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壺糊糊 氣泣泣 [打印本頁]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6 19:14     標題: 壺糊糊 氣泣泣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6 19:16 編輯

玩壺很糟糕 尤其是在台灣 朋友越走越遠
友人中有玩壺數十年者 有專業陶藝家 有知名收藏家 有著名"出書家"  
跟他們絕對不能聊茶壺 三兩下友情就磨光光
氣勢凌人 烏龍理論一堆 道理講不出 要不嘻嘻哈哈神秘兮兮 要不白的說是灰的 灰的說是黑的
哈哈  ~ 也是一種台灣奇蹟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6 19:20

理性評壺很難嗎 ? 好好奇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6 19:27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6 19:29 編輯

先講接痕 壺身成型泥片的接痕 有人一看到接痕就說是手工 一摸沒有接痕就說是灌漿
真是這樣簡單嗎 ?
手藝高超者 泥片斜切 慢工修平 多少人摸得出 ?
灌漿者補一條泥線 就可以變成全手工嗎 ?
買家想看什麼 仿家就做什麼給你看 不是這樣嗎 ?
一條泥線會很難做嗎 ?
作者: w183684    時間: 2010-11-6 19:27

恩恩~好久沒看不爺的帖子了,繼續~~~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6 19:39

窯溫 窯溫高就一定好嗎 ? 泡茶一定好喝 ?
那清朝那些窯溫不足的朱泥壺 不就通通作擺設品就好了
好茶有多少種 好壺只有一種嗎 ?
有一位廠壺大戶 收壺20多年 只要不是綠標前一廠壺就通通是垃圾 那天拿一支湯渡合作社 他還問我湯渡是什麼 這樣對嗎 ? 認的兒子不認識爸爸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6 19:45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6 19:48 編輯

既然是個抱怨帖 就多吐一些
好壺的分水嶺在哪 ? 小不可以很肯定的說不在廠內 廠外 也不在年代
什麼是好壺 ? 好泡 好把玩 意境高 工藝水平高 土好 窯燒好 型好 侍茶好 都有可能
以廠以年代分都不對 這些是商業價值的區分 與壺的好壞無絕對關係
作者: 好喝茶    時間: 2010-11-6 20:20

既然是個抱怨帖 就多吐一些
好壺的分水嶺在哪 ? 小不可以很肯定的說不在廠內 廠外 也不在年代
什麼是好壺 ? ...
小不 發表於 2010-11-6 19:45


認同.........
作者: usa7985    時間: 2010-11-6 20:29

好觀念!!

作者: blacktea0819    時間: 2010-11-6 21:04

好觀念,受用了...................
作者: hhs001    時間: 2010-11-6 21:25

認同.........
作者: 小布    時間: 2010-11-6 22:05

深深打動弟的心
作者: jerry888    時間: 2010-11-6 22:14

這年頭就是專家多
兄說的好 支持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6 22:14

可惜啊,現在檯面上的所謂老班的壺前輩都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一定要60 70年代得廠內壺泡起茶來起毛子才會央, 也才會顯的他在壺界的地位, 君不見他們在論壺識都只講一半高來高去,  真正辦識好壺壞壺的眉角也只點到為止,  否則都讓你們這些後輩學走了,  我還要混什麼呢?不知道這樣講會不會引起這些老前輩的賭爛?
作者: leo    時間: 2010-11-6 23:28

我也是這想法
作者: 頑童    時間: 2010-11-6 23:30

可惜啊,現在檯面上的所謂老班的壺前輩都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一定要60 70年代得廠內壺泡起茶來起毛子才會 ...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6 22:14



    不敢當前輩...
不過~看了兄所言實在凍末條给他"賭"那個一下下~~
作者: 蔡小菜    時間: 2010-11-6 23:37

讚 讚 讚
作者: jasperlu    時間: 2010-11-6 23:42

可惜啊,現在檯面上的所謂老班的壺前輩都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一定要60 70年代得廠內壺泡起茶來起毛子才會 ...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6 22:14



    最近很多帖,看起來都有火藥味,卻又看不懂
作者: wuchsh65    時間: 2010-11-7 01:52

回復 7# 好喝茶


    嚴重認同
但又有幾人不隨波追逐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7 02:15

玩壺路上聽最多的兩個單字
一廠 & 早期
一廠出了不少好壺 土的品質也有一定的水準 窯燒不馬虎
早期人心樸實 泥土汙染少 手工比高 土的陳腐時間長 一廠與早期都很好 兩個結合更好
可是一個好不見的另一個壞 好的不是全好 壞的也不是全壞
廠外也是有人 有土 有窯 他們也要生活 也會做壺
廠內也是有人在混 摸魚過日子 馬馬虎虎交差了事
想買壺 還是想買紀念品
想買壺 還是想買骨董
適合你的就是好壺 想用 喜歡用 越用越喜歡 越看越滿意 人生不也愜意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7 02:33

有經驗的不肯分享 這是怎麼一回事 ?
一種說詞 "做仿的業者也在看 我說了 他明天就仿出來了"
呵呵 ~ 很有趣的看法
案 ~ ㄚ你的秘密是啥 ? 一說就仿的出 ? 一點 一按 一拉 一扭 一撇 一甩 ? 兩個黑點加三粒誘淚 ?
一把好壺 是一種傳達 做壺的人與賞壺的人之間的默契 他用心做你用心欣賞
傳達了甚麼訊息很重要 話轉多了 就不知云 意不清 思不明 這就是仿
作者: 惜福緣    時間: 2010-11-7 03:55

坐地板幈氣凝神.細細消化中
作者: 喝茶賞壺    時間: 2010-11-7 07:52

說的好!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7 09:34

可惜啊,現在檯面上的所謂老班的壺前輩都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一定要60 70年代得廠內壺泡起茶來起毛子才會 ...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6 22:14

弟不是前輩也不是老班仔,但弟要說明一下,
不是早期壺或古壺才是好壺,(弟心目中只有化料壺才是不好的壺),
任何的壺只要您泡得順手,價格合理,就是好壺。

如果您不求老,只求好用,什麼問題都沒了,
但如果您要玩「老」,當然您必須知道,什麼是老?
不然花了大把冤枉錢,買了仿壺,豈不火大乎?這與起毛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像有人愛喝老茶,有人愛新茶一樣,沒有對錯,但若以高價買了後仿的仿茶,那就是不對!
若您不愛老,那管它什麼早期壺、老壺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玩壺的方向其實有很多,有人重實用、有人重老、有人重名家,各有所好,
唯重點是要買到對的東西,價格與東西都對才行,這才是重點,
若您事先知道壺是仿的,花NT2000元買一把細工好土的仿壺,那也OK啊!
怕只怕壺商講的天花亂墜,結果您花了幾萬元買了把仿壺,這就不OK了啊!

買了仿壺後有些人可以聽得下意見,有些人可是聽不下的,
這種事在壺版常常發生,吵得面紅耳赤,一定要吵到贏,永遠沒完沒了。
所以玩壺,修養很重要,能理性看待,才有進步空間。

別人怎麼說,弟管不著,只要是弟發的文,貼的圖,弟都力求清楚明瞭,光線充足,
就怕各位不去比而已,對於弟發的文與圖,只要是理性正面的討論弟都很願意回答。
在「早期壺的系統」那帖中,弟已交待的十分清楚,您認為還有「蓋步」的問題嗎?
比較有爭議的還是在「亂象」部份,弟不喜歡批評別人,現在都這樣了,如果批下去還得了,
所以相關的錯誤、矛盾、真偽,就要靠各位的理性去判斷了。

在學茶玩壺的過程中,也許大家都有機會遇到那種喜歡「說一半,故作神祕,或故作了解密辛」的人,
為何他們要如此做?
聰明的您,應該不難明白其原因吧~
作者: vinofly    時間: 2010-11-7 09:51


作者: 阿西    時間: 2010-11-7 09:54

有錢買不到的知識......讚..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7 10:12

個人是最近才進入討論版來發表一些出淺看法   以前都只是作一個默默的觀板人  觀賞各位大大的高見
說起本人買壺的時間已有26年﹝當年薪水16000年就拿10000去買壺的痴人﹞後來斷斷續續的又到處找壺買壺   等到一些老班仙角指導一些明確的眉角時回頭一看  竟然花的大把金錢買到一些普龍貢  丟又不是
賣又不敢 因為怕被別人在背後吐口水      所以才有前面的一些心聲     下港人大大的一些真知卓見個人士非常敬佩願意不保留的教導後進     但是對一些壺前輩再次懇請既然要發表眉角   希望能點白一些  讓我等後輩能夠有所長進     縱使只是一二點 [如50  60  70年代的壺蓋  壺紐  壺內修整要如何區分]
否則各位前輩因為功力都是博士班的程度  但是對於我等國小尚未畢業的程度還是霧煞煞   納各位仙角想教導後進的美意不是又打折扣了嗎?還是認為師傅我已經點到為止了   後續的修為就靠個人了。
作者: 茶海    時間: 2010-11-7 11:26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7 11:56

回復 27# 1987210230


兄的心聲也是許多人的心聲 愛壺成癡 血水和斷牙往肚子裡吞
或許前輩也有苦衷 無法助您一臂之力   
看得開很重要 世事一切都是過往雲煙 太在意沒意義
花的錢就當作吃魚翅 鮑魚好了
吃了20多年沒有身體負擔的大餐 還賺了幾隻茶壺 讚喔 ~
作者: 骯咕桂    時間: 2010-11-7 12:50

"早期廠內壺"他有一套正確公認的辨識系統嗎?還是藏家們依自己所收藏的壺來認定?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的辨識方法這些方法妳認為他是正確無誤的嗎?花小錢怡情不要當冤大頭才是真的!!
作者: usa7985    時間: 2010-11-7 13:47

壺自己說了算!!
其他聽聽就好!!
自己喜歡就好!!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0-11-7 14:38

壺太難懂了
寧可多買一些好茶
個人認為畢竟真正的主覺是茶
就像吃有機蔬菜的道理一般
食材好川燙水煮就非常好吃了
過多的調味醬料反而多餘

偶家的壺多數是路邊攤3隻100的等級
ㄚ不然就是因為嫌棄偶家沒壺好用的朋友送的
朋友都知道偶家沒像樣的壺
講究的人要來喝茶都會自備
呵 呵 呵這樣多好呀不用花大錢還是有好壺可用
省下的錢還能讓我收更多好茶
作者: 阿桓    時間: 2010-11-7 15:00

不管那個年代都有那年代壺的特色.土.工.器具.重要的是作家的精神與風格有在.每人心中一把尺.除了多花些錢買經驗或運氣好遇到老手指點.
作者: harrison    時間: 2010-11-7 16:09

買壺的心態決定收藏或使用的方向,
三把100,或者免費贈品,
土對窯燒夠味,泡茶一樣嚇嚇叫,
但如果當藝術品收藏,
就好像普洱一樣,
量少質佳有名氣者不管景氣好壞,
價位就是一直漲漲漲,
而顧景洲的正品壺也是迭創天價.

台灣這幾年玩不起名家壺,
反而回頭玩一些商品壺,
不管50.60,70.80,
這些就是量大的商品罐仔,
以投資的角度來看,
買幾把玩玩就好,
大陸市場才是爆發性夠強的所在,
台灣玩家可不要自己搞邊緣化呀.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7 16:21

"早期廠內壺"他有一套正確公認的辨識系統嗎?還是藏家們依自己所收藏的壺來認定?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的辨識方 ...
骯咕桂 發表於 2010-11-7 12:50

這段話講的非常好,所有玩壺者都必須要應該用這種觀點來反省自己的收藏,
而不是因為花了大錢,就認定自己不會錯,不願或不敢加以檢視。

理性的玩壺者反而應該時常挑戰自己的辨識系統,如果系統矛盾,就要想為什麼?是不是哪出錯了?
一個正確的系統絕對是禁得起反覆的檢驗的,而不是因地因人制宜。
檢驗自己的系統對不對,有幾個方法,大家可以參考:

1.與各方藏家比對,多比幾位。
看看別人認為的60年代、70年代的壺是長什麼樣?網路上一人錯,總不會人人錯吧?

2.多與幾位藏家上手與實物比對。
這點學習最快,但必須先與藏家建立點交情才有可能。同樣的,您也可考驗藏家所講的系統,對不對的起來?
多參考幾位,找出最合理的,能前後一致的,不自我矛盾的。

比對的內容,不外乎「土胎燒結後的表現」、「各部份的作工及修整方式」、「外觀及印款」。

另外關於是否為「公認」的標準,這很簡單,市場會告訴您,
您貼出的壺想出售時,行家搶著詢價,可以以市場行情價輕易售出,那就是公認的對的東西了,
如果貼半天都乏人問津,不要感嘆大家不識貨,而是該檢視自己辨壺系統的時候了~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7 16:24

各位仙角又發表這麼多高見  但是對於如何判斷各年代茶壺特徵的眉角好像還是看不到
那  那  那........個人的程度還是無法從國小畢業
也只能繼續看各位仙角在論壇上高來高去  
一點也沒有參與感。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7 16:29

台灣這幾年玩不起名家壺,
反而回頭玩一些商品壺,
不管50.60,70.80,
這些就是量大的商品罐仔,
以投資的角度來看,
買幾把玩玩就好,
大陸市場才是爆發性夠強的所在,
台灣玩家可不要自己搞邊緣化呀 ...
harrison 發表於 2010-11-7 16:09

這點小弟的看法是不同的,
早期壺絕對不是這幾年才開始盛行的,
早在名家壺開始流行前,商品壺自有其市場,
因為每個人追求的品味不同,玩法不同。

若以投資論,名家壺的投資風險更大,不但單價高,仿壺更多(因為利潤高),
如果以市場實際的成交值來看,早期壺的成交總值應該不會低於名家壺才是。

現在追早期壺最兇的,其實是大陸人。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7 16:30

回復 36# 1987210230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927&extra=page%3D1

這貼您看了嗎?
作者: 小龍    時間: 2010-11-7 16:59

只能說在T4U上學習是件幸福的事   專家老班耶說什麼就做什麼 回家好好照顧茶壺 擦得她驚西西 卡呵睏啦!!
作者: 阿享    時間: 2010-11-7 17:03

比茶還復雜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7 18:44

不光論一廠商品壺與名家壺 就整體紫砂壺而言
看壺斷代的眉角在哪裡 ? 很多人想知道 我也想知道
有沒有速成班 上一課就功力倍增 或許有但偶不知哪有

壺如何看老 ? 人如何看老 ?
皮老 ? 不是老年人才有皺紋 皮年輕人也不一定年輕
看牙齒 ? 年輕人牙齒不一定好 老人也有牙齦紅潤飽滿者
看下巴 ? 看耳後 ? 看手腳 ?
不是每個會看壺
但每個人都有一套看人的方法
看對是正常 看錯也是正常 用心印證者錯的比較少 進步的比較快 如此而已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7 18:46

個人經常守在T4U上學習  每一帖都搶先一睹為快,實在是因為程度太差,就是有些高--高--高見真的看不懂----才會發帖求教一個正確的禁得起反覆的檢驗的系統,真的不是來批評任何一位仙角,因為個人的程度也還不到,想批評仙角也不知從何批評起,來此發帖真的純粹想請各位仙角指導一些大家都認同的識壺知識[如普洱茶大七跟小七的分界及簡體廠與繁體廠的分界,就讓大家很清楚]那大家在談壺時才不會心理毛毛怕怕的,因為又怕踩到地雷----久而久之只好跟壺保持距離,以免又受傷害。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7 18:53

小不買壺三怕
一怕灌漿 二怕化工 三怕仿年代
過這三關 天下遨遊 想買什麼壺 就買什麼壺
祝 壺運亨隆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7 23:53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7 23:59 編輯

以前台灣人說
歹教好騙

買壺者引以為鑑  
人的主觀意識很強 越有錢的人越強 認為好的 對的 就是
壺海浩瀚 愛壺者漂浮其上 識壺性者得救 識人性者得樂 互勉之
作者: colnago    時間: 2010-11-7 23:59

聽前輩說:茶跟壺都一樣,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
作者: 耕心人    時間: 2010-11-8 00:04

本帖最後由 耕心人 於 2010-11-8 00:12 編輯
玩壺很糟糕 尤其是在台灣 朋友越走越遠
友人中有玩壺數十年者 有專業陶藝家 有知名收藏家 有著名"出書家"  
跟他們絕對不能聊茶壺 三兩下友情就磨光光
氣勢凌人 烏龍理論一堆 道理講不出 要不嘻嘻哈哈神秘兮兮 要不白的說是灰的 灰的說是黑的
哈哈  ~ 也是一種台灣奇蹟  
小不 發表於 2010-11-6 19:14

有經驗的不肯分享 這是怎麼一回事 ?
一種說詞 "做仿的業者也在看 我說了 他明天就仿出來了"
呵呵 ~ 很有趣的看法
案 ~ ㄚ你的秘密是啥 ? 一說就仿的出 ? 一點 一按 一拉 一扭 一撇 一甩 ? 兩個黑點加三粒誘淚 ?
一把好壺 是一種傳達 做壺的人與賞壺的人之間的默契 他用心做你用心欣賞
傳達了甚麼訊息很重要 話轉多了 就不知云 意不清 思不明 這就是仿
小不 發表於 2010-11-7 02:33


小不兄~
你講出大多數人玩壺後的心聲
拙也這麼覺得ㄋㄟ...
   
民國83年前玩藏資訊並沒有網路世界...
更早以前(民國74年前)當時宜興壺更是匪貨...
進口台灣更是偷偷摸摸.
大家對宜興近代&早期壺認知更是莫衷一是.
更以為自己接觸早...肯定不中槍.
結果ㄋㄟ...
當然朋友情因尬罐仔...變臉.

那更往後再推15年的現在2010...
你覺得網路看人論壺要學懂識懂...容易嗎?
網友間討論不外乎...這把真...這把好壺...這把修整有早期味...
                                              這把仿...這把訂製...這把一眼新...

有看到啥可一針見血的知見?
可包你(們)不買錯走冤枉路?
你20樓所說...
有經驗的不肯分享 這是怎麼一回事 ?
你認為有經驗的定義為何?
有人拿幾把壺泡茶30年...他也自認玩壺30年?
當年玩標準壺都是買茶送壺開始...
多數人看過上千支茶壺...
但是都在泡茶閒談...少研究茶壺修整工序...也沒拿過放大鏡詳仔細看過茶壺
自認為自己粉懂...用嘴巴說對與仿.
事實ㄋㄟ??

難道貼出這種當年只印幾百本的台灣首發宜興早期壺圖錄...還不夠說明啥?

還是網友只喜歡口氣好...愛哈啦跟你稱兄道弟交朋友...
壺品貼出亂讚一通...
切記! 玩藏壺與這些五四三都沒啥牽連ㄋㄟ...
有人自認老班ㄟ對你口氣不好~
粉臭屁! 卻跟你沒利害關係.
能貼圖告訴點點訣竅...你就該謝謝人家啦!
[說白點...你玩藏真或假? 干誰何事?
畢竟這是網路虛無世界~~]

小不兄~可能你上T4U不久...
現在T4U幾番改版...舊文章也找不到.
網上總有一些玩不到味...
卻喜歡故弄玄虛故作高明的玩家...藏家...商家
誰貼壺圖說知見...誰有料...時間會告訴你啦!

玩壺要為自己玩...就要多比較...研究與玩賞...
就泡烏龍茶系茶款而言...
執清末民初朱泥罐仔泡茶...確實較早期紅泥壺...後期紅土罐仔好喝.


這是玩藏有心得後...比較出的感想
否則~ 如同拙現在告訴你說:
我正在BOSTON....欣賞秋意盎然的翩翩楓葉...
宛如置身在一座地處奧萬大的城市/.
你....相信嗎???

這感覺亦同玩壺般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那也是玩家自己需花時間與金錢去體會的...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8 00:21

耕大很用心
小不玩壺不久 在此站也是菜鳥一隻 平常胡言亂語 還請多多包涵
經驗不一定好 壞的經驗也是常有的 不管好壞對錯 真心分享就有機會進步

祝好壺連連
作者: 耕心人    時間: 2010-11-8 01:29

本帖最後由 耕心人 於 2010-11-8 19:09 編輯
個人經常守在T4U上學習  每一帖都搶先一睹為快,實在是因為程度太差,就是有些高--高--高見真的看不懂---- ...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7 18:46


網上有濫好人都公推~~這主題早期壺的系統與亂象(新手宜讀)
拙也覺得不錯哩!
[早晚實力會露大餡]
反正有人自認住在早期壺博物館隔壁...
拙本來不說...那主題76樓那種70年代以後的扁燈說成5.60年代...
是不是近兩年南部常降豪雨~~~博物館都淹大水(灌水)


回家照了一些照,先試貼看看,
先來個50、60年代的合照,50、60不論外型,土是極相似的!
看起來後方的標準壺好像比較紅,那是因為泡養過的關係!
這塊土彌彌彌,泡養後又紅又彌,是早期壺中最美的土了!
  下載 (16.14 KB)

2010-10-13 17:34
50、60土胎泡養前後比較如下圖:
  下載 (14.55 KB)

2010-10-13 17:36下港人 發表於 2010-10-13 17:36

作者: jonghornglin    時間: 2010-11-8 12:06

同感
受教了
作者: PUERH92    時間: 2010-11-8 16:44

說說唱唱好聽好聽
作者: blacktea0819    時間: 2010-11-8 17:34

小弟買壺只買胎好一點,工好一點,實用性大 一點.......
其餘年代,作者都不重要,畢竟現在仿壺有時比真品還優...
喝茶,還是茶葉最重要,幾百萬顧老的壺,能將300塊茶葉泡成3萬塊嗎?
真要玩壺,多請教,多看些工具書,少下手,等有點功夫後再試試......
作者: jackyw    時間: 2010-11-8 17:40

學習了.............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8 17:45

小弟買壺只買胎好一點,工好一點,實用性大 一點.......
其餘年代,作者都不重要,畢竟現在仿壺有時比真品 ...
blacktea0819 發表於 2010-11-8 17:34



    黑茶兄說的好
可惜小不資質愚鈍 都以身試火 燒到痛 才記的住  
作者: blacktea0819    時間: 2010-11-8 18:03

回復 53# 小不


    燒到了,記得沖,脫,泡,蓋,送,可別太嚴重........
作者: w183684    時間: 2010-11-8 18:50

小弟買壺只買胎好一點,工好一點,實用性大 一點.......
其餘年代,作者都不重要,畢竟現在仿壺有時比真品 ...
blacktea0819 發表於 2010-11-8 17:34



    黑爺說的好~~~
作者: blacktea0819    時間: 2010-11-8 19:34

回復 55# w183684


   
作者: t775921    時間: 2010-11-8 19:45

我喜歡喝茶也喜歡養壺  我喜歡把壺養的漂漂亮亮的  一眼看去心裡很舒服
我不在意茶壺出身高低年代   只在意我喜不喜歡  口袋夠不夠深  有多少買多少
買壺對我是簡單  但是困難的是養壺   我連紫砂杯都抓起來養   
甚麼壺都好  順眼重要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8 19:58

看大家吵的不亦樂乎,乾脆不去管年代   不去管廠內[一、二 、三、四場]廠外 不去追求名家罐  
不去管朱泥 紅泥  段泥  紫砂  [當然不要買到化料泥]能力內買個一兩隻,也不必去管別人吵的面
紅耳赤問題  泡出來的茶好喝就好[因為也沒有70年代或印級或號級茶可以泡]
作者: blacktea0819    時間: 2010-11-8 20:00

回復 57# t775921


    連杯子都養,到底是人喝茶,還是壺喝茶.......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8 21:09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8 21:43 編輯

火消了 氣還沒有很平 可能 要多喝一些老茶
新壺老賣是商家必殺絕招 整隻壺放在桶子浸茶汁 七七四十九日後
脫胎換骨 小子變老子 老子招金子 金子把馬子 馬子殺雞子 爽到個騙子

以上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 實為巧合  
作者: charles    時間: 2010-11-8 23:47

學習了~~~
作者: 曼芊    時間: 2010-11-9 01:41

回復 46# 耕心人


    大老,干嘛非此得去波士頓賞楓葉,去加拿大不好﹖
若不去香山也好,再不然看圖片不也好嘛﹖!
資深嗜咖啡者,一定不可以加奶加糖,覺得那會破壞至高無上的原味精神。

可是大多數人喝咖啡都是為了消遣休閒和口味需求,並沒有太多精力去咀嚼和深究壺
的深奧堂義。正如喝慣了普洱茶的人,再喝別的茶會覺得不夠癮頭,差他品巖茶,謂『么東東』﹖

各自需求,各自發展。
千百種花,她入你眼。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9 03:16

看大家吵的不亦樂乎,乾脆不去管年代   不去管廠內[一、二 、三、四場]廠外 不去追求名家罐  
不去管朱泥  ...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8 19:58



   
某個角度來說 兄說的極對

朱泥好不好見仁見智 6.70年代一廠是不是最好也是見仁見智
買個好壺是對的 其他的就見仁見智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9 03:37

本來氣差不多消了 忽然間想到一件事
前一兩個月 有位友人帶了一位新朋友前來拜訪 不巧小不正在把玩幾隻不成材的紫砂壺
這位新朋友經介紹為一間老店(古美術 古壺...) 的傳人
友人說想喝茶 小不很禮貌的問要喝啥茶 還很有禮貌的請少年店東在不成材的壺裡挑一把
這位..  少東開金口 .. " 嗯~ 你為何不買原土的壺呢 ? 為何要用這些?"
言下之意...  這桌上十來把壺還構不上不成材的紫砂 頂多為一堆不成材的雜土壺
真是 呵呵呵 ~ 呵到家   
有必要這樣嗎 ? 生意這麼難做就改行嘛 ~
還是... 有很多人還吃這套 ?  
作者: 阿桓    時間: 2010-11-9 10:35

本帖最後由 阿桓 於 2010-11-9 10:38 編輯

能在論壇提出見解的各位大大 .我想在壺海.茶海中都投入不少心力與金錢.大家各取所需.自認好文就收藏.感恩喔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9 11:18

有必要這樣嗎 ? 生意這麼難做就改行嘛 ~
還是... 有很多人還吃這套 ?   ...
小不 發表於 2010-11-9 03:37

呵呵~, 有理!
作者: 松柏    時間: 2010-11-9 14:19

回復 51# blacktea0819


    "小弟買壺只買胎好一點,工好一點,實用性大 一點"
兄少說一點......價格低一點.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9 14:42

回復 67# 松柏


    "少說一點 價格低一點"

這個好
說越多越貴 好像是真理 ㄟ  
作者: blacktea0819    時間: 2010-11-9 15:03

回復 67# 松柏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9 15:36

多少人的認知來自於描述 多少人來自於自我驗證
走過最難走的路 方知經驗可貴
沒有一步登天 只有漫長路途
邊走邊學習 不會寂寞 路邊景點還不少
作者: lee480318    時間: 2010-11-9 15:44

有必要這樣嗎 ? 生意這麼難做就改行嘛 ~
還是... 有很多人還吃這套 ?  

小不 發表於 2010-11-9 03:37


確實這樣,邪魔歪道也是有很多人信的.
送七粒被抓時,君不見多少信徒在為他哭泣?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9 15:50

回復  松柏


    "少說一點 價格低一點"

這個好  
說越多越貴 好像是真理 ㄟ   ...
小不 發表於 2010-11-9 14:42

編了一堆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多賺你的錢啊,
不然故事講這麼長,作什麼?
壺的世界,感慨真的是敢的夾去配啊~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9 17:39

另一角度
如果老師不開口 學生學什麼 ?
問題是好的老師難尋 用功的學生也少  
作者: CTS    時間: 2010-11-9 19:14

說實話,我實在想不出來有什麼理由...「老師」要教「學生」
彼此都是壺友,都在壺海裡打滾,為何會存有「學生」可以要求「老師」備妥教材,傾囊相授的心態或理由?

講一句白一點,那些壺老闆們教「壺識」為的是什麼?行銷手法罷了
教的「壺識」連:朱泥可以作太空梭,所以要列管,朱泥越來越少,所以珍貴...都能掰出來
那能說有「老師」就比較好嗎?

紫砂壺跟普洱,大概是我看過最亂、最有趣的「台灣經驗」了,識字的常給不識字的騙,越是自認為精明的常越陷越深...,都是小東西,歷史相對近代,說白了都不是沒有方法考證,但偏偏卻愛聽故事,不求真相,也算是癡...

如果真的要學,不是沒辦法,去看書上課吧(真的有課程及相關學術書刊可學習參考),然後,再找「對的」上家,多摸少買...(怎知是對的?自我充實後,看東西+問問題+上T4U或紫金討論實物...),這會比等天上掉下來一個「好老師」教你,可能有機會些也快些被「教會」。

最後,我長久的疑問:為何「早期壺」那麼「瘋」?
「早期壺」:商品化大量生產的60年內茶具罷了...,說不定每人家裡都有鍋碗瓢盆是老過你的早期壺的...,所以,不是「古董」收藏的考量
那,泡茶有特別神奇好喝嗎?....我懷疑...,很多人用幾百塊的蓋杯,不是一樣泡得嚇嚇叫?

比較有可能的,是「早期壺」剛好填補台灣茶友飲茶風氣興起時的器具空缺,再加上泡養變化樂趣,容易投入感情...,所以大家愛「早期壺」

現今,
就把玩收藏而言,以價位、市場混亂度、古董性考量,或許直接跳過1950-今的「早期壺/紫砂壺」,切入清末至對日抗戰前的「紫砂壺」會是比較划算的選項
就泡茶使用而言,怎樣泡茶順手好喝,就挑那器具使用,是人喝茶,不是為養壺喝茶,會比較直接實際...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9 20:00

最後,我長久的疑問:為何「早期壺」那麼「瘋」?
「早期壺」:商品化大量生產的60年內茶具罷了... ...
CTS 發表於 2010-11-9 19:14


這點是事實,5、60年代大杯數或特殊的紅土標準壺的價格是直追清末民初小杯數朱泥壺的價的!

原因大概是早期壺有其時代上的階段特性,加上特有的土胎,尤其是5、60年代的紅土,
練土特別到位,細緻綿密的土胎,是民初或清末壺不容易見到的(相對偏粗),
清末民初的朱泥當然是沒有其它土胎可以比的,
但若論紅土,弟總認為5、60年代的紅土比清末紅土更細更美~
倒是紫砂,清末民初有些紫砂也是練的極為到位。

個人淺見,參考參考。
作者: lee480318    時間: 2010-11-9 21:34

編了一堆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多賺你的錢啊,
不然故事講這麼長,作什麼?
壺的世界,感慨真的是敢的夾去配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0-11-9 15:50

確實如此
很多大師们就是抓準了絕大部份人是外行無法分辨對錯,又想找個專家來做依靠
又以為講話敢大聲敢臭屁的就一定是大師,這也是一種迷信.
作者: lee480318    時間: 2010-11-9 22:38

確實如此
很多大師们就是抓準了絕大部份人是外行無法分辨對錯,又想找個專家來做依靠
又以為講話敢大聲敢臭 ...
lee480318 發表於 2010-11-9 21:34


茶與壺在個人來講也只是玩物,頂多也只是有文化及歷史傳承的玩物
用來自娛娛人自爽爽人也可,用來撫慰疲勞繁燥的身心可也
有時候隨便抓一把古董壺給茶友用,茶友们都會嚇到不敢用,怕不小心弄破
我都會說....破了就算了

不是故作瀟灑與豁達,而是根深柢固的價值觀
茶與壺只不過是人生的過客
而人也只是宇宙間短暫的存在
有好茶好壺或不懂茶不懂壺,沒甚麼好了不起也沒甚麼起不了
小不不小,不懂茶懂茶,下港人不下港,羽身很重,普普人不普,鐵釘不鐵,若水不弱,而我lee480318也只是lee480318

2007年無意間來到T4u
發現這裡是個美好的天地,也結交了不少令人欽佩的好茶友好壺友
也看了少數幾個講話大聲,自以為了不起但實際卻是起不了的鳥人
很可笑也很無奈,但總而言之....平均而言這裡是個很好的互相學習與交流的好地方
畢竟理性客觀的人還是佔大多數.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0 12:32

人心脆弱無依 人性懶惰不前
想要又不想付出 付出又後悔 後悔完翻臉 翻臉後再後悔一次 過一些時候又想要 還是不想付出 再走一遍

台灣玩紫砂 如陸人喝阿里山茶 多少業界陰謀 驅之不去
如 CTS 兄語重心長之言 沒有人有義務幫你 人家的知識也是辛苦求來
人與人之間確實沒有義務 只有情 問天下情為何物  時有時沒有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0 12:45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10 12:49 編輯

覓食前 又想起一事
前些日子 遇到一位茶友/壺友 神秘兮兮的拿支一隻壺 借小不一窺 小不的鑑手(實為賤)一摸壺身 這位老大馬上把壺收回 ..
"這古壺極為珍貴 你看這土燒的這麼硬 窯溫很高 一整個龍窯的壺都燒壞了 只剩這一隻 你的手可能有油 不能碰"
哈哈哈 再哈哈  一整個龍窯都燒壞了 只剩這一把兩光牌的 真是難得ㄚ

個人燒個人的鱗眼 你如何將一整個龍窯燒壞 ? 龍窯短者30米 長者 70 米,
燒一眼可以將幾十米外的壺燒爆 ? 光這隔山打牛 隔牆取火之功力就不得不令人欽佩ㄚ ~
再小聲哈哈 兩下  ~
作者: w183684    時間: 2010-11-10 13:08

人心脆弱無依 人性懶惰不前
想要又不想付出 付出又後悔 後悔完翻臉 翻臉後再後悔一次 過一些時候又想要 還 ...
小不 發表於 2010-11-10 12:32



    有情友情,版上的各位前輩都是有情之人喲~
    不吝指導後學們,讓後學從學習中成長,如能再碰到對的人指導方向
    便可少走很多冤枉路,被商人坑,被賊人騙~
   
    雖然諸多前輩沒義務教導後學們
    但善知識是要傳承的,怎可讓這些重要的知識隨時間磨滅呢
    不然大家都閉口不談時,讓錯誤的訊息一直以訛傳訛
    相信這是大家都不樂見的~

    這麼說會不會太嚴四了點,哈哈~~~~~~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0 15:03

如果假的變真的 那真的變甚麼

每日一思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10 17:20

回復 81# 小不

嗯嗯嗯.....嗯嗯...看仿!
   
作者: 耕心人    時間: 2010-11-10 17:54

本帖最後由 耕心人 於 2010-11-10 19:43 編輯
茶與壺在個人來講也只是玩物,頂多也只是有文化及歷史傳承的玩物
用來自娛娛人自爽爽人也可,用來撫慰疲勞繁燥的身心可也
有時候隨便抓一把古董壺給茶友用,茶友们都會嚇到不敢用,怕不小心弄破
我都會說....破了就算了
不是故作瀟灑與豁達,而是根深柢固的價值觀
茶與壺只不過是人生的過客
而人也只是宇宙間短暫的存在
有好茶好壺或不懂茶不懂壺,沒甚麼好了不起也沒甚麼起不了
小不不小,不懂茶懂茶,下港人不下港,羽身很重,普普人不普,鐵釘不鐵,若水不弱,而我lee480318也只是lee480318

2007年無意間來到T4u
發現這裡是個美好的天地,也結交了不少令人欽佩的好茶友好壺友
也看了少數幾個講話大聲,自以為了不起但實際卻是起不了的鳥人
很可笑也很無奈,但總而言之....平均而言這裡是個很好的互相學習與交流的好地方
畢竟理性客觀的人還是佔大多數. lee480318 發表於 2010-11-9 22:38


ㄛ~拙不小心看到囉...
你有古董壺喔!  粉多齁...還可隨手抓一把給茶友用...
還打破沒關係~~會不會有點商業化置入ㄚ
奇怪's ㄋㄟ~~
T4U上你都沒秀過...要不要秀幾把來看看~~
拙覺得網上說太多~~卻貼不出來~~
卻又愛說自己有多少古壺...
若是網友...就當踫風水蛙倒是算囉~~
但這種茶版版主可不可送她去評議委員會啦!
   

下個月去杜大那邊再問問他...
作者: lee480318    時間: 2010-11-10 19:15

哈哈.....好可笑的嘴臉,大家看清楚了嗎.....哈哈哈.......
作者: 耕心人    時間: 2010-11-10 19:52

換這個你看如何??

你就繼續在茶器具討論區多屁一些~~
拙屆時才有資料可以佐證ㄋㄟ~~
作者: 松柏    時間: 2010-11-10 20:38

回復 74# CTS


    這是小弟親耳聽見
客:老闆.有沒有勐海的茶.
闆:有阿.這些都是勐海省的茶.
茶與壺都存在著神話般的故事.
作者: lee480318    時間: 2010-11-10 21:10

換這個你看如何??

你就繼續在茶器具討論區多屁一些~~
拙屆時才有資料可以佐證ㄋㄟ~~ ...
耕心人 發表於 2010-11-10 19:52


那裡,那裡,您才是屁界不世出的人才哩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1 00:19

砲火中求生存  

想講什麼有點忘了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11 11:20

還是在此真誠建議!!請各位先角或老師將自己的真本事[真東西]拿出來   甚至加上一些考據 、依據來說服對方  服不服各自表述  相信在講台下的這些希望學到東西的學生會打分數的  否則只有愈來愈難看而已,因為我們這些學生不是來這裡看你們這樣罵來罵去,[[[[[不要再去挑釁對方了啦]]]]]
因為我們這些當學生的不喜歡看啦--------醜死了!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3 20:50

想到要講甚麼了

有些人說宜興土黏性好  
黏性好用木板拍土 為何土不會黏在木板上
好像也不太黏手  

呵呵  ~ 又是一個訛  
作者: 小布    時間: 2010-11-14 02:09

前輩剖析弟謹慎學
之不懂的是茶壺之作用僅在侍茶
何來紛爭壺只要泥好工好不就ok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4 02:32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14 04:03 編輯

回復 91# 小布


    小布你好 我是小不
茶壺之誕生 源於茶葉
壺之價值卻不僅在侍茶 為何 ?
壺乃茶之子 然子已長大成家 自成一格 自有一片天空
工藝品也好 藝術品也好 人心人力的投入 時代背景與文化的入注
獨立的價值已經形成 不泡茶時 慰藉人心 擺在架子上展現著世代累積的工藝美感
工藝師的思念經由一個小小的茶壺 射穿時空深入壺主之心 世代接替 泡不泡茶已經是另一回事


亂研之言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4 02:48

呆胞太愛喝茶 太愛茶壺了
愛鳥及屋 ?
時代 政治 走私 利益 欺騙 受害 創傷 疤痕 自尊 反擊  對抗 ... ...  

友情就是這樣磨掉的  壺也扭曲 情也扭曲
作者: 小布    時間: 2010-11-14 21:08

回復 92# 小不


    謝兄指點
作者: 耕心人    時間: 2010-11-14 23:14

說實話,我實在想不出來有什麼理由...「老師」要教「學生」
彼此都是壺友,都在壺海裡打滾,為何會存有「學生」可以要求「老師」備妥教材,傾囊相授的心態或理由?

CTS 發表於 2010-11-9 19:14


CTS兄~
這段話拙粉認同...
花錢買經驗的是我(們)...
買壺玩壺...玩出經驗~
上網論證壺知見...個人興趣.
備妥教材&攝影器材...寫出知見...論證壺識
拙認為已OK...

相較於後來樓上1987210230兄...所言(如下節錄)

拙也不需要你打分數...
貼出東西論知見...
諸位藏品是~壺美美...福祿祿...
          還是~壺糊糊... 氣泣泣

各人因緣各人擔...

還是在此真誠建議!!請各位先角或老師將自己的真本事[真東西]拿出來   甚至加上一些考據 、依據來說服對方  
服不服各自表述  相信在講台下的這些希望學到東西的學生會打分數的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0-11-11 11:20

作者: CHUNG328    時間: 2010-11-15 01:00

回復 89# 1987210230
1987210230
從舊版就如此了
也是本論壇特色
久而久之也就見怪不怪嘞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15 07:11

耕大:你高興就好,個人是感覺各位先角在此舖上您的先知卓見最只要是能讓大家能夠了解及接受,而不要ㄧ上本論壇就先[酸]一下在互相叫陣,至於您說這是個人特色,您自爽就好,但大家還是會繼續評分的[就如您在學校教書,您說我的教學風格就是這樣不必學生來做什麼評量,但是學生的分數還是會打的]---不要自我感覺良好。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6 00:52

又有一件事
"書上原件"
哇 ~ 好生令人羨慕  
大盤子可以裝比較多元寶 出書的很喜翻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6 02:27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16 02:46 編輯

潘持平在方圓牌紫砂學苑裡關於石黃的談論 其中亦引用了顧景舟的一段話 供有心人士參考 各自解讀

..保留簡體原文

近年来,又盛传石黄再现。 书刊杂志,口头传播,不乏声势。此石黄是指一种外壳黑褐色硬如铁,包裹一种和煮熟蛋黄十分相象的矿物。因其形色如蛋黄,就把它称为石黄。 一九八二年,我就此请教顾景舟先生,顾老指出,这叫“烟瘪只”,缘何得此名? 以前年长之人,喜抽黄烟,用一皮袋装烟丝,需抽烟时从袋内捻出少许,按捺在烟筒头内,点火即抽。随时把袋口收紧,以免散落。烟丝含油,经长期触摸,皮袋就黑不溜秋。二者十分相像,就把这个矿物叫“烟瘪只”,因为含铁量很高,经高温就呈黑色,旧时开采红坭,视其为废料,丢弃一边。 至今,红坭矿土已久未见,正宗的矿藏或淹没,或尚未发现,但愿有朝一日,重现天日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6 09:29

台灣喜歡宜興壺的茶友/壺友 如果做一調查 心目中的銘品土胎 第一名大約是朱泥吧 ~
追求者眾多 土礦極少 斷炊已久 市面上號稱朱泥壺則源源不斷
以許多商家來說 朱泥是很好的商機 也就是說很好的賺錢機會 你的荷包到他的荷包
到底朱泥是啥 如何區別 有很多說法 有的聽得懂 有的聽不懂 聽得懂的不見的有說服力 聽不懂得那就..  聽不懂
把一些土質的基本差異 詳細分析後 會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可能會與大家的認知不同 不過沒關係 不趕時間 一步一步慢慢走
作者: 小不    時間: 2010-11-16 10:00

本帖最後由 小不 於 2010-11-16 10:07 編輯

愛囉嗦 再貼一小段

顾景舟先生在一九八0年四月的备课笔记中讲述:“红坭,蕴藏在嫩坭的底层(俗称石黄又称朱砂坭),产地在西山前(即任墅)赵庄嫩坭矿的下层。红坭的定义:片状结构,不溶于水。”嫩坭,有些粗陶产品的原料中也添加,取其粘性和发色,因而被周高起叫做丞弼。上世纪八十年代,顾景舟先生上下班,途经合新厂摊坭场。夏日,在烈日暴晒、倾盆大雨过后,他就到嫩坭摊场拣红坭,累积两桶(此时红坭矿源已稀少)。


烈日曝曬 再經傾盆大雨 紅土沖光光 剩石骨"朱泥" 顧先生以行動證明了朱泥的特性 此"片狀結構 不溶於水"即是本質上的差異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