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請問用天目釉燒出來的茶杯喝茶會比較好喝的原因是什麼 [打印本頁]

作者: 阿吉    時間: 2010-10-31 01:52     標題: 請問用天目釉燒出來的茶杯喝茶會比較好喝的原因是什麼

請教個位先進用天目釉燒出來的茶杯喝茶會比較好喝的原因是什麼
還有那種茶杯會很貴嗎
謝謝
作者: 清涼齋    時間: 2010-10-31 05:51

有改變水質的效果,價格從數百萬元到幾百元不等.........................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0-31 09:17

天目釉喝茶會好喝一點,可能與「遠紅外線」有關,當然弟沒有實際測過,
但近代的天目釉大多是屬氧化鐵類的釉,加上高溫燒結(部份作家都有燒到1250度以上),
故具備一定程度的遠紅外線能力是十分可能的。
不過真正宋代的天目釉溫度可能就沒有這麼高,釉料配方也已失傳,故是否有遠紅外線弟就不知了。
價格方面,現代作家的作品價差確實不小,唯應該選擇「單掛釉」且溫度夠的作家作品,會比較好一點,
不宜單純比價格高低,因為品質有差。
以上供參~
作者: 阿吉    時間: 2010-10-31 10:10

謝謝您的解說
作者: icbc    時間: 2010-10-31 11:12

老天目價貴,且量少偽多,要非常小心初入門,不建議購買
現代天目則江有亭,邵椋揚屬台灣較早期投入天目者,可多參考
不過價位不低,約在五,六位數
近期有鄭順仁及江圩較有特色,價位中等(四或五位數視完整度及大小)
至於茶是否較為好喝,個人感受不同當做喝茶的另一種樂趣即可
作者: jameshook    時間: 2010-10-31 14:04

回復 3# 下港人


兄您好, 想请教天目釉如何看烧结温度够不够?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0-31 14:34

回復  下港人


兄您好, 想请教天目釉如何看烧结温度够不够?
jameshook 發表於 2010-10-31 14:04

燒結溫度基本上可由陶器的音頻辨識之(將器具放在手掌心,以另一手的手指輕彈之),
通常音頻越高,溫度越高,(音頻也是陶磁玩家判斷真仿的重要依據,不同時代的不同東西有不同的音頻),
另外可以看裸胎部份(天目杯大多有)的顏色及土質,土質要夠好才能燒的夠高,
若是看起來脆脆的,那肯定很難受得了高溫,
溫越高時,土胎顏色也會越深沉,
若是當代作家可再佐以商家的說明,應該就可以判斷了。
以上請參考~
作者: jameshook    時間: 2010-10-31 14:45

本帖最後由 jameshook 於 2010-10-31 14:49 編輯

回復 7# 下港人


谢兄的指教
小弟的天目碗釉面差不多包围整个碗,只有圈足有微微的白底.
想必是白泥,所以很难看到足不足温.

小弟的天目碗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0-31 14:53

回復  下港人


谢兄的指教
小弟的天目碗釉面差不多包围整个碗,只有圈足有微微的白底.
想必是 ...
jameshook 發表於 2010-10-31 14:45

兄也可以輕扣聽聽音頻。
圈足的土是白的,可能是加高嶺土,以增加耐溫程度,應該是近代的作品吧,
就溫度上看,弟個人認為高溫的可能性是有的。
作者: jameshook    時間: 2010-10-31 15:21

兄也可以輕扣聽聽音頻。
圈足的土是白的,可能是加高嶺土,以增加耐溫程度,應該是近代的作品吧,
就溫度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0-10-31 14:53



05年买的,店家说是台湾名家,不过名字我可忘记了
当时觉得有趣就买了,也没别的想法.
只是当心温度不够,而不适用来喝茶
作者: Liao    時間: 2010-10-31 15:29

說不定是因為材質的能量改變了分子,試試看拿來喝白開水或酒,會不會不一樣,不過小弟沒試過,值得研究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0-31 15:33

說不定是因為材質的能量改變了分子,試試看拿來喝白開水或酒,會不會不一樣,不過小弟沒試過,值得研究 ...
Liao 發表於 2010-10-31 15:29

「據說」能量足夠的遠紅外線可以將水分子切割的更小,所以才會更好喝,
弟沒有實驗過,僅供參考~
作者: jameshook    時間: 2010-10-31 15:36

回復 9# 下港人


刚刚把杯放在手心,然后用手指轻弹,音频算高.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0-31 15:41

回復  下港人


刚刚把杯放在手心,然后用手指轻弹,音频算高.
jameshook 發表於 2010-10-31 15:36



   
作者: vinofly    時間: 2010-10-31 15:57

那用天目釉燒出來的茶壺泡茶是不是更不得了................73青變紅印.......
作者: t775921    時間: 2010-10-31 17:55

朋友有買過2塊用遠紅外線做的直徑約6公分吧 圓圈餅
價格大約6000元  倒一杯高粱放在上面說會變陳年  個人喝了是比較不辛辣
香菸放上去長壽變大衛   很神吧
煮茶放下去會變甘   
那東西據我所瞭解  酒是有感覺   其餘沒有感覺到......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作者: vinofly    時間: 2010-10-31 18:09

朋友有買過2塊用遠紅外線做的直徑約6公分吧 圓圈餅
價格大約6000元  倒一杯高粱放在上面說會變陳年  個人喝 ...
t775921 發表於 2010-10-31 17:55



請問有圖嗎,小弟想了解一下........... ..買來放茶倉.........
作者: t775921    時間: 2010-10-31 19:49

沒有耶  那是別人家東西   感覺像2個茶墊直徑6公分厚度有0.3公分   
你可以上網查看看  遠紅外線  產品
作者: Liao    時間: 2010-10-31 20:24

回復 12# 下港人


小弟之前有看過類似的產品,試了一下喝起來感覺不一樣,但也說不上是不是比較好喝,說不定是心理作用吧=     =
作者: Liao    時間: 2010-10-31 20:26

回復 16# t775921

小弟之前試過的產品就是這個,裡面填充看起來像是沙子的東西,但還真不知道那一些些沙那麼貴orz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0-31 22:12

小不個人看法
會覺得天目碗"好喝"的原因 可能與杯型有關 杯口寬接觸面大 杯緣內修順嘴 入口溫和不激浪
光是釉本身不容易有加分作用 若要說好喝
自己的經驗 吉州窯比天目佳 現代柴燒要土火對味也是非常好
淺見 淺見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0-11-1 17:18

本帖最後由 lin146 於 2010-11-1 18:02 編輯

如 下港人兄所說 :

挑 天目茶碗確實以 單掛釉 為佳 .
窯燒要高溫 ...  如果最深入一點說 : 如果要產生真正的油滴鷓鴣斑  . 須要燒出 " 還原燒 " 的程度 .
也就是窯洞內要燒到缺氧 . 然後再把釉料中的主要成份 ... 三氧化二鐵   中的氧氣抽出 . 形成油滴的洞 .
小弟手上 陳坤和老師的作品 . 其達到的溫度達 1350度 . 也因此成品的音頻甚高 .
這次在高雄茶會上 .  小弟友帶 4 個真正的 油滴鷓鴣斑 茶杯 . 與一只 雙掛釉黑碗 ... 許多茶友在第一眼還不能分出其中差異 . 其實也常有朋友上手了 5-10 分鐘才看出差異 . 但一看出差異就會對 雙掛釉的黑碗 大大失望 ... 其實這是一般高工陶藝課就能學會的入門技術 . 遠較還原燒的真正天目碗遜色多多....
在茶會當時我也有當場敲出幾次聲響 . 音頻之高讓很多茶友印象深刻 .
天目碗-鷓鴣斑茶盞-----[ 談: 鷓鴣斑油滴天目 ] 展開圖片 收合圖片回上一頁





中間的就是雙掛釉 ... 做法是 先上黑底釉 再噴上 米白色的釉料 ... 約 1100度就可燒成 ... 初看很整齊均勻 . 其實這像是油畫的方式 . 要寫字畫圖都可以 .




下圖是生坏素燒 ... 左邊是素燒 800度 中間是燒到 1200度 . 都是的氧化燒 ....  最右邊是 還原燒 燒到 1350 (窯內缺氧) 生坏經過還原燒其中的分子結構也產生變化 . 顯得更硬實有結晶感...


有上釉的都是單掛釉最上方的中間是 還原燒 (窯洞內須缺氧)1350度 . 左右兩只中間不上釉的教材是 氧化燒 (窯洞內不缺氧) ... 這燒法所產生的油滴是平面的 .


真正的天目確實會改變茶湯 . 使之更加柔順 ... 這只要兩只不同的杯子裝同樣的茶湯 . 同時對飲就會發現 ...
作者: 僕人    時間: 2010-11-1 18:27

小弟經驗
一般瓷器同樣杯型,同時出廠的杯子,只是釉色不同,喝茶感受也會不同
一般白色香氣比現顯,綠色口感比較柔和
天目杯以收藏來說  江老師藏色天目確實無話可說  美極了
但是對照喝茶來說 江老師的天目杯比不過蕭老師的天目杯
有茶友對照過,據說可以讓酒降低辛辣

小弟比對過蕭老師的天目杯,同樣杯型不同釉料
確實喝茶感受不同,所以
天目杯對喝茶的加分應該是 釉色 不是杯型
以上小小經驗僅共參考...非絕對標準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 20:15

天目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 鐵與茶有著某種契合
生鐵壺煮水 泡茶還不錯
鐵相對於其他金屬較易取得 價位也相對的低
釉藥中金屬多種 較昂貴者有時基於成本考量會被取代
氧化鐵沒有代用品的問題 太廉價了
另一個角度來說 就是以氧化鐵為主配方的釉 基本上比較原始 比較沒有化料 不需要"代用配方"
比較原始 比較原味可能就會比較好喝
基於這個點 或許可以說釉會有影響
作者: 天夜    時間: 2010-11-1 20:28

朋友有買過2塊用遠紅外線做的直徑約6公分吧 圓圈餅
價格大約6000元  倒一杯高粱放在上面說會變陳年  個人喝 ...
t775921 發表於 2010-10-31 17:55



    小弟有在一家茶行看老闆把高粱倒入老段泥壺,整把壺變的冰冷 ,大約10分鐘後, 老闆到2杯給我..當然一杯就是老段泥壺倒出的 .
原瓶嗆又帶辛辣, 而老段泥那杯...........哇哩勒..........極品 .怎會差那麼多
原來老壺還有這功用
這是真的, 小弟當場喝到的.但壺要夠老 .
多老?
不知道 .
作者: vincent6171    時間: 2010-11-1 20:57

回復 25# 天夜

不妨試試真壺的杯或茶海裝酒
保證嚇一跳
弟有次因用此等怪物茶具喝新製高粱  結果不知不覺喝到宿醉...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1 23:22

如 下港人兄所說 :

挑 天目茶碗確實以 單掛釉 為佳 .
窯燒要高溫 ...  如果最深入一點說 : 如果要產生真 ...
lin146 發表於 2010-11-1 17:18

林兄好資料,好天目,讚~
作者: 阿吉    時間: 2010-11-2 02:40

回復 22# lin146


    感謝您的解說
作者: lee5168    時間: 2010-11-2 09:54

回復 22# lin146


    謝謝前輩詳細的解說,學習了
作者: jasperlu    時間: 2010-11-2 15:29

應該是遠紅外線,
我之前聽葉兄說過
作者: jasperlu    時間: 2010-11-2 15:32

小弟有在一家茶行看老闆把高粱倒入老段泥壺,整把壺變的冰冷 ,大約10分鐘後, 老闆到2杯給我..當然一 ...
天夜 發表於 2010-11-1 20:28



    我聽建宏兄說過類似理論,
可以問問真壺
作者: canterbury    時間: 2010-11-2 17:37

小弟的朋友經營真正龍泉青瓷杯 ,就是龍泉當地原材原礦,古法燒制的!

龍泉青瓷又分哥窯、弟窯。

哥窯入口聚香,水質軟化;弟窯入口聚香不如哥窯,但水質軟化強過哥窯甚多。

小弟跟朋友各要了一個,帶著哥窯去隱樵跟他那邊的官釉、仿制的龍泉青瓷、汝窯PK,發現還是正港的龍泉青瓷在軟水、聚香皆大勝。

可以上小弟朋友的網站,裡面有很多資源。 http://www.artporcelain.blogspot.com
作者: 日月弘    時間: 2010-11-2 18:10

學習囉..3QQ
作者: idiot    時間: 2010-11-2 18:45

貼點link

http://tw.myblog.yahoo.com/hosl6 ... =1&sc=1#yartcmt

http://www.mainichi-art.co.jp/pa ... nkenkou/youhen.html


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 ... ;CategoryID=1179151

http://shop.ginyo.jp/products/detail613.html

http://www.edogawa-art.jp/miracle/
作者: PUERH92    時間: 2010-11-2 23:30

如 下港人兄所說 :

挑 天目茶碗確實以 單掛釉 為佳 .
窯燒要高溫 ...  如果最深入一點說 : 如果要產生真 ...
lin146 發表於 2010-11-1 17:18



   
作者: 耕心人    時間: 2010-11-2 23:37

小弟有在一家茶行看老闆把高粱倒入老段泥壺,整把壺變的冰冷 ,大約10分鐘後, 老闆到2杯給我..當然一 ...
天夜 發表於 2010-11-1 20:28

應該是遠紅外線,
我之前聽葉兄說過
jasperlu 發表於 2010-11-2 15:29


前一陣子朋友用不同釉水的台灣柴窯/天目/仿哥*/仿龍泉...
倒同一瓶高梁新酒與幾個瓷杯...內比比.
發現...柴窯杯內高梁新酒確實較甜水.
作者: canterbury    時間: 2010-11-3 09:25

昨天小弟打電話給那位經營青瓷的朋友,請教軟水原理,大致上如下:

陶瓷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遠紅外線產生器,氣功也是一種遠紅外線(骨骼也是一種陶瓷,修練有成的人可以藉由骨骼發功)。
目前已有論文證實遠紅外線對生物體的生長、復原有一定的功效,故又稱生育光能,已經有應用在復建上了。
另外,也證實會改變水分子形狀(水分子為H2O,成倒V字型,中央為O,兩端為H)。
現在推測應該是水分子形狀改變造成不同口感。不同材料,共振所產生的波長不同,會有不同口感。

PS.他說奈米水根本就是虎濫,業者聲稱它的機器可以讓水分子成為奈米等級,殊不知道水分子本來就是以奈米在計算的,一個原子大約1~2奈米。

另外,朋友認為要在一定溫度口感才會顯著,本身給予熱量就是給陶瓷能量,才有辦法使其晶格共振較劇烈,進而產生遠紅外線。雖然話說只要在絕對0度(攝氏-273)任何物體都能產生放射線(所以才會有紅外線影像儀的應用,電影常常演,可以在黑暗中找到確切行蹤。)
,倘若給予能量,效果會比較顯著。

我問朋友這些為何不寫在網站上,這樣就可以為大家解迷了,他回答,目前他還在實驗中,因為這些都只是宣稱,他弟弟目前還是成大研究生,他本身也是成大校友,所以請他弟弟用IR(這我就不大懂是啥!)去測試,是否如此。屆時,他會一併把結果與證據公開,倘若不是此原因,可能就還得繼續研究。

最後問了一下他的價格,恩........據說不到隱橋的1/6,一大張是5個小朋友,應該2個小朋友有找。陶藝是他的興趣,他的本業是在科學園區作操不死的工程師。
又這麼有心想追求真理,多給他支持吧。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0-11-3 11:48

本帖最後由 lin146 於 2010-11-3 16:59 編輯

關於建盞 (原產於宋代福建省建陽) 與 天目碗 (日人稱之) 其中的緣由 . 小弟曾用短句以去繁化簡的方式寫過一篇短文 . 或許能讓許多朋友較快瞭解 ...


啟於大唐 . 盛於宋代 . 釉色幻化 . 窯燒曜變 . 萬中得一 . 徽宗命名 .
鷓鴣斑盞 . 日僧學法 . 天目山寺 . 禪學茶道 . 傳回東瀛 . 朝野仰慕 .
法無上法 . 酌藥王茶 . 品甘露水 . 道法自然 . 茶禪一味 . 見盞晶瑩 .
天幕繁星 . 感嘆頃心 . 誇而讚之 . 城池易得 . 此盞難求 . 陶師競研 .
效其形貌 . 竭力盡心 . 得其一二 . 溯其本源 . 名稱天目 . 元朝南入 .
風雅無意 . 茶盞褪色 . 八百餘年 . 技藝失傳 . 窮究莫測 . 幸有科學 .
百般演算 . 千般實驗 . 敗品堆成 . 耗枯家業 . 終於有成 . 還原燒法 .
抽氧結晶 . 隨機成敗 . 百有一二 . 再顯釉彩 . 油滴兔毫 . 直追古藝 .
晶中之精 . 粹中之翠 . 國內海外 . 難覓勝出 . 記述幾何 . 寄緣有情 .




關於 天目碗 已在臺灣陶藝界留意許久 . 直到最近才在有所瞭解後涉入 . 當然這也是個性使然 . 不願盲從一定要知其所義並待因緣成熟後方所做為 .
此等 鷓鴣斑天目茶碗 是諸多藝師中最具學理背景 (中原大學本科系實驗室指導老師) . 成型也是最趨近宋盞本貌 (此點由日本東洋陶瓷研究院院長比對該館所藏宋盞後所明說) . 所具難度甚多 : 釉藥的調配 . 陶土的配方 . 在製作時須承受極高風險與挫折感 ... 還原窯燒是一門很深又無法控制的學問與考驗 .
還原窯燒隨機把釉料成分中的 四氧化三鐵 & 三氧化二鐵 隨機析解其中的部分氧分子 . 再由高溫溶融的液態釉流覆其析出後如火山噴口的表面. 若成為圓形孔即成-油滴 . 線條孔即成-兔毫. 此結晶斑隨機而出非人力所能左右. 僅能盡己之力調配出各家心法與秘方 . 從釉料.胎土與窯燒方式求取最大的可能成功率與成品水平 . 往往在整窯的化學反應中出現的成功率常不及一成 . 若不論科學單以經濟與工業的角度觀之 . 如此高的不良率實非可為之事 . 但藝術之本質就在突破範疇與成就無言言無的藝境氛圍 . 這便是此盞所精彩獨具之處 . 陳老師復甦創作的天目碗便深具此味 .

這位陳老師本是我的茶友 . 品味各類上等好茶已有40年的經歷 . 因為常逛茶藝網站 . 在2008年意外尋得我的個網並時常駐足瀏覽 . 默默觀察這我這傻老闆所發表關於茶與壺的許多文章 . 幸蒙不棄才疏德薄 . 屢次來電與小弟談茶語論家常 . 好幾次都是一個鐘頭以上 . 也因此識彼此為同好知音 . 後來得陳老師近年盡情於燒陶的研究並以油滴天目為創作使命 . 多年來雖創作了許多佳作 . 卻因非陶藝科班出身所以前幾年少得知音 . 弟便興起幫忙推廣與介紹的心願 . 因為彼此經常相會 . 許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皆能得到解答 . 來店的好友也常有機會親見上手此等傳器 . 之後再廣查相關資料後 . 感得需將之彙整條列 . 期能化繁為簡略建架構 . 讓玩家好瞭解與消化 . 期間也多次參訪幾處陶藝店見習各個大家之作 . 見識再得開展心中也更為篤定  . 陳老師目前雖不是高知名度的藝師但若單論燒天目的功力卻絲毫不遜海內外成名大師 . 今年 2010 也受邀參加臺灣當代藝術拍賣會是少數幾位不須繳交上架費的藝術家 (陶藝家) . 三件頂級作品被拍賣公司訂價達 6位數 - 7位數 . 雖無當場成交但已證明其藝術創作的水準已廣受肯定 . 會後另有藏家希望以8折收藏 . 但因屬檯面下動作被陳老師拒絕 .

茶當為藝不單為飲 . 如此方符合茶道悠揚的文化格局 . 歷史茶器所伴演的角色正是傳承相繼的極重要一環 . 此宋代茶盞的重現光芒 . 各方陶師競盡心力共成大業 . 實是文化大國人民之幸也 . 吾輩小兒略盡棉薄參與其中 . 或能得一絲餘輝之暖流濁世之螢光 . 也盼得蘭室薰染之幽香....
作者: jasperlu    時間: 2010-11-3 12:33

回復 26# vincent6171


    小弟在建宏兄處試過,
的確如兄所言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0-11-3 16:55

本帖最後由 lin146 於 2010-11-3 16:57 編輯
關於建盞 (原產於宋代福建省建陽) 與 天目碗 (日人稱之) 其中的緣由 . 小弟曾用短句以去繁化簡的方式寫過一 ...
lin146 發表於 2010-11-3 11:48



   對我來說  要拍攝天目碗是很不容易的事 . 這幾年拍攝過許多次都因為抓不到最佳的光線投射角度 . 每每讓美好的作品失色很多 .

今天再次嘗試 . 只採用一盞100燭光的大燈竟有不錯的表現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0-11-3 17:32

回復 40# lin146


    油滴的特寫

片狀又分明的油滴 .... 若用高倍放大鏡細觀 . 得見如鑽石般光芒
玻璃般剔透的結晶釉面 .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1-1-2 14:50

這坯身用的是日本"紫紅土"
能燒1350???聽聽就好!!!

作者: fish6677888    時間: 2011-1-7 18:29

感謝分享~
作者: pighouse1207    時間: 2011-5-16 08:54

回復 2# 清涼齋


請問一下
價格差距這麼大
如果只是要茶湯滑順
幾百元的就可以達到此效果嗎??
作者: 自得其樂    時間: 2011-5-16 09:07

長知識了 多謝整樓的大大分享
作者: 石鼎    時間: 2011-6-23 13:43

還原成"2價鐵"!!
作者: Lilith    時間: 2011-7-2 00:17

請教個位先進用天目釉燒出來的茶杯喝茶會比較好喝的原因是什麼
還有那種茶杯會很貴嗎
謝謝 ...
阿吉 發表於 2010-10-31 01:52


只要因為鐵的效果,功能同老鐵壺~
很貴跟不貴 差別在胚體與上釉技法~這個價格就差很大~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2-26 11:31

回復 22# lin146


這都是雙掛釉方式燒出來的,破綻很多。(油滴天目雙掛釉最大破綻在 : 1.碗內底部中間處2.垂釉稜線3.碗口稜線)
很多作者說是單掛,聽聽就好。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2-2-26 22:53

天目釉喝茶會好喝一點,可能與「遠紅外線」有關,當然弟沒有實際測過,
但近代的天目釉大多是屬氧化鐵類的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0-10-31 09:17


今天第一次研究天目,請問何謂「單掛釉」?有何特徵?
誠心請教,在此先謝過。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2-2-27 14:27

今天第一次研究天目,請問何謂「單掛釉」?有何特徵?
誠心請教,在此先謝過。 ...
chen6955 發表於 2012-2-26 22:53

所謂的單掛釉,就是只上一次釉,
釉色表現的變化全部依賴事前釉藥的調配及窯溫的控制,所以難度較高。

現在市場上有部份的天目,是上兩次釉或再次用「噴」的方式再上第二次,以增加釉色的變化及流動感。
通常表現變化會較大、較艷,細心看有時可以看出是「兩種」釉的效果。
作者: angelholy    時間: 2012-3-22 00:22

根據經常在燒天目的師傅解說呢...
(目前大部分的天目都是他燒的,不能提供這位師傅的姓名
台灣有許多柴燒還有天目的老師也是這位老師的徒弟)

要馬就是利用柴燒的效果方是燒天目...那樣就會有軟化的效果
另外一種就是非柴燒,陶土或者瓷土
在釉的裡面添加了一些特殊的礦石,像是火山礦或者能量石
然後再丟進去燒,也會有效果
但,通常只要常常泡的情況下 每天使用8小時多
大概2年到4年就會失效了.....
但是此種的效果是最快的,比柴燒來快
就是它是有期限的,柴燒是沒期限的

我自己也有收了不少天目...
喝起來是覺得還好,天目主要好看成分比較多
喝水喝茶的時候欣賞華麗的紋路是比較主要的

天目的種類也很多像是曜變天目、玳瑁天目…不少種類
效果的話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主要都是看那位師傅加了什麼在裡面
我認識的老師,他大部分製作包含柴燒 ,都是添加日本的火山原礦
所以軟化的速度很快

有些師傅會加入電解石或者其他礦物
我是還有買過其他老師的,像是翁國珍或是彭明樹或者是林義元的
都有比較過@@....

恩......這樣講不知道會不會洩漏了什麼機密阿.....
作者: angelholy    時間: 2012-3-22 00:23

根據經常在燒天目的師傅解說呢...
(目前大部分的天目都是他燒的,不能提供這位師傅的姓名
台灣有許多柴燒還有天目的老師也是這位老師的徒弟)

要馬就是利用柴燒的效果方是燒天目...那樣就會有軟化的效果
另外一種就是非柴燒,陶土或者瓷土
在釉的裡面添加了一些特殊的礦石,像是火山礦或者能量石
然後再丟進去燒,也會有效果
但,通常只要常常泡的情況下 每天使用8小時多
大概2年到4年就會失效了.....
但是此種的效果是最快的,比柴燒來快
就是它是有期限的,柴燒是沒期限的

我自己也有收了不少天目...
喝起來是覺得還好,天目主要好看成分比較多
喝水喝茶的時候欣賞華麗的紋路是比較主要的

天目的種類也很多像是曜變天目、玳瑁天目…不少種類
效果的話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主要都是看那位師傅加了什麼在裡面
我認識的老師,他大部分製作包含柴燒 ,都是添加日本的火山原礦
所以軟化的速度很快

有些師傅會加入電解石或者其他礦物
我是還有買過其他老師的,像是翁國珍或是彭明樹或者是林義元的
都有比較過@@....

恩......這樣講不知道會不會洩漏了什麼機密阿.....
作者: angelholy    時間: 2012-3-22 00:24

請版主刪除我一篇文章吧@@ 我不知道為什麼重複了一篇文章出來了...
作者: angelholy    時間: 2012-3-22 01:55

我要修正一下~大部分的天目都是那位老師燒的這句話
台灣也有很多老師都會燒天目~~

所以針對這句話~~就請直接忽略了吧!!
我怕這樣講會有很多問題~這裡的文章好像不能修改...
所以我只好在底下回了@@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7 23:09

回復 7# 下港人

溫越高時,土胎顏色也會越深沉。........................錯地離譜
是哪位作陶藝告訴你的!!?越深沉是指陶土還原氣氛越強,並不等同越高溫。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7 23:16

回復 38# lin146


\\  再由高溫溶融的液態釉流覆其析出後如火山噴口的表面. 若成為圓形孔即成-油滴 .  \\
請教ㄧ下,那照理說釉層最厚處"油滴"(單掛),應該是最多或最大,怎沒有!!!?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2-6-18 03:58

回復  下港人

溫越高時,土胎顏色也會越深沉。........................錯地離譜
是哪位作陶藝告訴你的!! ...
伍男 發表於 2012-6-17 23:09


窯溫與氧化都是會影響土胎色澤表現的因素之一,這是常識。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8 12:30

回復 57# 下港人


是會影響土胎色澤沒錯,但你被誤植亂套!!!
這帖子裡的有色胎圖片,是萬琛公司自日本進口的一種叫"紫紅土"  ,燒成溫度最多只能耐到1260。
超過就會胎體發泡!!!色澤也會退卻淡化成不紫紅......。

陶土燒越高溫(氧化),顏色會越淡。磁土則會越(微黃)白。
陶土燒越高溫(還原氣氛越強),顏色會越深。磁土則會越(微藍)白。....................................這才叫常識!!!

現今台灣陶藝生態很"悲哀"的已被"異化"十幾年,不是所謂的陶藝家說的就ㄧ定對,自己要去做點功課印證!!!
當然,我說的你也別全信,自己去印證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2-6-18 13:10

回復  下港人


是會影響土胎色澤沒錯,但你被誤植亂套!!!
這帖子裡的有色胎圖片,是萬琛公司自日本進口的 ...
伍男 發表於 2012-6-18 12:30


呵呵呵~,看不出我誤植亂套了什麼。
您在哪看到我7樓是回「哪一張圖片」了?
我7樓跟本沒有在談哪個圖,連圖都沒有,您就看到土的進口商了?
了不起~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9 00:49

回復 59# 下港人


我只是舉例說明,你也可以舉例;別只會搞口水~~~
論壇是公開討論的平台,你的論述請問是基於實務經驗嗎???還是聽別人說的???
作者: 921    時間: 2012-6-19 11:25

回復  下港人
我只是舉例說明,你也可以舉例;別只會搞口水~~~
論壇是公開討論的平台,你的論述請問是 ...
伍男 發表於 2012-6-19 00:49


伍男先生好,
看您的發言覺得您應該是業者(可能有其他分身在T4U,因為這個帳號註冊很久了卻只有上線13小時,以這個帳號出來講話時又特別兇悍)。不管您是業者或是藏家,以您和藏窯、下港人兄討論的語氣..會讓很多人覺得您是來吵架鬧場的,這樣會偏離討論焦點也會影響您的專業喔。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2-6-19 11:57

回復  下港人
我只是舉例說明,你也可以舉例;別只會搞口水~~~
論壇是公開討論的平台,你的論述請問是基於實務經驗嗎???還是聽別人說的???伍男 發表於 2012-6-19 00:49


舉例就可以「無中生有」嗎?
明明我沒有在講哪一個圖,你就可以自己「想像」我在講哪一個圖嗎?

請問這是你的「實務經驗」?還是「聽別人說的」?

想要發表自己的看法,你自在去,不要亂扣人家帽子!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9 12:07

回復 62# 下港人

舉例若是無中生有,那我在說啥你根本聽不懂,既然聽不懂就沒啥好討論的~~~~~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9 12:15

回復 61# 921

我沒那麼多時間搞分身,若我的析論是模糊焦點,那你也跟他沒兩樣!!!!
我在網路就只有用這暱稱,你上雅虎部落格或知識家也都是我,口氣是否如你所說???你可以過去晃晃
我ㄧ直是如此!!!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19 12:22

回復  lin146

\\  再由高溫溶融的液態釉流覆其析出後如火山噴口的表面. 若成為圓形孔即成-油滴 .  \\
請教ㄧ下,那照理說釉層最厚處"油滴"(單掛),應該是最多或最大,怎沒有!!!?


...
伍男 發表於 2012-6-17 23:16


兄好

我是藏家不是陶藝家不能全知所以 .
也相信沒有能全掌握此事此理的人 . 否則這還原燒 油滴天目 就沒有驚豔可言.

此問 . 我的理解與推測如下 ...釉料的厚度越厚在進入 " 還原燒 " 隨機抽氧的過程中 . 釉料與陶坏中的氧氣越難被抽出 .
杯底與外部的垂珠是釉料下滑時堆積最厚的地方 . 但難見 最多與最大 的油滴  .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9 12:27

回復 61# 921


無需那麼累查我底, 三醉裡這暱稱也是我,也可以過去看看我回帖的方式!!!
人就如茶,有質無質看格局、看智慧,別沒你事跑來煽風點火.............................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6-19 12:35

回復 65# lin146


現今為數不少陶藝家都強調自己是單掛、還原、超過1300度....等!!!
全都是真的嗎???她們全都是說實話嗎??完全沒昧於良知嗎???...........................................自己要去印證過,不要聽別人說就信!!!!

網際網路越發達,知識取得越便捷,學習,相對不深入。所
謂的專業會越來越低落,相對,無知的族群會成為多數。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19 12:52

回復 67# 伍男


    請教ㄧ下,那照理說釉層最厚處"油滴"(單掛),應該是最多或最大,怎沒有!!!?

兄也說說上文您所認為怎沒有出現油滴的原因為何 ?
網路討論貴在分享 ... 請教了
作者: idiot    時間: 2012-6-19 12:56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19 13:00

回復  lin146

現今為數不少陶藝家都強調自己是單掛、還原、超過1300度....等!!!
全都是真的嗎???她們全都是說實話嗎??完全沒昧於良知嗎???...........................................自己要去印證過,不要聽別人說就信!!!!

網際網路越發達,知識取得越便捷,學習,相對不深入。所
謂的專業會越來越低落,相對,無知的族群會成為多數。

伍男 發表於 2012-6-19 12:35


也請問
1. 如何分辨 單掛 與 雙掛 ?
2. 如何分辨 還原 不 還原 ?
3. 如何分辨 是否燒製過程有超過 1300度 ?

藏家都希望收到的藝術品是有水準又藝術價值的 . 所以以上的問題對藏家與玩家業者都很重要 ...
請教了
作者: 石鼎    時間: 2012-6-19 13:59

小弟見過”蕭巨昌”老師的單掛油滴天目,內底也有油滴的形成、分佈!另,茶湯會比較好喝,小弟的管見是,因為”還原”所造成的改變,這在老朱泥壺,也可得到印證!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19 14:37

回復  lin146


這都是雙掛釉方式燒出來的,破綻很多。(油滴天目雙掛釉最大破綻在 : 1.碗內底部中間處2. ...
伍男 發表於 2012-2-26 11:31



最近忙於其他本沒注意此帖中許多回覆 .
兄指我我貼上的 陳老師的天目碗是 雙掛釉 ?
喔 ! 那兄對天目的瞭解誤點很大喔  .

陳老師的天目絕對是單掛釉 . 還原燒 ...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 . 每個碗窯燒後變化多樣無從掌握 ...
若分布均勻則是精品中的精品 .
或會在碗底出現油滴或不會 ...
答案都在此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19 14:49

最近忙於其他本沒注意此帖中許多回覆 .
兄指我我貼上的 陳老師的天目碗是 雙掛釉 ?
喔 ! 那兄對天目的瞭 ...
lin146 發表於 2012-6-19 14:37



    左一 : 金釦(瓷土還原燒)   ;  中間 : 色料(雙掛釉氧化燒)    ;  左一 : 銅釦(右一陶土還原燒)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19 15:03

左一 : 金釦(瓷土還原燒)   ;  中間 : 色料(雙掛釉氧化燒)    ;  左一 : 銅釦(右一陶土還原燒)  


lin146 發表於 2012-6-19 14:49


金釦(瓷土還原燒)
   

銅扣 (陶土還原燒)


金扣 & 銅扣 ... 所指的碗沿所呈現的形狀與顏色
碗沿 因為彎曲的角度會讓釉料滑下變薄 . 所以會出現此等環狀線條
陶土還原燒後的顏色+釉料 就像銅色鈕扣 .  白色的瓷土+釉料 就像金色鈕扣 .
瓷土天目 全世界少有人能還原燒出天目 . 而這也是拜現代科學化學分析之功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19 17:06

-----[ 建盞與天目... ] 展開圖片 收合圖片回上一頁

因為是單掛釉 . 還原燒 ...
所以 . 每個碗窯燒後變化多樣無從掌握 ...
若分布均勻則是精品中的精品 .





下圖第一張三只陶坏 ... 左一 素燒 800度 .  中間一般氧化燒 1200度 . 右一還原燒 1320度 .

素燒800度的陶土 ... 上釉前要先素燒到此溫度
養化燒 1200度 ... 窯內不缺氧
還原燒 1320度 ... 窯內要缺氧 . 才能從坏土與釉料中抽氧達到還原燒




各種窯燒溫度與上釉後燒的對比教材



左一 :  氧化燒      右一還原燒
氧化燒 與 還原燒 呈現的天目油滴是截然不同 .
前者是平面狀 . 光澤不亮
後者是有深度的油滴 . 光線折射會呈現不同光澤與顏色 .

作者: snailprincekin    時間: 2012-6-21 17:15

回復 72# lin146


↓這些是單掛釉,您比較一下~~~~真的,有些時候真的不是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尤其是.....盡在不言中(ps東西的價值是成交"後"的價格才算,對吧,您了解拍場的生態就知道)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1 18:28

回復  lin146


↓這些是單掛釉,您比較一下~~~~真的,有些時候真的不是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尤其是..... ...
snailprincekin 發表於 2012-6-21 17:15



嗯 !
從兄所貼 . 可知兄是有所認識 . 但 ... 有認識的人很多 . 深淺也不一 .
單掛釉是如此 .... 但把別人的單掛評成雙掛這也不好 .

確實網上所貼的天目是雙掛釉 . 能區分是就好 ....   

兄與弟所貼兩者的用釉不同 . 窯燒溫度也有異 . 難易與價值高低不說 . 因為這是雅玩 ...

希望網上分享與討論都在理性中進行 ...

  兄所貼之天目是 江圩老師的嗎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1 18:32

嗯 !

嗯 !
從兄所貼 . 可知兄是有所認識 . 但 ... 有認識的人很多 . 深淺也不一 .
單掛釉是如此 .... 但把別人的單掛評成雙掛這也不好 .

確實網上所貼的天目是雙掛釉 . 能區分是就好 ....


lin146 發表於 2012-6-21 18:28


上段文打漏打錯 . 正確如下
  
確實網上有些網友所貼的天目是雙掛釉 . 能區分是就好 ....
作者: snailprincekin    時間: 2012-6-21 20:17

回復 77# lin146


         不是,他燒不出這種品質。

您那些茶盞的作者在他東拼西湊的影片中說這是宋代鷓鴣斑建盞?!(三個W.youtube.com/watch?v=of3IQCuNGpY)(12-17秒左右)殊不知宋代油滴要比這個還要高出許多檔次。

而我下面二章圖是沒沒無聞的陶工燒的,但是"現在"還真沒幾個人能燒出差不多的東西。
作者: snailprincekin    時間: 2012-6-21 20:33

回復 77# lin146


剛剛書上隨便拍的,全是日本傳世的油滴、銀兔毫、或曜變,你看看就知道某位大師的作品根本就是......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1 20:42

回復  lin146


         不是,他燒不出這種品質。

您那些茶盞的作者在他東拼西湊的影片中說這是宋代鷓 ...
snailprincekin 發表於 2012-6-21 20:17



   

江圩
的天目我收過就如您所貼的第 3 只杯子 . 相信對他來說這不是問題 . 若說他燒不出來 . 這話不妥 .

至於說 : 現在還真沒幾個人能燒出您所貼的這幾個杯子 ...

小弟想先請教
第二只杯 ... 您如何看 ? 是佳作或瑕疵 ? 是何原因燒成如此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1 21:09

回復  lin146


剛剛書上隨便拍的,全是日本傳世的油滴、銀兔毫、或曜變,你看看就知道某位大師的作品根本 ...



snailprincekin 發表於 2012-6-21 20:33


如兄所轉貼的這些留在日本的傳世經典天目 ... 是文化精典遺產 . 都是 7-800年前的 .
是現在的陶藝家.特別是燒天目的陶藝家人人想追求的目標 .
但不論古今差距有多大 . 不會因為有差距就不去做 .
若是一定要與傳世品比較 . 那所有燒天目的陶藝家每個人都沒資格燒 .

這些都可歸屬黑釉茶盞 . 推測都是建盞(福建建陽窯)可能性高 . 有油滴 兔毫 與 鷓鴣斑 . 其中有 銀色 藍色 ... 會造成不同顏色主因在釉藥中是否有除了鐵以外還含夾少年的鈷 . 錳 . 鎂  ... 等成分.

左上第一只是銀色油滴
.  

所見陳老師的作品 . 多趨近此類 .
還有 . 他不是大師 . 當然他也有其個性. 藝術家常見的孤傲 ...
不論別人如何稱呼或戴其帽子 ... 但他不會也不敢在我面前擺...
其他與小弟有接觸的幾位本土陶藝家 . 與我也都會保留相敬如賓的態度 .
作者: snailprincekin    時間: 2012-6-21 22:06

回復 82# lin146

沒錯第2張是建陽窯址的窯址貨就是您所說的瑕疵品,不過現在還是沒人能燒出那種釉!
    如果現代的人能燒出後面的二個盞的釉相,那我就要收一堆仿品啦,您沒收這種東西看不出來是理所當然的(若有收趕緊收手,因為您分不清楚仿品),當初我為了搞清楚宋代建盞的釉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啊!

現代的部分陶藝家為了好燒出油滴來拼命在釉裏面加鐵,完全失去釉表現的美感,我不是陶藝家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我似乎能感受到胎的成分對釉的表現很重要。同時天目盞的美不僅僅在釉,還有他的器形(您相不相信有些燒天目的陶藝家胎不是自己拉的)。為何有些天目(現代陶藝家)的"實際"成交價有些超過6位數,有些只有3-4位數,難道花6位數的是白癡嘛?要會區分這些微美感的不同啊!


您說的老師(其實說大師的是報紙,因為他喜歡貼那些報導,我以為他喜歡這種稱謂,在此說聲抱歉)

您說這位老師能燒出那種銀油滴!?您的感覺還是他說的,如是前者您有機會抱著您的盞到日本博物館去比比看,開什麼玩笑,那距離比地球到天狼星還遠!

我會在這邊回覆,只是去奮起湖採集時曾去過您的民宿住過一宿,算是有緣。從這幾篇討論,我知道您非常喜歡天目釉,但是,收藏到一定程度時,總會提升自己的藏品,臺灣還有一些陶藝家,他們的東西非常棒,只是價格非常高,也有一些很年輕,作品雖然還不成熟(很便宜),但是非常有潛力,他們都非常低調,不會跟拍場"合作",也不會動用媒體。我說的那些有潛力的,您現在可能還看不出來。但是,建議您要不要狠狠的給它花下去,不管是臺灣的、日本的、還是中國的某些成名陶藝家的作品納入收藏,天天摸他,有一天您就會感受到那種差別。言盡於此.....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1 23:27

回復  lin146

沒錯第2張是建陽窯址的窯址貨就是您所說的瑕疵品,不過現在還是沒人能燒出那種釉!
    如 ...


snailprincekin 發表於 2012-6-21 22:06

兄好

純討論 . 請先不要存定見 . 或許我知道的超過您想像的多...
您花時間打了這篇文 . 弟就所知回覆如下


首先 . 向  兄求證一下 ... 您說曾到過我的 " 民宿 " 住過一宿 .
這 . 弟有些不解 ... 因為
1. 我沒開民宿 .
2. 曾住過小弟家中的只有一大馬的劉兄 . 他是臺灣女婿 . 不知您是劉兄嗎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1 23:48

回復  lin146

沒錯第2張是建陽窯址的窯址貨就是您所說的瑕疵品,不過現在還是沒人能燒出那種釉!
    如 ...
snailprincekin 發表於 2012-6-21 22:06

以下回覆兄 ...

  兄說 :   沒錯第2張是建陽窯址的窯址貨就是您所說的瑕疵品,不過現在還是沒人能燒出那種釉!

兄所貼此碗的最底中心尚留一圈黑釉 .中有油滴 .旁邊黑釉都不見了. 原因在釉藥不夠厚在 " 還原燒 "的過程中 . 釉料中的三氧化二鐵都氣化成亞鐵 .
以下是2010年所燒. 失敗的教材 . 正好與您所貼的碗還原過頭的地方相反 ... 在底部的黑釉氣化了 . 碗的外表也一樣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2 00:29

回復  lin146

沒錯第2張是建陽窯址的窯址貨就是您所說的瑕疵品,不過現在還是沒人能燒出那種釉!
    如 ...

  如果現代的人能燒出後面的二個盞的釉相,那我就要收一堆仿品啦,您沒收這種東西看不出來是理所當然的(若有收趕緊收手,因為您分不清楚仿品),當初我為了搞清楚宋代建盞的釉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啊!


snailprincekin 發表於 2012-6-21 22:06



兄說 :   如果現代的人能燒出後面的二個盞的釉相,那我就要收一堆仿品啦,您沒收這種東西看不出來是理所當然的(若有收趕緊收手,因為您分不清楚仿品),當初我為了搞清楚宋代建盞的釉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啊!

弟有一私交甚佳的友人收宋代天目碗有10年上下 . 約 2年前不再收得因為古建陽窯址被嚴格管制就算是當地人不能偷挖 . 而其藏品已有百件以上 . 去年日本東京博物館館長到訪臺灣故宮 . 故宮主管特別帶其造訪弟這位朋友 . 見其收藏驚喜萬分並讚賞肯定 . 當下邀其以文物鑑賞的身份於今年 2012年到訪東京博物館 . 並特為之開藏品上手多件宋代之傳世天目茶盞 . 數年前友人也去過窯址 2-3回 . 也從當地也收回許多殘片破碗當教材.   

弟手上有兩只老建盞如下 . 一為油滴一為兔毫 ... 倉促拍攝曝光略高 ... 注意 : 底座亦是觀察與判斷的重點

. -----[ 宋代天目 ] 展開圖片 收合圖片回上一頁

碗直徑約 11 公分


兄當知 ... 古代窯址附近多得是燒壞的敗品 . 這些當時的工業垃圾都是就地附近掩埋之 . 其中有少數不算差的碗被埋在其中 . 這些被挖出來的 700年垃圾現在都是歷史文化寶藏 . 若會有真品流通的都是這些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2 00:34

先到此為止 . 現已是凌晨 .
今晚我要上一堂課 . 要做足準備才行
其他周六再續...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3 11:51

先到此為止 . 現已是凌晨 .
今晚我要上一堂課 . 要做足準備才行
其他周六再續... ...
lin146 發表於 2012-6-22 00:34



   

從過去到現在老建盞我都沒買過 . 這兩只也是友人送的 . 好像是4-5年翻了一些原不賣的老茶給他其回饋性的贈送 . 當時對建盞與天目還一無所知 . 卻也從此興起興趣 . 而下手瞭解卻是從新燒的天目 ...至於 老天目(或仿老)就只有觀賞沒再收任何一只 .

基本上 . 以後也不會往老件去鑽 . 應該經商與收藏弟一直有個原則有 不熟不做   .
兄 或許很內行 . 但盲點亦有 ... 譬如 分不清 1. 還原燒 . 2. 單掛釉 . 也低估現代陶藝家用科學分析的能力 .
歷史雖不能重來 . 但工藝可以複製 .傳承 與 改變  改良 .  
新與舊各有其價值 . 分類等級清楚就好 . 不須褒彼貶此 .
字畫如此 . 音樂如此 . 陶瓷也如此 .

弟對於雅玩的分析與發言從不喜由批判的角度著墨 . 而喜從正確的方向上架構 . 或許淺或許深 . 但先把方向確定了之後真的要衝才不多走冤枉路 . 這是小弟的風格 .
兄的風格不同於弟 . 下評判下得很快 . 這或許是自信 . 但過了太多就成為自負了 . 評判對或錯要之後再來印證 . 這對事或無大妨 . 對人的評價則請再多瞭解一些與熟悉一些比較好 . 特別是公開論壇彼此尊重 . 討論起來都會更真心也愉快 .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3 12:19

從過去到現在老建盞我都沒買過 . 這兩只也是友人送的 . 好像是4-5年翻了一些原不賣的老茶給他其回 ...
lin146 發表於 2012-6-23 11:51


介紹一篇關於黑釉與天目很有參考價格的文章
故宮博物院  民國 75年出版的期刊
作者 :  
劉良佑1946 年生於重慶市,1970 年起任職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從事文物研究工作;於1973 年取得文化大學藝術史博士。自1977 年起,任教於文
化大學藝術研究所,並曾兼任化工系陶業組主任、美術系系主任等職;...後至逢甲大學專任教職 . 2007過世
    轉檔專用 - 非銷售-----[ 天目 ] 展開圖片 收合圖片回上一頁





故宮月刊 35期
民國 七十五年二月
第三卷第十一期
作者: snailprincekin    時間: 2012-6-23 16:34

回復 89# lin146


        劉老師我知道,嚴格說他算我師公,雖然這篇文章無關認識現代陶藝家追求的宋代建盞釉長什麼樣子,但還是謝謝您貼出來讓其他網友參考。

另外,您貼出的2010年實驗品跟我那個窯址的釉在我看是不同的東西,其他詳細的我已發簡訊給您了。
作者: snailprincekin    時間: 2012-6-23 16:41

補充說明一下,為什麼不同的東西要貼出來比較?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6-23 17:21

從私下簡訊與細讀兄之發言 . 終於瞭解兩者重視的要點與論述的衝突差異何在 ...

snailprincekin兄是學界的專家 .
1. 錯認小弟也是學界的某人 . 當然弟只是一般的經商人士 . 所以一些過去的印象是錯植 .
2. 兄重視在宋代建盞的釉相 . 而現在陶藝家再如何仿造也不可能重現 800年前的原貌 .
   而弟本是介紹現在陶藝家用現代科學分析的方式欲燒出重現此歷史的光彩的天目 .  這是復古的創作. 不是仿古的復製 . 兩者的釉料與釉相是不會相同 . 但各有其的技術與藝術價值 .

簡單說 :  釉料(與坏胎)  與 窯燒 . 這兩項要點 . 兄一直重視前者因為這是老件與仿老件最大的差異 .
而弟不用心是此 . 只是在介紹現今天目碗的情況 . 兄又因為錯認對象所以錯解彼此的動機 .
不過這也好 ... 也激出許多火花 . 把油滴與燒製的許多深一層內容說了出來 ...
作者: snailprincekin    時間: 2012-6-23 19:16

感謝林兄(lin146)的說明,我是從事生物相關研究(非醫界)

但上面部分不是我的原意,我把部分"短消息"內容節錄於此。

1.現代陶藝家是在追求宋代建盞的釉。
2.若說是"改良傳承",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新的東西,值得鼓勵。
3.若是創新,就別扯到建窯建盞,要說建窯建盞,好歹也要燒製原理接近,成品(說釉就好)接近,二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硬要扯在一起讓人不舒服(說:福建的建盞用科學的方法改良?又說重現什麼...的。某某發現發現溫度提高到攝氏一千三百二十五度,就能重現失傳千年的鷓鴣斑,相似度超過九成五[根本是不同的東西還95%相似?])。要不然就不是第1項提到的前提。

這樣可能清楚點,也對本帖的大家有所交代。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7-2 00:03

回復 65# lin146


" 還原燒 " 隨機抽氧的過程中 . 釉料與陶坏中的氧氣越難被抽出 ."
可以確定的是,告訴你這(瞎扯原理)的人,不是沒常識,就是說謊!!!
還原焱的原理是.......降低窯體外部所供應的氧氣,使窯室呈缺氧壯態。
然窯室火焰仍須繼續燃燒,火逐會拉取胚體中的"氧"來燃燒。
請問,怎會越難被抽出??胚與釉的氧沒被抽出燃燒,怎能叫"還原"焰????......................這是基本常識!!!


也無須攤一堆數據或圖片,或對我提出ㄧ堆問題,我不會回應的!!!
該解釋的人不是我,所以我沒這義務回答!!!!                (我只跟有智慧的人交流)

良心建議你 : 別聽別人(包括所謂的陶藝家跟我)說,你就全信,留一半自己去印證!!!!

作者: lin146    時間: 2012-7-3 09:13

對一些只會不懂裝懂的發言 . 我很想採默擯的方式 ... 如同對一些初次來店便裝著一付比誰都很內行的玩家與同業 . 他們或許以為這樣的氣勢就會唬倒他人 .
通常這樣的人如果從頭到尾都擺這模樣 . 我就只請喝茶並禮貌的回答 1-2次問題 . 之後就不回應因為多說無意 .  讓他自感無趣 .下次不再來 .

何謂還原燒 ...

網路搜尋既可得的資料 ...

    還原燒成


陶瓷燒窯過程中,窯內空氣供給不足,以致產生大量一氧化碳與游離碳,造成一種還原氣氛。由於一氧化碳性質頗不安定,故從坯體或釉藥中奪取氧原子,結合成二氧化碳,始得安定。此時釉藥中之金屬氧化物即因缺氧而被還原成為低價氧化物。例如在氧化氣氛中,氧化鐵成為三氧化二鐵,呈現紅色或黃褐色;而在還原氣氛中,則被還原為低價之四氧化三鐵,呈現青磁之青色。氧化銅在氧化氣氛中呈現青綠色,而在還原燒成中,則被還原為氧化亞銅或膠質銅,呈現寶石紅或火焰青等紅紫色。
還原燒成依其還原之程度不同,又有強還原、中性還原、與弱還原之分。
作者: 老陳    時間: 2012-7-4 02:21

一邊是每天在窯邊燒製天目的師傅所講的,另一邊是網路上找來的資料,倒底是誰説的對?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者: 平常心    時間: 2012-7-14 01:21

看了10頁實在看不下去了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56149&pid=828886&fromuid=3792
5 樓 兔毫 哩 根本撒哭辣
白瓷胎 要幹嘛 虛有其表
兔毫 茶葉茉 早有人燒出來了 非賣
酒 水 煙 ... 就說紅外線吧 3 秒 歡迎比對
紅外線 磁 陶 都不可能有 介於中間才會有 2004 年發過
拿不到的東西多說無以益 = =#

論壇搞得跟路邊求職欄差不多
整個弱掉了 曾幾何時水準如斯
拜託拿一些像樣的出來討論好嗎 (無言)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66647&pid=819842&fromuid=3792

鷓鴣斑黃庭堅『金縷鷓鴣斑,兔毫金絲寶碗』楊萬里『鷓斑碗面雲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詩人們曾留下美好的詩詞,但宋代建盞留傳至今的茶碗極少。鷓鴣斑一詞到現在還無法定位是哪些紋理所產生的茶碗。邱老師把它歸類為鳥的羽毛,所燒出的鷓鴣斑是由一片片的斑紋由上而下有秩序的排列,每一片的色相上部較淡而下部有一圈較深的顏色,就像羽毛一般。片狀的紋理不像油滴有著明顯的光圈。從碗的內面看,放射狀的排列,其實更像一朵花。
作者: 平常心    時間: 2012-7-14 01:25


外部連結用PO圖 無關臉書內容
最討厭PK茶器 因為俗氣
既然一些 t4u 茶藝論壇 自詡玩藏 愛看 隨便拿幾個看
道地汝窯色水洗
日據時代真假茶杯
顏色到位 出筋明顯 一次燒 比天目油滴更難燒的兔毫
喜歡收 收有錢買不到的才是玩藏 = = #
講再多沒用 看東西最準 至於看無 平常心就莫法度了

傻瓜亂拍
道地汝窯色水洗  根本沒拍出原色 但那不是重點
反正論壇現在跟聊天室差不多

作者: 伍男    時間: 2012-8-14 21:49

回復 98# 平常心

天目釉釉系特徵為 :
ㄧ、高溫燒成1260度以上~~~~
二、高黏性、低流率~~~~
三、質地堅硬、耐酸鹼、不易風化~~~~
四、以鐵為主要發色素材........................你po的是單純以"鈷"發色的釉,且質地不佳(開裂)、質軟,敲彈聲音為低沉且帶"破"的聲音(沒有金屬音)。你確定有毫絲的肌理就ㄧ定是"叫"兔毫天目嗎???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8-8-28 14:44

應該是土胎及釉料本身的輻射線影響了水分子
所以才會比較好喝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