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一山還有一山高,一茶更勝一茶境! [打印本頁]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5-30 06:00     標題: 一山還有一山高,一茶更勝一茶境!

一山還有一山高,一茶更勝一茶境!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華山,普沱山,峨嵋山。
四大名山皆出產少量茶葉。
目前所知最少量的應為九華山茶。
九華山地勢險峻,雖不如黃山,華山~險,卻也是峭壁崖中闢出棧道。
九九蓮花峰,串起莊嚴臥佛法相,佛在人間。
民家做的九華山茶跟寺裏種,法師親揉製的佛茶其香韻可說天差地別。
寺裹種的佛茶是唐時大士所傳下來的,現存也是同精舍始建時一起植的,
歲数已百年,精舍茶年產僅十餘斤,千金難換,奇香撲鼻,沁入心肺,甘
韻深透心胸~,百年難值遇!
法師分享说民家茶沒吃素,其所揉之茶没道地,當場看著法師輕巧揉捻,
心情震憾感動!
請不到佛茶,就買民家自製的九華茶,價格非常親民,雖然是茶農茶,卻是
緣於靈山勝境,香,甘特殊,不苦不澀,比之商品茶黄山毛峰可說優秀許多,
想必自此而後九華山茶為必飲茶品。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5-31 05:46

本帖最後由 huangchan 於 2017-5-31 06:29 編輯

品好茶,清淨寬和,不思重食,不思重睡。
茶禪一味,以茶養禪。
茶禪一味,全大陸應該就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
文化最真實及內涵最深厚的了。
寺院管理茶園,佛茶供應法會供佛用,禪修用,待客已無所剩。
親身體驗,明了過去之以身品茶並非想像,實際確實如此。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5-31 06:39

品好茶,清淨寬和,不思重食,不思重睡。
茶禪一味,以茶養禪。
茶禪一味,全大陸應該就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5-31 05:46



   另一句古語形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则靈。
形容茶道為
茶不在高,韻美則珍。
許許多多的人事,看似矛盾,卻是顯然有序。
不同角度觀察,面貌自然不同。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1 08:58

世人不識九華茶,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文化君山銀針茶,清爽自然香,甘甜有韻道。
深秘菩沱山佛茶,因緣聚會到,其香自境成。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3 06:04

世人不識九華茶,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文化君山銀針茶,清爽自然香,甘甜有韻道。
深秘菩沱山佛茶,因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1 08:58



   因第一回朝九華山,只能謹慎小心,總計買了4處。九華街上,天台寺山下,天台頂果販,山下客運轉運站。
九華街說是後山天台最頂處1300米左右,是值得懷疑的,商品茶,
黃金芽漂亮,松林蔗香韻帶豆奶醇香,湯細清爽,喉韻適中
明後比明前味更厚,所以茶要品明後的,而明前比明後貴60%,....
勝曼精舍上的民家茶,味最厚,甜飽滿,是四款裏最好喝的,比九華街
上的還便宜,性價比非常高,性價比5倍~10倍台高山茶吧。
天台頂上果販的是後山的,跟九華街上類似,最差的是客運站的,應是
游逗遊客的。
自禮九華山後,眼界開,禪,華嚴,淨宗....古寺處處殊勝,靈山勝境雖充
滿商業塵埃,然古佛猶然而在,紛塵中自得清凈,是習動中定力的清修寶地.....!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5 09:36

在中国唐代中叶,即金乔觉渡海来华前后,中国僧人与茶结缘是极普遍的现象。中国人,从饮茶到品茶差不多是在寺院完成的,,我国茶圣之称的陆羽, 自幼长在寺院,好茶的竞陵龙盖寺智积师就带陆羽采茶、煮茶,学习禅学,研习佛经,后在湖州乌程杼山好善寺皎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茶经》;中禅宗史上有名“赵州和尚郝从谂,幼年出家,后参谒南泉普愿禅师,学到南宗禅的奇峭,凭借自己的悟性更加发展。大部时间住河北m音院,弘扬佛法,人称“赵州古佛”,其法语“吃茶去”名扬四海。“吃茶去”,实际上是则禅林法语。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饮茶与悟道有着可了悟而不可言传的性质,所谓“佛法们平常,莫作奇特想,若想悟道,当不假外力,全凭自家,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即达到物我两忘的终极境,这便心灵的、 自由,自然之美便是禅意。”从赵州和尚“吃茶去”公案来来看,争,这位高僧禅茶已到了极高的境界,一时风靡中华。“禅茶一味”如果追索开去,还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甘露禅师吴理真于四川蒙山亲自种茶:东晋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单道开在河北昭德寺饮茶防睡,念诵经文。这两位禅师对茶都有研究,许多名茶渊出其手。唐代大诗人李白不仅为荆州玉泉寺茶题诗,而且为荆州茶命名为“仙人掌”,,遂使其成名茶。列举上述事例,旨在说明,处在唐中叶来华的金乔觉,卓锡九华植茶、制茶、品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因为金僧禅农兼修,使水稻、茶叶在九华山得以发展,不仅普通百姓受益,还受到了官府的表彰和支持。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中有这样的表述:“建中初,张公岩(时任池州太守)典是邦,仰师高风,施舍甚厚,因移旧额,奏置寺焉”。正是郡守支持,九华山佛茶得到发展,佛教得以光大。
  金乔觉不仅禅农兼修,还奋力研读佛经,儒学。同诗人交往。后据学者考据,金僧并请江南诗人俞荡抄写禅林四部经即《华严经》、《宝积经》、《涅槃经》和《槃若经》。可见金乔觉是同诗人有来往的。大诗人自居易一生写茶诗六十多,.常出游寺院,与四川僧韬光一起出游游,品茗吟诗,酬答唱和,结为诗友,又为茶友。正是诗人常出没寺院,“禅茶一味”变成禅、茶、诗一味莹金地藏正是一位集禅宗大师,茶叶大师,诗人的圣僧。但由于禅宗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见佛”为宗旨。故信仰禅宗并身体力的金僧,在地藏菩萨“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藏精神的感召下,为民众造福,留痕迹。这是九华山所存金僧茶叶信史、诗文、佛学著作极少的原因。但金僧却留下了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二百里的满目青山、富有传奇色彩的九华佛茶,所有这些,是无字的金地藏全书。
  从《送童子下山》诗和“金地茶、梗空如筱,金地藏携来种”这两则信史,足以说明九华佛茶与金地藏渊源之深。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6 23:51

中禅宗史上有名“赵州和尚郝从谂,幼年出家,后参谒南泉普愿禅师,学到南宗禅的奇峭,凭借自己的悟性更加发展。大部时间住河北m音院,弘扬佛法,人称“赵州古佛”,其法语“吃茶去”名扬四海。“吃茶去”,实际上是则禅林法语。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饮茶与悟道有着可了悟而不可言传的性质,所谓“佛法们平常,莫作奇特想,若想悟道,当不假外力,全凭自家,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即达到物我两忘的终极境,这便心灵的、 自由,自然之美便是禅意。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5 09:36

若兄真有心於佛學與其禪宗法門
望兄真心參照紅藍兩色的文字有何義理相悖之處

若兄參照不出,望兄拜訪名師,閉關潛學,深究佛學絕妙奧理
若有所悟,再來廣開法門廣度眾生
以免入魔認賊作父而自誤誤人.....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7 07:41

若兄真有心於佛學與其禪宗法門
望兄真心參照紅藍兩色的文字有何義理相悖之處

若兄參照不出,望兄拜訪名師,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6 23:51



   二者是一非二。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7 22:30

二者是一非二。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7 07:41



   古代禅师的吃茶去简单,吃茶去后禅事,礼佛,坐禅,经忏....而现代人的吃茶去是论事非,饮酒,打牌,喀瓜子,......
与古贤德相去何止天差地别?
口头禅的吃茶去,不如好好检视自己的身,口,意行......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7 22:45

[attach]133538[/attach]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8 20:14

二者是一非二。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7 07:41

難怪閣下老是一面念經一面摸乳.........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8 23:24

難怪閣下老是一面念經一面摸乳.........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8 20:14



   心量此思维,就是此思维,非關他人。重要的是己之心量。
如果從諗禪師答的是吃燒餅而非是吃茶去。
境界有不同?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8 23:39

心量此思维,就是此思维,非關他人。重要的是己之心量。
如果從諗禪師答的是吃燒餅而非是吃茶去。
境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8 23:24

果然是個把摸乳當念經之輩.....

行都不行了, 還心甚麼心.........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9 00:07

本帖最後由 huangchan 於 2017-6-29 00:09 編輯
果然是個把摸乳當念經之輩.....

行都不行了, 還心甚麼心.........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8 23:39



   如果前輩懂得根,塵,識的道理,才能對話。否則都是空談空行。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9 00:14

果然是個把摸乳當念經之輩.....

行都不行了, 還心甚麼心.........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8 23:39



   如果觀念都不對還談行不行?信解行證,無解如何得行?
人機料法,無法如何得成?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9 00:18

如果前輩懂得根,塵,識的道理,才能對話。否則都是空談空行。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9 00:07

勸你一句.......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9 06:34

勸你一句.......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9 00:18



   九陽真經總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謝謝指導!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9 12:20

九陽真經總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謝謝指導!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9 06:34

說真的,不管是要學佛還是學道
勸你找個正統的寺廟或學院學習
不要用自我想像及牽強附會的方式曲解
這樣才不會走偏的把自己的身心搞得扭曲變形不成人樣.........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9 21:40

說真的,不管是要學佛還是學道
勸你找個正統的寺廟或學院學習
不要用自我想像及牽強附會的方式曲解
這樣才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9 12:20



   留意用"根"不用"識"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9 21:53

留意用"根"不用"識"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9 21:40

原來閣下學佛用的是潛意識的幻想與慾望啊
難怪如此歪七扭八的連一般的正常人都不如.......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9 21:58

原來閣下學佛用的是潛意識的幻想與慾望啊
難怪如此歪七扭八的連一般的正常人都不如.......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9 21:53


那是前輩的我見!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9 21:59

那是前輩的我見!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9 21:58

是啊....我見爾思與行...........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6-29 22:01

18k金與24k金都是金。
是18k金好?還是24k金好?
很簡易的道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6-29 22:14

18k金與24k金都是金。
是18k金好?還是24k金好?
很簡易的道理!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6-29 22:01

但閣下只是鍍金而已.........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1 19:43

原來閣下學佛用的是"潛意識"的幻想與慾望啊
難怪如此歪七扭八的連一般的正常人都不如.......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6-29 21:53



前輩將根的作用當潛意識,充滿我見。
根是"現識"明明白白的運作自如當中。
現識與意識性質不同。
勸前輩還是老老實實的吃茶去。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1 19:51

潛意識才是西方人發明的自我幻想。
潛意識還是意識,勉強說摸到根(現識,現量)的邊而已。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1 20:36

前輩將根的作用當潛意識,充滿我見。
根是"現識"明明白白的運作自如當中。
現識與意識性質不同。
勸前輩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7-1 19:43

不是! 是你把潛意識的幻想與慾望當作根
所以才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思想與行為.......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2 12:35

不是! 是你把潛意識的幻想與慾望當作根
所以才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思想與行為.......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7-1 20:36



   常有自我幻想的意識才會使用潛意識這個名詞!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3 09:11

本帖最後由 射過溪 於 2017-7-3 11:01 編輯
常有自我幻想的意識才會使用潛意識這個名詞!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7-2 12:35

沒錯,這非常符合你的思維與行為......

例如閣下說...因為曼松有松字,所以曼松茶有松林味
大禹嶺靠近松林那一區的茶有松林味
就是一種潛意識連結所產生的幻想與幻象...........

連佛理也是用自我的想像作牽強附會的不當連結
把佛理搞得不三不四,也讓自己慾望橫流
把摸乳當念經........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3 12:57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3 14:19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7-3 12:57

滿腦幻想皆是妄語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3 21:52

沒錯,這非常符合你的思維與行為......

例如閣下說...因為曼松有松字,所以曼松茶有松林味
大禹嶺靠近松林 ...連佛理也是用自我的想像作牽強附會的不當連結
把佛理搞得不三不四,也讓自己慾望橫流
把摸乳當念經........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7-3 09:11

若是心裹想什麼,就會現什麼相,當然語言就現什麼了。
還施彼身的道理。
茶樹旁有松林,當然就會有松林味,前輩品不出那是前輩的品味。
茶樹旁有竹林,當然就有竹香味.......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3 22:03

若是心裹想什麼,就會現什麼相,當然語言就現什麼了。
還施彼身的道理。
茶樹旁有松林,當然就會有松林味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7-3 21:52

無關品味,只與腦神經是否正常有關
因聯想而進入自我催眠的狀態卻以為真實
若不是病態就是走火入魔.........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3 22:17

[attach]133603[/attach]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3 22:22

這是常識。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3 22:25

茶樹長在土地上,茶葉怎麼沒有土味啊?

竹筍長在竹子底下,怎麼沒有竹葉味啊?

那些用動物排遺當肥料的蔬菜,怎麼沒有屎尿味啊?

有些茶區不以松為名,旁邊也沒有種松樹,怎麼會有松香味啊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3 22:27

這是常識。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7-3 22:22

將商業的廣告文宣當常識
也是一種自我催眠的狀態.......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7-3 23:10

茶樹長在土地上,茶葉怎麼沒有土味啊?

竹筍長在竹子底下,怎麼沒有竹葉味啊?

那些用動物排遺當肥料的蔬菜,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7-3 22:25


前輩何不試試您的藏茶周圍擺擺菜,看是否有菜味。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3 23:40

前輩何不試試您的藏茶周圍擺擺菜,看是否有菜味。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7-3 23:10

所以說你這用偷換概念的邪術行騙天下的功夫實在鳥得
隨時都可將不相關的概念轉換過去
看來你這套詐術使用已久,詐騙成性,才有如此功力

茶樹上的茶葉含水量很高
除非乾旱,不然都是飽和狀態的

茶葉成品是經過乾燥的,含水量極低,普洱都在10%以下
台茶的要求更高,一定要在5%以下
這種乾燥度很容易吸水的

我們知道,茶葉成品所雜染的味道都是水進水出的
也就是說空氣中的水會把味道帶進乾燥易吸水的茶葉
但若是長在茶樹上含水量很高的鮮葉,則無這種吸味的現象

不信?
你將大陸葉及地瓜妹二種生鮮蔬菜擺再一起幾天看看
我保證煮食後二種味道不會相互雜染........

兄弟....
別再騙了,尤其以佛道之學做為偷換概念的手段
最是邪惡中的邪惡.........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4 00:03

h兄

我勸你好好做人吧,別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
想經商賣茶,就應實事求是地以誠信為本
不該將佛道之學當作取信及迷惑眾人的詐欺工具使
這除了彰顯你邪惡的本質外,也為眾多茶友所不齒

不過我很好奇,怎麼大友出來的人,都是這種神棍級的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7-4 00:49

不過我很好奇,怎麼大友出來的人,都是這種神棍級的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7-4 00:03

也很好奇這是以食腐肉及汙穢之物的蛆蟲維生本能
還是以腐臭之物招引逐臭食腐之物種的手段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10-18 00:10

重看此帖,甚感恐懼
假佛真魔,侃侃而談
藉佛言語,行魔真意
硬是把摸乳當念經

恐怖哦~ 恐怖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10-18 00:23

重看此帖,甚感恐懼
假佛真魔,侃侃而談
藉佛言語,行魔真意
硬是把摸乳當念經

恐怖哦~ 恐怖 !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10-18 00:10

說真的,如茶人們品茶之餘對佛學有興趣
小弟勸大家去正統佛學院或寺院從基礎學起
不然就會跟這位大友的h茶友一樣,將摸乳當念經以自爽
不但自欺欺人,也自誤誤人

不過若能藉此把人搞得神魂顛倒,那的確是商機無限賺很大的黑心錢......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