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過溪劍法 - 藏之訣 [打印本頁]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7:29     標題: 過溪劍法 - 藏之訣

務使茶葉乾
方能好收藏

茶買進來要先用手折折看,如果茶乾硬脆就表示乾燥度夠,這時就可封藏
如過不夠硬脆,則表示濕度還太高,需先使其乾燥方可封藏
乾燥法可用冷氣,除濕機等.

封藏前的乾燥動作及確認很重要
如果不夠乾就封起來是很容易質變的,這跟變相的入濕倉沒兩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7:39

隔濕要做好
茶質永安保

最底下那箱,除了要墊高外,還要把底部及底部外側四周約十公分,用膠帶貼滿
以阻隔地面濕氣

靠近牆壁那面,也要用塑膠布阻隔牆壁濕氣

不要小看那些微的濕氣,放久了是會有很大影響的
常常是靠牆及地面那部份會長白霜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7:53

紙箱要夠厚
縫隙要封好

台灣北部濕度滿高的,茶很容易受潮
但如果紙箱厚度夠,一般是不用太擔心的
現在茶廠的件貨,紙箱都用得不錯,都足以應付

但如果很水小,遇到紙箱太薄的,那只好換箱囉
郵局那種大紙箱,個人覺得滿不錯的,夠厚夠硬,一箱裝八筒剛好

還有就是紙箱的開口處及縫隙要用膠帶完全封好,不使漏氣
這樣除了可隔濕外,也可保護茶葉不會通風過度,使茶香茶韻日後變得有氣無力的.

新紙箱在使用前也要打開通風個幾天,好讓新紙箱味散去,不使茶葉雜染.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8:11

倉茶有別法
通風薄紙箱

倉味尚重之茶,可使用較薄之紙箱,開口處虛掩不封死
放個幾星期,幾個月,甚至一,二年,倉味較弱時再把開口處及縫隙封死
殘餘的倉味就讓時間慢慢的自然處理

茶的倉雜味都是靠水來帶出茶體的
也就是說隨著茶體的濕度漸減,倉雜味就會漸少

但倉雜味較重的,是無法從一次的自然消水,就退得完全,需要經過數次的水進水出才可得
這通常都是在包裝略為通風的藏茶狀況下,交給氣候的乾濕更替,去自然完成的.

這時有點透氣又不會太透氣的薄紙箱就很適用了,封好後就丟著不管它
讓它隨著氣候的乾濕更替,慢慢的自然退倉雜味
這樣耗時雖比通風法久,但比較不損茶香茶質.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8:21

陰雨綿無期
除濕一定要

若有時氣候異常,下雨超過三天以上,就要考慮除濕了
因紙箱雖厚,可阻隔一般的濕氣,但連續的高濕度還是會透過去的

如居住的環境濕度高,最好於氣候乾燥時開棺驗屍
若茶體有點受潮,就讓它通風些時日除濕,然後再封箱
這樣長期藏茶會比較安全.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8:35

陳味若出時
塑膠袋封藏

個人習慣陳期十年左右的茶,就開封試茶
若陳味以出,苦澀度也較能接受了,就用塑膠袋封好再原箱封藏

這樣做就是不要讓茶陳化太快,使氣韻變弱
畢竟這茶還要藏幾年也不知道,若無法短期間內喝完
放著讓它變得有氣無力的也是可惜,私家藏茶還是安全第一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癖好,聊供參考而已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8:54

借精生子想
皆是妄想也

關於甚麼菌啦或撥種有的沒有的,就交給生物學家去玩吧
這不是我们一般的茶人能玩的,還有想自己搞入倉的也是
這風險很大的,想喝倉茶就買別人入倉好的就好,這樣比較安全
畢竟錢不好賺啊.

當然,如果您玩心甚重如我,不玩不舒服,那就另當別論
不過會燒掉您不少錢就是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8 19:04

陶甕紙箱類
那個是最好

就個人的經驗而言,厚胎的內外上釉陶甕藏茶比紙箱好,久藏氣韻奇佳
因陶甕除了可以確保茶體乾燥外,甕內溫度也會比室溫低,而且茶香不流失
不過很佔空間就是了,如果藏茶量不多的倒可一試
但藏茶量較多的,還是同樣大小可堆疊的紙箱方便些

關於陶甕的選購及處理可參考下帖.............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7557&pid=138143&fromuid=1869
作者: Mic    時間: 2011-10-18 21:21

紙箱要夠厚
縫隙要封好

台灣北部濕度滿高的,茶很容易受潮
但如果紙箱厚度夠,一般是不用太擔心的
現在茶廠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18 17:53



    射大這帖說的好,也說中了我的痛處,家居海拔450m的山區,除了現在(晚秋)及冬季較乾外
全年大多是95%以上的溼度,最近天涼了,一直拿陳茶出來試,結果都有一股悶味, 茶香完全不見
老茶都出現像入過港倉"邊境茶"一樣的口感,好令人心痛,
還好其他茶品都用密封袋封存,上個月檢查時狀況還好
茶的香氣與外觀都還完好
存茶真是一個大學問,不用心可不行
一不小心就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9 09:29

射大這帖說的好,也說中了我的痛處,家居海拔450m的山區,除了現在(晚秋)及冬季較乾外
全年大多是95%以 ...
Mic 發表於 2011-10-18 21:21


真可憐,但應該還有救的
茶體含水量較高時,喝來都會悶而無力的,只要不是茶質茶性受損嚴重的
可放在密閉空間內開空調或除濕機除濕幾天,就會回復活力的
在確定乾透後再用塑膠袋封藏,以保日後安全無虞

藏茶環境如果長期都處於潮溼的狀況
藏茶最好用塑膠袋密封好,雖轉化會很慢
但賞飲前透過較長時間的醒茶,例如半年一年
還是可時光回朔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9 10:22

香甜與苦澀
藏法有不同

厚紙香藏茶,盡管縫隙都有封好
但還是會跟箱外的空氣濕氣微量的交流
長期下來,對苦澀重的茶有助於陳化
但對本以香甜的茶就很不利了.

因為紙箱本來就會吸付茶香,這對注重香氣的茶很不利的
放久了就會精盡茶亡,最好還是用塑膠袋把茶封好才是上策.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9 13:15

悶熱與陰涼
茶性有差別

有的藏茶環境會比較悶熱,例如頂樓,東西向,貨櫃屋,鐵皮屋等
有的藏茶環境就很陰涼,這二者存放出來的茶,口感的差異會很大的

越悶熱的,放出來的茶會偏熟感,身體的溫熱感也會較好,但層次感及穿透爽感會較差
還有越悶熱的環境,也會讓茶轉化的更快,這類茶常會讓人誤判年份
若悶熱,濕度又略高,那就轉化得更快了

另外越悶熱的藏茶環境,茶更要密封好
因為越高溫,越容易把茶的一些內含物揮發掉
這點不可不慎.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9 14:27

通風不通風
有歷史因素

以前買茶,茶行老闆都會交代要通風儲藏,茶要通風才會越放越好喝
這觀念到現在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深植在許多茶人心中
於是放竹籠吊窗口吹風的有之,容器不加蓋的有之,打開外包放櫃上的有之.......

當時這樣沒有錯的,但大家要了解到,以前的茶大都是港倉茶
到台灣後有很多都還倉味很重,濕度也高,所以一開始讓茶通風一段時間是對的

但時至聞倉色變的今日,茶越做越可現飲的今日,這方法就錯了
這一通風,甚麼都會通了了,所以藏茶要了解茶質茶性及歷史因素
千萬不要食古而不化,真的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9 15:34

新老生熟茶
分開各別放

新老生熟的茶各有不同的性味,勿使共居一箱而相互雜染,須分箱放
但箱與箱可疊放,唯中間須用東西隔著,用無味的木板,塑膠版,厚紙箱版皆可
中間不隔一下,箱與箱還是會互相染味的.

有人說可以用老茶帶新茶,讓新茶陳得更快更香.......這就別傻了,會得不嚐失的
有喝過老茶染新茶味,新茶染老茶味的茶嗎 ?
及生茶染熟茶味,熟茶染生茶味的茶嗎???

那味道有夠不三不四及超級恶爛的說.............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19 17:10

塑膠收納箱
藏茶也方便

有些茶友會用大的塑膠收納箱藏茶,聽說此法是小胖兄率先使用的
這種箱子材質不吸濕,不透氣,比較不吸茶香,也不用怕地板及牆壁的濕氣
箱與蓋的微小縫隙也有微透氣的效果,且開箱驗茶方便
價格便宜,購買方便,也是很不錯的藏茶容器

較大的缺點是,無法堆疊的太高,因為會變形
作者: 建達    時間: 2011-10-19 17:47

回復 14# 射過溪


射俠前輩 安好

很同意分開各別存放。

1.同茶品 ! 經過一年的飲用之餘茶料 , 再增添新開封的茶品一塊醒茶竄味 , 末學覺得還不錯。
2.末學試過13年生餅與10年熟餅各3筒放一箱(時間約一年) , 熟餅的轉變不錯 生餅則還須要繼續存放到適飲。
不建議這樣做 , 只是分享。
感恩!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20 18:54

散茶與磚沱
藏法也不同

如果喝過老散茶的茶友都會發現,大部份的散茶氣韻都比較弱
雖然老韻不錯,但茶滋的結實度就差了很多

這主要是在同樣的倉儲條件下,鬆散的散料接觸到的空氣會比較多,氧化得較快
不是散料的茶質比緊壓茶差.

為改善這缺點,弟都是用不鏽鋼大鐵桶裝茶,便宜又好用
可使茶香不流失,亦可 hold 住茶性,但存放前記得茶葉要夠乾才行.
不過轉化會很慢就是了,但個人喜歡茶質更勝於老韻
這就看個人的選擇囉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22 21:42

零散單片茶
圓盒最好用

若是零零散散的單片茶,使用一般市售的圓紙盒最好用了
可堆疊的很高,既省空間又整齊,各別有獨立的空間,也不怕互相染味

若是注重香氣的茶或怕受潮,只要再加一個塑膠袋裝茶就很美滿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22 22:30

藏之訣練畢
醒之訣接續

這套秘傳過溪劍法,乃弟於三十年前,遭仇家追殺,被逼跳崖
幸好被崖底的野生大樹枝椏接住,而保得一命存活至今

但在崖底,覓出路不得,而意外看見一個山洞
洞內藏有幾個木箱,箱旁坐著一具骷髏,身邊有字四行.......

重寶祕術,付予有緣,入我門來,遇禍莫怨
署名:明末過溪郎君

原來此君即是明末崇禎年間,轟動茶界,無人能及的一名奇人異士
弟因禍得福,而得此一江湖中,人人夢寐以求的重寶祕術.
如今不敢藏私,特公開於世

藏之訣為過溪劍法的第一式,接著是"醒之訣.........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31464&fromuid=1869


PS."遇禍莫怨" 是指迷上茶,一不小心就會讓您金盡人亡的
作者: lcslcs    時間: 2011-10-22 22:50

回復 17# 射過溪


    小弟之前幾塊入倉生茶餅(陳期約10年左右)
撥散放在密閉茶罐內(不銹鋼或其他不透氣材質)
過了幾個月,發現白霜密佈、茶味變弱、並逐漸有鎖喉現象
改到透氣的紙盒以後就不再惡化(不知可否恢復舊觀)
請教前輩藏茶是否有此現象,獲有其他可以改善的方式。
小弟目前只有部分散茶不得以用不銹鋼罐裝,其他都改用紙質(箱、袋、盒)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0-24 14:27

回復  射過溪

小弟之前幾塊入倉生茶餅(陳期約10年左右)
撥散放在密閉茶罐內(不銹鋼或其他不透氣材質)
過了幾個月,發現白霜密佈、茶味變弱、並逐漸有鎖喉現象
改到透氣的紙盒以後就不再惡化(不知可否恢復舊觀)
請教前輩藏茶是否有此現象,獲有其他可以改善的方式。
小弟目前只有部分散茶不得以用不銹鋼罐裝,其他都改用紙質(箱、袋、盒)

lcslcs 發表於 2011-10-22 22:50

這也正是為甚麼,弟一開始就強調封藏前一定要先確定茶體足乾的原因了

白霜正當嚴重時喝來的確會有很類似"鎖喉"的刺激感及茶滋變悶變弱
把他放紙盒或紙袋一段時間白霜就會慢慢退去,這時喉嚨的刺激感就會不見了
至於是否可恢復舊觀,這就要看茶質本身夠不夠強及茶體受損的程度而定了
但透過這樣的醒茶後,變得比較好是一定了
作者: KIKI959563    時間: 2011-11-5 16:41

請問射過溪前輩,普洱茶可以長期放頂樓(透天厝的四樓)嗎,其溫度夏天約35度上下,溼度80%上下,謝謝!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5 17:13

請問射過溪前輩,普洱茶可以長期放頂樓(透天厝的四樓)嗎,其溫度夏天約35度上下,溼度80%上下,謝謝! ...
KIKI959563 發表於 2011-11-5 16:41


兄好
這樣的環境還是可以放茶的,但是性味會不一樣,這點可參考12樓所說的.............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31020&pid=556983&fromuid=1869

不過芳香性高的茶就很不適合,太高溫會很快的把芳香物質破壞掉的
作者: lcslcs    時間: 2011-11-11 12:29

回復 23# 射過溪

在「泡之訣」有關熟茶入倉的部分,與本帖較有關連,故移本帖繼續請教
    普遍的說法,生茶出廠無法入口,因此會以「入倉方式」提早熟成,讓其早點適飲。
但以此原因來看,熟茶是否有「入倉的必要」或其目的何在?
熟茶因該已經沒有「熟成、適飲」的問題,還是入倉可以降低燥性、青草及渥堆味
但是看過一些帖子,熟茶的「燥性、青草及渥堆味」關鍵都在於陳期長短,不知與入倉是否有關?
另外,部分前輩提到熟茶入倉與否,與香味有關「棗香、蔘香、荷香、木質香」,就前輩看法熟茶香氣與茶質關聯較高或與入倉與否關聯較高?(例如某勐海熟餅特色是糯米香、某磚強調蔘香或棗香等)
最後,新買的2009年7581熟磚,又燥、又青、渥堆味又重,在自家存放的時候,可否移到濕度較高的陽台,讓其有濕倉的效果。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11 13:12

回復  射過溪

在「泡之訣」有關熟茶入倉的部分,與本帖較有關連,故移本帖繼續請教
    普遍的說法,生茶 ...
lcslcs 發表於 2011-11-11 12:29


普遍的說法,生茶出廠無法入口,因此會以「入倉方式」提早熟成,讓其早點適飲。
但以此原因來看,熟茶是否有「入倉的必要」或其目的何在?


早期的熟茶有很多還是苦澀度很高的,跟近代的熟茶不一樣
若想快點飲用,還是有入倉的必要

熟茶因該已經沒有「熟成、適飲」的問題,還是入倉可以降低燥性、青草及渥堆味
但是看過一些帖子,熟茶的「燥性、青草及渥堆味」關鍵都在於陳期長短,不知與入倉是否有關?

陳期的確是主要關鍵
入倉是可降低燥性,陳化快點及讓茶內含物質的親水性高點
但無法降低青味及堆味,這二個味道,較潮溼時反而會更重呢


另外,部分前輩提到熟茶入倉與否,與香味有關「棗香、蔘香、荷香、木質香」,就前輩看法熟茶香氣與茶質關聯較高或與入倉與否關聯較高?(例如某勐海熟餅特色是糯米香、某磚強調蔘香或棗香等)

這主要跟茶材的粗細及品種有關..........
細芽嫩葉較偏向荷香,蘭香
青壯葉較偏向蔘香
粗老葉較偏向棗香,蔘香,木質香
但有些品種本身就數木香形的,就算是細芽嫩葉也會有木香的

當然渥堆及入倉有時可強化這些香氣,有時卻是破壞,這跟溫濕度及時間是否恰當有關
但這方面我就無法給您細節上的答案了,畢竟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員

新買的2009年7581熟磚,又燥、又青、渥堆味又重,在自家存放的時候,可否移到濕度較高的陽台,讓其有濕倉的效果。

一般只要拆散醒茶一段時間就可解決這問題了,當然口感上還是無法跟老熟磚比,但適口性會比較好
可以移到濕度較高的地方實驗看看,會轉化得比較快,但還是需要時間的
港倉就有三年入倉,三年醒茶的說法
作者: cnu    時間: 2011-11-15 04:19

射兄好弟常見店家把餅用保鲜膜或塑膠袋包裝起來收藏這方式對茶轉有無影响,會有塑味嗎?如未包那茶味會不會互混,如武易與勐庫放一起(生茶)、(熟茶)各放一箱。紙箱內在加一根備常炭那种方式較好。請指導一二謝謝。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15 14:49

射兄好弟常見店家把餅用保鲜膜或塑膠袋包裝起來收藏這方式對茶轉有無影响,會有塑味嗎?如未包那茶味會不會互 ...
cnu 發表於 2011-11-15 04:19



射兄好弟
常見店家把餅用保鲜膜或塑膠袋包裝起來收藏這方式對茶轉有無影响,會有塑味嗎?

不會有塑膠味的,這請放心
至於對茶轉換的影響,請參考6,11樓之觀念
當然這樣的藏法對茶的轉化會很慢,但想要品飲時可透過醒茶來調整
還是可以很快的把時間追回來,這點請參考 "過溪劍法 - 醒之訣"

現在重點是,這二種不同的藏法各有何利弊.........
用較密封的儲藏方式,以後茶的氣韻會比較結實有力,茶湯細緻也較香,但轉化較慢
越通風透氣的儲藏方式,與密封的相較,茶滋會變得比較鬆散無力,但老得快,適飲期也來得快
但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是可活用死方法的,不要一成不變
例如我6樓就是前段用紙箱,後段用塑膠袋密封


如未包那茶味會不會互混,如武易與勐庫放一起(生茶)、(熟茶)各放一箱。紙箱內在加一根備常炭那种方式較好。請指導一二謝謝。   

互混是一定會的,這點可參考14樓
備常炭弟沒用過,效果如何,我就不得知了
我想調節濕度的效果一定有的,但會不會影響茶香我就不知道了
若有茶友,有這方面的經驗,請不吝指導.
作者: Mic    時間: 2011-11-15 21:47

回復 27# 射過溪
在李大的這帖發表個人意見,有班門弄斧的意味
好在我只是僅就"紙箱內放備長碳"的效果提供意見
我記得本網專業茶商andy兄曾經提供一些茶倉放置備長碳的功用
不知放在本討論區哪裡
但我試用過在大水缸內的效果,如果要有明顯效果,可能要多放
幾根,而且還要不時拿出來乾燥(約1-2個月),因為備長碳是靠纖維內的孔隙
儲存水分溼氣,久了也會飽和需要重新乾燥處理過,否則會變成加濕作用
我覺得重點還是"儲存環境"影響較大,小型的倉儲容器,最後還是會被所在環境
的溼度滲透或擴散(除非密封完全).
最近都參考射大此帖在練功,頗有心得,特此回應
射大請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16 15:34

回復  射過溪
在李大的這帖發表個人意見,有班門弄斧的意味
好在我只是僅就"紙箱內放備長碳"的效果 ...
Mic 發表於 2011-11-15 21:47

謝謝分享,完全贊同

我不是全能的,只能就我的藏茶環境及其因應的藏茶方式做分享而已
比較特殊的藏茶環境及其因應之道就非我所能知能了的
很歡迎茶友分享其藏茶經驗及使用的輔助工具之原理及效用
作者: johnny    時間: 2011-11-16 16:17

這也正是為甚麼,弟一開始就強調封藏前一定要先確定茶體足乾的原因了

白霜正當嚴重時喝來的確會有很類似"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24 14:27



白霜應該址的是黴菌之類的吧,小第一直有個疑問
普洱茶發黴經處理後再拿來喝,果真對身體一點害處都沒有嗎?
個人始終抱持度相信很多人也是,這也是普洱茶被詬病為臭普茶的主因吧!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16 17:19

白霜應該址的是黴菌之類的吧,小第一直有個疑問
普洱茶發黴經處理後再拿來喝,果真對身體一點害處都沒有嗎 ...
johnny 發表於 2011-11-16 16:17


白霜跟黴菌死亡後的遺體"白粉" 是不一樣的,只是外觀長得很像
記得以前我有寫過白霜跟白粉的區別,我再找找看

真正的白霜是一種葉片上蠟質的分解, 這是沒有霉味的
有些保存乾燥的台茶也會有一層薄薄的白霜呢
有些噴了一層薄蠟的紫砂罐放久了也會有白霜的產生

只是入倉茶蠟質分解得快,白霜也會較大顆
同時會與入倉霉變後的黴菌屍粉及菌斑共同存在
於是就被誤會為白霜就是黴菌的屍粉,其實是不同的

其中區別在於..........
白霜碰之不沾手,緊緊的長在上面
白粉會沾手,會碰得手指都是粉
菌斑也不沾手,但長像不是粉粒狀的,很好認,用放大鏡看就是一個斑.

還有一個方法可區別,就是拆一些茶放夾鏈袋,然後晃一晃,搖一搖
是白粉的就會被夾鏈袋的靜電給吸附,袋子就會沾上一層粉
而純正的白霜就不會有這狀況.

至於霉變過後的普洱,飲後是否會影響健康,這我無法給您絕對的答案
畢竟這裡面會有很複雜的專業學問在,非我能懂
就個人的選擇標準,只要是茶質已受損的,有輕微的腐敗狀,有餿敗味,沒有好茶香好茶味的,我就不買不喝
但這是個人的選茶標準而已,有疑慮不放心的,選乾倉茶就好
喝茶是爽事,沒必要邊喝邊擔心的
作者: johnny    時間: 2011-11-16 17:33

回復 31# 射過溪


    感謝兄台熱心解說,獲益良多感恩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22 17:21

喇舌神功
與藏之訣

前幾天閒來無事,突發奇想,就玩起自己的舌頭來了,結果有了驚人的發現
不信 ?  請看..........................................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7845&pid=581575&fromuid=1869  39樓

對了,今天在賞飲這佛手毛時,有時我會故意的把喉腔閉住,使它接觸不到茶湯
只讓茶湯在舌面及口腔間流轉.

這時會發現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就是你不會感覺到甚麼明顯的味道,只覺得舌面滑滑的,好像被一層膠糊住一樣
直到打開喉腔,讓茶湯經過喉腔,滑入食道後,整個茶香茶滋才會被明顯的感受到

這很好玩,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突然想這麼做
也許在深層意識裡,直覺的,覺這樣有某種的意義在,會有某種發現
但現在我說不上來這舉動有啥意義,會發現甚麼 ?
也許以後再繼續玩玩就會發現了.



PS. 上面那段文字是寫在下帖的,我想把他拉到這裡繼續寫,會比較切題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9624&pid=580071&fromuid=1869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22 17:22

喇舌神功
與藏之訣

前幾天閒來無事,突發奇想,就玩起自己的舌頭來了,結果有了驚人的發現
不信 ?  請看.....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1-22 17:21


40樓..........
經過上面的體驗與發現後,這次我又更進一步的打開喉間帶,但閉住鼻腔不呼吸的喝茶入肚
結果發現,茶滋茶味茶香回甘也都很不明顯

### 叔叔是有練過的喔,小朋友不要學,因此而嗆到的恕不負責

接著,打開鼻腔,在正常的呼吸狀況下飲茶,結果茶滋茶味茶香回甘,就很明顯的感受到了
由此可見,我们平常所感受到的味覺,其實是與嗅覺共同合作產生出來的
並不是純粹的味覺,而且嗅覺對口感覺受上的影響,比味覺大很多呢
少了嗅覺的共同作用,口感的覺受就會像隔靴搔癢一樣,感覺鈍鈍的
這也難怪,鼻塞的朋友不管是吃東西還是喝茶,都會覺得味覺遲鈍呢

PS. 不知各位會不會覺得我這人很無聊,專搞這種無聊事,會的話就請評分表示.......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22 17:46

40樓..........
經過上面的體驗與發現後,這次我又更進一步的打開喉間帶,但閉住鼻腔不呼吸的喝茶入肚
結果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1-22 17:22


也許各位會覺得很奇怪,我這喇舌神功與藏有又有何關係 ???

其實這關係很大的,甚至決定您所藏之茶,以後會不會成為很好的老茶呢

為甚麼 ???
我先貼一下這重點中的重點後,再來分析...............

我们平常所感受到的味覺,其實是與嗅覺共同合作產生出來的
並不是純粹的味覺,而且嗅覺對口感覺受上的影響,比味覺大很多呢
少了嗅覺的共同作用,口感的覺受就會像隔靴搔癢一樣,感覺鈍鈍的
這也難怪,鼻塞的朋友不管是吃東西還是喝茶,都會覺得味覺遲鈍呢

由此可見.....我们嗅覺所能感受到的芳香物質,對茶滋及體感的影響是很大的
若藏茶時通風過度,可是會把這些珍貴的芳香物質通通給揮發掉
這時茶喝來就會有氣無力的,就像閉住呼吸喝茶時那種隔靴搔癢感一樣,去了了
所以,除非是一些苦澀度極高的茶,不然就盡量把茶給封好吧.
茶的芳香物質有一種很好的辛竄力道或穿透力,對整體茶質及茶滋的影響甚大
要藏好茶,這點千萬不可忽視

PS. 這裡所說的芳香物質,只是一種習慣性說法,並非單指茶的花香
       凡是我们嗅覺能聞到的正常茶味都包括在內
       例如...木質香,樟香,騷味,汗酸味..........等.............
       (其實,新茶的騷味及汗酸味,是芳香物質太濃的一種表現)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23 12:29

通風不通風
有歷史因素


以前買茶,茶行老闆都會交代要通風儲藏,茶要通風才會越放越好喝
這觀念到現在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深植在許多茶人心中
於是放竹籠吊窗口吹風的有之,容器不加蓋的有之,打開外包放櫃上的有之.......

當時這樣沒有錯的,但大家要了解到,以前的茶大都是港倉茶
到台灣後有很多都還倉味很重,濕度也高,所以一開始讓茶通風一段時間是對的

但時至聞倉色變的今日,茶越做越可現飲的今日,這方法就錯了
這一通風,甚麼都會通了了,所以藏茶要了解茶質茶性及歷史因素
千萬不要食古而不化,真的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19 14:27

通風對茶滋的影響也不是絕對的
壓得越鬆的茶,影響就越大,因為裡外都會透風
壓得越緊實的茶,影響就越小,因為裡茶是不透風的

例如我十幾年前買的一些零零散散的茶
因為量小,所以沒特別包裝的就原餅裹著原包裝的薄紗擺著
或頂多加包一層薄麻將紙而已

現在檢驗,有的已經是病入膏肓,有的還相當勇,壯,有力
大部份原因就如上面所述,茶餅鬆緊度的關係
還有少部份是本身茶質的關係,茶質較重的也比較經得起通風.

但也不能說,壓得較緊實的或茶質較重的,就給它通風存放沒關係
雖說這樣的茶放個十幾二十年後,還是會相當生猛有力
但同樣的茶,若與包裝封存很好的相較,其力道又會明顯的被比下去
當您喝過質重,夠乾,又經過長其妥善密封保存的茶
那股爽勁,絕對會讓您對藏茶的觀念有很大的改觀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23 12:45

但也不能說,壓得較緊實的或茶質較重的,就給它通風存放沒關係
雖說這樣的茶放個十幾二十年後,還是會相當生猛有力
但同樣的茶,若與包裝封存很好的相較,其力道又會明顯的被比下去
當您喝過質重,夠乾,又經過長其妥善密封保存的茶
那股爽勁,絕對會讓您對藏茶的觀念有很大的改觀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1-23 12:29

當然就這觀念來講,並沒有絕對的對錯,端看個人的選擇
有的人因體質的關係,對這類生猛的乾倉老茶是無法承受的
但適度入倉,又退倉得很好的老茶,就喝得很對味很適體

純就個人而言..............
在喝慣入倉老茶後,再喝這類乾倉茶,我的接受度很高,絕無問題
但喝過這類乾倉茶一段時間後,再喝倉茶,這時對倉茶就變得難以忍受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1-24 19:58

最近"失意"這詞兒正夯,我也來失意一下..............

今天整個下午跟一位很失意的茶友,喝了一下午的失意茶....01年白包金帶野生茶

此茶用一張看起來很糊爛的失意白棉紙包著
餅面掛著一條垂垂的軟趴趴的金絲帶,跟本就是一副不堅挺的失意樣

此茶根據一位得意茶人的說法是勐海廠的茶
可是我用很失意的眼神給它很關注的看來看去,就完全沒TMD勐海的 fu
反正無外包也無內飛,得意茶人說啥就啥,信我者得永生.

這餅茶是我在N年前拿來當飛盤把玩後,就隨便往塑膠袋裡放,也沒封口,放得滿通風的
不過現在喝來茶質也還很不錯,茶性溫和微澀但不傷胃,有股老叢的木質香且耐泡,體感溫熱
這位失意的茶友喝了連連打膈,爽不可支,可見他的氣感也是很強的,於是這餅就給他帶回家練氣用

這位失意茶友很失意的乘著不失意的茶氣回家後,我想到還有一小塊有用塑膠袋封得很好的
就把它拿來泡看看,比對一下通風與不通風的差別..............

喔 ~ 那老叢木質香韻真濃,茶湯是膠膠稠稠的粥樣感,帶苦韻但澀感極低,可大口大口的喝
口腔滿足感極好,體感就像裝了加壓馬達一樣..................

同樣的茶,有密封好跟沒密封好,幾年後在氣韻上就是有這麼大的差別.

PS 1. 這茶野不野生我無法斷定,但 老喬木的是沒問題的
PS 2. 這茶我不是跟得意茶人買的,是我早期很失意時,以口收茶買來的
PS 3. 這茶喝了會讓人油然而興....看! 山林老木果然卡好...之驚嘆,因為可以不用等很久就可以大口喝了
           就這點而言,可說是這類山林老木很大的優點.
作者: 殊十二    時間: 2011-12-12 11:08

新手的有個小小疑問請教?
茶的陳化不是要有氧嗎?那密封著會不會陳化停擺?大家不是都想喝口好老茶那到底通風還不不通風才能有口好老茶~感謝各位先進解惑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12-12 11:29

新手的有個小小疑問請教?
茶的陳化不是要有氧嗎?那密封著會不會陳化停擺?大家不是都想喝口好老茶那到底通風還不不通風才能有口好老茶~感謝各位先進解惑
殊十二 發表於 2011-12-12 11:08

密封還是可以陳化的,例如真空包裝的烏龍茶還是一樣會陳化的,並不會停擺,只是較慢

還有您的問題必須配合著"醒之訣"看...............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31464&fromuid=1869
作者: chiang168    時間: 2012-3-13 20:22

射兄的真知灼見真是當今朦朧普洱茶界的一盞明燈
學習了
作者: tonystyle2002    時間: 2012-3-13 21:44

40樓..........
經過上面的體驗與發現後,這次我又更進一步的打開喉間帶,但閉住鼻腔不呼吸的喝茶入肚
結果 ...
PS. 不知各位會不會覺得我這人很無聊,專搞這種無聊事,會的話就請評分表示.......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1-22 17:22


呵呵!不無聊ㄚ~我也會這樣!
我小的時候.學吃沙西米...
也因為怕嗆.剛放入嘴巴時都不敢呼吸...
都得在咬了幾口.甚至吞下之後..才敢開始小小的呼吸...
異曲同工.也是為了將那股嗆.阻隔在口腔中.使其不進入鼻腔.
避免嗅覺與味覺產生合作.會把我嗆的眼淚直流........
現在長大了.也已經習慣.就不再需要這樣了
作者: FreeBSD    時間: 2012-3-14 10:20

射過溪前輩 你的頭像 總能讓我會心一笑
看過你得藏字訣
受教了

作者: chiang168    時間: 2012-3-15 09:38

是阿每次看到射兄的頭像我都想在他旁邊一起搖2下
以巴以示友善 哈哈哈
作者: 菜鳥    時間: 2012-3-15 22:40

到今天~仔細看了您這帖~前面幾篇~~~才知道為何我在mit發表白霜檢驗報告~會引來幾個"白痴"吐巢~~~

雖然這與主題無關~~~但回想起來.實在覺得好笑.忍不住提一下~或許~那當下這群"白痴"以為

我是您的分身也說不定~哈哈哈~
作者: ps691041    時間: 2012-3-18 01:49

弟有近廿年的霧社老台茶、安溪鐵觀音,比較存放於紫砂甕中(放一竹炭片以調節濕氣)、鋁箔袋中(封口未真空,半斤一包放一竹炭片以調節濕氣)、白鐵罐中,感覺上似乎放於白鐵罐中,泡出來的味道最深沉且具穿透力,感覺上似乎是因為白鐵罐最能聚氣的緣故,讓我有一感覺,以老散茶(如台茶、鐵觀音、大紅袍、紅茶、普洱散茶等非緊壓茶)而言,似乎最終歸宿就是白鐵罐。
詳言之,因為這些散茶不是緊壓茶,與空氣接觸太多,轉化快,無形中茶質氣韻也損失太快,在經過─太濕的等其乾燥,入倉的等其退倉,太新的等其蒼老─這一連串漫長的過程中,茶葉的氣韻多已氣若游絲,因此,無論茶葉存放的過程中放於何處,等到茶葉乾燥、無雜味、年份夠老,要洗熱水澡進到我們肚子前,其最終的歸宿似乎最能讓他聚氣的『白鐵罐』。
作者: steffi    時間: 2012-3-30 22:30

零散單片茶
圓盒最好用

若是零零散散的單片茶,使用一般市售的圓紙盒最好用了
可堆疊的很高,既省空間又整齊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22 21:42



    現在市售的圓茶盒有兩種,一種材質是紙盒,另一種是有竹紋的圓盒(感覺上好像比較不吸水),
請問比較推薦使用哪一種?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3-31 08:23

現在市售的圓茶盒有兩種,一種材質是紙盒,另一種是有竹紋的圓盒(感覺上好像比較不吸水),
請問比 ...
steffi 發表於 2012-3-30 22:30


須要較透氣的茶,就用紙盒
希望不透氣的的,就用竹紋

沒有絕對,完全視茶而定及您希望放出甚麼效果來
作者: AlanLee    時間: 2012-4-5 17:05

塑膠收納箱
藏茶也方便

有些茶友會用大的塑膠收納箱藏茶,聽說此法是小胖兄率先使用的
這種箱子材質不吸濕,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19 17:10



    若有一點點塑膠味 可以用嗎?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5 17:23

若有一點點塑膠味 可以用嗎?
AlanLee 發表於 2012-4-5 17:05



新買來時,讓它通風個幾天應該就沒問題的
根據有實際經驗的茶友所述.....茶不會雜染到這類的塑膠味的
可見茶性並沒有那麼淫
作者: andy    時間: 2012-4-5 21:19

茶喜熱鬧.在同一儲存空間盡量用同性質的茶放滿.並封存.除非必要.無需特別通風.除濕
這樣除較不怕雜味外.茶質會更飽滿.香氣會更揚.更不會無滋無味.越放越虛!
作者: steffi    時間: 2012-4-5 22:06

今天剛好在整理目前的存茶,大致上是分成兩箱,ㄧ箱生茶、ㄧ箱熟茶,每一箱裡面大概只有2~3種茶,

比較有問題的是,其中有ㄧ箱中的一筒裡我放了兩種熟茶,
黃金歲月001-3片+金針白蓮201-3片,
黃金歲月001是放在原來的紙袋裡,然後上面隔著一個圓竹紋的茶盒,接著再放上3片金針白蓮201,
這兩種一起放在大益附的筒盒裡,不曉得這樣會不會還是會造成互相的干擾?






經過爬文後,我在放箱子的衣櫃上方先鋪了塑膠墊(以隔絕木製櫃可能帶來的水氣)


在封箱前,箱子有再晒過太陽(1~2小時)、除溼過(1天),靠近牆壁的地方也有貼透明膠帶,
這樣整理起來剛好就是生熟各一件左右,年份是2009~2011年的茶混放,各自都放在一個筒箱內,再放入大箱。
(其實就是大益茶一件四小箱的放置方法 )

請問這樣收藏的方式對嗎?還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希望這些普洱寶寶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慢慢養老
作者: Mic    時間: 2012-4-5 22:14

前些日子在台茶討論區有讀到台茶因含水量高導致
"茶葉反青"的問題,
心裡想起"普洱茶會不會也會有"反青"的問題?
是不是這些"反青的茶"喝起來都會有股"菁味"?
如果前面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那這些反青的茶要怎麼處理?
我發覺以前沒有好好密封的80-90年代的藏茶
去年喝起來不但虛弱無力且都有一股"菁味"
今年經過除濕乾燥處理過後喝起來
感覺情況正在有改善中
但是其中一款"88青餅""
"菁味"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
不知要如何處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5 22:26

前些日子在台茶討論區有讀到台茶因含水量高導致
"茶葉反青"的問題,
心裡想起"普洱茶會不會也會有"反青"的問 ...
Mic 發表於 2012-4-5 22:14

2樓..........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55352&pid=748281&fromuid=1869
作者: Mic    時間: 2012-4-5 22:36

回復 54# 射過溪
感謝射大的回應,我原想普洱茶"反青"的處理是否跟台茶不一樣
因為此樓中建議的第一個處理用"焙乾"
我個人直覺應該不適用在普洱茶上
而第二個處理用"乾燥後等待"好像很慢
我已經把茶餅拆散後又等了一整年
可是情況好像沒有改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5 22:40

回復  射過溪
感謝射大的回應,我原想普洱茶"反青"的處理是否跟台茶不一樣
因為此樓中建議的第一個處理用" ...
Mic 發表於 2012-4-5 22:36


需要時間的,可能要很多年,青味才會轉掉
這就像倉茶出倉後,也是要退倉很多年才會轉好喝的
作者: frandlan    時間: 2012-4-13 17:52

請問射大大
小弟我今年剛踏入普洱這個領域
對於藏茶有些問題請教
由於小弟我家內養寵物會有異味
是否我必須將茶收入夾鏈袋以避免異味汙染
定時再把茶拿出來透透氣就好
避免新茶無法陳化
作者: frandlan    時間: 2012-4-13 17:53

請問射大大
小弟我今年剛踏入普洱這個領域
對於藏茶有些問題請教
由於小弟我家內養寵物會有異味
是否我必須將茶收入夾鏈袋以避免異味汙染
定時再把茶拿出來透透氣就好
避免新茶無法陳化
作者: 一頁書    時間: 2012-4-13 20:17

請問射大大
小弟我今年剛踏入普洱這個領域
對於藏茶有些問題請教
由於小弟我家內養寵物會有異味
是否我必須 ...
frandlan 發表於 2012-4-13 17:53



    普洱茶最擔心沾上異味,一定要隔離異味(遠離廚房,香水味,狗大便味

 ,煙味.......亂七八招之味,普洱一染上異味,茶不再純潔,收藏價值大打折扣)

    放袋中有空氣就會陳化,定期打開袋子接觸一點空氣便可,轉化雖慢些......

 茶往後表現較純潔!多爬爬文,討論區很多文有做介紹
 
作者: frandlan    時間: 2012-4-14 09:25

普洱茶最擔心沾上異味,一定要隔離異味(遠離廚房,香水味,狗大便味

 ,煙味.......亂七八招之味 ...
一頁書 發表於 2012-4-13 20:17



    感謝一頁書兄的提醒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14 13:59

請問射大大
小弟我今年剛踏入普洱這個領域
對於藏茶有些問題請教
由於小弟我家內養寵物會有異味
是否我必須將茶收入夾鏈袋以避免異味汙染
定時再把茶拿出來透透氣就好
避免新茶無法陳化
frandlan 發表於 2012-4-13 17:52

如果只是一,二隻小貓小狗,應該都還OK的,茶性並沒有那麼淫
但如是動物騷味很重的中大型寵物,那的確就要密封收藏了

密封之物最好選不會吸附味道的....如瓷,白鐵,玻璃,鋁或錫箔袋
塑膠之類的包材,是會吸雜味並傳染給裡面的茶葉的,長期密封還是要小心

是的,如果您想讓茶轉快一點,可以選擇天氣乾燥時讓茶葉透氣一下
同時也可揮發掉一些後發酵產生的味道...例如..酸味,堆味.......
但不是絕對必要,因為日後醒茶時也可調整回來的
作者: frandlan    時間: 2012-4-15 12:09

如果只是一,二隻小貓小狗,應該都還OK的,茶性並沒有那麼淫
但如是動物騷味很重的中大型寵物,那的確就要密封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4-14 13:59


謝射兄的提醒,弟家中的的狗屬中大型的,在家中我是聞的到狗的味道,特別是天氣潮濕時味道更重,家中並無大多位置可以擺放,因此才想用無味道的PE或PP夾鏈袋封存茶葉,又擔心無法陳化,所以才發此帖詢問,謝射兄的回應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17 16:25

藏茶的後發酵 ?

就一般藏茶而言...其實所謂的後發酵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因為一般藏茶並無能產生發酵作用的條件...........

發酵所需的條件........
1. 要有菌種
2. 要有足夠的水份
3. 要有適度的溫度

就普洱來講...能達到這些條件的只有潑水渥堆的熟普才有足夠的條件被稱為"發酵"
其他的只能被稱為"氧化" 俗稱為"陳化" (或許有部份濕倉茶也可稱為"發酵")

而發酵讓茶 內含物質的轉變,有時也可說得上是一種破壞或損耗
這也正是為甚麼喝乾倉青餅的體感會比熟普強很多
及渥堆熟普比生普適口的時間比較快的原因之一

同樣的氧化過度對茶也是一種破壞或損耗
是以....藏茶上通風及濕度都不宜過度
我是寧願不足,也不要過度,不足的可在日後醒茶上做調整
但過度的就補不回來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17 16:31

藏茶的後發酵 ?

就一般藏茶而言...其實所謂的後發酵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因為一般藏茶並無能產生發酵作用的條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4-17 16:25


不過....雖然一般藏茶的陳化是一種"氧化作用" 並非發酵
但"後發酵"這名詞大家用習慣了,換個名詞大家反而會聽不懂而無法溝通
所以.....後發酵這錯誤的名詞,註定是會繼續沿用下去的
作者: xlqxx    時間: 2012-4-23 20:52

回復 64# 射過溪


    请教射兄:生茶在陈化过程中,是后发酵了还是氧化有没有明显的判别界限?在口感上如何鉴别?一般家庭存茶受潮过度会不会产生发酵现象?恳请兄解惑,谢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25 08:48

回復  射過溪


    请教射兄:生茶在陈化过程中,是后发酵了还是氧化有没有明显的判别界限?在口感上如何 ...
xlqxx 發表於 2012-4-23 20:52


兄好
如前所言.......
發酵所需的條件........
1. 要有菌種
2. 要有足夠的水份
3. 要有適度的溫度

一般家庭藏茶是不可能有發酵的條件,除非溫濕度很高的才比較有可能

發酵過的生茶就變成熟茶了,很好認的
作者: fatchin    時間: 2012-4-29 22:43

回復 6# 射過溪


    兄好

你所提   為保存香氣   還是將茶封藏  比較好
我頗為認同
但我請問  
1. 若為散茶   香味也夠   裝於玻璃密封罐   是否可以?  是否為你所說之封藏
2. 我有一批20年  女兒茶  散茶  已有蔘味   是否不宜再放置於紫砂罐?
     比較適合封藏於  密封罐?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4-30 08:36

1. 若為散茶   香味也夠   裝於玻璃密封罐   是否可以?  是否為你所說之封藏
2. 我有一批20年  女兒茶  散茶  已有蔘味   是否不宜再放置於紫砂罐?
     比較適合封藏於  密封罐?
fatchin 發表於 2012-4-29 22:43

兄好

1. 是的,裝玻璃罐也算密封度很高的封藏,但要留意"光害"

2. 若還要放很久再喝,最好是茶體足乾後,給封藏起來,比較不會虛掉.
作者: fatchin    時間: 2012-4-30 21:37

回復 68# 射過溪


    謝謝指教
   再請教    1. 封藏後之茶  是否需定期打開通風   又該通風多久時間?
    2. 兄的經驗   如何將茶葉乾燥?            
         我想到的是  置於防潮箱一段時間   再封藏
         或是開除濕機一兩天  再封藏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5-2 10:21

1. 封藏後之茶  是否需定期打開通風   又該通風多久時間?
    2. 兄的經驗   如何將茶葉乾燥?            
         我想到的是  置於防潮箱一段時間   再封藏
         或是開除濕機一兩天  再封藏
fatchin 發表於 2012-4-30 21:37

1. 個人是封藏後就不理他了,等要喝時再用醒茶的方式喚醒茶葉
    通常封得越久的,醒茶就須要越長的時間
    例如我封了十年以上的80末普洱,醒茶時間都要一年以上
    當然這也要看環境的乾濕度,環境越乾的醒茶時間就會越久

2. 我都是"冷處理" 就是夏天時吹冷氣
    處理的時間不一定,端看茶葉的乾濕程度而定
    通常拆茶時,覺得手感很酥脆,就足夠了
    當然用防潮箱與除濕機也是可以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5-13 17:55

藏茶上是否要密封或通風存放一直困擾著愛茶人
個人認為這都不是一翻兩瞪眼的絕對答案
這是人與茶,環境,時間....對應上的選擇.


有很多類別的....乾濕度,苦澀度,香甜度..........
不同類別的茶都要有不同的階段性的對應藏茶法
對某茶.....您想保留甚麼,想去除甚麼,想轉出甚麼.....都會有不同的對應藏茶方式

環境
藏茶環境的通風度,乾濕度,溫度,周遭的味道........也都需要不同的對應方式

時間
您是要1~5年內現飲,5~10年,10~20年,20~30年,30年以後才要服用
也都有不同的對應方式


是最重要的,能因茶,因地,因時決定不同藏茶方式的是人
但要先懂得原理才能選擇適當的對應方式,而安全永遠是第一考量.

原理
是很簡單的,空氣的氧化與環境濕熱度產生的化學變化,就是茶葉轉化的關鍵條件
而轉化同時也是一種衰竭的開始,這之間要取得平衡才會成為一款好的老陳茶
而醒茶將會是調整平衡的最終也是最佳的手段.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5-13 18:01

藏茶上是否要密封或通風存放一直困擾著愛茶人
個人認為這都不是一翻兩瞪眼的絕對答案
這是人與茶,環境,時間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5-13 17:55


另外....新茶就很適口很好喝的,就喝了吧,也不一定要放老
因為老了也不見得好喝.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6-12 16:04

乾倉與純乾倉之別

乾倉即是無白霜,霉變,也無明顯的受潮跡象謂之

純乾倉在定義上就很嚴格了,不但不能有白霜,霉變,連些微的受潮跡象也不能有
例如說有些茶因受潮時間較短,看起來仍然油亮,但茶乾不硬脆,口感略帶濕悶之氣,這就不能稱為純乾倉
就算經過自然再乾,也不能稱為純乾倉,只能稱為乾倉,因為曾經微受潮,已經不純了.
而這差異也會表現在香氣與口感的力道上.

舉例說明..........
我工作室這邊常年濕度,陰雨天在60以下,晴天則30~40上下,一般來講,這就是乾倉的環境了
若我新茶買進,常年原紙箱存放在這樣的環境,絕對可稱為乾倉茶
但因為會隨著氣候而讓茶有不同的乾溼度,有時會略為濕悶,有時會很乾爽,這就不能稱為純乾倉了

但其中有些是新茶買進後,置於電子防潮箱收藏數年後,再用塑膠袋完全密封好
這過程完全不受氣候乾濕更替的影響,完全未曾些微受潮,這就可大聲的說....不純砍頭的純乾倉.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6-16 17:49

懶得在其他帖子與那些狹隘的二分法論述文體對壘,就在這邊聊聊自己的感受

藏茶的前一個動作就是選茶,就談一點個人選茶的觀念吧.................

我也是喝港倉茶長大的,而且越長越大,從59公斤喝到現在變成75公斤
若以刻意的潮水加濕倉儲定義為入倉的話,那入倉茶並不能代表港倉的全貌
自然倉也是有相當大的數量,而這自然倉因倉儲環境的不同,也有不同的乾濕度.
千萬別自動二分法的認為...港倉=入倉=人為刻意的潮水濕倉.

1997來開始購買陳年普洱開始,無可選擇的,買到的通通是港倉貨
但在無可選擇中,我還是會從中挑選乾淨的,理由無他....喝了較爽爾!
從這個人的選茶方向來看,我是偏向相對乾倉派的,不管選購的是青普還是熟普.
而且購入後會經過人為的刻意乾燥再密封收藏.

當年我也購買了一些新的茶,生熟都有
這些茶購入後,我也都會把他们刻意乾燥,然後密封至今,這些茶就可稱之為...絕對乾倉或純乾倉
會這麼做,理由無他....一來安全,二來求其乾爽純淨的口感.

也有人認為這種相對乾倉或純乾倉的茶,口感較死,較無層次感,較不耐泡,這可說是對也不對
對的是指剛開封時的口感,不對的是....他们忘了可經過醒茶來喚醒與調整.

會這麼選茶藏茶,我的觀念很簡單,為的是不想讓茶質茶香隨著時間大量的佚失
而讓茶滋變得較為鬆軟無力不緊實,喉韻及穿透力薄弱,當然衛生也是其中的考量因素.

在找茶試茶的過程中,也喝過無數的入倉太過的,真的很不爽
喉嚨騷癢刺痛,腸胃不適,因陰寒而導致寒痰不化........罄竹難書
若非如此....我想我現在的LPs應該會更多.
也正因如此,更讓我偏向相對乾倉及純乾倉

當然我们也不能說入人工濕倉較重的就無好喝的茶,不過比例上是少數,還是胎哥貨居多.
這類好喝的茶我還是會多少買一些來體驗,但在衛生考量上,並不會買太多
而且相較上的體感,還是喝較為乾倉的茶品會比較爽及舞動陶.
畢竟自古英雄身體虛.......每天喝的茶飲衛生還是要注重的.

但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
因為自從被迫簽下禁購茶買壺之不平等條約後...........
不管是港倉,入倉,乾倉,純乾倉,還是卡倉......都進不了我家的牛難倉.............
作者: we753c    時間: 2012-6-17 17:01

回復 74# 射過溪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藏法,关键是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得到想要的,肯定会失去另外一部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7-22 17:53

白霜跟黴菌死亡後的遺體"白粉" 是不一樣的,只是外觀長得很像
記得以前我有寫過白霜跟白粉的區別,我再找找看

真正的白霜是一種葉片上蠟質的分解, 這是沒有霉味的
有些保存乾燥的台茶也會有一層薄薄的白霜呢
有些噴了一層薄蠟的紫砂罐放久了也會有白霜的產生

只是入倉茶蠟質分解得快,白霜也會較大顆
同時會與入倉霉變後的黴菌屍粉及菌斑共同存在
於是就被誤會為白霜就是黴菌的屍粉,其實是不同的

其中區別在於..........
白霜碰之不沾手,緊緊的長在上面
白粉會沾手,會碰得手指都是粉
菌斑也不沾手,但長像不是粉粒狀的,很好認,用放大鏡看就是一個斑.

還有一個方法可區別,就是拆一些茶放夾鏈袋,然後晃一晃,搖一搖
是白粉的就會被夾鏈袋的靜電給吸附,袋子就會沾上一層粉
而純正的白霜就不會有這狀況.

至於霉變過後的普洱,飲後是否會影響健康,這我無法給您絕對的答案
畢竟這裡面會有很複雜的專業學問在,非我能懂
就個人的選擇標準,只要是茶質已受損的,有輕微的腐敗狀,有餿敗味,沒有好茶香好茶味的,我就不買不喝
但這是個人的選茶標準而已,有疑慮不放心的,選乾倉茶就好
喝茶是爽事,沒必要邊喝邊擔心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1-16 17:19

重看此帖,發現所寫有漏,白霜並不完全是蠟質的分解
我們知道,茶葉都是經過揉撚出汁的
所以其表面成分應包含茶葉所有的內含物質
不只是蠟質的分解

白霜簡單說...就是上述在茶葉表面的物質,燥濕後所形成的結晶物

茶葉的內含物質,除了柔捻出汁外
也會因受潮而釋出到茶葉表面來
等茶體濕度降低後,就會結成白霜
所以就常會發現,買進來的茶本無白霜
在較為乾燥的空間放一段時間後,白霜就跑出來了
存放空間越乾燥,結白霜的速度就會越快

剛結成厚白霜的茶通常不好喝(薄白霜還OK)
除了滋味寡淡外,還怪哩怪氣的
須等到白霜漸退,茶滋才會漸漸恢復
等厚白霜全部或大部分都退了,茶就會變得成熟好喝
當然,也必須本身茶質不錯的才行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8-30 04:13

重看此帖,發現所寫有漏,白霜並不完全是蠟質的分解
我們知道,茶葉都是經過揉撚出汁的
所以其表面成分應包含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7/22 17:53



    ㄧ派胡言。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8-30 09:36

藏茶上是否要密封或通風存放一直困擾著愛茶人
個人認為這都不是一翻兩瞪眼的絕對答案
這是人與茶,環境,時間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5/13 17:55



    錯誤的觀念
作者: 鐵胃    時間: 2015-8-30 12:47

回復 79# m51219


    m51219兄您好:

    可否請您分享您的作法供茶友學習,謝謝!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8-30 13:24

回復  m51219


    m51219兄您好:

    可否請您分享您的作法供茶友學習,謝謝! ...
鐵胃 發表於 2015/8/30 12:47


如果你能回答尿尿大在我版子13層說的問題
我就分享我的看法
人可以無中生有嗎?
他有無中生有嗎?
我哪時候有說茶氣可治病
硬影射我有說茶氣可治病
這人不是病了就是修養有問題?不是嗎?
如果是你的版子被人家栽贓亂搞
你的感覺如何?
不是ㄧ次挑釁喔,而是一再挑釁
在這裡老鳥就可以欺負菜鳥嗎?
如果是,也要讓大家知道!
或是論壇有禁止發表茶氣2字
如果是這樣
我道歉
如果不是呢?
誰要道歉呢!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8-30 13:25

回復 80# 鐵胃



如果你能回答尿尿大在我版子13層說的問題
我就分享我的看法
人可以無中生有嗎?
他有無中生有嗎?
我哪時候有說茶氣可治病
硬影射我有說茶氣可治病
這人不是病了就是修養有問題?不是嗎?
如果是你的版子被人家栽贓亂搞
你的感覺如何?
不是ㄧ次挑釁喔,而是一再挑釁
在這裡老鳥就可以欺負菜鳥嗎?
如果是,也要讓大家知道!
或是論壇有禁止發表茶氣2字
如果是這樣
我道歉
如果不是呢?
誰要道歉呢!
作者: 鐵胃    時間: 2015-8-30 20:27

出門鬼混了一圈,現在回家才看到回文,兄既有秘袂不輕易分享
就由個人分享藏茶心得如下
1生熟分開
2入手前濕度不同的茶品,分開不同箱(純乾、乾、自然、輕、重)
3入倉茶均以密封塑膠箱裝,要喝時才取出至泡茶桌旁醒茶
4不直接接觸牆面、地面
5無陽光直射
6藏茶室溫濕度落差不要太大(個人置於南部2樓,不開窗)
☆☆☆
藏茶最重要的是,不要被發現,要把茶藏好!
作者: chen3058    時間: 2015-8-30 21:03

普洱類的我習慣要喝的量會先取約2週份量先剝開放到罐子裡面,去一下雜味以醒一下狀態
平日存放主要是控制濕氣不要太高,自己家中並非專業的環境,不然應該是依據不同茶葉所需不同的溫度、濕度來保存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8-30 22:23

沒錯! "藏"並非單方
而是必須與"醒,泡"合併服用的複方

也分享個人這幾年的主要藏茶方式
也是最安全及不用費工管理的懶人方式.......

一律燥濕後密封收藏
單片單磚的用夾鏈袋或小塑膠袋
較大量的用大塑膠袋封好後裝箱
塑膠袋用無異味的高密度耐高溫的那種,不是PE的
封好後就丟著不管它,要喝時就用醒茶的方式調整服用

不用怕密封收藏的茶不會轉化,沒這回事
我密封收藏的茶都轉化得很好呢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8-30 22:59

沒錯! "藏"並非單方
而是必須與"醒,泡"合併服用的複方

也分享個人這幾年的主要藏茶方式
也是最安全及不用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5/8/30 22:23


這個方法
只適用部分的普洱茶
不是全部都適用喔
作者: 鐵胃    時間: 2015-8-31 11:33

回復 82# 鐵胃


    謝謝Andy大大指導,
    修正說法,個人購入的入倉茶品,入手時,會先以嗅覺認定是否為個人所能接受,甚至以茶末先試一泡。
    如認為可接受此茶倉味,<畢竟有些較有年紀茶品,在上手時已退倉退的很好>,就直接收入。

    而若倉味仍太重,會放到空氣較流通的獨立空間,以不密封紙箱裝,通常放前幾個月會偶爾觀察。
    這時倉味變化很少。
    等到,忘記這些茶時,若干年後再發現,就會發現茶退的很漂亮。

    所以,曾聽過前輩說過,放到忘記的茶品,都是最好喝的~~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8-31 20:27

這個方法
只適用部分的普洱茶
不是全部都適用喔
m51219 發表於 2015-8-30 22:59

我很認同,因為密封收藏的茶,體感及喉韻較為強勁

並不適合體虛之人服用,尤其是那種...喝冰茶會全身發汗的
藏,醒,泡並無定法,應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方式為之才是.....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8-31 23:04

回復 87# 射過溪


只有高職學歷,也沒有醫學背景的人
不要大言不慚在論壇裡談醫理,論症狀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9-1 20:16

回復  射過溪


只有高職學歷,也沒有醫學背景的人
不要大言不慚在論壇裡談醫理,論症狀 ...
m51219 發表於 2015-8-31 23:04
兄好....農曆七月快樂............


為了讓你更爽......
我昨天已將我FB上的學歷改為國小畢業了
若您覺得還不夠爽,我還可以改為幼稚園畢業
甚至未上過學也可以,保證讓您滿意


不過我的確是有醫學背景的人
我從國中就開始學習傳統醫學
及長更學貫中西醫學與其他,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
喝冰茶會全身發汗,真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狀況
這是很一般的健康小常識,不用什麼醫學背景就可判斷
於您開的"普洱茶冰過茶氣變強"那帖.....
不是也有其他茶友,提出類似的看法與建議嗎 ???


大家都是好意,想不到卻讓您發狂至今而四處嚎嚎
實感不解也無奈.............


不過我還是要認真的再提醒您一次(職業病沒辦法).........
喝冰茶會全身出汗,真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要小心.........要小心.......要小心............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作者: 鐵胃    時間: 2015-9-3 11:07

天氣放晴,備好小朱泥壺,拿出今年的新大樹茶準備泡茶
卻發現茶乾不酥脆,聞來也不那麼清揚
應該是連日的大雨造成
因泡茶桌就在兩面窗邊,趕緊檢查桌邊的存茶
還好只有新茶有此現象,其餘的茶品皆無問題。
當年新茶入庫前,茶乾真的要夠乾燥…
如沒發現,可就………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9-4 22:25

只有高職學歷,也沒有醫學背景的人
不要大言不慚在論壇裡談醫理,論症狀
作者: m51219    時間: 2015-9-5 08:58

本帖最後由 小胖 於 2015-9-5 13:18 編輯

回復 89# 射過溪

你學過醫學聽說是腳底按摩吧
那不叫醫學
比較像民俗療法
至於有人看法跟你一樣
那有如何
版上酸民從來就沒有少過
這個酸民從沒法過帖了
他也可能是你的分身而以


***************************************
如果你再不自制
屢次發這種離題的廢話
可能會逼我行使處置的方式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9-5 18:17

你學過醫學聽說是腳底按摩吧
那不叫醫學
比較像民俗療法
至於有人看法跟你一樣
那有如何
版上酸民從來就沒有少過
這個酸民從沒法過帖了
他也可能是你的分身而以
m51219 發表於 2015-9-5 08:58

你看,就說茶氣不能亂搞嘛

您除了之前說的幻想,幻視外,現在連幻聽的症狀也出現了
T4U的茶友來過我這邊喝茶的人雖不很多但也不算少
他們都知道,我沒從事身體按摩及腳底按摩這方面的服務
至於我從事什麼樣的服務,也不重要了,因為我已經退休了

當然...您也可能沒有幻想,幻視,幻聽這些症頭
只是想無中生有的潑糞汙衊中傷人而已

至於那些認同我的人是不是我分身的問題
建議您下次來參加T4U的茶會,您可能就會發現,他們都真有其人
不然找網路警察來查我告我也可以

對了....你的言論有好幾帖已到達公然侮辱及公然毀謗的範圍了
雖然我不會告你,但你若死性不改,難免哪天會踢到鐵板,遇到會告你的
希望你生活上要懂得自重,以免自誤.
也請你發言不要離題


回歸藏茶正題........
最近台灣氣候連日下雨,空氣潮濕
茶友們要多注意藏茶安全
該密封就密封,該開除濕機就要開,以免愛茶的茶質受損
作者: bowowo    時間: 2015-9-10 21:06

感謝射過溪前輩無私分享,對想藏茶的人有一定的了解與方法!小弟的自家藏的小技巧,紙是宣紙,在附上溫濕度計配合除濕機。
[attach]120027[/attach][attach]120026[/attach][attach]120025[/attach]
作者: chiashien    時間: 2015-9-16 10:47

因為紙箱本來就會吸付茶香,這對注重香氣的茶很不利的
放久了就會精盡茶亡,最好還是用塑膠袋把茶封好才是上策.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19 10:22


請問是哪一種塑膠袋?
作者: Tiffany    時間: 2015-9-16 12:07

回復 95# chiashien


   有一種夾鏈袋是PP材質的還不錯用,厚度後,可以有效阻隔香氣,有出普洱茶餅的尺寸喔
作者: chiashien    時間: 2015-9-16 15:22

回復  chiashien
   有一種夾鏈袋是PP材質的還不錯用,厚度後,可以有效阻隔香氣,有出普洱茶餅的尺寸喔 ...
Tiffany 發表於 2015-9-16 12:07


那要一餅一餅放進夾鏈袋了,筒件怎麼放呢?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5-9-16 15:28

那要一餅一餅放進夾鏈袋了,筒件怎麼放呢?
chiashien 發表於 2015-9-16 15:22
有筒袋,但沒有件袋,有需要的話可找"秀林茶莊"


http://www.t4u.com.tw/chat2/viewthread.php?tid=467&fromuid=1869
作者: chiashien    時間: 2015-9-22 18:16

秀林茶莊的餅袋是PP 可阻隔香氣的嗎?
作者: 乖咖    時間: 2017-6-27 08:46

還有就是紙箱的開口處及縫隙要用膠帶完全封好,不使漏氣
這樣除了可隔濕外,也可保護茶葉不會通風過度,使茶香茶韻日後變得有氣無力的.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18 17:53 [/quote]

請問前輩,如果放茶的地方茶香四溢,
這會不會是漏氣的現象?
我把茶放在儲藏室的書架上:


儲藏室的外面是陽台,窗只開大約三指寬,
每每進入儲藏室或是經過陽台,
甚至只是從儲藏室門口走過而已,
都會聞到一股茶香,
雖不濃,但很明顯。

請問前輩們的藏茶處也會這樣嗎?
還是我的茶在漏氣呢?
謝謝。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