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喝普洱茶是得?症最快的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zxcvb    時間: 2012-1-4 17:07     標題: 喝普洱茶是得?症最快的方法?


<擎天霹靂> 叫我家的茶如何是好
10.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 因為放了太久,裡面有大量的    黃麴毒素是致癌物!! http://tw.myblog.yahoo.com/jw!4NCCBaeCBQVKfOGt7k_w2ejCEw--/article?mid=2347&prev=2394&next=2328&page=1&sc=1#yartcmt
作者: pink    時間: 2012-1-4 17:43

就各種資訊來源缺乏完整性的錯誤判讀:

第一 吳寶芬可能不懂普洱.普洱有黃麴毒素這個問題是存在於菊普,也就是菊花加普洱;過去香港茶商因為一些普洱茶的存放不良有異味,因此加菊花壓味,反而創造另一種口味.而菊花久放會造成有黃麴毒素的產生.

第二 吳寶芬是用什麼普洱茶做樣本,用便宜的菊普,還是普洱專賣店的普洱.

第三 一般茶如烏龍茶會怕久放,除非放在密閉罐中,甚至要一段時間培乾,為什麼?因為怕空氣中的水份.而普洱茶不然,正需要空氣中的水份.

最後,我們還是來看另一個專家潘懷宗在他的部落格回答普洱茶是否有黃麴毒素的問題.

----------------------
您好:

台灣大學孫璐西教授曾經針對普洱茶的成分進行分析,並沒有發現黃麴毒素。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及延緩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之功效,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目前由於台灣的普洱茶皆為進口,也尚未有檢驗機制,建議您在選購普洱茶時,要選擇有信譽的商家購買。

潘懷宗研究室
作者: pink    時間: 2012-1-4 17:43

以下是我剛從吳寶芬網站擷取的完整資訊,大家請看她的回答
------------------------
我為了能夠真正了解這千古的神奇作物,「茶」,我曾在台灣研究茶的最高學府「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受過專業課程和 交流取經。
相信喜歡普洱的茶友,也都知道它有生茶熟茶之分。雖然生普洱少了可怕的渥堆,但為了趕快上市及風味上的要求,都免不了要讓茶「快速陳化」。生茶經過「快速陳化」處理,其優點在於能立即將苦澀度降低、湯色轉紅、滑口帶甜。而熟茶則能將渥堆味(我們叫臭舖味或腥味)快速去掉,湯質滑潤,出現明顯陳香。
增濕、增溫、不通風、添加藥劑等等,就是最常用的快速陳化方法。將茶品長時間儲存於平均相對濕度85%以上、平均溫度攝氏30度以上、緊閉不通風環境,就是一般所說的「入倉」。就算有些人會以,濕度、溫度沒有這麼高,或者用「先進」的方法來解釋。但最最可怕的就是肉眼看不見的「黴變」!!
其他的生菌我都不這麼害怕,如果是黃麴毒素,便是引起肝癌的重要元凶。而黃麴毒的頑強,是眾所皆知的 (有研究說180度以上,更有說260度以上的溫度可以消滅)。
不少朋友說,喝普洱有很多好處,例如可以降……等幾大功效。寶島台灣的好茶中,我們熟知的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茶也都有,又何必去冒這種風險。因為你無法要求,每一塊茶磚、茶餅都有檢驗證書吧?
作者: pink    時間: 2012-1-4 17:44

黃麴毒素》(aflatoxins),它是黴菌的一種,且毒性超強,易引起胃癌、腎癌、肝癌。
產生《黃麴毒素》的真菌不僅在花生中可找到,還可在玉米、小麥、燕麥、棉籽、樹豆等作物中發現。市售農產品由於受到自然環境、衛生條件及儲藏時間之影響,往往為黃麴菌寄生並導致黃麴毒素的產生。由於黃麴毒素具有極高的熱安定性,不易被一般加工方法所破壞或去除;且其毒性經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在極低的劑量下,即足以導致癌症的產生,故防治此類真菌對於農產品的汙染,已成為農業界之重要課題。日常生活中要預防黃麴毒素的危害,建議在購買這一類的產品時,儘可能選購新鮮的、包裝完整的,並從外觀色澤觀察是否長黴;儲藏時要保持在乾燥陰涼通風處,一過保存期限就要丟棄。花生製品如花生醬、花生粉少吃。家禽類食入黃麴毒素的機會很高,所以應該少吃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臟)。食物發霉應立即丟棄,不要食用,以避免遭受黃麴毒素的傷害。  

台大食科所教授孫璐西。多年前她受衛生署委託做了一個普洱茶研究,她在雲南實地考察後,分析普洱茶成分,並以最厲害的四種霉菌分別實驗,包括最毒的黃麴毒素在內,都沒有在普洱茶中發現。她推斷,普洱茶中自然發霉的霉菌,人體喝了不會有影響。在人類能夠吃的食物中幾乎都含有無數種類的菌類!並不都是有害菌,且在大自然中很多食品還是要靠菌類來促成達成養生,健康,香醇的目的如:酒類、醋、柿餅、養樂多、起士(霉越多越好)、泡菜、豆腐魯、酸菜、優格、misosilu等等‧‧等都須要靠大量的菌類來發酵。普洱茶有獨特的陳香味,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即使茶葉有菌的話,有很多菌類是經不起高溫的 〈大都數的菌類在攝氏8、90度短時間內都會死亡〉,尤其泡普洱茶時,溫度都是用滾燙的熱水,大都接近100度,所以大多數的菌類是經不起這種溫度的。

普洱茶每年外銷到全世界,如歐盟、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等、、、數量都很大,尤其是歐盟,歐盟食品檢驗標準是全世界最嚴格的,比日本還嚴格,如果對健康有問題,應該退貨的情況就會層出不窮,但事實並非如此。


所以茶類會出現黃麴毒素,不知道吳寶芬是怎麼分析的,是猜想的,還是做實驗分析出來的.就她網站的回答,恐怕是自己猜的.而且她的範圍指的是用不正當手段處理過的普洱茶(非是正宗傳統的加工程序).

所以普洱茶真的不能亂買,要買就要跟有信譽的商家.
目前來說最好的是產銷一致的商家.
作者: teawhu0116    時間: 2012-1-4 19:30

喝水也是會得?症,看你喝什麼水,連呼吸都會,看你在什麼環境呼吸,把喝普洱茶愛好當.............一言難盡.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2-1-4 20:09

曾在廣播中聽過潘教授對普洱的認同
不是專題探討
是剛好在節目快結束時主持人順道問的
主持人問他會喝茶嗎?喝什麼茶?
他說經他的研究了普洱後 現在都改喝普洱------大概是這樣
若喝普洱會致癌 早就要出問題了 不用等到現在才有人提出質疑
作者: puerh    時間: 2012-1-4 23:41

回復 6# 普普人


今看到 賣老普洱的前輩得癌症 ,是不是因長年喝普洱茶喝出問題了?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0846&extra=&page=7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2-1-5 09:53

回復 7# puerh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 好像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會罹癌
你我都有可能會是下一個
兄若要做此連結 那就別再喝普洱 把她都丟了

說真的你這種發問真讓人暈倒
作者: SFG    時間: 2012-1-5 10:26

新鮮剛炒好的土豆(花生),配茶好搭檔,"它"可是補氣的好食材(當然要適量)
存放不當發霉土豆(花生),可讓你五臟六腑受不了....................................
作者: butx3430    時間: 2012-1-5 12:32

回復  普普人


今看到 賣老普洱的前輩得癌症 ,是不是因長年喝普洱茶喝出問題了?
   
...
puerh 發表於 2012-1-4 23:41



    就我所知這位前輩應該也有吃五穀雜糧,所以五穀雜糧也.............................
作者: puerh    時間: 2012-1-5 12:53

回復 10# butx3430


喝茶可以很感性,但有關身體健康就要理性一些,實事求是只是我的初衷
本帖只是就事論事,並無對任何人有不敬之想法
如發言不妥,請版主刪除
作者: 帕拉    時間: 2012-1-5 18:41

對啊~ 是哪裡不敬 >< ?? 兄說得很對!!
作者: 芋仔平    時間: 2012-1-5 18:57

連入1樓的網址是(收藏回憶)的部落格。
部落格中再連結http://www.happyleading.org.tw/
org是政府機構,但是點上述網址卻是進入http://happyleading.sg1004.myweb.hinet.net/main.htm
吳寶芬健康中心,左下角卻又顯示行政院衛生署、疾病健康管理局。
吳女士到底是何種身分?很詭異。
作者: 殊十二    時間: 2012-1-6 14:23

兄~害怕的話我願無條件接收您的普洱~保證是幫你喝掉不暴殄天物~哈合
作者: 捨    時間: 2012-1-6 14:44

<擎天霹靂> 叫我家的茶如何是好
10.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 因為放了太久,裡面有大量的 黃麴毒素是致癌物!!


此乃非常聳動的訊息,生活中有太多致癌的物質,國內並無喝普洱茶致癌的統計研究報告可稽,您登出訊息的方式雖是質疑但會給人有種先入為主的印象,似乎是比較相信會致癌.所以建議兄提此訊息前應多加思考後遺症.同時應同時刊登正反兩造訊息提供茶友參考為宜!
作者: tedin5313    時間: 2012-1-6 16:56

普洱茶會不會產生黃麴毒素?
喝普洱茶會不會致癌?

喝普洱茶多年,三不五時就遇到人問我這個問題,起先還很誠懇、熱心的回答,可是,要講清楚不是三言兩語、短時間可以講完,不講清楚,聽者還是會半信半疑,心裡毛毛的,自己又不是專業,講到後來我都煩了。

其實,起初我也一樣怕,誰不怕死啊!為了解決這個疑惑,我只好去找紀錄、文獻、研究,結果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發現有證據或個案,可以明確的認定───喝普洱茶會致癌。

比較資深的前輩一定還記得,2000年初期(忘了是02還是03年),有一位業者因癌症過世,被媒體報導開來,大家議論紛紛,更有人揣測質疑,是不是喝普洱緣故(這緣故還分兩派,一派是因喝普洱所以過得更久,另一派是因喝普洱所以提早掛了,但,沒人真的知道答案),這報導還一度讓普洱市場冷却了幾個月,事後了解,該種癌症死亡的人還不少,但有喝普洱茶的,可能只有少數,反正,連醫生也不敢肯定的說。

我所知道,發霉是黴菌的作用,黴菌是真菌的一種,目前所知的真菌約有七萬多種,黴菌對人類、生物而言並非都是壞的。
我們所知的抗生素─盤尼西林,是青黴菌提煉出來的;
紅糟、豆腐乳、紅露酒等製品是紅黴菌發酵而來的;
而醬油、豆瓣醬、味噌是由米麴菌的作用而成。

而我們所懼怕的黃麴毒素其實是黃麴菌所產生的代謝物,黃麴菌比較容易滋生的環境是榖類、豆類、堅果類等受潮黴變的物品上,我個人認為,那幾種物品的特質是多醣、澱粉高、蛋白質豐富,有生機,所以黴變的種類繁多,我要是黴菌,我也要找這種東西來維生。

各位看倌,再來就要請教:「請問,茶葉是個什麼東西,葉子能提供什麼養分,有什麼黴菌會願意生活在上面」。如果您有心,去查查吧!不要人云亦云,想當然爾或只會懷疑主義者。

最後,我要強調,我不是本科系,也沒做研究,所講的論調也可能不對,只是曾經找資料、比對歸納,讓自己有個方向而己,也衷心的希望,將來能有更明確肯定的知識,可以免除喝普洱的恐懼,喝出更健康的人生。
作者: 來自高雄    時間: 2012-1-6 17:40

如果知名的檢驗機構趎的報告 都不信  那什麼都不用信  什麼都不用看了  呵呵
作者: ko001    時間: 2012-1-6 23:10

如果擔心老普洱至癌
那兄有 號茶同興,雙花或紅印等
T4U 茶友絕對可幫你忙,把這些茶好好處理,不至害了他人
作者: tonystyle2002    時間: 2012-1-7 00:23

君不知~種茶、製茶~有多麼地辛苦~
相對地~賣茶、喝茶~便需極大福報~

在無充分實證與論證下~提出這標題~不但無益於茶人~
您是否想過~其所造成的傷害~又豈是你我擔的起的呢?

想一想好嗎?
作者: 小楊在這    時間: 2012-1-7 00:30


可還記得2007年初,韓國為了打壓普洱茶,讓媒體登出普洱茶有農藥殘留報導,其中還包含多款國際有機茶,直接與國際認證有機茶對抗,中國茶廠也不甘勢弱及自信的馬上回應歡迎檢驗,後來韓國也無聲無息~
中國農業部檢驗普洱茶40多年來,不曾發表過普洱茶有農殘超標過(台地及古樹,由其古樹茶),在2005年歐盟全力打壓中國農產品時,使用十倍商檢標準,當時全中國茶業幾乎都無法出口,但雲南普洱茶依然直銷歐洲~
如果兄台擔心,可以選購外包上具有歐盟(eu),日本(jas)美國(usda)有機產品驗證標示產品
喝普洱茶會不會致癌?就如pink兄所說歐盟食品檢驗標準是全世界最嚴格的,比日本還嚴格,如果對健康有問題,應該退貨的情況就會層出不窮,但事實並非如此

作者: asimon    時間: 2012-1-7 11:56

其實就是有一票想買 買不起的人  惡意散布謠言  因為  這些謠言提不出 檢驗機構  日期 檢驗者及檢驗報告說明  採取的誰說有驗出  接著  打手就出現了  開始人云亦云      ......就跟打擊訂製茶一樣   手法粗躁  過程可笑
.......大家又不 是傻子
作者: SFG    時間: 2012-1-7 12:02

所有食品都有品質用料的優劣,提這問題牽扯到普洱,應當是儲藏差或品質低劣的產品,並不能一概而論才是。
作者: kissesteven    時間: 2012-1-8 14:15

個人覺得每個人的擔心都是自我防衛保護的機制~沒有對錯~引用一些報告若非商業利益權謀想必出於善意~
就像有人吃海鮮會過敏~喝酒會起酒疹~喝茶會睡不著~可是有人就是不會~
每個人體質均不相同~雙包胎的也不一定會同一天去作仙~
結論是如果有疑慮可以選擇品飲別種飲料~不要把喝茶變成醫療或研究報告~
黃鞠毒素也許很毒~但我的茶蟲更狠~一天不喝茶~我可能死的更快~
回應樓主~喝茶是生活樂趣是分享~不是吃藥看醫生治病~真的會死的話你也不會第一個先死~
輕鬆點~多花點心力去存錢找好茶吧~這样會比較實在~
作者: asimon    時間: 2012-1-8 14:21

個人覺得每個人的擔心都是自我防衛保護的機制~沒有對錯~引用一些報告若非商業利益權謀想必出於善意~
就 ...
kissesteven 發表於 2012-1-8 14:15



    說的好   討論到現在  都是誰說  誰看到報告  就是咱大家沒看到報告   快把報告貼出來 以昭公信  否則光說不練  其心必異  內含奸宄 必成大家唾棄的目標
作者: 傲笑    時間: 2012-1-9 12:17

普洱茶是健康飲品,不是致癌物
客觀的說
有可能會致癌的是一些保存上受了霉變的一些劣品(濕倉茶)
老實說,我看到一些濕倉嚴重的茶品,心裡真會起雞皮疙瘩
那些茶真的不要喝,什麼金花銀花的...不要相信這些,那是黃趜毒素,真會致癌
喝茶,不管新舊,就是要乾淨,堅持這點就對了
作者: johnny    時間: 2012-1-9 15:25

其實就是有一票想買 買不起的人  惡意散布謠言  因為  這些謠言提不出 檢驗機構  日期 檢驗者及檢驗報告說 ...
asimon 發表於 2012-1-7 11:56



兄台沒必要老是這麼說吧!

依小弟而言,濕倉黴變,長白霜的老茶就算是老紅印或88青
送我喝我都喝不下去,更別說要花大錢去買啦!
作者: asimon    時間: 2012-1-16 08:44

兄台沒必要老是這麼說吧!

依小弟而言,濕倉黴變,長白霜的老茶就算是老紅印或88青
送我喝我都喝不下去,更 ...
johnny 發表於 2012-1-9 15:25



    恩恩  其實  有乾淨的老茶喝  絕對是第一選項  但目前純乾倉茶品 2010年後非常多  90次之  80已經鳳毛麟角
而老茶絕大多數是港倉退霜品(白霜只要經一段時間就會退完  不喝 一般人光看分辨不出)   要喝 70 -80  純乾倉茶品  那只能看福報及財力了  目前市面上  只要是70-80-90˙純乾倉加上好的茶質 店家大都惜售 想買還要店家心情好....
作者: kan23644    時間: 2012-1-16 10:32

普洱茶是健康飲品,不是致癌物
客觀的說
有可能會致癌的是一些保存上受了霉變的一些劣品(濕倉茶)
老實說,我 ...
傲笑 發表於 2012-1-9 12:17


喝茶真的有這麼難嗎,其實就如樓上 傲笑兄所寫,
喝茶,不管新舊,就是要乾淨,堅持這點就對了,
茶分新舊,新的茶有著比較新的味道,
而老的茶有著比較老的味道,茶的本質,應是自然的味道。

建議可採取*能買餅絕不筒*能買茶樣試喝*絕不買餅*不是有這麼一句話*
人怕死*茶怕比*不是嗎...最後再用捨去法
有任何異味(或不好的味道)如化學藥水味,消毒水味,倉味(臭曝味),
輪胎味....等,再加上任何感覺會刺激到的茶品,通通去除掉後,
留下來的就會是比較適飲的茶品了,
老實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與其坐困愁城,行有不得,倒不如反求諸己,
反正都是要喝茶嘛,就平時多注意留心一點,日積月累下來,搞不好
以後還能教導*教導想喝茶的年輕人,又何樂不為...?”
最後,回歸到最平常的部分知識, 茶分粗細,粗一點的茶也是會回甘的,
只是回甘度比較慢一點而已,絕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異味或會刺激的不舒服味道的,
而喉韻回甘+兩頰生津(至少兩頰不會澀澀的)上顎也是不可以感覺乾乾的+
喝完茶湯後喉嚨後不會乾乾的(其中以這個最重要).,
就是吞唾液(口水)會感覺不順感(ㄎ一ㄝ.ㄎ一ㄝ) , 以上與大家分享。
作者: teawhu0116    時間: 2012-1-16 22:54

那我一大堆生龍珠,包裝紙,茶被銀魚啃過的,怎辨?
作者: w88    時間: 2012-2-17 20:51

之前也買了有白黴的茶,有一天會退光光嗎?退光了就可以安心喝嗎?
作者: ak12v    時間: 2012-3-27 10:08

吳小姐的說法部份是對,但有點斷章取意
因如是傳統優質之普洱茶應不會有害菌
但是如烏魯木製,如刻意加濕、噴水、加藥之仿老茶那就像吳小姐講的很危險
但這版上看到的茶絕大部分的普洱皆安全,因高手如雲想以假亂真很難
作者: jovisaint    時間: 2012-3-28 17:19

回復 31# ak12v


    刻意加濕會得癌症
作者: 菜鳥    時間: 2012-3-29 02:51


食品如已有發霉現象(指已大量繁殖長出霉斑肉眼可見者),且該現象非屬正常之加工過程,表示食品已腐敗變質,乃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




小弟將”發霉”(指已大量繁殖長出霉斑肉眼可見者)普洱茶送至SGS檢驗~依照〔〔行政院衛生署92.05.27 署授食字第0929210167 號食品微生物之檢. 驗方法-黴菌及酵母菌之檢驗〕〕.

所得結果~1.0 x 10 CFU/g~(很低的菌叢數)~以此標準來看~未發霉的普洱茶.很可能驗不出”黴菌”



烏魯木齊  搞不好10 CFU/g全部都是酵母菌也不一定???  發表於 2011-11-18 01:24

只要您別聽信像烏魯木奇這類.明知空氣中充滿各類菌種卻~又愛道聽途說之輩(發霉還得分益菌害菌)的”鬼扯”

去喝那些發霉的普洱茶~那樣便可降低您的風險~
作者: brownsheep    時間: 2012-3-29 09:11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去看過「純古法」釀製的醬油、豆腐乳、乳酪甚至醃梅子等發酵食品?如各位所言,看過之後保證不敢吃!這些東西剛開始發酵時是非常噁心的,有綠有白,一堆長毛,也就是你們口中的「發黴」!但是漸漸這些黴菌被其他的菌種所取代,食物的外觀也開始有些轉變,等穩定了,就是市面上所看到的樣子了!
還記得以前生物有讓過,生物成長,是由所謂的低等生物,先對土壤性質做改變,才能有更高等的生物進駐,所以一個土地,先有黴菌、細菌、水草、雜草、灌木…等依序進去。
所以有些觀點,說對好像對,例如茶葉會長鰴菌,也一定會長,過濕會看到一大塊,但是鰴菌也是為協助轉化的菌舖路,讓生茶的轉化會更好,放到乾燥的地方後,會做不同的轉化!
想丟當然也可以啦,不過放一陣子之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抗生素就是黴菌做的!
作者: lica    時間: 2012-3-29 09:32

依照歷史法則來說
每每出現這種打壓普洱茶的新聞之後
普洱茶又要大漲了 艾~
作者: 菜鳥    時間: 2012-3-30 21:00

之前也買了有白黴的茶,有一天會退光光嗎?退光了就可以安心喝嗎?
w88 發表於 2012-2-17 20:51



    早晚有一天會退光光的~(乾燥環境下)~

 退光了當然可以安心喝囉~~~~(黴菌毒素~有的是慢性中毒~量多.量少也有關係)~

 也許喝個20~30年都不見得有事~(就如同醫學證實吸煙有礙健康~但~有誰見過死亡報告寫著死因:吸煙)~
作者: chiang168    時間: 2012-3-31 01:01

我喝茶一定喝乾淨的茶,從不喝有臭曝的茶,
從不擔心這問題,我覺得因為近幾年普洱茶,
真的太紅了,所以賣其他茶的,種其他茶的,都找縫隙,
攻擊他,說不定也有大茶商,(台灣,大陸)攻擊他,最好讓他崩盤
再大肆搜購,重新洗牌,要不然都漲太高了,沒啥利潤可言,
股票市場不也是如此沒有大跌哪有超額利潤
怕的都送我好了,運費我出  哈哈哈
作者: maxi11571    時間: 2012-4-1 11:17

他的論點粉多是以偏蓋全
作者: johnny    時間: 2012-4-2 11:21

以下關於發酵及發黴現像及對人體的影響,取自期他網站可參考一下.

黴菌的學名是「真菌」,屬於微生物的一種,微生物依粒子大小與特性可分為 5 大類,分別是濾過性病毒、細菌、放射菌、真菌(黴菌)及藻類。現有文獻記載,已知的黴菌有 6 ~ 8 萬種之多。黴菌對於地球生態環境有淨化作用,在醫藥品及發酵食品的製造上也有其特定功能,對人體並非全然無益。但是,黴菌對食物、住宅、建築等造成的損害,不但影響美觀,也不衛生,人體更可能因此感染疾病或導致過敏。黴菌的身體是由細長的細胞排成一列的菌絲組成,由菌絲分生出孢子,黴菌的顏色是由孢子或裝孢子的袋子顏色來決定的。組成菌絲的細胞,有的細胞和細胞間有分隔,如青黴菌、麴菌;有的細胞和細胞間沒有橫隔,如毛黴菌、水黴菌。黴菌屬於真核細胞,它們的進化階段比細菌高,由像管子一般的細胞組成。它們的細胞裡不含葉綠素,因此不能自己製造養分,必須附生在別的動植物,或其排泄物、遺體上面,靠分解這些物體來取得養分,是一種沒有根、莖或管系區分的原始植物,多數具絲狀構造。
常見的黴菌;
青黴菌:青黴菌常生長在麵包、皮革、果皮和衣類上,種類很多,約有一百五十多種。孢子呈青綠色,因此稱為青黴菌。青黴菌的孢子附在孢子梗上,呈串狀排列,稱分生孢子。青黴菌可以產生抗生去青黴素(或稱盤尼西林),是現代重要的藥物。
水黴菌:水黴菌附生於水中動植物的遺體上。種子或家蠅的遺體在污水中放置數日後,物體的周圍會長出狀似白棉絲的水黴菌絲。在池沼中,甚至也有附生在活魚身上,會侵害魚致死的水黴菌。
麴菌:和青黴菌類似,能產生分生孢子,只是孢子梗著生在漲大的菌絲頂端上。麴菌可用於製造各式醬類、醬油等。
毛黴菌:生長在丟棄的食物上,形狀如頭髮一般。
對食品的影響:食品中若產生微生物繁殖現象,食物成分便發生變化,喪失原有的形狀、顏色、味道等性質,發出異臭味或生成毒素,導致食品腐敗不能食用。
對建築物的影響:建築物會因為黴菌的作用使得材料變質、劣化、分解、腐蝕、崩壞而失去原有功能,形成微生物災害。
油漆、壁紙、木材、纖維、皮革類材料,玻璃如相機、顯微鏡的鏡頭都會產生黴菌。混凝土牆面常因水氣滲透產生壁癌。在下水道中,嫌氣性細菌會把水中的硫酸鹽分解為硫化氫,附著在下水道或污水處理廠的混凝土牆壁上方或水面附近。大氣中的好氣性細菌會把硫化氫轉變成硫酸,對建材造成腐蝕,日本就曾發生下水道遭腐蝕,導致道路下陷約 50 公分的事故。
一般認為塑膠不會腐壞,但實際上塑膠卻是黴菌的最愛。在住宅的浴室、粉刷壁面、磁磚縫隙、衣櫥背面、壁櫥內、衣服等,到處都會發霉。金屬類材質也會發霉,飛機的鋁合金製燃料箱就曾有因發霉而產生破洞的案例。
對人體的影響:潮濕的環境最容易使食物及物品發霉,居住在其中的人可能因吸入黴菌毒素,使呼吸系統受到影響,導致過敏或其他慢性病。黴菌引發人體病變分為感染、中毒及過敏三種,透過空氣中浮游菌、孢子或黴菌的代謝物,經由口或食物、接觸進入體內累積發病,嚴重者損害體內器官、神經功能,導致癌症。
黴菌是一種普遍存在於生活環境周遭的微生物,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生長。皮膚表面、指甲內或頭髮、生殖器等部位,都很容易受到黴菌的感染,再加上臺灣悶熱多雨的氣候,正適合讓黴菌大量繁殖,因此皮膚黴菌感染在臺灣是十分常見的疾病。感染皮膚的黴菌包括皮癬菌、皮屑芽苞菌、念珠菌等,其中又以皮癬菌最多。
台灣氣候濕熱是適合黴菌生長的好環境,尤其是飄浮在空氣中的黴菌孢子或代謝物,易成為人類的過敏原,引發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結膜炎、腸胃炎、皮膚炎等過敏症。調查發現,10%的過敏氣喘患者是黴菌過敏所引起的。近年來許多人的居家室內都使用溫濕度控制、冷暖氣調節,易導致居家密不透氣、通風不良,室內濕度維持在70%以上,如此的高濕度極易助長黴菌的繁殖。因此,台灣具有過敏體質的人,極易產生各種過敏症狀,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黴菌的生長一定要有可以取得營養、溫暖及潮濕三個條件。黴菌適合生長在氣溫攝氏 15 ~ 20 度,而且潮濕的地方。黴菌的孢子在空氣中飄浮著,隨時會附生到各種東西上。當生長的條件適合時,就會從孢子長出菌絲進行繁殖。黴菌的出現也會受氣候影響。多數黴菌孢子喜歡在乾燥多雲的氣候裡傳播,因此美國黴菌的高峰時間是在 7 ~ 10 月,冬天的寒冷會讓黴菌暫時消失一陣。但較溫暖的地區,四季都可見到黴菌的蹤跡,台灣的氣候濕熱,從 3 ~ 12 月都是黴菌大量繁殖的季節。


  生物體內的能量,主要以「呼吸作用」產生,少數藉「發酵作用」產生。

「呼吸作用」是一種藉由氧氣燃燒澱粉、蛋白質、脂肪...等養分的過程,除了產生能量,還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而發酵作用完全不需氧氣就可以分解養分,不過產能率較低。在早期的地球,大氣中尚無氧氣存在的時代,生物利用發酵作用維繫生命。
酵母菌平時行呼吸作用,缺氧時可以進行『酒精發酵』,人們可以利用酵母菌來釀酒、做醬油、做麵包。其過程為: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而動物的細胞可以進行『乳酸發酵』。在激烈運動、氧氣來不及供應的狀況下,肌肉會進行乳酸發酵持續提供能量。但是乳酸最後還是要送到肝臟資源再利用,如果乳酸堆積在肌肉細胞,隔天會感覺非常酸痛。其過程為: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