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炭焙茶難尋之原因 [打印本頁]

作者: fuyung168    時間: 2011-9-15 20:06     標題: 炭焙茶難尋之原因

炭焙茶難尋,經本人歸納原因如下:

1.
焙茶機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焙茶機有關功能操作比較簡單,但炭焙技術除拜師學習外,歲月累積之經驗也很重要,因此炭焙技藝很難短期學會並能精通。   

2.
焙茶機焙茶成本相對低廉:焙茶機以電焙茶成本較低,如用龍眼炭或竹炭焙茶成本較高,且來源有限。   

3.
炭焙過程非常辛苦:炭焙從起火至結束往往有10天左右,常需熬夜且焙茶間溫度高(冬天還好,夏天則很難忍受),需隨時注意焙茶過程,怕一有閃失,茶沒人要就血本無歸。我曾收藏一款97年翠峯春茶約11斤,海拔2100公尺

      就是在焙茶過程中,有一顆茶粒不慎掉入焙窟起煙燃燒,老闆就將他改作老茶出售。

4.
傳統炭焙法幾近失傳:鹿谷凍頂烏龍茶及木柵鐵觀音,往昔多採傳統炭焙,目前精通此法的老師傅逐漸凋零,由於焙茶過程辛苦,又具技術性不易短期內學會,年輕人不願投入,後繼乏人。

5.
台茶目前流行『做綠』:20年來比賽茶興起,講求茶葉要顆粒漂亮如球型狀,以致茶菁越採越嫩、萎凋、發酵、殺青均不足市面上又傳說,沒發酵或輕發酵類似綠茶者,比較保健(例如預防感冒、防癌等),市場上甚至不烘焙以毛茶出售

由於炭焙茶難尋有上列原因(倘有遺漏,請各位前輩惠予補充),將來要如何推廣(或如何因應),試提出已見,讓大家討論之。


作者: gm03isme    時間: 2011-9-15 23:30

懂炭焙引證電焙使用.才能駕輕就熟.
差別在輻射熱與對流熱.
要焙好茶有差那炭電損耗?
電焙要好眉角甚多.不見的省錢.
龍眼炭焙茶很好台南東山很多.但竹炭用來焙茶甚少見.相思炭有常用.
焙茶過程中,有茶不慎掉入焙窟起煙燃燒,老闆就將他改作老茶出售...
您推崇碳焙茶.污衊了老茶...
作者: 蔣爵陽    時間: 2011-9-16 03:51

台茶以炭入焙在精緻加工上就個人所感
在茶湯的潤飾或毛茶瑕疵的修飾上在眾多烘焙器具中其可切入的角度最廣

在台灣各特色茶或近來起步的老茶中若與各類烘焙器具相搭配使用時  
或許  
炭焙可是王道
但應不是絕對必要

重點該是在於烘焙師傅能不能細微掌握每次補火覆焙中半成品茶的回潤狀況適時的加以調整至茶品完成

傳統炭焙工序不只強調在前面的
敲炭--堆炭--起炭--錘炭---蓋灰---撬炭..... 而已
焙籠上下坑時的手腕施力輕重(吊手)也是相當要求的
以避免一絲絲茶沫掉進焙坑裡而產生焦味
成品茶已吸附因茶沫掉落焙坑所產生的焦味---這已是瑕疵 缺陷


老字的定義很廣
年紀多老的茶才算是老
目前市面上大致上是 各自表述  各彈各調  也  大多無"法"可考吧
試心想也難怪
這老茶精隨之老茶韻   還真筆墨難以形容之
也唯有多喝多交流定出自己心中那把量老茶的尺了吧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1-9-16 10:49

炭焙茶難尋,經本人歸納原因如下:1.
焙茶機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焙茶機有關功能操作比較簡單,但炭焙技術除 ...........有一顆茶粒不慎掉入焙窟起煙燃燒,老闆就將他改作老茶出售

fuyung168 發表於 2011-9-15 20:06



    沒那麼嚴重吧 !!!量多是會有焦煙味....

可能是老板有意特別強調好的炭焙茶是何等珍貴難得.....
作者: fuyung168    時間: 2011-9-16 10:49

謝謝各位前輩之指正,各位之意見,本人完全尊重。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均是電焙的茶,我也沒說它不好,不然比賽得獎的茶,不都是假的嗎?
我進入茶領域時間不長,何況"文章、風水、茶,真正懂沒幾個"(台語有押韻)。
在論壇中,不管個人認知對或錯(以我為例,可說是以管窥天、瞎子摸象),
大家都可以提出自已的觀點,藉由各方討論中,以獲得正確知識,並了解科技發展及時代變遷。
論壇中我知道先知很多,因此我用詞也很謹慎,例如第1、2點之說明,
我是用"較"或"比較"而不是用"肯定語氣",
對一個完全不懂焙茶者來說,炭焙與電焙在操作上,應有容易及複雜之分吧!
第五點指目前流行做"綠"(甚至以毛茶出售),不太適合焙火(其實也是可以),尤其要炭焙存作老茶,更不容易。
至於茶顆粒掉入焙窟中,起煙燃燒,因茶已帶煙味,作青茶賣,客人會嫌棄,
倒適合存作老茶(放久或將來復焙,就沒有煙味問題),我並沒有推崇炭焙,汙衊老茶之意,只是事實陳述吧!
在論壇中台茶之討論比普洱茶少很多,我提議題出來討論,以期增加瀏覽量及吸引茶友對台茶之興趣而已。
各位大大不必太緊張,我再說得天花亂墜,大家仍然姿勢放自然,繼續喝茶五千年........
作者: 山城茶戀    時間: 2011-9-16 14:14

本帖最後由 山城茶戀 於 2011-9-16 14:21 編輯

回復 1# fuyung168


    炭焙茶為何難尋
原因很簡單~ 厚工費時且產能低、若是炭焙素材取得確正,焙法周期設計的恰當,可得優質之茶湯膠質,茶湯風味也非電焙可以臨摹的,這是不容否認的。

炭焙工時耗長了,茶葉成本增加了許多,喝得起的消費者?,如果真正是世間難得茶品,懂得賞析品飲其中,茶師不言傳能感受茶師心中思維其分的有幾人? 這些都是都是支撐炭焙師動力的來源,一項傳統手藝維續之價值,它需要有許多因素來支撐的,首先是商品風格所強調出來的特質,與電焙工序之差異性,當然我在說的並不是炭焙不好,或是電焙不好,而是業者該如何強化學習識茶、技術,來營造整體優質的感覺,難道說烏龍茶只要灌上炭焙兩字就都是好茶嗎?  非也;看過業者茶葉焙虛乾皮了,還執意升溫的,只有心想茶走而爐中茶不走。

也看過中重發酵適製性不佳的茶菁原料,物理委凋未到位,而強制化學委凋發酵,當然得到的只有黑青的紅水,與青澀弱甜水味的茶湯,更別提甘純度! 像這樣的毛茶素材入焙,連電焙的風險性都極高了,入炭焙只有to die ,花很多時間起爐翻茶欲脫胎換骨,最後呈現的是什麼炭焙風格與骨氣?

君想宏揚傳統炭焙工藝之價值,小版非常支持與鼓勵,但在宏揚炭焙茶技術之同時,請別把電焙技術價值,說得如此技術簡單成本低廉! 來對比張顯炭焙之希有不凡,你該做的是找更多懂得欣賞慢工細貨炭焙茶的同好,來實質鼓勵炭焙業者,或者找到中重發酵的炭焙好原料,無私的來分享炭焙業者一同學習技法,更甚的是尋找介紹管理優越適製之茶園,來鋪起這樣的康莊大道

我承認電焙是方便的,而炭焙起始敲炭分塊、起火覆灰...甚至控制溫度是麻煩厚工的,但就對兩者於技術經驗而言,茶海深深茶識深遠無界,就如美國茶葉友人Thomas說的「大道無門識茶有路」但看心想往哪走。
山城茶戀 201109 於南投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1-9-16 14:45

兄也不用庸人自擾.....
任何一種焙火工具能得好品質.而消會者喜歡.....皆無妨
因焙火工具不同.技術差異..得不相同的口味.才能供應給這多元化社會裡的成員所選擇..讓他們自己喜愛自己要的風味..
所以才有近來的焙茶工具推新百家齊放.......那炭焙茶也不過是百家中的一家而已......
作者: fuyung168    時間: 2011-9-16 16:00

1.説"炭焙產能低",我想也不一定,如果場地、設備及技術夠,
   據我了解,民國50-70年代,松柏嶺有一位業者,一天可焙茶1000斤以上。
2.炭焙技法演變成為電焙為主流,應是科技發展與時代變遷之結果,
   本文只是將電焙與炭焙在操作上及成本上做個比較,
   我又沒說電焙茶不好或電焙技術不好,而炭焙茶就有多稀有不凡。
作者: FreeBSD    時間: 2011-9-16 16:02

可以冒昧問一下嘛?
炭焙過的茶,會不會降低農藥殘留
作者: fuyung168    時間: 2011-9-16 21:45

我再舉一例
昔日煮飯以木柴為燃料,現在以電鍋或電子鍋煮飯,其實這是科技發展與時代變遷之結果,
而我只是將兩者做比較,認為電鍋煮飯操作較容易,但我並沒有說電鍋煮的飯不好吃,
其技術不好(或一文不值),也未誇讚木柴煮的飯就有多好吃。
論壇是否須將台茶分電焙與炭焙,否則一經討論,就似踩到紅線。
我相信不論電焙、炭焙、甚至任何行業,要做到出類拔萃,都是需下一番苦功才行,
我從來也不會看輕(或批評)任何人,甚至是乞丐,亦同。
抱歉 ! 這是個人的感觸,希望沒有影響任何人之情緒。
作者: teddysu    時間: 2011-9-16 22:42

我個人對炭焙茶是完全沒甚麼概念的.單純只就個人所學與經驗題出意見:
1.炭焙可以完全無[炭]味嗎^^? 是有可能.但實際上來說.除非是用[鐵桶]將茶包起之後來焙茶.否則就一定會有炭火燒的味道.只是是否可以被察覺而已.就算是距離很遠.用 [遠紅外線] 來焙茶.也會因為燒炭時會有顆粒進入環境空間之中.除非燒炭的同時就馬上將所有炭的分子全部排出隔離.但要完全排除與隔離理論上應該是不可能的...
2.我個人認為.炭焙.電焙.基本上只要技術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讓茶更有特色.這也是好事.就算只是把茶放進機台裡.自動處理...那也是可以的^^ 只要能提昇茶的品質或增加特色.不是製造[假特色].要怎麼做都是可以被接受甚至認同的.
至於是否被市場接受.能否暢銷.長銷...就得看市場實際的接受度.炒作固然可以增加市場熱度.但基本上仍得茶品有一定的基礎才行.
3.我個人現在現在的直覺是:電焙:奠立基礎.開疆闢土.擴大市場.炭焙: 拔萃精品.引領方向

個人淺見.提供參考.不知是否文有對題^^ 如有謬誤.也請不吝指正^^\
作者: RTYU    時間: 2011-9-17 00:12

個人覺得炭焙過的茶,所造成化學變化和香氣,很適合需要藏茶久放...
電焙在我眼中,跟用煎的差不多...很類似單純的熱傳導....
炭焙跟用烤的差不多...所帶來的茶葉中成分的化學變化一定不同...
作者: fuyung168    時間: 2011-9-23 13:19

回復 11# teddysu


    優質的炭焙茶,就以青茶為例,是不會讓您感覺有炭味存在,
    但是剛被出來的茶,是會讓人感覺有"火氣"存在,
    只要放一、二 週以後,就會覺得很順口好喝。
    我是還沒有見過,有人用鐵桶將茶包起來烘焙,
    實際焙茶情形,請您參看"復焙(炭焙)與不復焙的陳年老茶,有何差異?"
    這一主題第25#,那是今年白露(9月8日)前後,焙青茶的情景之一。
    電焙茶或炭焙茶都有人喜歡,且各有其優缺點,
    在青茶部分,可能不分軒輊,但老茶部分,個人經驗是有些差別,
    至其不同之處,就由各人在實際品飲中去領略。
作者: huangfafo    時間: 2011-9-26 15:58

6樓前輩說得好,業者該如何強化學習識茶、技術,來營造整體優質的感覺
末學是做茶門外漢,對焙茶是完全沒甚麼概念的.也是單純只就個人所學與經驗題出意見:
 
末學覺得從透氣及分子流動的角度切入認識,可以看得懂茶葉的心思,聽得懂茶葉的心聲.

譬如10樓前輩舉例,昔日煮飯以木柴為燃料,現在以電鍋或電子鍋煮飯,好的木材是需要醒開透氣,燒起來才香又有能量;電鍋要透氣,煮起來才香又Q,

問題是好的茶葉茶質都看不出來了,如何看懂選擇碳焙茶所需透氣的木材,及看懂選擇電焙茶所需透氣的電爐機器及其製造商,因此如何分辨優質的工具也是一門技術.

雲南普洱烘菁茶在版上一直被認為不好,也是那烘菁的機器不透氣(工人不透氣的磁場無法化解所致),所以烘出來的熱度沒幅射能量,致無法讓茶質轉優...而曬菁被認為是比較優的製程也是因為借助太陽的6000度色溫的能量及地面優質的熱度,讓茶質轉優並透氣.

因此不管電焙或碳焙,只要能以透氣的工具發出除了熱度之外的幅射高能量,將茶葉透氣的障礙粒子撞擊走(類似光電效應),就可讓茶葉本質的香潤滑的優質特性顯現.也能讓茶葉增強對環境的免疫力,不易壞掉.

最後烘焙師傅本身的健康也是最大的關鍵,因為師傅有健康的身體才不會讓茶葉產生怪味,有足夠的體力才能識別照見這些細節現象.

如果人心靜得下來,五蘊關照得到焙茶的過程諸細節現象,當不只是如此而已..不及備載..
作者: 山城茶戀    時間: 2011-9-26 18:22

回復 14# huangfafo


本題八樓的第一點(內容請茶友自翻)
關於「」與「」這兩字意思的差異性可能需要兄再甚解一番!
名詞形容詞的認同與價值的認同~
如是說;只要在廟埕赤裸上身,手持令旗與七星劍,身上流著許多鮮血跳動的人,都是真正神明的真乩使者,那要多少有多少了!(僅是舉例絕無褻瀆道教之意)。

茶的隨性與順性
舉凡只要茶菁經過烏龍茶製造過程曬、攪拌炒菁......等等
都可以入炭焙爐或是紅外線爐的話,那杜師傅就不用辛苦的上山熬夜製茶了!
換句話說...如果任何烏龍茶經過炭焙,就有豐富炭焙特質的話,那傳統製茶工法也無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了!
坪林人說凍頂埔中製茶者的攪拌動作太粗魯,埔中人則敘述直條包種茶作法,連搔癢都不過癮!
這是順地區的茶性,以及隨著商品的表現性,產生的不同製茶調性。
先談這些~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9-26 18:45

回復 15# 山城茶戀


偶都看不懂他在說啥六
難道是我的慧根不夠長 ???
作者: fuyung168    時間: 2011-9-26 19:25

本帖最後由 山城茶戀 於 2011-9-27 11:02 編輯

在t4u,一篇"老茶與烘焙"的主題中,
作者chen於2005.10.15引用杜師傅談到焙茶的一篇文章,我把他po上,請各位茶友參考。


作者: ahating    時間: 2012-1-30 04:17

回復 1# fuyung168

小弟新學不揣愚昧的增補第五點(做綠)
這是否也是迎合廣大的大陸市場導向的結果


大陸雖有普洱及紅茶竄起
但主流及一班平民仍以綠茶為主
大魚大肉下又油鹹重的飲食下
綠茶類的茶是較吃香的


所以做綠不只有日本帶來的健康觀念、台商自己的宣傳
恐怕還有市場因素下大陸市場的誘因
所以台茶如否要加強在炭培的特色
恐怕這有點是迎合當今市場及建立自己特色品牌的拉鋸戰了


班門弄斧了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