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看! 山林老木卡好哩 [打印本頁]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1:20     標題: 看! 山林老木卡好哩

老木卡好

大樹茶兩三年來討論的很夯,而且越來越夯
但也討論得很偏,而且越來越偏

這如同茶氣之說一樣,氣宗派的對茶氣之說的立論點一開始就錯了
那由這錯誤的立論點延伸出來的研究當然不可能對

看了這些討論許久,我終於忍不住發言了..................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11512&pid=236381&fromuid=1869  

看到這裡,偶發現大家都犯了成龍所犯的錯.........
認為全天下男人都會偷腥的錯..........

我们可以依結構上的凹凸不同,做為女人男人的分類,這沒問題
依此分類我们可以說男人一定是凸的,但絕不能說男人一定會偷腥
因為每個男人的先天體質,後天環境,教育,經濟,體力,道德觀......都不一樣
絕對不可能每個男人都會偷腥,會偷腥的只是男人中的少數而已,真的!

同樣道理.........
我们可以依有無主根,把茶樹分類為喬木(大樹?)茶與灌木台地茶
依此分類我们可以說喬木大樹有主根,但絕對不能說喬木大樹一定就很好或一定很不好
因為大樹茶的品種,茶區環境,季節,氣候,製程..........都不一樣
絕不可能每個大樹茶都是朝同一個口感,方向.....等發展.

而現在大家討論的方向似乎都是...大樹茶一定就是某口感,一定不苦不澀,一定.............
這就跟成龍所犯的錯誤一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1:22

老木卡好之....日本清酒變陳年高粱A

所有討論中大家最擔心的是.....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茶可以陳放嗎???

那我跟各位講.........只要茶質好,製程及倉儲沒問題,絕對可以陳放為老茶
但如果您希望這類的大樹茶以後可以轉成70~80年代的老茶一樣厚韻,口感,體感
那就等於期望日本清酒放到後來可以變陳高一樣的不實際................

日本清酒在怎麼放還是日本清酒,不可能變陳高的
本來就不相同的東西,怎麼可能放到後來會一樣呢

但我並不是說這類大樹茶會比70~80年代的老茶差,而是說會有不同的美感及調性
君不見日本清酒及金門高粱都各有所好
日本清酒有它柔和香甜的美感,但再怎麼放它還是會維持這樣的調性
這類的調性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的

但如果您期待它變陳高,那您一定會失望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1:24

老木卡好之....日本清酒變陳年高粱B

也有這樣的說法..........
現在適口性極好,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新茶
其茶質茶性只是暫時未顯,以後會越放口感會越厚韻

就個人的體驗範圍,我相信有這樣的大樹茶
但是...........
1. 不多
2. 就算變厚韻也無法俱有70~80年代老茶在新茶階段時的強烈特性
    所以陳放後的調性也會不同,會比較偏向柔而厚的調性,而不是威而剛的調性

那你要如何從一堆大樹新茶裡面挑出具有這樣潛能的茶來???
這類大樹茶在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口腔覺受下會有一個很隱約似有若無的東西在(不是膠質感)
有這種特性的茶,以後轉出厚韻的機會比較高.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大罵王八蛋,有講等於沒講
ㄚ那個很隱約似有若無的東西是啥啊 ?

沒錯,就是這麼王八蛋,這只能靠自己去體驗及體會沒辦法用語言文字來說明
如能用語言及文字來說明,那就不叫 "隱約似有若無" 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1:38

老木卡好之....不苦不澀?

現在市場上幾乎一至標榜不苦不澀是大樹茶本有的特性(苦系的除外)
而苦澀是台地茶的特性.

可是近幾年我發現台地茶有很多也不苦澀了,而且是越來越多
而我喝過的約90中~00初的大樹茶在新茶階段是非常苦澀生利的
這種苦澀生利的感覺是跟早期廠貨在新茶階段時的感覺是一至的.(這種苦澀生利與苦系的大樹茶不一樣)

一些茶農少量製做的三無大樹茶我们不談,就談一些高知名度的且較無爭議性的好了
94,95真醇雅 聽說新茶時也是很苦澀
97,00 華聯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99 敬業號,敬昌號,綠大樹 聽說也是很苦澀生利
01或02 的夢褲黃紅帶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那為甚麼之後生產的大樹茶絕大部份都不苦澀生利了
甚至連台地茶也是這個走向.

這個問題相當令人玩味,就個人知道的原因如下.................
1. 以前用夏茶,近幾年用春茶
2. 揉捻較輕
3. 茶壓得較鬆,不會把茶汁擠出來(原理同 2)
4. 製前發酵
5. 茶膠質阻隔了部份的苦澀度

這裡面沒有絕對的好壞
我们喝茶人選茶只要選我们喜歡的就好,這樣比較單純
我喜歡甚麼特性的老茶就選甚麼特性的新茶來放就好了
千萬不要喜歡高梁卻買了一堆清酒,喜歡清酒卻買了一堆高梁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1:48

老木卡好之....再談不苦不澀


也有人說,大樹茶之所以不苦不澀是因為甜度高
所以把苦澀味給中和掉了,就有如咖啡加了糖一樣

這是有可能的,但真的可以甜到把苦味給中和掉的,一定要非常甜才可以
而且中和後在味覺上必然會極為厚重,而不是簡單的"不苦不澀.
因為"苦味"本身就是很重的味道,再加上甜度很高的甜,其味必然極為厚重
但這樣的茶似乎極為少見,反而是經過"製前發酵"把苦味壓抑住或柔化的比較常見.

另外茶本身的甜味是否能把"澀感"降低,我也是很懷疑的
因為"澀"並不是口感上的味道,而是一種黏膜的刺激
這應該是無法被甜味給中和掉的,被茶膠質給阻隔掉了倒比較有可能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2:03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A

十幾年前買茶時,市場共同的說法是....新茶要越苦越澀才好,以後才會轉出厚韻
十幾年後買茶時,市場共同的說法是....新茶要不苦不澀才好,現在好喝以後才有可能更好喝

為何同樣是普洱茶,而十幾年前跟十幾年後的說法卻是完全相反的兩極化?
這問題很好玩,這樓我们就來談談"苦澀"吧.

其實這問題很難講得清楚,因為不同酒精濃度的酒都各有喜好的消費群
啤酒,紅酒,清酒,黃酒,紹興酒,威士忌,高粱..........都各有所好
你跟喜歡日本清酒的談世上只有高粱好,那是無法取得共識的
同樣的你跟只喜歡喝高梁的談世上只有高梁好,也是無法取得共識的

這只能分區別類來談才有辦法談,要先設定談的範圍及方向
你要談高粱就鎖定高粱的範圍,你要談日本清酒就鎖定日本清酒的範圍
不要拿高粱去打日本清酒,也不要拿日本清酒來打高粱,不然永遠也講不清

所以接下來我要講的就鎖定在高粱這區塊.........."苦澀度高的新茶"
請注意喔.....我沒有區分大樹或台地喔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2:05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B

首先我们先來了解一些基本觀念..........

1. 苦是咖啡因的味道,澀是茶單寧的感覺
2. 這二種東西濃度太高都會傷胃,但也會隨著時間醇化而變得較不傷胃
3. 這二種東西都是直接刺激神經的,與喝茶後的體感爽或不爽的感受有很大的關聯
4. 這二種東西於喉韻有很大的影響,喉韻重不重,收斂性好不好,回甘回韻是否強烈持久影響至大.
5. 這二種口感也有分劣質與優質的,劣質的薄水不耐沖泡,優質的口感紮實耐泡,同樣是苦澀也要懂得分別

當然一個茶的好喝與否,不能完全取決於苦澀,還要伴隨著其它東西
例如香氣,甜度,爽甘度,膠質感.......但這些是沒有爭議的所以就略談
只談苦澀對以後陳化的口感及體感的影響................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2:08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C

我们先想一想,在喝早期的老茶時我们在爽個甚麼,與苦澀有何關聯...........

1.濃郁的醇厚韻但又無不舒服的刺激感,而且血液循環被帶動了起來,身體發熱出輕汗
   其實這厚韻絕大部份是咖啡因的苦味轉化柔化而來的,若少了這一味,茶滋就會失色很多
   另外您的身體會發熱出輕汗精神好,也是咖啡因刺激中樞神經帶動了血液循環及提神作用而來的
   若無咖啡因這茶將會有氣無力的,怎麼喝也不會有爽感

   只是咖啡因含量重的新茶苦味太重不適口,且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性太大,會引起心悸或心律不整及失眠
   若放老了,醇化了,刺激性就會降低但咖啡因的作用仍在,只是不會那麼剛烈
   這時飲之就很適口適體了且爽勁十足(這是指入倉不太重的老茶而言)

2.讓您感覺力道強勁的老茶,喝了通常口腔喉間會有一種極舒服的收斂感
   有的甚至會有一種麻震感直透您的胸腔,繼收斂感或麻震感之後就是強烈的回韻或回甘
   而這收斂感或麻震感的來源就是單寧酸,少了這味茶滋就會變得沒立體感及勁道
   只是單寧酸含量高的,新茶階段時會很澀無法喝,須放老了等它醇化了柔化了,才能適體適口

3.喝老茶很迷人的地方還有它的老韻陳韻,這須要幾十年的時間孕育才可得
   這時單寧酸的抗氧化特性就起了關鍵性的重大作用

   ㄚ是甚麼重大作用???
   就是在漫長幾十年孕育老味的時間內,降低茶的內含物質被氧化過度而變成沒滋沒味的
   您可以想像一個印級茶只有老味卻沒有厚實的茶滋及勁道的感覺嗎?
   如少了單寧酸的抗氧化作用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都氧化掉了
   有了單寧酸,老茶才有辦法既有了老韻又有厚實的感覺及勁道.

所以說如果您希望您購買的新茶,以後既有老韻又有厚實的茶滋及很爽的體感
那苦澀的咖啡因及單寧酸是絕對少不了的二個重要 要素,但適飲期的等待會很長.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2:11

老木卡好之....入倉乾倉

以前買茶都會聽到說........茶要入倉才好
現在買茶都會聽到說........茶要乾倉才好

那到底是入倉好還是乾倉好 ?

這問題不是 yes or no 那種單純的是非題
必須要從 為甚麼要入倉及為甚麼要乾倉的原因談起..........

為甚麼要入倉?
茶好好的為什麼要入倉,而且要經過....三年入倉,三年退倉...這麼漫長的時間
因為以前的新茶都很苦澀,無法立即品飲,必須入倉加速陳化,才能即早品飲
不然乾倉存放的話,有些茶可能過了五十年還無法大口大口的暢飲
這在商業行為來講,不是件好事,會很傷,時間,空間,人力,資金,風險.....等成本太高
但不這麼做成本更高,因為要放更久才能喝,才有辦法賣.
而且盡管入了倉,而且是"三年入倉,三年退倉"除非是入倉較重的,ㄚ不然有的也無法馬上喝
入輕~中倉的,退倉後還是要繼續給它時間熟成才會真正的好入口,通常陳期二十年是最基本的.

為甚麼要乾倉?
近幾年的新茶都越做越好喝,都強調不苦不澀才是好茶
這類的茶是不用入倉的,因為新茶就可以入口了,還要入甚麼倉?
這一入反而把香甜的優點都給破壞掉了,當然不能入倉,而且大部份也都經不起入倉的摧殘
這一入倉,就只會剩下水味,甚麼都沒了,去了了.
這類茶不但不能入,反而要在足乾後好好的封存起來,以保香甜的口感可以維持的久一點才是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2:15

老木卡好之....烏龍普洱

很多人會怕買到綠茶及烏龍茶製程的普洱
因為這類茶都經過高溫殺菁及高溫烘乾,酵素都被殺了了,不利後發酵
而現在的大樹茶都是又香又甜的,很像綠茶及烏龍茶的口感,因此有了這層的疑慮.

但我認為茶質夠不夠重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君不見有些綠茶及烏龍茶也是可以放成不錯的老茶,只是口感會不同而已

另外就我喝過的,真正的綠茶普洱並不多見,我也只喝過一次
真正的烏龍茶普洱,我沒喝過.

但半套式烏龍茶普洱就很常見
這類茶會利用適度的"製前發酵"來提高香甜度並降低苦澀度
但殺菁及烘乾時的溫度不會像製作綠茶及烏龍茶那麼高,但會烘至足乾
這類茶只要茶質夠強,陳化上也不會有問題,只是口感會跟早期的普洱不同
但適口性高,適飲期快,是其優點,又能久藏,這點很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只是對喜歡喝早期老茶的老茶人來講,在口味上總會有失落感
但這沒辦法,畢竟這類茶比較大眾化,有利消售.

對了,我還喝過紅水野生普洱,口感很像紅水製程的台茶
而且一出廠就號稱是十年陳期的乾倉野生普洱,價格不斐
這點反而要更小心才對.

PS. 有的烏龍茶烘乾溫度只在160~180左右,這與普洱茶的溫度相當呢
作者: 豕者豆頁    時間: 2011-10-5 13:37

老木卡好之...A.這絕對是本論壇 "空前決後之作"
老木卡好之...B既然是大師出手 沒有用力掘一下 哪可輕易放過呢
                             可否再補個改制前後就茶菁作法之差異(比較)性
                             或可以造福更多新手
--------------------------------------------------------------------------------------------------------
拜讀 牛難爬山大師之作 很多問題 讓小弟剎那之間 走出那段執迷不悟迷思
剩下的 我想還是要再靠 自己努力修行了 畢竟有些感覺 真的是無法用言語
形容 惟那感覺有時是那麼虛無飄渺 懵懵懂懂
--------------------------------------------------------------------------------------------------------
牛難爬山大師 難直 難直  如此深刻探討 各位新手 趕快下手 努力討"鳥"
---------------------------------------------------------------------------------------------------------
沒辦法 大師之作 太過令人省思  以致小弟廢寢忘食 先乃企出飯  
各位 新手 請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繼續討"鳥"討"鳥"嘿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3:50

老木卡好之...A.這絕對是本論壇 "空前決後之作"
老木卡好之...B既然是大師出手 沒有用力掘一下 哪可輕易放過呢
                             可否再補個改制前後就茶菁作法之差異(比較)性
                             或可以造福更多新手

豕者豆頁 發表於 2011-10-5 13:37

兄好

這已是老帖了,很久以前寫在其他版塊的,現在只是拿出來重新整理一下而已...........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4232&pid=238779&fromuid=1869

您的問題.....改制前改制後作法的差異,其實前幾樓都有提到了..........
1.春茶VS夏茶
2.揉捻輕重
3.壓模輕重
4.製前發酵

不過這是指一般而言,不是絕對,也謝謝您的贊賞
作者: 豕者豆頁    時間: 2011-10-5 14:18

收到 正努力拜讀中
弟 太拘泥於普洱區
而遺忘了貴壇其他版區
有如此精闢之大作
不過真的是---------------
森林老木卡好之ABCD逃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4:19

也有這樣的說法..........
現在適口性極好,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新茶
其茶質茶性只是暫時未顯,以後會越放口感會越厚韻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1:24

這點...弟就多說明一下好了,ㄚ不然可能會有很多人起幹叫

茶會從暫時不顯的不苦不澀,放到越來越苦澀,個人所知道的原因如下.........

1.製程 : A..茶菁經過炒或烘青+曬或烘乾+蒸氣+曬或烘乾等高溫後,茶質茶性會暫時鎖住,然後再慢慢顯現
              B..新製茶含水量較高,所以苦澀會較不顯,等含水量漸減,苦澀度就會漸增

2.製前發酵 : 茶質重的茶,雖經過製前發酵把苦澀度降低,但本質依然會隨著時間慢慢顯現出來

3.茶膠質 : 膠質在口腔內會把部份苦澀度給阻隔掉,但膠質是會隨著時間分解的
                  等茶膠質漸減,苦澀度就會漸增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1-10-5 18:36

回復 14# 射過溪


   
茶會從暫時不顯的不苦不澀,放到越來越苦澀,

苦澀的問題請教過很多前輩,
這次看到射大此帖是較為完整的看法,
其他人的答案的合体,大致如射大本帖所言,
在此增加兩點其他前輩的看法,以為赞聲:
1.採摘次數,以前一年只採2-4次,現可到10次
2.沖泡習慣的改變,以前用泡烏龍的茶量(茶蓋會滿出來)泡普洱當然苦澀,
  現在大家都會減量沖泡,只是以前的苦澀味還牢記著,和現在一半茶量的比.....
作者: hen    時間: 2011-10-5 18:52

一、   不苦不澀的茶,如是刻意加工以後的表現,可能加減都有影響。
二、手上如有04.05年、、、等的不管大樹、小樹、春、秋茶泡來渴時,自己的感受如何?喜歡或不喜歡,應該就知道了。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10-5 19:24

回復 3# 射過溪
這是極好 可探討的題 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
現在適口性極好,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新茶
其茶質茶性只是暫時未顯,以後會越放口感會越厚韻

就個人的體驗範圍,我相信有這樣的大樹茶
但是...........
1. 不多

在小妹的經驗裡同意李大的說法
不太苦澀 香甜的新茶還是能轉化的如預期
但前提是必須有(底)
(底)的具象表現就是膠質重泡水長且細緻尾水香甜泡水綿長
感覺實在很簡單 實際上在經過8年10年的轉化過程後
能通過考驗的其實不多
就個人手上的資料而言那些不太盡如人意的
這兩年似乎也有些起死回生之態
但若與製程地到本質優秀的茶比
還是差很多

2. 就算變厚韻也無法俱有70~80年代老茶在新茶階段時的強烈特性
    所以陳放後的調性也會不同,會比較偏向柔而厚的調性,而不是威而剛的調性

優質的大樹茶當然不可能表現的外向強烈猛爆
但還是非常非常強烈的 一種非常厚實寬廣內斂的大氣
強烈的穿透力久久盤據

因茶區之故有些茶在新茶的階段時水路偏清淡如易武
有些一開始就很強烈 如班章 大雪山之類
了解茶山的特性與山頭味也是門重要的功課

獻醜了 供參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10-5 19:28

回復 17# 普普人
現在適口性極好,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新茶
其茶質茶性只是暫時未顯,以後會越放口感會越厚韻


抱歉 弄錯了
以上那段應該是李大的文
我不小心圈到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5 19:37

但前提是必須有(底)
(底)的具象表現就是膠質重泡水長且細緻尾水香甜泡水綿長


普普人 發表於 2011-10-5 19:24

Yes ! 這的確是選這類茶的重重點

除了氣韻自己喜不喜歡外
底子不夠強不夠重的是不可能耐泡的,選這種的會比較安全

另外...質重且好的大樹茶,陳放後也是很有他的特色的,這有別於質重的台地老茶
例如....純淨,綿綿柔柔又極富內勁的穿透力,內斂持久的香型
            膠厚飽滿的口感,柔厚的滿足感..............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10-5 23:04

回復 2# 射過溪
多數70.80的茶已經開始用台地茶菁了
大樹茶的茶料是與號級茶較接近的
所以在一開始的走向變不同了
不論經歷再好的轉化過程 都不可能有相同的走向
現在的大樹茶個人認為也不可能在50或60年後
像現在喝到的號級茶的風味
因為倉不同了
現在的號級茶都有經過港倉的洗禮
現在的新私人號茶都是新茶時就在藏家手上了
以後會如何?實在很難說
也許會更好 而且是好非常非常多
也許會差壹些
愚大膽猜測不會減損太多
差別之處在於口感的層次上 入過倉的會表現得較豐富
泡水也可能會更好更綿長
但以上僅只猜想 而多數的你我大概也沒機會可以有驗證的一天

阿牛兄對此可否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10-5 23:17

回復 4# 射過溪

94,95真醇雅 聽說新茶時也是很苦澀
97,00 華聯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99 敬業號,敬昌號,綠大樹 聽說也是很苦澀生利
01或02 的夢褲黃紅帶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以上這幾款茶在剛出來不久(1.2項)  (3.4項約出場後3-5年內)
小妹都剛好有喝過
所以不是聽說 而是真的多數是又苦又澀的
澀感有但不同於台地茶的澀
作者: kuan    時間: 2011-10-6 08:26

回復  射過溪
有些一開始就很強烈 如班章 大雪山之類
普普人 發表於 2011-10-5 19:24


個人有幸於去年在某茶友處喝到『無量山」牌『老班章』明前純料
口感反而不若普普姐說的強烈,建議普普姐有機會可以試試對比一下
作者: 天夜    時間: 2011-10-6 11:39

四年前買了一款2000年輕入倉的私人訂製茶,試喝的結果是苦 ,很苦. 那時覺得這怎喝啊?
結果有一位先生進這茶店, 是來繳之前買的茶的尾款,原來是在大陸開茶行 , 跟這家店調了一批貨
老闆說這客人有個優點, 一喝到好茶就打嗝,我想怎可能,老闆看我不信就拿一泡老茶給他喝,不到一分鐘就打嗝 ,接著拿2007年的新生茶給他喝, 一點反應都沒有.我就拿那泡很苦的茶給他喝,ㄟ見鬼了,又打嗝.
乘老闆去收東西時那客人過來看我手上那片很苦的茶 ,看了一會後 說這茶有加野生料, 可以買一點來放.
去年拿出來喝ㄟ............苦味降很多 ,有8582老茶的味道 , 讚!
因為這樣我就故意去找了一款很苦很澀的茶來放 .未來會怎樣我也不曉得,但我相信這是可以期待的 ,反正現在有很多適口茶可以喝,試驗性的放一款又苦又澀的茶來玩也蠻不錯的.
射大這帖很棒 ,值得收下來再看幾次!
感恩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10-6 14:11

回復 22# kuan
謝謝容爸的說明
2000年後的大樹茶眾所周知已走上另一條不同的道路
一條前無古人 另創新局的道路
多數的人對此又愛又怕
現在的心得分享都是不知多少失望與欣喜交織而成的結果
以前我認為10年大概已底定了  
現在又有些許不同的看法
可能要再多個5-6年茶性才會趨於真正的穩定

唉"要駕馭普洱何其容易呀"
她的善變相人心一般
有時還真的初一十五不同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6 19:04

那你要如何從一堆大樹新茶裡面挑出具有這樣潛能的茶來???
這類大樹茶在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口腔覺受下會有一個很隱約似有若無的東西在(不是膠質感)
有這種特性的茶,以後轉出厚韻的機會比較高.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1:24


這所謂的會有一個很隱約似有若無的東西在(不是膠質感)
並不是茶友說的.......幽遠的香甜及穿透感
也不是...私會情人類似關燈上床ㄉ情景

而是一種...被包裹住而不顯的厚實感
它不是嗅覺及味覺能感的,因為那是一種很隱約且無以名之的觸覺
所以說....很王八蛋就是這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6 19:17

94,95真醇雅 聽說新茶時也是很苦澀
97,00 華聯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99 敬業號,敬昌號,綠大樹 聽說也是很苦澀生利
01或02 的夢褲黃紅帶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以上這幾款茶在剛出來不久(1.2項)  (3.4項約出場後3-5年內)
小妹都剛好有喝過
所以不是聽說 而是真的多數是又苦又澀的
澀感有但不同於台地茶的澀
普普人 發表於 2011-10-5 23:17


的確,早期大數茶的苦澀度並不亞於以前的台地茶
但苦澀感是與台地茶不同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6 20:27

那為甚麼之後生產的大樹茶絕大部份都不苦澀生利了
甚至連台地茶也是這個走向.

這個問題相當令人玩味,就個人知道的原因如下.................
1. 以前用夏茶,近幾年用春茶
2. 揉捻較輕
3. 茶壓得較鬆,不會把茶汁擠出來(原理同 2)
4. 製前發酵
5. 茶膠質阻隔了部份的苦澀度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1:38

再加一點...........

6. 茶區的海拔高度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10-7 10:06

回復 21# 普普人
現在才看到敬昌號
這片我沒喝過---抱歉

新生兒時的華聯磚的苦澀大概是這幾種當中的第一名
最有新生兒真淳雅的影子 一度讓我誤以為也是易武茶區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1-10-7 11:04

再加一點...........
6. 茶區的海拔高度

請教,
是意指現在所採高海拔相對高,或新茶園愈種愈高?
另,製前發酵應算"偷吃步"(指已達包種茶的程度),是否已不能列入普洱生茶,
要算做手茶?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7 11:38

請教,
是意指現在所採高海拔相對高,或新茶園愈種愈高?
另,製前發酵應算"偷吃步"(指已達包種茶的程度),是 ...
容爸 發表於 2011-10-7 11:04



請教,
是意指現在所採高海拔相對高,或新茶園愈種愈高?


二者都有

另,製前發酵應算"偷吃步"(指已達包種茶的程度),是否已不能列入普洱生茶,
要算做手茶?


如果沒以之欺騙年份或把製前發酵的灌木當大喬木賣的話,應該不能算是作手
這應該只是迎合一般大眾市場的口味而已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7 12:18

剛剛看了0分俱樂部的永和茶會覺得滿有趣的.........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29302&fromuid=1869

其結果幾乎與一般認定的"夏茶比春茶苦澀"完全相反
不過個人沒當場喝過,也不好以自己的想法在該帖參與討論
就算有當場喝過,但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及慣用的泡茶條件,自己泡出來的
當場喝到的口感也只能當參考,因為跟自己泡的差異會很大

不過從該帖我倒有幾個猜想,但不一定準就是了..........

1. 可能春茶是嫩採,所以會比較苦澀且質降得快
    但嫩採為甚麼會較苦澀,就要請教專葉的茶農或製茶師了,這我不懂

2. 可能是製程環節的問題,但這我就不好猜想可能的原因了

3. 品飲時機不同...春茶已經過好幾個月的存放才品飲
                               而夏秋茶品飲時間卻離製成時間不遠,這一定有差異的
                               原因詳見..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9637&pid=545714&fromuid=1869

不過這只是個人單方面的猜想,大家看看參考就好,不一定準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7 12:22

3. 品飲時機不同...春茶已經過好幾個月的存放才品飲
                               而夏秋茶品飲時間卻離製成時間不遠,這一定有差異的
                               原因詳見..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9637&pid=545714&fromuid=1869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7 12:18


Show 不出來,重貼..........................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9637&pid=545714&fromuid=1869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1-10-7 20:52

回復 31# 射過溪


    ,
1. 可能春茶是嫩採,所以會比較苦澀且質降得快
但嫩採為甚麼會較苦澀,就要請教專葉的茶農或製茶師了,這我不懂

2. 可能是製程環節的問題,但這我就不好猜想可能的原因了

3. 品飲時機不同...

茶是小弟拿回來的,茶園,製程,採摘標準都是一樣的,
我想過造成春茶(4月)不如夏茶的原因,可能是4月有雨水,
而反而夏茶採摘時是好天氣(晴+多雲),
不過如我在前帖所述,這應該以特例來看,
但日後可列入觀察研究的項目.........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7 21:04

回復  射過溪


    ,
茶是小弟拿回來的,茶園,製程,採摘標準都是一樣的,
我想過造成春茶(4月)不如夏茶的原 ...
容爸 發表於 2011-10-7 20:52



原來如此,這很符合雨水茶的特性......苦澀顯而質薄
難怪一群人會考0分,但也是很好的學習經驗啦,謝謝您
作者: t1t    時間: 2011-10-8 02:05

談一些高知名度的且較無爭議性的好了
94,95真醇雅 聽說新茶時也是很苦澀
97,00 華聯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99 敬業號,敬昌號,綠大樹 聽說也是很苦澀生利
01或02 的夢褲黃紅帶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這些不用爭議都不是大樹茶。
版主舉錯材料了。
再者大樹茶不苦不澀?????非也非也
能到不苦不澀的境界之大樹茶少啊,絕少。
有代表性的茶例如倚邦蠻松那幾株大樹茶春茶。
真蠻松大樹才幾斤茶,認識茶還不見得弄得到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8 10:14

談一些高知名度的且較無爭議性的好了
94,95真醇雅 聽說新茶時也是很苦澀
97,00 華聯磚新茶時也是很苦澀生利 ...
t1t 發表於 2011-10-8 02:05



這些不用爭議都不是大樹茶。
版主舉錯材料了。


非純料的拼配茶也是有可能的,過去也有人說過,但要說完全不是大樹茶,那是不可能的
會舉這些例子是因,這些茶知的名度高,喝過者眾,拿來舉例容易明白且爭議性會少點

再者大樹茶不苦不澀?????非也非也
能到不苦不澀的境界之大樹茶少啊,絕少。
有代表性的茶例如倚邦蠻松那幾株大樹茶春茶。
真蠻松大樹才幾斤茶,認識茶還不見得弄得到呢?


不苦不澀只是一種習慣性的說法而已,沒有茶真能百分之百不苦不澀的
這只是一種苦澀度一般都不會排斥的形容詞而已
雖您提的都不是本帖所要討論的點,不過還是謝謝您的指教.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1-10-8 10:55

94,95,真醇雅 聽說新茶時也是很苦澀

當年(93)的易武已多年無人採茶購茶製茶(曾世賢先生文章),
真醇雅是近年第一批的純料易武茶,
相信也是至今最可考,可信度最高的90年代大(古)樹茶,
因為参與的製作者多人至今仍在,
也留下了當年在易武的文字記錄,
當然並不確知當年的茶樹的大小,
但是新種的台地茶園一定沒有的。
也沒有併配,茶農送來鮮葉就去炒製,
當時也不流行大樹茶,台地茶料還比較貴,
所以是很單純很具義意的製茶史事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8 11:12

當年(93)的易武已多年無人採茶購茶製茶(曾世賢先生文章),
真醇雅是近年第一批的純料易武茶,
相信也是至今 ...
容爸 發表於 2011-10-8 10:55


這也是一個重點
就個人的買茶經驗,同一區的大樹茶或野生茶
第一批的總是特別渾厚,之後就每況愈下
估計是跟採摘的頻繁度有關
作者: 烏魯木奇    時間: 2011-10-8 11:34

當年(93)的易武已多年無人採茶購茶製茶(曾世賢先生文章),
真醇雅是近年第一批的純料易武茶,
相信也是至今 ...
容爸 發表於 2011-10-8 10:55



    我不認同
1.94年易武茶區是沒有生產普洱茶,但是不代表沒有生產綠茶
2.從易武山下的生產一隊到山上的生產十隊都是臺地茶區,而且是老臺地茶,每年都有生產
3.真純亞的製作人張先生家裡的茶園是什麼茶園?
4.角度一>>>呂先生當年到易武,他會把第一批真純亞交給一個本身有茶園而且有在生產茶葉的人?還是手上沒有茶園而且沒有在生產的人?給哪一種人比較保險??
5.角度二>>>張先生接到訂單後,他會先使用自己家裡的原料做茶,把訂金塞入自己的口袋?還是為了完成台灣人的夢想不辭辛勞請人採早已荒廢多年的大樹茶然後把白花花的鈔票付給外人?
作者: 烏魯木奇    時間: 2011-10-8 11:37

剛剛看了0分俱樂部的永和茶會覺得滿有趣的.........


其結果幾乎與一般認定的"夏茶比春茶苦澀"完全相反
不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7 12:18



    從來沒聽過雲南的夏茶會比春茶苦澀的,又不是台灣烏龍茶?!爆笑!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8 14:55

為了維護環境衛生,那些東拼西湊的自我做古及想像推理文與非理性的挑釁文
弟就不回應了,這會讓大家少了點爬文的樂趣,但為了環境衛生,也是沒辦法的事,敬請見諒


新叢老叢 ???
茶友買茶時最擔心的之一就是....買到老樹還是小樹的???
那老樹小樹又要怎麼辨別 ???

老實講,從外觀上我也沒能力辨別,但從口感及香氣上倒可辨別一二.........

很多喝岩茶的老茶蟲们都知道"老叢韻"這個名詞
所謂的"老叢韻"就是指老茶樹獨具的韻味,這是新叢所沒有的
要分老樹或新樹的喬木普洱,也可以從這方面來了解

但這種東西很難解說,除非是您喝過了且也體會到了,ㄚ不然還真難理解
而且老叢韻隨著茶種,產地....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風味,不是單一的
只是有一種特殊的調性,讓經驗老到的老茶蟲们從中有所體驗而已.
這方面弟就盡量解說看看,看不懂或無法體會也沒關係,就暫時當作一種參考資料就好了
日後機緣到了,品飲經驗也足夠了,自能有所體會,現在不必勉強的去強解.

所謂的老叢韻,依弟淺薄且不一定正確的理解....是來自一種脂性的芳香物質
芳香物質只要是茶樹都會有,只是老叢會比較豐厚及沉穩而已
其表現也不只是呈現在嗅覺上的芳香,也會呈現在味覺上的"醇"感
這在老叢生產的新茶上,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
不過不同的茶種,樹齡,產地,海拔......在表現上會有不同的偏重

偏芳香型的
其香沉穩,內斂,幽遠,持久,且會有一種明顯的薄荷涼感
雖然有些管理良好的小樹也會有薄荷涼,但強度,持久性及穿透性會差很多.

偏"醇"感的
這醇字就更難解釋了,因為那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很難用文字描述了
我们大概可以用陳年醬油,老茶,老酒,老菜脯那種獨特的陳年醇韻感去理解
但還是不大一樣,有"醇"感, 但少了"老"的感覺
雖然這樣的說法很王八蛋,但以我有限的文字能力,也只能解說到這種程度了
因為我的國文老師早死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二者平均兼具的
這味就更美妙了,只要喝過的,一定會閉目悠遊其中


PS. 這類特性的茶最好密封保存,因芳香物質是很容易揮發的.
作者: 烏魯木奇    時間: 2011-10-8 16:16

為了維護環境衛生,那些東拼西湊的自我做古及想像推理文與非理性的挑釁文
弟就不回應了,這會讓大家少了點爬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8 14:55



    兄應該是在說我吧(對號入座)
易武山區我去過三五次,一個人獨闖過刮風寨在裡面著過三天,還爬過邊界入了老窩,也做了點作品回台
所以易武山區...我說熟不熟,不過應該比您熟啦,自認以下的文字比您從開此帖共十幾樓,全部充滿自我想像的夢遊文
應該還來的有點根據哩

1.94年易武茶區是沒有生產普洱茶,但是不代表沒有生產綠茶
2.從易武山下的生產一隊到山上的生產十隊都是臺地茶區,而且是老臺地茶,每年都有生產
3.真純亞的製作人張先生家裡的茶園是什麼茶園?
4.角度一>>>呂先生當年到易武,他會把第一批真純亞交給一個本身有茶園而且有在生產茶葉的人?還是手上沒有茶園而且沒有在生產的人?給哪一種人比較保險??
5.角度二>>>張先生接到訂單後,他會先使用自己家裡的原料做茶,把訂金塞入自己的口袋?還是為了完成台灣人的夢想不辭辛勞請人採早已荒廢多年的大樹茶然後把白花花的鈔票付給外人?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8 17:41

另外茶本身的甜味是否能把"澀感"降低,我也是很懷疑的
因為"澀"並不是口感上的味道,而是一種黏膜的刺激
這應該是無法被甜味給中和掉的,被茶膠質給阻隔掉了倒比較有可能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1:48

這茶膠質對味覺的影響是很大的
膠質越重的,在口腔內可阻隔掉的味覺就越多
有的多到可以讓您的口感覺得空空的,沒滋沒味的
但有的只是味道被阻隔掉了而已,並非真的無味
隨著時間...膠質慢慢分解掉後,味道就會慢慢出來了

但在自己經驗還不足以分辨時,這類茶就少買
(除非你是買來現喝,不打算久藏的)
因為有的真的是扣除膠質後,就真的是沒滋沒味的
這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能分辨

想要較大量的購買藏茶,還是要等自己的基本功夠紮實了才買
千萬別聽一些專家之言就衝動的購買

很多詭辯技巧高明的專家之言...........
內行人一聽就知道是....胡說八道
外行人一聽卻認為是....頭頭是道

在您還無法明辨,到底是胡說八道還是頭頭是道之前.....千萬不要輕信
當然包括我說的一切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10-8 18:07

回復 41# 射過溪
偏"醇"感的
這種難以形容的味覺
是否是我們常用的釅
所謂的普洱茶味最釅
通常一壺茶在沖泡了壹貳拾回後
茶味淡了 湯色清了但
喝起來還是很濃郁甜水
有些於口腔內的感覺是西瓜皮的清香清甜
有些說不出是何香型 但清甜是一定必然的
喝到這類型的茶我們都會說這片茶的釅韻很棒
早期的同慶 宋聘就是這種西瓜甜
近代極少數大樹茶期釅韻的表現也完全一樣
不同程度的釅韻表現很的茶都有
但要能像老宋聘們壹般的 還是不多

不知與李大所形容的同或異?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8 18:31

回復  射過溪
偏"醇"感的
這種難以形容的味覺
是否是我們常用的釅
所謂的普洱茶味最釅
通常一壺茶在沖泡了 ...
普普人 發表於 2011-10-8 18:07



No No....也許借用沒時間以前說過的"少年老成"這句話會比較貼切

多喝點老叢岩茶與新叢的比較,應該比較容易體會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8 21:27

No No....也許借用沒時間以前說過的"少年老成"這句話會比較貼切

多喝點老叢岩茶與新叢的比較,應該比較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8 18:31


這點勃起艸堂黃兄及柱子兄就應該很能了解
這方面的體驗,記得以前在舊論壇時,他们也討論過的.
作者: k-k-james    時間: 2011-10-8 22:49

>>
>>茶的苦澀不能籠統的說:,置茶量的多少?水溫的高低?沖泡的方式?浸泡時間的長短?
>>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茶的口感,我認為要談茶的苦澀,只能比較的方式!!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1-10-9 06:56

從來沒聽過雲南的夏茶會比春茶苦澀的,又不是台灣烏龍茶?!爆笑! ...
烏魯木奇 發表於 2011-10-8 11:37



    普洱茶夏茶比春茶苦澀的說法到處可見啊,
    至於是否正確,那就另當別論了。
作者: 豕者豆頁    時間: 2011-10-9 12:55

PS. 這類特性的茶最好密封保存,因芳香物質是很容易揮發的.
射兄 請教 那如果不管它 讓它繼續陳放
所謂的芳香物質 會變如何
口否 就認知上 說明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9 19:58

PS. 這類特性的茶最好密封保存,因芳香物質是很容易揮發的.
射兄 請教 那如果不管它 讓它繼續陳放
所謂的 ...
豕者豆頁 發表於 2011-10-9 12:55


正常密封存放下...五六年...七八年....十多年.....茶的芳香 物質還是會逐漸消失
這時茶質的強弱就見真章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1 15:06

普洱茶夏茶比春茶苦澀的說法到處可見啊,
    至於是否正確,那就另當別論了。 ...
chen6955 發表於 2011-10-9 06:56


的確,若是雨季的夏茶就另當別論

弟說的夏茶雖是習慣性的說法,但也有點不正確,
正確的說應是二水~雨季前的晚春茶才對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3 20:39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C

我们先想一想,在喝早期的老茶時我们在爽個甚麼,與苦澀有何關聯...........

1.濃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2:08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C

關於苦澀又有一說.....要能化生津才好

不過個人的藏茶經驗卻並非如此...........
1997年弟買的 約80中後期的250g大沱茶及勐海廠的75382
當時的口感是極強烈的苦澀不化&不生津
尤其是那顆沱茶...那真是苦澀到一個不行
輕啜一口,馬上讓您的上下顎及舌面的黏膜之水份有被抽乾的感覺
讓您的整個嘴巴因缺水而沾粘在一起打不開,其苦更勝過黃蓮

但時至今日,透過適度醒茶後,只剩些微的苦底韻
取而代之的是少見的強勁且穿透性佳的氣韻,可見這點也並非絕對
只是年份還未到時,那股會讓口腔脫水的苦澀感,的確會讓人很受不了

PS. 那餅75382是個怪茶,面茶是7532但裡茶卻是7582,大異於常規的拼配.
       因此個人給它取名......75382
作者: addd    時間: 2011-10-14 03:45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C

關於苦澀又有一說.....要能化生津才好

不過個人的藏茶經驗卻並非如此.........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13 20:39



我也有相似的经验.
在2007年初, 買了約80中後期干倉的357g生餅(壓實的像鐵餅). 品嘗了, 非常強烈的苦澀不化&不生津, 其苦更勝過黃蓮。當時我的心臟下沉了。我怎麼能喝此? 2年后,苦澀變小了很多,並且它喝的像正常茶了。 2個星期前,我再嘗試了它一次: 它口味變得就象老班章那样甘甜(像2010無量山老班章的甘甜).沒有了新茶的鮮爽,但是有結實的茶湯。並且以有輕輕的梅子香氣.

>> 1997年弟買的 約80中後期的250g大沱茶及勐海廠的75382
您最近再嘗試了? 茶口味變得怎樣?
   
谢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4 09:09

我也有相似的经验.
在2007年初, 買了約80中後期干倉的357g生餅(壓實的像鐵餅). 品嘗了, 非常強烈的苦澀 ...
addd 發表於 2011-10-14 03:45


這類茶的變化常會讓人傻眼
大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驚喜
在你對它不抱任何希望時,卻突然苦盡甘來
就好像在窮困潦倒準備跳樓時,突然得知中了大樂透一般
這中間完全沒有給你絲毫的預期及心裡準備

這沱及75382現在喝來氣韻是非常的強勁,有別於一般
其強勁又不刺激的咖啡因作用力,對帶動血液循環大有幫助
去年寒冬中飲來,真是樂不可支,其甘甜度也自不在話下

說到它的甘甜度,在苦澀未退前幾乎是喝不出來的
完完全全的被高苦澀度給巴得死死的,但苦澀一退甘甜就出現了
這正所謂的......苦盡甘來呢.
作者: brownsheep    時間: 2011-10-14 11:11

的確,若是雨季的夏茶就另當別論

弟說的夏茶雖是習慣性的說法,但也有點不正確,
正確的說應是二水~雨季前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11 15:06



    問一個跟茶無關的問題!
雲南也和臺灣一樣下「春雨」嗎?
雲南的雨季是何時!
記得以前念地理時,說貴州是「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
可見雲貴高原附近是多雨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4 11:23

問一個跟茶無關的問題!
雲南也和臺灣一樣下「春雨」嗎?
雲南的雨季是何時!
記得以前念地理時,說 ...
brownsheep 發表於 2011-10-14 11:11


Sorry 這點弟就不清楚了,弟沒去過呢
這可能要問當地人或有長住在那邊的茶商了

不過相信天氣是變化多端的,不一定每年每個季節都是一樣的
以下帖容爸提供的茶樣來講,反而春茶多雨,夏茶晴到多雲呢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9637&pid=547684&fromuid=1869

容爸茶樣詳細的品飲記錄如下................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29302&fromuid=1869
作者: idiot    時間: 2012-3-20 01:49

本帖最後由 idiot 於 2012-3-20 01:51 編輯

http://www.filedropper.com/jf2015733

http://www.filedropper.com/jf104601v
作者: 李尋歡    時間: 2012-3-21 23:01

在沒有實際看到一片茶採摘、壓製的過程,
我個人認為討論某一片茶是大小樹,
春下秋冬茶青,哪一個好,其實沒有很大的意義,因為都在猜;
在論茶質的過程中很多人都遺忘了,
遺忘了自己希望在一片茶中得到甚麼感覺?
一味的跟別人起舞論茶,這樣當然無法瞭解茶;
至於茶的變化,那就要先瞭解茶陳化的過程會發生甚麼事,
有些內容物不會改變、有些內容物一直改變、有些內容物不會無中生有,
如此從多個角度來思考、用心的對待,才能真正的懂茶!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3-21 23:19

在沒有實際看到一片茶採摘、壓製的過程,
我個人認為討論某一片茶是大小樹,
春下秋冬茶青,哪一個好,其實 ...
李尋歡 發表於 2012-3-21 23:01



很多東西是言之有物還是空口白話.......需要茶友間.....經驗上的相互印證.............

歡迎您提出.........能經得起茶友間長時間相互印證的實際經驗及論述來,而不是打高空..........
作者: mmc    時間: 2012-3-22 09:22

回復 55# brownsheep


    雲南雨季是5-10月,6-8月的降水量約佔全年60%,全省平均降水量-1600-2300公釐;六大茶山週邊年雨量1500-1900公釐;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縣降水量為2500公釐。
以上資料供參。
資料來源:劉勤晉博士-普洱茶的科學--P:39
作者: 李尋歡    時間: 2012-3-22 15:32

回復 59# 射過溪


    茶是用來喝的,喝茶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一味的研究那麼多茶知識真的很重要嗎?
普洱茶是要因包裝、茶種、年份.......
各種狀況不同的差異而分為千萬種,還是每一片茶拆下來都是幾片葉子,
所以普洱茶只有一種,
見樹不見林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一杯水、幾片葉子,訓練自己能喝出其中的奧妙最重要,
再多的刻觀知識都比不上自己喝茶時的真實感受!
為什麼總是想聽別人說而不聽聽自己內心到底怎麼說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3-22 15:53

回復  射過溪


    茶是用來喝的,喝茶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一味的研究那麼多茶知識真的很重要嗎?
普 ...
李尋歡 發表於 2012-3-22 15:32


哈......您認為不重要就別看啊,這點是您個人的選擇,我絕對尊重
我反而認為您的說法才是見樹不見林,只想知其然而不願知其所以然的的鄉愿呢.
但這也是您自我的選擇啦,個人亦表尊重.
不過很奇怪的是,如您所言.....那您上茶藝論壇是來幹啥的 ???

還有您說....為什麼總是想聽別人說而不聽聽自己內心到底怎麼說呢!
下面各帖歡迎參觀.............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232&fromuid=1869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29624&fromuid=1869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29918&fromuid=1869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3801&fromuid=1869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8311&fromuid=1869
作者: chiang168    時間: 2012-3-23 00:21

茶道是好的像日本的茶道多講究普洱也有茶道阿
不研究是粗工行為例如要讀到博士
從很小地方研究起沒事找事才有真學問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17 15:55

所謂的老叢韻,依弟淺薄且不一定正確的理解....是來自一種脂性的芳香物質
芳香物質只要是茶樹都會有,只是老叢會比較豐厚及沉穩而已
其表現也不只是呈現在嗅覺上的芳香,也會呈現在味覺上的"醇"感
這在老叢生產的新茶上,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
不過不同的茶種,樹齡,產地,海拔......在表現上會有不同的偏重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8 14:55

大樹茶下面那一根

這幾年來,很多人對大樹茶都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而這認知是來自一種猜想........
他们猜想...大樹茶的主根深紮土裡,所以養份吸收得多,因此質一定比淺根的灌木重

事實上....大樹茶下面那一根,只是鞏固樹幹的地基作用而已,並無吸收養份的能力
而且也不一定是 "樹長多高,那根就有多長" 這要依生長環境而定
如果是長在山頂的,因為風大,所以那根就要很長,不長則不足以立足山巔而不被風吹倒
反之...如生長在避風的山谷內,那根就不用那麼長了
這是植物,為因應生長環境的自然生存反應

再來說說...為何大樹茶下面那一根並無吸收養份的能力........
植物的根,要吸收泥土的養份,必須要有足夠的氧氣才能運作
通常超過30公分深的土壤,氧氣是不足的(大致是如此,但不是絕對的數字)

有沒有聽過有些大樹茶因為朝聖的人太多了,而被"踩死"的 ???
那是因為大樹茶周遭的泥土都被參觀的群眾給"踏實而造成表層根系缺氧"
因此無力吸收土壤的養份.....而活活餓死的

再說.........
植物的養份是來自表層的腐植土,而越深層的土是越沒養份的
所以就算下面那根長得很長很粗,在吸收養份這方面來講.....是沒啥屌用的

是以.......
這大樹能不能長得好,產出的茶葉,質重不重.....主要是跟整體的生態環境有關
如果生態遭破壞,表層的腐植土不夠,那麼那根再長也沒有用.

同樣的.......
如果灌木茶園茶,周遭的生態環境照顧得很好
茶園管理得很好,有機肥足夠,也是可以有很好的品質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3 17:53

老木卡好之....日本清酒變陳年高粱B

也有這樣的說法..........
現在適口性極好,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新茶
其茶質茶性只是暫時未顯,以後會越放口感會越厚韻

就個人的體驗範圍,我相信有這樣的大樹茶
但是...........
1. 不多
2. 就算變厚韻也無法俱有70~80年代老茶在新茶階段時的強烈特性
    所以陳放後的調性也會不同,會比較偏向柔而厚的調性,而不是威而剛的調性

那你要如何從一堆大樹新茶裡面挑出具有這樣潛能的茶來???
這類大樹茶在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口腔覺受下會有一個很隱約似有若無的東西在(不是膠質感)
有這種特性的茶,以後轉出厚韻的機會比較高.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大罵王八蛋,有講等於沒講
ㄚ那個很隱約似有若無的東西是啥啊 ?

沒錯,就是這麼王八蛋,這只能靠自己去體驗及體會沒辦法用語言文字來說明
如能用語言及文字來說明,那就不叫 "隱約似有若無" 了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1:24

這現象較常見於野生茶 (不是絕對)
個人喜歡用"時空膠囊"及"口腔內的觸覺"來做說明

除了之前說的膠質阻隔了味覺的因素外
再來就是在某階段,有些茶質會有不溶於水的現象
可是這階段一過,又慢慢的開始溶於水了,這時味覺的感受就慢慢的增加了,也開始轉陳了

這現象有一說法是.....破壁
就是野生茶揉捻不易,所以茶葉內很多的細胞壁沒被揉破,所以味覺上的味道就出不來
隨著時間,這細胞壁慢慢自然破掉,味道就慢慢的出來了.
但個人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無法證實,所以就暫用"時空膠囊"來做這現象的說明

這現象與茶質薄弱是不一樣的,這可用口腔內的觸覺來分辨
茶質薄弱的無味,在觸覺上是稀稀水水的
但處於時空膠囊階段而感覺無味的茶,觸覺上卻是有容有物的
口腔的感覺是飽滿的,而不是稀稀水水的.
作者: 勝哥    時間: 2012-7-15 21:58

看了以上帖子
雖有點唇槍舌劍
真是長了不少知識
作者: 菜鳥    時間: 2012-7-17 19:52

兄應該是在說我吧(對號入座)
易武山區我去過三五次,一個人獨闖過刮風寨在裡面著過三天,還爬過邊 ...
烏魯木奇 發表於 2011-10-8 16:16



    去過易武很了不起嗎?~

去過易武就一定比別人更懂茶?~

收點雜料~壓片餅~就自認~得道升天囉?(白日夢)





你見過的各種~~”大樹””小樹””斷頭””台地”

肯定比我多~(我連一棵普洱茶樹也沒見過)~

可是~~~見過的茶樹再多~又如何呢?~~~

你不也~”灌木””喬木”的暈頭轉向~~
作者: SFG    時間: 2012-7-26 10:44

回復 31# 射過溪


    正解:剛採栽下來的曬青茶味道其實很淡;應該是夏茶剛採下來,春茶放了一段時間的關係。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5-6 15:11

老木卡好之....日本清酒變陳年高粱A

所有討論中大家最擔心的是.....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茶可以陳放嗎???

那我跟各位講.........只要茶質好,製程及倉儲沒問題,絕對可以陳放為老茶
但如果您希望這類的大樹茶以後可以轉成70~80年代的老茶一樣厚韻,口感,體感
那就等於期望日本清酒放到後來可以變陳高一樣的不實際................

日本清酒在怎麼放還是日本清酒,不可能變陳高的
本來就不相同的東西,怎麼可能放到後來會一樣呢

但我並不是說這類大樹茶會比70~80年代的老茶差,而是說會有不同的美感及調性
君不見日本清酒及金門高粱都各有所好
日本清酒有它柔和香甜的美感,但再怎麼放它還是會維持這樣的調性
這類的調性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的

但如果您期待它變陳高,那您一定會失望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1:22

這是寫於6年前的, 當時比較沒有過度採摘的問題
喬木茶的質量普遍都不錯

不過近幾年一些茶區很夯,過度採摘嚴重,質量大落
就如一位資深茶友說的....香,甜,薄 (有的茶商美其名為"淡雅")
這種先天不良的,就不可能變成優質老茶

雖不是全部如此,但值得茶友們關注一下,小心挑選
以免想買清酒卻買到啤酒............
作者: lewis6033    時間: 2017-5-6 21:06

謝謝前輩提醒!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5-12 00:18

正常密封存放下...五六年...七八年....十多年.....茶的芳香 物質還是會逐漸消失
這時茶質的強弱就見真章了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9 19:58

這一點很重要,如果茶友們買的茶只想幾年內趁著香甜可口時喝掉就無所謂
要藏為未來優質的老茶,就要小心了

我們知道這些山林老木們所謂的深透感寬廣度,甚至耐泡度
大部分來自無法久存的芳香物質之辛發馨竄特性
當這些芳香物質隨著時間消散或辛發新竄之力減落時
這茶還剩下甚麼呢 ?
作者: huangchan    時間: 2017-5-12 06:19

這一點很重要,如果茶友們買的茶只想幾年內趁著香甜可口時喝掉就無所謂
要藏為未來優質的老茶,就要小心了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5-12 00:18



   還剩下氣韻及極優雅的木香及未來更寬廣的轉化時光味.....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7-5-12 20:17

還剩下氣韻及極優雅的木香及未來更寬廣的轉化時光味.....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5-12 06:19

若一個老茶沒有底質只剩你說的那些
那的確很適合身體虛弱虛寒,血液循環不良的你服用
個人表示尊重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3 22:53

這現象較常見於野生茶 (不是絕對)
個人喜歡用"時空膠囊"及"口腔內的觸覺"來做說明

除了之前說的膠質阻隔了味覺的因素外
再來就是在某階段,有些茶質會有不溶於水的現象
可是這階段一過,又慢慢的開始溶於水了,這時味覺的感受就慢慢的增加了,也開始轉陳了

這現象有一說法是.....破壁
就是野生茶揉捻不易,所以茶葉內很多的細胞壁沒被揉破,所以味覺上的味道就出不來
隨著時間,這細胞壁慢慢自然破掉,味道就慢慢的出來了.
但個人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無法證實,所以就暫用"時空膠囊"來做這現象的說明


這現象與茶質薄弱是不一樣的,這可用口腔內的觸覺來分辨
茶質薄弱的無味,在觸覺上是稀稀水水的
但處於時空膠囊階段而感覺無味的茶,觸覺上卻是有容有物的
口腔的感覺是飽滿的,而不是稀稀水水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7-13 17:53

經過這六年多來的實際體驗,一些大樹古樹及野生茶的確有這"破壁"轉化過程

以下面那餅97~98年的勐海廠銷台金帶野生青餅就經歷了這過程
十幾年前剛購入時,茶性軟柔,氣韻不重
但隨著時間,茶性及氣韻愈發強重,現在喝來可是強又有力呢

不過不要把這轉化現象當作大樹古樹及野生茶的定數
根據這幾年的經驗,有很多都是一路虛到底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11-4 01:15

經過這六年多來的實際體驗,一些大樹古樹及野生茶的確有這"破壁"轉化過程

以下面那餅97~98年的勐海廠銷台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8-11-3 22:53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9-11-14 17:54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C

我们先想一想,在喝早期的老茶時我们在爽個甚麼,與苦澀有何關聯...........

1.濃郁的醇厚韻但又無不舒服的刺激感,而且血液循環被帶動了起來,身體發熱出輕汗
   其實這厚韻絕大部份是咖啡因的苦味轉化柔化而來的,若少了這一味,茶滋就會失色很多
   另外您的身體會發熱出輕汗精神好,也是咖啡因刺激中樞神經帶動了血液循環及提神作用而來的
   若無咖啡因這茶將會有氣無力的,怎麼喝也不會有爽感

   只是咖啡因含量重的新茶苦味太重不適口,且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性太大,會引起心悸或心律不整及失眠
   若放老了,醇化了,刺激性就會降低但咖啡因的作用仍在,只是不會那麼剛烈
   這時飲之就很適口適體了且爽勁十足(這是指入倉不太重的老茶而言)


2.讓您感覺力道強勁的老茶,喝了通常口腔喉間會有一種極舒服的收斂感
   有的甚至會有一種麻震感直透您的胸腔,繼收斂感或麻震感之後就是強烈的回韻或回甘
   而這收斂感或麻震感的來源就是單寧酸,少了這味茶滋就會變得沒立體感及勁道
   只是單寧酸含量高的,新茶階段時會很澀無法喝,須放老了等它醇化了柔化了,才能適體適口

3.喝老茶很迷人的地方還有它的老韻陳韻,這須要幾十年的時間孕育才可得
   這時單寧酸的抗氧化特性就起了關鍵性的重大作用

   ㄚ是甚麼重大作用???
   就是在漫長幾十年孕育老味的時間內,降低茶的內含物質被氧化過度而變成沒滋沒味的
   您可以想像一個印級茶只有老味卻沒有厚實的茶滋及勁道的感覺嗎?
   如少了單寧酸的抗氧化作用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都氧化掉了
   有了單寧酸,老茶才有辦法既有了老韻又有厚實的感覺及勁道.

所以說如果您希望您購買的新茶,以後既有老韻又有厚實的茶滋及很爽的體感
那苦澀的咖啡因及單寧酸是絕對少不了的二個重要 要素,但適飲期的等待會很長.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2:08

閒來無事,談談茶的苦味,及陳放後的轉變

我們知道茶的苦味來自茶的生物鹼,咖啡因
就藥理作用而言,生物鹼可強化呼吸系統
咖啡因可強化心血管系統

因此我們喝了這類含量豐富的茶後
呼吸會變得深長,動脈脈動會增強
而且喝了之後立即可感受到
那是因為這二種物質都是直接刺激您的中出神經
再由中出神經發出神經脈衝刺激您的心肺系統
因此而讓您喝茶後有了立即的感受
(不懂醫理藥理的就會稱為"茶氣"並神話之)

另外我們喝老茶身體會產生溫熱感,也是跟這二種物質有關聯
就個人20幾年的體驗,發現越苦的茶,放老後溫熱性越高
通常在中期茶階段這溫熱性就會出現,然後越老越溫熱
如果含量高的還會轉為辛熱呢
喝了幾杯就像吃了一鍋薑母鴨一樣,全身暖呼呼的,好不舒服
這都是生物鹼,咖啡因,因時間醇化後的體感展現
只是這類茶在新茶階段很難為一般茶友所接受,因為刺激性太強

那麼茶性的溫熱與辛熱在體感上如何區別呢?
如果我們喝了幾杯茶,身體溫熱了起來,那就是溫熱
這溫熱感跟單純水溫帶來的溫熱感不同
喝熱水帶來的溫熱感去得快,不深透
喝由生物鹼,咖啡因轉化而來的溫熱感持久且深透
因為這二樣物質可加強您的心肺系統,所以持久且深透

辛熱是溫熱的加強版
喝了這類茶除了體感比溫熱更溫熱外
舌面喉間也會有類似喝了薑湯的辛辣感
不會很重,但那種辛熱感很舒服,是寒冬維持身體溫暖的好茶
只是新茶時會苦得讓您叫不敢而已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