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请赐教绿标期的杯,碟,为啥没有中国宜兴款? [打印本頁]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5 00:10     標題: 请赐教绿标期的杯,碟,为啥没有中国宜兴款?

请赐教绿标期的杯,碟,为啥没有中国宜兴款?
[attach]130717[/attach]

[attach]130718[/attach]

[attach]130719[/attach]

[attach]130720[/attach]

[attach]130721[/attach]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5 13:16

綠標只是一張貼紙 只要有那張紙 誰都可以貼
如果只說70末 80初 那這杯盤可能還到不了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02:10

回復 2# 小不


   井泉杯的年代并不难以确认,钰壶雅集上有这只杯子,泥料器型均对,实物遇见过有上釉和不上釉两种,均无底款,井泉杯 90年代后又做过,泥料就完全不一样,并打底款,如此明显的绿标期厂货居然会认为不对,只能认为您回复的草率或玩的比较少。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10:36

回復 3# 壶侃


    嗯~ 壺兄 說的也是有理 最近確實玩得少了(還以為是好事呢 ) 回答也真的有點草率
回頭先看ㄧ下鈺壺雅集 (一刷精裝版)瞭解一下壺兄的觀點 再找一兩個相似的在陽光下拍個照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10:45

貼了照片但出不來 回家再補圖了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10:52

圖沒出先說工好了 文革至綠標期擋坏杯的內部都有手工的痕跡 與杯外相比之下較不平滑 同時期的盤碟 下面圈足旁不會有溝 先忙先 晚上再談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18:52

回復 6# 小不

   回复您所说的杯子里面要比外面粗糙,有这种情况,但是不是井泉杯,如果模具够精良,一次脱模就成型,无需手工修补,因为井泉杯型是呈喇叭口而利于脱模,您又说早期碟子不会有沟,是您看到的都没沟,不代表绿标的碟子就都不带沟,我认为有沟的比没有沟的工艺复杂,难度高,更高档,补充一下,这套杯碟是70年代末出口日本的套壶里的一杯一碟,不是淘来的,是日本友人赠送的未使用品。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19:29

先補幾個照片吧~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19:35

回復 7# 壶侃


    如果壺大對自己的東西已早有定論 那是好事 省得來來往浪費時間
這杯子如果說是在套件裡 我可真的沒聽過
廠內套件沒見過 廠外的倒有不少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19:49

擋坏不是做陶的可能不太了解
灌模是坏 擋坏也是坏 都是外模
擋坏的土較乾硬需要用手稍作推擠成型 灌模的土較稀用倒的即可
內部形成與脫模是無關的 因為模在外面 修也是修外頭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19:52

回復 9# 小不
根据自己喜欢可以任意选壶和杯子,这种70年代就非常自由的配套方式您没听说过吗?

[attach]130998[/attach]

[attach]130997[/attach]

[attach]130996[/attach]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19:54

回復 10# 小不
我也不想来来往往,被阁下挑起讨论欲望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20:05


為什麼一廠的盤子沒有溝? 了解工序就清楚
陶片擠壓成盤 是沒有預留土給圈足的 圈足是後加
為什麼不連圈足的土一起擠壓成型呢?
因為厚薄不一很難控制 沒有後加來得容易
沒有溝的原因 就如同後加圈足一樣 不要製造不必要的厚薄問題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20:08

回復 13# 小不
为什么一厂的碟子是有沟的,了解下工艺就明白,一厂的碟子是模子里敲出来的,不是手工修出来的,这就是大规模生产的工序。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20:12

回復 11# 壶侃


    40多年的紙了這麼新真的難得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20:13

回復 15# 小不

四十多年的纸了还那么新,但是你就是找不到。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20:16

哈哈 ~ 還真的找不到您這種的~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20:21

回復 17# 小不
肯定的了,当时就是用这纸包装的,又开眼了吧,估计比你年龄大。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20:22

回復 17# 小不

带沟的碟子明显要比不带沟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更早更精更美观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20:28

嗯 大杯子是沒幾個 原包的東西也不多了
桌邊的拍拍就算交代了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20:30

再試一下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1-16 20:30

題外話....建議大家別把那本書當聖經看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20:33

回復 13# 小不
当时这只碟子加杯子只卖几毛钱,你还想要圈足后加,杯内手工修,模具里敲敲打打就成型给你了哦。
作者: 壶侃    時間: 2017-1-16 20:37

回復 20# 小不
哎~现在是破烂当宝,全都送人不留的。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20:42

回復 24# 壶侃


    恩~破爛當寶我也想改 就是改不乾淨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6 22:41

比較一下11樓那個木瓜杯
第一版跟再版的顏色竟然差這麼多!
這是第一刷

作者: 黃大俠    時間: 2017-1-17 01:55

這四個盤子是我在1991年時在台南市集福宮玉市裏買的,當時共七個盤子,賣家是澳門單幫客,堅持不能挑要一起賣,所以我就全買了。買完拿去給一位大哥好友看,好友就想買兩個盤子。哥倆交情有什麼好說的,我很大方的說「送」!
好友問我可不可以讓他挑?我豪爽的說沒問題。好友還真的不客氣,就挑走其中最好的兩個盤子!當下我有點傻眼。好友應該是要給我一個教訓吧,做不到就不要說,說到就要做到!

我只能保證我購買的時間,是不是廠貨我不瞭解。照片只有四個盤子,還有一個不知道拿去哪裏了。其中兩個有款,兩個無款,無款的其中一個圈足內有溝槽。
[attach]131010[/attach]

[attach]131011[/attach]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7 09:22

樓上黃大俠左上角這支有凹槽與左下角無凹槽的盤子比一下
除盤子背面凹槽明顯差異之外 正面的感覺也不一樣 右下的窩稍感粗糙 窩邊平坦 左上的窩平滑 但窩邊有明顯擠壓後回鼓的現象
左上的盤是旋坏 快速擠壓後回彈的現象
作者: 大寮    時間: 2017-1-17 18:50

瞧見早期杯具心中就淌血  被小外甥女長牙期咬破殆盡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8 02:16

回復 27# 黃大俠


    方便秀一下右上角那盤子的章款嗎? 謝謝~
作者: 黃大俠    時間: 2017-1-18 02:49

[attach]131039[/attach]
右上盤底印章比較模糊,用放大鏡看,「中國宜興」印款之下,還可以辨識是「湘君」二字。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8 22:13

一篇po文跟一個人一樣都有一個時間的極限 時間到了就消失
這篇文章也即將走入寂靜的網路黑洞 最終消失...
宿命或許沒有悲歡 但可惜還是有的 最初評物件時 並不是看做工 畢竟這種大路貨看做工有點挑錯項目的感覺
工有多少 有多細 並沒有
看的是土 第一個不認同的是土 不是工 因為沒有專注於工法
土難懂 萬物化作土 土含萬物 如何判斷 真的有點難
此杯盤以台灣的講法來說有點黑紫 葡萄紫 的路線 但不純正 有點紫砂(清水泥)混黑紫的感覺 顏色差異不是太大 算是可以過關 但皮相 與透度稍遜 感覺有點浮不沈 光也飄 不正 不像正廠的土 很難仔細地說 只能用一些形容詞來描述 這就是敘述紫砂的難處 難說但不難辨識 不透不用太多解釋 懂得懂 不懂得還是不懂 如果有幸吃很多虧就會懂了 因為不透的土泡茶真的很難喝 ~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7-1-18 22:37

透度怎麼說呢? 如果以黃大俠的四個碟子來說 透度的排列由優到劣 就是右上 左下 右下 左上
作者: idiot    時間: 2017-1-26 12:52

能询价吗
山上石 發表於 2017-1-21 11:51



   違反版規歐雖然一些族群通常沒在管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7-1-26 21:23

違反版規歐雖然一些族群通常沒在管
idiot 發表於 2017-1-26 12:52



I am back. ha ha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