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有關梨山系高冷茶~ [打印本頁]

作者: shm0627    時間: 2017-11-14 12:13     標題: 有關梨山系高冷茶~

不知道有沒有茶友有遇到一樣的遭遇呢?小弟1季大約會拿7-10款不等的號稱「梨山茶」的茶品,名稱不等,
或叫大禹嶺,或碧綠溪,或吊橋頭,或梨山茶,或103K,或**K,或等等~
但在這兩季(106春、106冬)的梨山係高冷茶中~
都有遇到幾款有著鮮明花香味的產品~
這在之前是比較沒有遇到的~
畢竟都是2.5K-4.5K/斤之間,甚至還以上,這樣不算便宜的區間了~
怎麼說呢,那麼明顯的花香味展現,感覺就是不那麼「高級」~
因此會想,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製程改變、天候因素、產地原因,還是被宰了呢?
時常聽聞山上的茶園,被回收越來越多了,是不是有些商家,因此拿了別的地方,或是新的園子的產品來照舊的名稱賣呢?

不然怎麼會有新的口味呢?
大家的經驗是怎麼樣呢?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7-11-14 16:00

在下認為,部份發酵茶的花香是必定要有的,只不過是花香的型態展現不同而已,
花香以清爽、秀麗、淡雅、幽遠為高級,冷凝香為特色,粗艷絕對無法混為一談。
我則更愛更懷念往年我在梨山常做出來的那種醍醐味,這是海拔二千米以下極難做出來的。

台灣各緯度有各緯度的氣息區別,只要稍作用心,在正常情況之下不難分別開來的。
作者: shm0627    時間: 2017-11-14 18:31

在下認為,部份發酵茶的花香是必定要有的,只不過是花香的型態展現不同而已,
花香以清爽、秀麗、淡雅、幽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7-11-14 16:00



就是覺得那香太顯,雖不至到粗,但幾可稱為艷~有時我們很想相信自己的嘴,但也不願意懷疑商人的嘴~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7-11-14 19:51

我還沒厲害到用香氣去區分
但山高水會相對軟,茶菜特點會不同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7-11-15 13:19

我還沒厲害到用香氣去區分
但山高水會相對軟,茶菜特點會不同
chen3058 發表於 2017-11-14 19:51

這樣說不知行不行?
倘若你對阿里山線的茶比較熟悉的話,你可以這樣去回想...
隔一條山溝就展現出另一種山風的味道,比如瀨頭和隙頂的空氣,
又再比一下石桌、奮起湖、大凍山、樟樹湖、太和或是瑞里等等,
各地的山風的氣息及各氣體組合成分的力度是不同的。

OK,不同緯度也是同樣,想想您在台南或是高雄同樣高度的山區裡,
去感受一下,空氣中那種濕度及其他氛圍........大大不同的。

以上說明只望能幫助一些茶友們一二,盼可消除海拔及產地迷失,
倘無法理解及不認同的大可一笑置之,但感同身受的大有人在。

這種分辨能力可練習的.......
在家試試閉上眼睛,進入不同房間、廚房、儲藏室、廁所去感受分辨一下。
作者: shm0627    時間: 2017-11-15 15:07

回復 5# 嗜茶士

問題是現在坊間賣的茶,如實標示和純正裝填的比例夠高嗎?從紛亂錯誤的樣品中,是無法歸納出規律的~
作者: root3721    時間: 2017-11-15 16:51

問題是現在坊間賣的茶,如實標示和純正裝填的比例夠高嗎?
從紛亂錯誤的樣品中,是無法歸納 ...
shm0627 發表於 2017-11-15 15:07

我會先從價格去篩選...
只要看到不合理的價格
例如比產地批發價便宜
或是賺取不合理的利潤, 例如:10%、20%

只要店家所有茶品中出現一支不合理的價格
我就會把這家店列入黑名單~

其實跟網路購物很像
異常便宜的價格通常有鬼

再來就是店家的談吐或是用字遣詞
太會打高空或言不及義講得天花亂墜的
這種也直接避開...喝茶就喝茶不是在寫小說

最後再靠自身的經驗
實際品飲並交叉比對

如此不敢說 100% 不會中槍
但要踩中地雷的機率也會降低許多~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7-11-15 18:29

這樣說不知行不行?
倘若你對阿里山線的茶比較熟悉的話,你可以這樣去回想...
隔一條山溝就展現出另一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7-11-15 13:19


其實並不容易
以我這次去喝冬茶當例子好了
同一茶園,分三天採收,是三個味道
台灣烏龍受很多變數的影響,不光種植,製茶也會影響
我認同不同山頭有不同的特色,但有的很接近,很難確認
要分辨鹿谷和正大禹嶺不難,這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龍鳳峽和梨山,就不是那樣容易辨別
當然每個人對味道的敏感度不同,中級品茶師考試的那個苦澀水,對有些人分辨的出來,我就判別不出來
可大多數的消費者不是專業的人員,太小的差異分不出來很正常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7-11-15 18:33

我會先從價格去篩選...
只要看到不合理的價格
例如比產地批發價便宜
或是賺取不合理的利潤, 例如:10%、20 ...
root3721 發表於 2017-11-15 16:51


一般消費者差不多這樣就很不錯了
熟或有關係的會直接往茶農處看

其實分辨不是很容易的,我試喝過純冬茶和冬茶80%混秋茶20%,我就沒喝出來
差異大的能分,小的分不出來也很正常

還有成本是很難說的,以農藥來說,買地下私人調的和有品牌驗證的正品,價格差好幾倍,肥料也是,等級很多
到底成本該是多少,除非深入去瞭解計算,不然沒有一定標準的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7-11-15 18:36

回復 8# chen3058

我說的不是這個,我的意思是「氣」的表現,不在味。
若只是在意味道,那就每泡都不一樣了,也每天都不同。
我知這很難,不要刻意去練習或太在意,會睡不著的。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7-11-15 18:40

其實並不容易
以我這次去喝冬茶當例子好了
同一茶園,分三天採收,是三個味道
台灣烏龍受很多變數的影響 ...
chen3058 發表於 2017-11-15 18:29


同一茶園,分三天採收,是三個味道.........

天候不同味道就不同,只要不太離譜都OK,
但能夠讓人家喝不出來是同一個師傅做的就不太容易了吧?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7-11-15 18:57

回復 7# root3721

關於茶的成本和山上一般銷售價格,我有必要來說明一下,
大家知道所謂山上的公訂價,即是茶園在普遍方式管理下的產物。

一些比較追求美好的茶農可不會賣這種價格,而且也不批發給茶販仔,
這些茶農都有自己的老客戶或是既有的通路,不然就是專做比賽用的,
其管理茶園的人力及有機質肥料的成本價格往往是別人兩三倍以上。

以我們自己的茶園為例,產量往往是別人的六成不到,比別人少花的只是農藥錢,
肥料以及其他工錢則是別人的三四倍,倘若不是自己賣,恐怕老早跑路了。
作者: wangcj    時間: 2017-11-16 00:14

樓主的疑問也是個人想問的~
例如103K,還有茶可以出嗎?一說此處已回收了?基本上個人就不碰商家所稱103K的茶
另外也有優質的杉林溪茶充當梨山、福壽山或大禹嶺的茶,我們終端消費者難以辨識~
不過樓主提到的鮮明花香味,同一茶園的茶,在不同季節或年份可能就會出現
或是醒茶一段時間就跑出來,個人倒是蠻愛的,
有可能是好茶年分才出現的香氣~
至於混茶~除非茶直接來自茶農,不然被混的機會是存在的,
目前FB不就有許多茶商開直播互咬,沒買那麼多,卻賣很大
或是明明買了某一支茶,卻沒銷售?呵呵~有玄機啊~
不過個人覺得,混茶也不一定不好~最近就常把林師的小喬木混某款大禹嶺,風味更佳!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11-16 00:47

就是覺得那香太顯,雖不至到粗,但幾可稱為艷~有時我們很想相信自己的嘴,但也不願意懷疑商人的嘴~ ...
shm0627 發表於 2017-11-14 18:31


就個人的品飲經驗來講....
茶香能到"艷"的程度,通常不是低海拔發酵度很好的茶
就是摻香精的茶

高山茶,因早晚溫差大的ˇ高海拔自然條件
茶香通常悠遠深長,就算再怎麼香濃也不可能"艷"

"艷"是一種奔放外放的氣息
高低溫差大而形成較為內斂茶性的高山茶
通常不會如此

不過有時...有些高山茶因為香濃,也會被我形容為"艷"
但必是"艷而不俗" 且必然伴隨優雅高雅的氣質
絕不會是令人皺眉側目的俗艷濃香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7-11-16 13:38

回復  chen3058

我說的不是這個,我的意思是「氣」的表現,不在味。
若只是在意味道,那就每泡都不一樣了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7-11-15 18:36


對我來說那叫各山頭特色,但這對一般人不容易分辨的
對我來說,盲喝來猜,準確度也不高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7-11-16 13:41

就個人的品飲經驗來講....
茶香能到"艷"的程度,通常不是低海拔發酵度很好的茶
就是摻香精的茶

高山茶,因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11-16 00:47


高山不會很濃,香氣來說,也不是要濃而已吧,要舒適,一般形容可能會用秀、雅、.....
然後聞起來能比較進入身體裡面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7-11-16 13:42

回復  root3721

關於茶的成本和山上一般銷售價格,我有必要來說明一下,
大家知道所謂山上的公訂價,即是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7-11-15 18:57


差不多是這樣,這樣的東西也不是市面上一般商店可以看到的
但也必須說,茶葉受氣候影響很大,要好得老天賞臉
作者: 陽光水手    時間: 2017-12-1 16:42

香氣過頭,可能有假。但「高山ㄏㄨㄥˊ」 或「冷ㄏㄨㄥˊ」就騙不了。
作者: deki    時間: 2017-12-2 15:54

小弟剛買的茶第一泡都習慣把茶捨倒出來一根一根欣賞
比對厚度葉型葉齒葉距,有時候會不小心看到金萱的影子或異地合堆的嫌疑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7-12-2 18:25

小弟剛買的茶第一泡都習慣把茶捨倒出來一根一根欣賞
比對厚度葉型葉齒葉距,有時候會不小心看到金萱的影子或 ...
deki 發表於 2017-12-2 15:54


那是現代常見的
茶農處偶而會參雜幾個,比例不會高
如果有一定比例,那是人為刻意的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