相信3分,綜合自己喝茶的經驗.感受後再加以評斷,又或可以包留意見,去拜訪
更有經驗之前輩.茶商等;最後在宗和大部份人的意見,選出個人認為最合理.或最願意相信之理論
(因為感受是自己的,喝茶也是自己的~ 相信自己的感覺比較重要~  不要輕易被左右啦~)
羽小生 發表於 2015-1-30 19:13

建議人體醫學上的專業問題,最好相信醫生不要相信茶友,不然會出大問題
有問題多請教幾位醫生就對了,現在醫館林立,又有健保,很方便的

儒家有格物致知的說法
佛家也有依法不依人的說法
要去尋求及探究真實的道理,而不是人多就贏
因為99.999%的茶友們,只知感覺而不知原理,很容易被誤導而觀念錯置
作者: 小胖    時間: 2015-1-31 01:24

[茶氣]說所造成的爭議我認為來自---用詞不當加上過度解釋,
普洱茶中應當是具有有效影響氣血運行的成分,
這種成分除了咖啡因之外應當還有其他物質---可能是皂苷之類的成分,
以個人的親身體驗,
咖啡因所造成的氣血擾動與其他物質造成的行氣是不同的感受,
那些能引起所謂的[氣感]並非是咖啡因的效用,
個人認知咖啡因的作用主要表現於上頭部---由喝一般台灣茶與咖啡的體驗,
其他行氣物質的作用卻遍及全身---由喝優質大樹茶與老普洱體驗,
由咖啡因引發的氣血擾動偏向亢奮不舒服---感覺使人躁動,
但其他行氣物質所引發的氣血運行作用卻是通體舒暢---身心沉定的感覺。
作者: 素還真    時間: 2015-1-31 06:52

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
能擴張血管提神及解除疲勞減低頭的痛楚
茶之芳香族類化合物有著類沉香作用可安定寧神
茶皂苷則有著降血糖、抗微生物和促進心血管活性功效
............
以上皆溶於水
透過嗅覺..味覺..觸覺...神經及血管之傳導
所以喝茶對身體的影響是複合性的
好的茶才會有通體舒暢的體感
也就是醍醐灌頂...幾欲登仙
但也不是百益而無一害
每個人都有一個容許值
喝到過量胃食道逆流導致心律不整
小弟都有過經驗
不可不慎

作者: 素還真    時間: 2015-1-31 11:09

主題的色溫是確實存在
但弟不會拿來與茶作關聯
證據太薄弱
但尊重其看法

關於茶氣...離題一下
比方說望梅止渴
他是一種透過感官影響到意識記憶(思覺)
是一種腦中多巴胺
但有前提要吃過酸梅
我跟我兒子說酸梅多甘甜多酸
他可是一點反應都沒
而思覺失調
可看見兩個月亮...腦中有外星人聲音
都是真實存在
科學不能解釋所有現象
但也不能用一些虛無飄渺的話語
來替代所有不能解釋的現象
所以茶氣用科學點的觀點來看
是透過茶湯作用
讓身心理產生一連串的愉悅感
包括嗅覺..味覺..觸覺...乃至於意識上記憶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1 15:00

[茶氣]說所造成的爭議我認為來自---用詞不當加上過度解釋,
普洱茶中應當是具有有效影響氣血運行的成 ...
小胖 發表於 2015-1-31 01:24

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是立即性的
然後再由中樞神經的交感神經去加強心臟功能
心臟功能加強,動脈血管的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就會增加
而動脈是遍及全身的,所以是作用於全身,並非只有頭部

當然,茶於人體的作用是綜合性的,例如.....
茶葉裡面的茶多酚茶胺酸
這二個東西都可以對抗咖啡鹼的作用

茶多氛可以與咖啡鹼形成復合物
這樣就能抑制咖啡鹼在血液裡的自由度
讓咖啡因不容易輕易通過血腦屏障

茶胺酸跟咖啡鹼的作用是,按照它们藥理的作用來對抗
茶胺酸是抑制腦中樞,咖啡因是刺激的,剛好互相對調

而這也正是為甚麼,茶多酚較多的重發酵茶,陳茶
及一些茶胺酸比較豐富的台灣高山茶,普洱大樹茶,會比較溫和的原因
另外芳香物質及適度的茶單寧,也會帶來很好的深透感及立體感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成份也都共同參予作用
這些藥理上的作用很明確,無模糊空間
但這些作用,用"茶氣"一詞作解釋
那些無良的有心人,可上下其手,錯置觀念妖言惑眾的空間大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1-31 15:16

主題的色溫是確實存在
但弟不會拿來與茶作關聯
證據太薄弱
但尊重其看法
素還真 發表於 2015-1-31 11:09

不只是薄弱,而是全無相關的牽強附會

這種妖言惑眾的說詞,個人是難以尊重的
這一尊重,可能就把無相關知識的善良茶友們的健康甚至生命給尊重掉了
因為把心腦血管阻塞,高血壓,動脈硬化,腸胃疾病...等病態反應通通當茶氣通脈解
而狂練茶氣延誤就醫,枉送健康甚至生命.
作者: clee    時間: 2015-2-1 09:01

在科技的進步下
西方醫學研究透過針灸闡述傳統的"氣"在醫學中最可能的表現為何
針灸轉針時人體會有痠麻脹痛及物質流動的感覺中醫稱為"得氣"。
研究中用先進的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原子力顯微鏡可看到轉針時
經脈穴道上針頭附近產生大量分子聚集和針頭抵抗而出現所謂"抓針"的現象
是目前西方醫學將能量轉換的現象,產生化學及電子訊號傳送為最接近"氣"的解釋
所以若可以接受以上西方醫學對氣的闡述那
茶氣就是物質轉能,人參,龜鹿二仙膠,魚肉蔬菜,藥物等,只是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茶的物質轉能現象算是較明顯的如以上所述茶中的幾個化學成分與體內的分子作用而產生的現象。
氣功就是西方醫學的機械轉能跟針灸很像經脈受拉伸就會由機械能轉為化學和電能而得氣,
以前在氣的描述過於抽象讓人搞不清楚,有的"???氣功大師???"自己搞不清楚氣從何來
也藉機大撈一筆,在科學逐漸進步的當今希望氣功和茶氣都不會有同樣的現象

以前西方排斥氣及針灸後來證實針灸的醫學機制是透過能量轉換也進一步闡述氣
有的講得跟神一樣可"隔空打牛"
如太極的涵胸拔背就是須背對拉所產生的機械能產生電子和化學訊號而為之氣功
但又有多少人做到涵胸拔背產生機械轉能的效果
作者: 素還真    時間: 2015-2-1 12:57

回復 40# 射過溪
弟的尊重是指其發言權
若宣稱療效是要吃上官司的
弟也觀察了一下
身為閱聽人也要多充實自己
大部分茶友是不認同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2-2 10:12

在科技的進步下
西方醫學研究透過針灸闡述傳統的"氣"在醫學中最可能的表現為何
針灸轉針時人體會有痠麻脹痛 ...
clee 發表於 2015-2-1 09:01

其實針灸所謂的得氣,也只是一種神經脈衝及人體異物侵入時
大腦所做的反饋,講簡白一點就是一種神經的感覺及反射作用
人體受傷或有異物侵入部位,都會產生大量"分子"的

事實上,中國傳通所說的"氣"是一種統稱,包含多種多樣的"動力"
反正只要能夠產生作用,能夠運轉的動力通通稱為"氣",非單指某一神秘能量
神經傳導,腸胃循環,肝功能,血液循環,看到性感女生內分泌,賀爾蒙發動
食物的熱量.....通通都是"氣",不同的氣
所以只要對氣有神秘想像,就很容易中神棍及江湖術士的招

現代的"力學"古中國也稱作"氣"
現代很多先進國家的運動員,武術家,都是根據力學原理在修正動作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2-2 10:42

弟的尊重是指其發言權
若宣稱療效是要吃上官司的
弟也觀察了一下
身為閱聽人也要多充實自己
大部分茶友是不認同的
素還真 發表於 2015-2-1 12:57

深表贊同 !

我認識的茶友,大部分也對誇大不實的茶氣說法很反感,只是無力反駁而已
其實我長期反茶氣,也只是針對佔少數"太過單純"的善良茶友們而說的
每個人的健康與生命都是寶貴的,能喚醒一個算一個
喚不醒的就算了,反正也無法勉強他人的信念,這也會成仇的
而這也正是我過去常說的....千外別叫醒正在夢遊中的人.......的無奈語.
但看到一個個不幸的事情發生,除了無奈外,也是不忍.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2-3 23:04

人的生理結構,不可能因中西醫的不同而有不同
不過我還是發現中西醫有個很有趣的不同點...

中醫有氣脈,西醫沒有
西醫有神經,中醫沒有

其實氣脈就是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就是氣脈,只是古今用語不同而已
所以也別被氣脈或氣的種種神奇說法給迷惑了
學東西要融會貫通,千萬別食古不化,自找罪受
把自己的自律神經給搞壞了,還在那邊自以為"氣感強"的洋洋得意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2-6 19:12

色溫的概念除非是學過攝影光學的,不然觀念會很難理解
我再努力嘗試說明好了........

攝影光學上,5000~5500°K 是標準色溫
也就是說在標準色溫的光源照射下,拍攝白色的紙
照片所呈現的白色,跟我們眼睛看到的白色是一樣的
不會偏黃橙也不會偏藍綠

但如過使用標準色溫以上的日光燈,或以下的鎢絲燈泡照明拍攝
那照片呈現出來的白紙顏色就會有偏藍綠或偏黃橙的色偏,不是我們目視下的純白
若要矯正成我們目視下的純白,就要用色溫計測量計算實際色溫偏標準色溫多少°K
然後用色溫矯正片罩住光源或鏡頭矯正色偏,這也是測量色溫的用途所在.

總而言之,色溫的高低是來自光源,並非物體本身,當然更無關物體(茶)的好壞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19 22:45

剛好又找到一張照片來說明所謂的色溫
照片中的紙是白色的,杯子也是白色的
但光源是比標準色溫高的日光燈,所以照片呈現的顏色就明顯的偏藍
若我們移到色溫較低的鎢絲燈下拍照,那就會偏黃,這才是色溫的影響所在

因為不管在什麼色溫的光源下,照片中的龍珠茶喝起來都是一樣的
不會因為光源色溫的不同,而茶質忽強忽弱
色溫的高低是取決於光源,不是取決於茶,白瓷茶杯及白紙的
正如從台北搭火車到高雄的速度,是取決於搭高鐵還是平快車
與您腳上的鞋子無關,不能因為搭高鐵比較快就認為是鞋子好.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2-6 20:39

人的生理結構,不可能因中西醫的不同而有不同
不過我還是發現中西醫有個很有趣的不同點...

中醫有氣脈,西醫沒有
西醫有神經,中醫沒有

其實氣脈就是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就是氣脈,只是古今用語不同而已
所以也別被氣脈或氣的種種神奇說法給迷惑了
學東西要融會貫通,千萬別食古不化,自找罪受
把自己的自律神經給搞壞了,還在那邊自以為"氣感強"的洋洋得意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2-3 23:04

這點我相信氣宗的,會認為這是不懂"氣"的說詞
如果你去對照神經系統與氣脈的路線,穴道與神經點的位置
就會發現有至少有90%以上的重疊.
(也有一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的氣脈,叫做三焦經)
連穴道的功能與同處神經的作用,也大有雷同之處
這也證明我們2500多年前成形的中醫學說是很鳥不起的
作者: 虛竹    時間: 2016-3-5 09:18

色溫的概念除非是學過攝影光學的,不然觀念會很難理解
我再努力嘗試說明好了........

攝影光學上,5000~550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1-19 22:45

射前輩說得好,小弟在學時曾在社團學過攝影,所以知道一點色溫原理
色溫是來自光源或發光體,並非來自受光體
普洱茶是受光體,根本不可能有色溫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20-6-17 23:29

重看此帖,甚覺有趣,也感慨神棍及江湖郎中,真是無所不在啊.....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20-6-18 17:02

重看此帖,甚覺有趣,也感慨神棍及江湖郎中,真是無所不在啊.....
射過溪 發表於 2020-6-17 23:29


所以現在沒聽到過了阿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