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細緻的茶...韻深味不重 [打印本頁]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17 18:45     標題: 細緻的茶...韻深味不重

近二年來,茶喝著,忽有所感....細緻的茶...韻深味不重
不知茶友們有無同樣的感覺 ?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8-11-17 21:02

烏龍嗎?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17 21:32

烏龍嗎?
chen3058 發表於 2018-11-17 21:02
任何茶種都一樣
作者: 釅韻逸品    時間: 2018-11-18 03:07

確實有類似的體會,
可就個人感受而言,韻的表現其實比味重要許多。
但普遍來說,味重的茶較能吸引多數人的注意,韻深的則需要相當程度才能感受。

細膩的茶不是指輕輕柔柔的,而是茶湯表現的相當平衡,沒有顆粒感,看似平淡可是韻味卻相當深厚。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8-11-18 11:10

近二年來,茶喝著,忽有所感....細緻的茶...韻深味不重
不知茶友們有無同樣的感覺 ?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8-11-17 18:45



   

細緻的茶------

我猜

細緻是指茶湯細小水分子......或還是在說茶香(茶喟.)啊!




   

細緻的茶...韻深味不重---------是大禹嶺茶嗎?不.也不對.大禹嶺茶韻也感覺不深啊!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18 14:11

確實有類似的體會,
可就個人感受而言,韻的表現其實比味重要許多。
但普遍來說,味重的茶較能吸引多數人的注意,韻深的則需要相當程度才能感受。

細膩的茶不是指輕輕柔柔的,而是茶湯表現的相當平衡,沒有顆粒感,看似平淡可是韻味卻相當深厚。
釅韻逸品 發表於 2018-11-18 03:07

確實如此, 細緻細膩的茶湯表現,須靜心品飲方能感受
所以這類茶不適合熱鬧的場合及浮亂的身心服用
而且也必須有相當的品飲經驗,才能發現這類茶的難得之處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18 14:18

細緻的茶------

我猜

細緻是指茶湯細小水分子......或還是在說茶香(茶喟.)啊!



   

細緻的茶...韻深味不重---------是大禹嶺茶嗎?不.也不對.大禹嶺茶韻也感覺不深啊!

夢幻茶 發表於 2018-11-18 11:10

都是! 細緻是指湯感,茶香茶滋整體細微深遠的表現
作者: lewis6033    時間: 2018-11-18 20:44

冬片或葉片較厚實所泡出的茶,較有類似的感覺
但此類茶並非每個人都喜歡...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18 20:58

冬片或葉片較厚實所泡出的茶,較有類似的感覺
但此類茶並非每個人都喜歡... ...
lewis6033 發表於 2018-11-18 20:44

確實如此,而且這類茶通常不好泡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8-11-19 16:55

宋代可說是我們中國人品茶風氣最為興盛的時代,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樂愛至極。
我們擷取范仲淹的《鬥茶歌》中其中二聯來分析與欣賞: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白話就是說:
茶味乃以後韻為主,也就是喝完之後要如醍醐灌頂。
香氣則猶如,在斗室之內聞茶香,就像欣賞蘭花之幽美。

用現代人的口吻來理解,則是口齒留香、後韻無窮,秀外慧中也!
故,粗曠的口感,強烈的香氣,只能是次級品。

人與人的相處亦貴在一個「淡」字,而淡裏需要有情有義又有味。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8-11-19 17:33

以在下的感覺,之前也曾數次提起。。。

我發現茶友們在評茶時會跟生活中的經常用語一樣,把韻和味混寫在一起,
有時甚至會把韻解釋或直接當成味來形容,這樣的情況一直被運用以及發生。

在下以為,味是一種實際的東西,我們都能夠輕易的感受到,
它只是五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觸覺」的其中一覺;

韻則是一種虛幻或說是飄渺的東西,我們看不到也觸摸不到,
而它卻會扎實的扣在所謂的五覺內部,留在我們腦海裡揮之不去。

在此要講的是,味在易理上可稱為正象陽,韻則屬負象陰,
換在藝術情境裏,我們通常認定韻大於味則要更勝一籌,
而,味有直接感受,韻則較為無感。

所以,同理可證,較無感的茶勝出!

或許只是我的個人偏見也說不定,茶友們不必介懷。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8-11-19 23:53

以在下的感覺,之前也曾數次提起。。。

我發現茶友們在評茶時會跟生活中的經常用語一樣,把韻和味混寫在一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8-11-19 17:33


我是覺得味比較偏單一、表象一點
韻則要用點心來感受,要靜下心來仔細體會
年輕時可能喜歡味道重的東西,年紀比較長了,那種味道沒那樣重,但表現有層次感、多種混和的味道會覺得反而比單一味道重來得好
作者: 釅韻逸品    時間: 2018-11-20 12:17

確實如此,而且這類茶通常不好泡
射過溪 發表於 2018-11-18 20:58



    確實如此,這類的茶通常要表現的好需要一點泡茶功力
不過往往泡出最滿意的那一次都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泡出來的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8-11-20 21:07

韻字我一直規列在說形容喉韻時的韻...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20 21:16

韻與味怎麼區別呢 ???
例如說一個美女面貌佳,身材好, 這是屬於外表的部分,我們可名之為"味"
又如果這位美女外表下有著很好的氣質與內涵,讓人感覺很有深度,這部份則稱為"韻"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8-11-20 21:21

韻與味怎麼區別呢 ???
例如說一個美女面貌佳,身材好, 這是屬於外表的部分,我們可名之為"味"
又如果這位美女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8-11-20 21:16


怪不得每天和射大泡茶的美女們韻味都十足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8-11-20 21:45

味為滋味的味-----茶湯入口口腔味蕾感受到的內容物的東西...
韻為喉韻的韻------茶湯入口後.當湯水流過喉嚨到胸上腔後..一種甘韻在喉嚨底部(有的是上腔).一種回甘往上推向喉頂回甘至口腔..然後甘甜在喉底長留駐...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8-11-21 07:36

味和韻也可以用我們一般人來做為比喻,
味屬於 body 的部分,而韻則歸 soul 所管。
作者: root3721    時間: 2018-11-25 18:30

以音響或耳機來說:
味...音響性
韻...音樂性

單測某一項目, 測出的數值不錯;
但整體聆聽下來, 卻沒有音樂性.
也就是一人一把號, 各吹各的調.

味比較像單一項目
韻比較像整體感覺

味可以量化
韻則沒辦法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8-11-30 12:01

那還有一種所謂山頭"喟" -烏龍"喟"- 茶"喟"    又是何物?--------(不知"喟"是否有誤...)

個人認為這是一種無味蕾感覺的氣息.感覺是無形會升竄到腦記憶的東西...

大家認為呢?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8-11-30 13:29

那還有一種所謂山頭"喟" -烏龍"喟"- 茶"喟"    又是何物?--------(不知"喟"是否有誤...)
個人認為這是一種 ...
夢幻茶 發表於 2018-11-30 12:01


個人有個小小看法,不知對否?

如下請指正:
1. 我們大概都已知道,味有滋味和氣味之分
    林兄的意思應是屬於氣味的部分

2. 而氣味又有兩種分別
    (a)前段部分較淺,是上述的"喟",是由表面所帶來,絕大部分是受種植地面環境所影響的氣味。
    (b)中後段較深的部分,則是鹿谷人常說的“ㄎㄥ”,為內部氣息,受種植地下環境所左右的氣味。

※在音樂上讀法,坑若為讀音Do音階的時候,把ㄎㄥ讀為La音就明白了。
作者: tea9333    時間: 2019-1-9 05:56

近二年來,茶喝著,忽有所感....細緻的茶...韻深味不重
不知茶友們有無同樣的感覺 ?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8-11-17 18:45

我認為,能感受到這種喉韻是一種天份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9-6-5 15:14

品味與品韻是兩種不同的品飲境界
通常到了能夠品韻的階段,大都是有相當品飲經驗的老茶人了
因為有了豐富的品飲經驗後才能體會出所謂的韻
當然也有少數如樓上t兄說的"天份"
我也曾遇過幾個有這種天份的年輕人,實在讓人感佩
而我是屬於前者

另也發現這也跟個性有關(但無關人的好壞)
性急,思慮短淺而快速,心直口快的人很難進入品韻的階段
個性沉穩,心思深細,能靜心品味的人,自然能較快進入品韻階段
若這二類人一起喝茶,我們就會發現彼此間有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
也因此很難有共同的茶語,只能用同理心去理解

例如說我樓下的鄰居偶爾就會上來找我喝茶
每次泡韻深的高端好茶請他喝,他都直接反應說 "怎麼這麼薄"
泡一些便宜的普洱熟茶或比較粗的台茶,他才會感到滿足
當然我不會說服他進入品韻的階段
因為這是自然發展的,無法用語言說服
只能用同理心看待
而他的個性也對應了我上面說的 "性急,思慮短淺而快速,心直口快"
是個直爽的人


有時仔細觀察這些現象,也是很有趣的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9-6-5 22:54

我認為,能感受到這種喉韻是一種天份
tea9333 發表於 2019-1-9 05:56

一般來講,坊間所謂的喉韻也有人解作後韻,為生津的反作用結果,
屬於味覺所管,同時因每個人的經歷和接受度不同,無所謂對錯。

但我們依然可以往更深層方向來理解,我比較支持茶韻是一種意象,
比如我們忘不了一段曾聽過的音樂或是觀賞過的一段表演,
屬於聽覺和視覺得到的反響,依然是韻的表現。

後者韻和味就根本扯不上關係,我們對於飲茶後的印象也若如此,
非要執著在餘味上,類似許多宗教界人士不主張執著於偶像一般。
作者: tea9333    時間: 2019-6-6 22:48

一般來講,坊間所謂的喉韻也有人解作後韻,為生津的反作用結果,
屬於味覺所管,同時因每個人的經歷和接受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9-6-5 22:54



    我曾經在多年前為了喉韻稍作了一些研究,當然我不是學者,我的研究方法簡單無比,我用同一種茶,我認為有喉韻的,跟一些炒作茶有些人認為有喉韻的茶,跟非常多的人交流,結果可以簡單分出兩派(先不談新舊茶,有的人就只迷老茶),這兩派呢是完全相反的,是很明顯的兩批人,所以我也不批評,只是認為每個人的喉嚨構造問題吧,所以我後來選茶友也是用自已的茶去判斷是不是"自已人"…這樣比較不會雞同鴨講,我簡單分後,就不去爭論這方面的事了,我就依照自已的判斷及統計經驗慢慢的學習,總是學不完,遇到做茶的人更覺得自已是白痴,所以我認為做人還是要 謙虛一些的好。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9-6-7 00:43

我也常常這麼在想,感覺神經不可能每個人都一樣,有人先天敏銳,有人後來受損。
有人身體不適,生津緩慢,口腔黏膜異樣,更多情況感覺不到強烈回甘到底是何事。

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患了近視,可我和我的家人不知道,只覺我總是要把臉部
肌肉將眼睛擠成一條線才能看清東西。一直到六年級才配上眼鏡,可已經是 300 度,
因此初中時期我伴『眼鏡』這外號直到上了高中,因為當時(1966)很少人配戴眼鏡。

同樣的,某人在不明原因下患了嗅覺失靈,或是味覺失靈,是很不幸的感覺神經受損
,我們不應該鄙視或取笑,連這麼簡單的味道都分不出來,輕蔑已經是一種罪惡,我
知有些人或者還會說:他們喝不懂,喝了也白喝,浪費了。其實他們已經和聾啞沒啥
兩樣,他們確實是不幸的,而只是喜愛「喝茶的這個氛圍」,我們更應該尊敬他們。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9-6-7 10:09

有些茶友對於苦澀都有極強的接受和容忍度,異味和膠質感也感覺不出來,是不也
是一種味覺和口腔觸覺障礙,咱不知道。

就如玩樂器和唱歌,有些人先天就是沒有音樂細胞,Pitch永遠抓不準,無論您怎麼
教都沒用,就是無法改變,因為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共鳴是何事,咱也不知他們與聽
覺障礙有沒關係。

這些事,實在無法苛責。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9-6-8 18:12

例如說我樓下的鄰居偶爾就會上來找我喝茶
每次泡韻深的高端好茶請他喝,他都直接反應說 "怎麼這麼薄"
泡一些便宜的普洱熟茶或比較粗的台茶,他才會感到滿足
當然我不會說服他進入品韻的階段
因為這是自然發展的,無法用語言說服
只能用同理心看待
而他的個性也對應了我上面說的 "性急,思慮短淺而快速,心直口快"
是個直爽的人
射過溪 發表於 2019-6-5 15:14


其實韻深的茶不薄也不淡,而是細,
細到讓人無法一時察覺
當我們的味覺及味覺記憶,習慣性的停留在立即的明顯感受時
對這細滑的感受就會直接判定為"淡或薄"
而不會接著去靜心細品,就算繼續喝也感受不到那深層的美妙感受
因為已經被自己的腦袋屏蔽掉了

不過這無關好壞高低,大都跟一個人先天的個性及後天的習性有關
別說喝茶,就算平時跟朋友聊天也是如此
每當聊及較為深入的問題時,很多人的腦袋就開始自動屏蔽
不想觸及他們難以理解的事物,然後就恍神恍到其他地方去了
這是完全無法勉強的事,只能各取所需而已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9-6-8 21:12

其實韻深的茶不薄也不淡,而是細,
細到讓人無法一時察覺
當我們的味覺及味覺記憶,習慣性的停留在立即的明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9-6-8 18:12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9-6-8 21:30

其實韻深的茶不薄也不淡,而是細,
細到讓人無法一時察覺

當我們的味覺及味覺記憶,習慣性的停留在立即的明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9-6-8 18:12


這類味覺細膩韻深的好茶大多有一個特性,
就是入口似覺無物,但一段時間後深厚的滋韻
才會在口腔及喉嚨食道及氣管發散開來
而且你每喝一口滋韻就會累加一分
然後越累積越厚且非常持久
經常半小時後,整個口腔及喉嚨都還有很好的餘韻餘香
因此產生耐人尋味的品飲樂趣與享受

而且這類細緻的好茶,穿透力非常驚人
就算你喝了高梁,吃了麻辣臭豆腐
喝幾口後一樣給你穿過去,讓你感受到他的滋韻
這是一般口感有立即性厚重感的茶所無法做到的
因為他們沒有這種穿透力,所以韻通常不深也不久

賞飲這類韻深味不重的細緻好茶
個人習慣一口茶湯,間隔數秒,分三次過喉
一下子吞下去,很容易讓人感受不到他非常細緻且深的滋韻
靜下心來,讓茶湯多在你的口腔與喉嚨多停留點時間
慢慢品賞,您就會發現這樣的茶實在很美...很美......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9-6-9 08:33

這類味覺細膩韻深的好茶大多有一個特性,
就是入口似覺無物,但一段時間後深厚的滋韻
才會在口腔及喉嚨食道及氣管發散開來
而且你每喝一口滋韻就會累加一分
然後越累積越厚且非常持久
經常半小時後,整個口腔及喉嚨都還有很好的餘韻餘香
射過溪 發表於 2019-6-8 21:30

類似這樣的事也曾發生在我身邊,現在舉兩個實際例子。

一回,大約在1999年的時候,我有位茶友在寫一篇關於茶的碩士論文,
為增加文章篇幅,特別找時間約了她的指導教授,專程南下到敝茶莊喝茶。
那時大約用掉整個上午時間,用餐之後又再回來喝一泡茶,然後北上回學校。
途中,老師突然轉進西螺休息站,朋友不明究理問道:
「老師為什麼要停下喝咖啡?」
老師沉默了一會兒,緩緩地吞下一個口水說:
「茶味在嘴巴裡一直湧現,佔據整個咽喉,消失不去。」

另一回,我剛從山上做完鐵觀音春茶回到家,一個茶友聞訊喜沖沖的跑來,
只喝了一口第一道茶,杯子往桌上一扣,不削地望了望我說:
「這是啥碗糕茶!?」猛一起身,頭也不回,駕車走了。
大約5分鐘過後,我家電話響了.....
「剛剛不好意思,那個茶非常好,幫我留10斤,我晚點過來取。」

以上,我們似乎明白,烏龍茶的魅力不是即刻,而是默默、慢慢地貼近您的心。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9-6-19 15:00

最近喝茶又有很深的感受
一旦喝到韻很深長的茶,就回不去了
再喝其他韻較淺的就會覺得喉嚨卡卡的,不是給他很順
喝茶真的是一條 上得去下不來的路啊......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