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101年6月 福壽山農場紀實 [打印本頁]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8 21:07     標題: 101年6月 福壽山農場紀實

6月初..正是福壽山農場制茶的時節..喝了10多年的福壽常春茶.卻沒實地親眼看過這茶是如何生產製作出來的~~   便約了時常相聚的茶友們..攜家帶眷的順道來趟福壽山之旅~~



福壽山小弟去了好多次了..每次去都只是單純的買茶..

這次的起因動念卻是於福壽山的茶近幾年來越來越"青".香氣表現雖然略勝以往.但是茶湯飽足感及喉韻卻是每況愈下.而山頭氣也因茶葉發酵度的減輕.越來越不明.過去所自豪的綠葉鑲紅邊.更是早已不復見...  

所以就趁著制茶時節.親自跑一趟山上..順便請教做茶的老師傅與場內職工..想了解近年來轉變的原因.



高山茶越做越青不只是福壽山單一的問題..貼上幾張小弟在製茶廠內拍的照片作為參佐..也請各位先拜大家來談談聊聊這個問題..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8 21:17

杜師傅在另一帖中對於梨山105k處的茶有如下的描述~~

    當初重發酵105K的茶像喝茶油,恍若醍醐
嚐一小口留香30分鐘以上,連喝三杯便醉臥不想起
再觀其它茶就如草芥,不堪飲



而小弟在與陳文峰師傅的對談中..陳師傅也曾提到當年105k處的茶..揉撚後往牆壁一甩.可以黏在牆壁上..可見此茶膠質之重...


小弟發這一帖想探討的是...茶質今不如昔..問題是出在哪?
是人的因素?還是氣候的因素?  是製程上有改變..還是茶園管理的方式有了不同?

既然大家都懷念以前(包含小弟.心嚮往之啊)那嚜...能否再複製出當年的茶質呢?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8 22:47

甲種乾燥機與做青同一區,因為攪拌機在旁,幾乎可確定這做青就在這間屋內,這代表著,這茶廠沒有空調設備,由圖中也看不出有空調設備…這做茶人的心思,令人玩味不已。也許是消費者的因素,很多該看到的東西沒有入鏡,實在可惜。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8 23:11

名聞暇邇的福壽農場的茶廠竟是如此模樣…令人匪夷所思…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2-6-9 01:38

回復 2# 吳阿舍

補充說明一下:
令人沒齒難忘的105K茶已事隔20多年了
當時根本沒有製茶廠房

是以篾盤置於日光下曬青、在寢室內靜置浪青
於屋簷下攪拌和殺青,使用乙種乾燥機烘乾
很小的殺青鍋,一鍋只能炒 7 斤
每天最多只能做出10多斤茶乾喔

茶樹只有幾百棵,散植在果園裡
肥料就那些疏下與爛落的蘋果和水蜜桃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9 07:50

甲種乾燥機與做青同一區,因為攪拌機在旁,幾乎可確定這做青就在這間屋內,這代表著,這茶廠沒有空調設備, ...
陳三 發表於 2012-6-8 22:47



是的..小弟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一個單純的消費者~~

這間制茶室是農場今年才啟用的..之前的製茶空間更是簡陋老舊~~
小弟到訪的當晚正飄著細雨.所以一切製程也就如兄所見.




製茶間內小弟確是沒看到有空調設施...故也冒昧請教陳三兄...以您的認知..製茶過程與空調設備的關連性與必要性為何?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9 08:00

回復  吳阿舍

補充說明一下:
令人沒齒難忘的105K茶已事隔20多年了
當時根本沒有製茶廠房

是以篾盤置於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2-6-9 01:38



   

事隔20多年還能讓杜師傅您印象深刻...其茶滋當年必定是冠絕群倫~~

時至今日..105K處其茶質卻早已不復見..連福壽山茶中.較低檔次的武夷都比不上了~~


小弟相信..以105k處的茶園管理.用料施肥及其地理風水的生長環境...皆不會遜於他處...而今茶質之不復見.不知原因及癥結是出在哪?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2-6-9 18:03

事隔20多年還能讓杜師傅您印象深刻...其茶滋當年必定是冠絕群倫~~

時至今日..105K處其茶質卻早已 ...
小弟相信..以105k處的茶園管理.用料施肥及其地理風水的生長環境...皆不會遜於他處...而今茶質之不復見.不知原因及癥結是出在哪?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9 08:00


這問題嗎!!!!可能要問仙仔人了

仙仔可能也不知      何況凡人   

我猜想假如梨山實施"半封山"原始森林氣息多些才有可能多少恢復往昔品質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6-9 18:16

時至今日..105K處其茶質卻早已 ...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9 08:00

我認為是開發過度
茶數植栽密度過高
造成土壤無法把三千寵愛集于一身的灌注給茶樹
如植栽密度低
同樣的養份能給較少的茶樹
單一茶樹的養分會較高
內容物也就更豐厚
茶也就更好喝
小妹拙見
還請前輩賜教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2-6-9 18:21

很多事情不是不知道
而是不好說
但可終歸一句
功利使然
作者: tonystyle2002    時間: 2012-6-9 19:10

福壽山我不懂.
單純分享一些感觸.

每次在參觀工廠時.廠區的負責人或導覽員.
在引導參觀時.他們所強調的.永遠是最先進
的設備與製程.最好的原料.以及最完備的認證.

偷偷跟你說.別告訴別人.其實他們根本不知.
那從來就不是我個人在廠務觀察上的重點...
作者: teddysu    時間: 2012-6-9 19:19

杜師傅在另一帖中對於梨山105k處的茶有如下的描述~~

    當初重發酵105K的茶像喝茶油,恍若醍醐
嚐一小口 ...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8 21:17



   而小弟在與陳文峰師傅的對談中..陳師傅也曾提到當年105k處的茶..揉撚後往牆壁一甩.可以黏在牆壁上..可見此茶膠質之重...-------------------------------------------------


這真是傳神^^v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9 21:49

而小弟在與陳文峰師傅的對談中..陳師傅也曾提到當年105k處的茶..揉撚後往牆壁一甩.可以黏在牆壁上.. ...
teddysu 發表於 2012-6-9 19:19




    當陳師傅講完黏在牆壁上這一段之後..小弟就緊跟著追問...那時的茶葉本身膠質能如此之重的主因?


陳師傅當場就去外面取了兩段鮮葉進來..說:你看到目前所採摘的茶葉.連枝帶葉有4~5片之多....而當初的105K主人.對其茶品重質不重量的要求度.是每一片都要求到是最嫩採的一心二葉......與現今要求產量的採摘手法相較..其茶湯膠質當然是今不如昔~~


以上與陳師傅的對話原文或有不同之處..但是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2-6-9 22:04

甲種乾燥機與做青同一區,因為攪拌機在旁,幾乎可確定這做青就在這間屋內,這代表著,這茶廠沒有空調設備, ...
陳三 發表於 2012-6-8 22:47


一般來講,空調設備的建置有幾個原因:
1. 茶廠溫度過高,通風不良
2. 採收數量龐大,節省空間
3. 處理早茶露水與晚班茶和雨菁
4. 追求穩定的風味和品質
5. 節省人力和其他原因等等....

據小弟對福壽山農場多年的了解
環境條件好,濕度很少超過65%
採茶期間室溫都不會超過20度
夜晚外面溫度經常在攝氏14度以下
門窗關上以後室內大約18度
且廠方一向堅持不在雨天採茶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0 04:15

一般來講,空調設備的建置有幾個原因:
1. 茶廠溫度過高,通風不良
2. 採收數量龐大,節省空間
3. 處理早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2-6-9 22:04

原來空調只是這些好處,真是受教了,至於濕度嘛,原來那邊跟一般高山不一樣,晚上不會下雨的,真是神人可以控制到天上的事。至於採茶更是令人驚訝,這人力上的調配更勝一疇,可以讓這些採茶的班頭對你言聽計從,真令人羨慕。原來得天獨厚的仙品都是神在製造的: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0 04:19

再請教,如果濕度不會超過六十五是製茶的最好製造環境,那閣下的高山茶不就是很惡劣的環境下製茶了嗎?
作者: 嗜茶士    時間: 2012-6-10 04:48

回復 15# 陳三
諒小弟笨拙,說錯請指正便是
空調還有什麼功用,請陳兄開示
採茶工是場聘,只採農場裡的茶
領工資要帶身份證和印章
裡面都付有扣繳憑單

回復 16# 陳三
在下所學有限
只憑直覺判斷做自己喜愛的茶
尚不明白陳兄所謂惡劣的定義為何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0 05:14

回復  陳三
諒小弟笨拙,說錯請指正便是
空調還有什麼功用,請陳兄開示
採茶工是場聘,只採農場裡的茶
領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2-6-10 04:48



    開示是不敢啦,空調不就是要把所有不良的外在環境確保在茶葉順利走水而已。
說是而已這兩字,其實是整個流程的最重大環節,也就是說,濕度由師父控制,溫度由師父控制
如果一個茶廠的製作環境在一個不可抗力的環境下製作,這個環境是不良的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10 15:11

開示是不敢啦,空調不就是要把所有不良的外在環境確保在茶葉順利走水而已。
說是而已這兩字,其實是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0 05:14



   

陳三兄      

小弟不懂做茶..但是製茶間的空調系統在小弟的認為來說不是必須要的...

若一個製茶師傅有經驗..自然能依製茶當時的溫溼度狀況做最好的調節...若是沒有空調系統的製茶間是不良的製茶環境..那嚜..30年以前.電力輸送尚未普及前..台灣幾乎所有的製茶間都是不良的了~~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0 19:08

陳三兄      

小弟不懂做茶..但是製茶間的空調系統在小弟的認為來說不是必須要的...

若一個製茶 ...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10 15:11



    你認為不須要就不須要囉…你可以,你有權這樣認為…我對你沒意見,你繼續…
作者: Joeyhsu36    時間: 2012-6-10 19:49

揖讓而升, 下而飲,  其爭也君子.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6-10 20:08

陳三兄      

小弟不懂做茶..但是製茶間的空調系統在小弟的認為來說不是必須要的...

若一個製茶 ...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10 15:11


他可能認為
能控制就控制
盡量避免變因
來控制品質及成功率
作者: 花乳齋    時間: 2012-6-10 20:22

溫濕控製茶可穩定品質在一個水平上
這是科學也是精緻工業做的事

製茶因時因地而置宜
是藝術也是哲學的

兩種作法都是很嚴謹的
應該無法區分孰是孰非
也各有擁護者
但前者的消費群佔絕大多數
作者: captain007    時間: 2012-6-10 21:59

回復 15# 陳三
一直以來製茶師都是  " 看天(氣)製茶 "

人  雖然無法預測天氣的變化
但是可以依經驗判斷,處理
製茶師如果沒有三兩三
也不能在如此的農場環境製茶吧!!

弟覺得 ----現階段  因地制宜  也無可厚非

但是 如果增加設備(溫濕控制)
可以彌補 甚至提高製茶的品質穩定性
與製茶人的工作環境有加分的效果

應該建議 場方(或農場管理人)增加設備
作者: captain007    時間: 2012-6-10 22:13

這是 .H 製茶廠 室內萎凋場  的溫溼控制



除了有溫度控制之外還有 濕度 加溼機........
作者: 黑青    時間: 2012-6-10 22:59

回復 15# 陳三


自古以來文章、風水、茶並列中國三大玄秘,其中的茶若要以科學方式來製作,

完成茶品當然可以有一定的水準,可是現今的製茶師為何不這麼作呢?

茶葉本身成長的完成度

採茶菁當天溫度

製茶當時濕度、、、等

這些程序我們能假設固定值的又有那些呢?
作者: Joeyhsu36    時間: 2012-6-10 23:25

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
是否試盡一切可能?
隨著時空的轉變, 是否有新的可能?
作者: phia    時間: 2012-6-11 10:59

後學想請問茶樹樹齡有關聯性否?

任何科技品皆為創造出符合的最優條件而改良出來!
ISO標準化只是商業化的一步,而溫濕度也是靠做茶老師父經驗而去統計!只知道要如此條件,但條件為何如此設計?大概幾代人後都說不出所以然.........

冒昧發言請見諒!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11 14:29

接下來...小弟也就近年來的茶越作越"青"這一點與陳師傅提出反應~~

表示目前廠內的茶品製作已經快要喝不出山頭氣..以往"綠葉鑲紅邊"的特色也沒辦法在葉底上找到...往日廠內茶的特色幾近消失殆盡....



結果陳師傅給的答案卻是令小弟出乎意料.....表示茶越作越青的主因卻是茶商的要求.廠方為配合而不得不為之~~

一旁作陪的會計室主任亦表示今年廠方會新推出一茶品.."福壽長青茶"~~  即發酵度較低的烏龍茶...
而以往的"福壽長春茶"則是會保持以往的傳統..維持發酵度較高的做法...而陳師傅就是專門負責製作發酵度較高的這一部分..與小弟見面的那天則剛好兩班師傅交接..陳師傅正要進廠接手製作發酵度較高的那部份~~

而會有產品線的區隔.起因則是農場銷售部也因茶品越來越青的問題飽受許多老客戶抱怨...所以廠方乾脆推出新的"福壽長青茶"..以因應不同客層的需求.



第二天的中午..小弟也有幸與福壽山農場的海外獨家代理林老闆見了一面..但因已是午間用餐時分..故只是交換了名片..未及深談...不過據小弟側面了解...茶品越作越青也正是因此海外代理的需求~~

若有機緣..小弟希望能就這件事與林老闆及陳師傅再多聊聊...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1 18:22

人家是不跟你講太清楚,你還真以為人家製造者都不懂的樣子,一個製造者自已在做啥事會不知道嗎?你已經越界到製造界的領域還自以為是…勸你在這領域下還是聽人家怎麼說…消費者在向製造者指指點點…不是很奇怪嗎
作者: phia    時間: 2012-6-11 19:06

人家是不跟你講太清楚,你還真以為人家製造者都不懂的樣子,一個製造者自已在做啥事會不知道嗎?你已經越界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1 18:22

不是很了解何時變"一言堂"?就因為不懂,才問,"學問"二字,一是學,一是問!若有主見者誰能指揮?消費和製造也會變的;消費者吃虧多了,生氣變製造者.........

至少自產自銷,自給自足........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1 19:16

不是很了解何時變"一言堂"?就因為不懂,才問,"學問"二字,一是學,一是問!若有主見者誰能指揮?消費和製造也會 ...
phia 發表於 2012-6-11 19:06



    你又扯到那兒了,這做青本就是製造者追尋的手法,人家做青是因為青的好,青的活,青的茶就是高級茶,現今那個最高價的不是青的,自已喝的茶沒那個水準就說說青怎樣,這不是很奇怪嗎?就算中央空調自已不是製造者不知道失敗的茶是茶農的痛,自已沒有痛過,一股腦兒什麼經驗長經驗短的,根本不知道製造界在想啥,自已非常的有意見,真是奇怪…還哲學藝術,製造者背負著茶品的成敗,這是責任,怎麼在你們的口中卻變成的哲學跟藝術…
作者: dkc    時間: 2012-6-11 19:22

回復 30# 陳三


    看不出阿舍大大有什麼自以為是的地方,
    看得到阿舍兄是對不懂的地方在請益

    透由阿舍兄的請益,可以解開眾多茶友心中的疑惑,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11 19:34

人家是不跟你講太清楚,你還真以為人家製造者都不懂的樣子,一個製造者自已在做啥事會不知道嗎?你已經越界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1 18:22



說指指點點製造者如何製茶小弟沒有也不敢....更多的其實是好奇~~  

好奇的是...好好的福壽山茶只要維持住以往的作法就好..卻在近幾年把它做得越來越生冷難喝...
要知道.福壽山的茶若不能做到發酵度足夠..就浪費了它的好茶質.果香與甘醇喉韻很難表現出來...

所以小弟才好奇的多問幾句~~


至於小弟個人所要的茶.廠裡向來是都會配合小弟的要求啦~~  您若不相信..可以打電話去問問農場銷售部的謝經理..  
作者: idiot    時間: 2012-6-11 20:08

人家是不跟你講太清楚,你還真以為人家製造者都不懂的樣子,一個製造者自已在做啥事會不知道嗎?你已經越界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1 18:22



    Apple 的確管製造商管很大
作者: idiot    時間: 2012-6-11 20:11

你又扯到那兒了,這做青本就是製造者追尋的手法,人家做青是因為青的好,青的活,青的茶就是高級茶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1 19:16



    今年單價最高的一些茶都不是青的樣 是烏龍系統的 但是遠遠的不是青BB
作者: phia    時間: 2012-6-11 20:28

你又扯到那兒了,這做青本就是製造者追尋的手法,人家做青是因為青的好,青的活,青的茶就是高級茶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1 19:16



    告訴兄台,我懷念二十年前朋友做的烏龍茶,我經常聽他說炒茶時徹夜未眠.......如今每況愈下,近五年沒喝到那個味道,今年讓朋友找貴一倍茶青做,終於又喝到了!

烏龍茶之於台灣人就如鐵觀音之於福建人!茶農追逐高利無可厚非,但只為尖端的一些人...風險高利潤高!
作者: 花乳齋    時間: 2012-6-11 21:13

一款茶品完成可用很多方式去詮釋
無論您是用製造、製作或是創作
乃至於率性胡搞都會有人接受
成品的好與壞和對與錯   不是誰說了算
而是取決於消費意願   畢竟最終還是商品

但話說回來
十幾二十年前的事實是
福壽山的茶便是藉中發酵綠葉紅鑲邊聞名於市街小巷的~~~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1 23:35

哈哈哈,哈哈哈,我忘了,這兒是老茶世界,哈哈哈。消費者就是消費者。怎麼說就是消費者,還能期盼你們了解啥呢?你們那能了解那種最高境界的茶呢?真是氣壞老朽身子骨。不說了,你們繼續。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1 23:42

這烏龍茶做青不會再改變,就算你們這群人在這邊自成一格,也難以憾動這製茶之道。
作者: terrypan1    時間: 2012-6-12 01:00

小弟發表一下幾年來做茶的小小心得:
從室外萎凋談起,晒太陽是破壞茶葉中的細胞壁,太陽大晒茶葉就趴掉了
沒太陽用燈光去照效果不佳,太陽不大不小晒起來剛剛好,
空調的作用是降溫維持一定的溫度保持茶葉的發酵與走水,
除濕機是抽掉茶葉中的水份,當空調條到23~25度茶葉水份會抽的很快,
可以看到室內都是水份,
18度c阻止茶葉走水與發酵維持一定的溫度讓茶葉慢慢走水,
同時空調也帶有除濕的效果也會抽掉一點水份,
浪菁分為小浪跟大浪,
小浪的作用是讓茶葉恢復生命力又可以繼續走水,
這時茶葉香氣會不斷的轉換同時會慢慢的趴下去,
再小浪又回來了,
當走到差不多時就可以大浪,
大浪要發酵重轉速調低時間拖長13~15分鐘,
綠葉紅鑲邊就是這樣出來的,
很繁複其中小浪過程又要抓的好工人又不能脫,
上述過程要做的完美除非量少不然難上加難,
這還不算炒鍋跟揉茶的工序,
當量變大了你想要怎麼處理當然就無法做到完美,
當消費者追求綠、揉工好、回甘、密綠
工序只好改變,做一下調整自然茶葉就綠了發酵就青了,
茶葉剛摘下來最綠了,一直處理下來就會越來越不綠,
晒菁晒多了==>茶葉不綠
揉茶時間久了==>茶葉不綠
發酵太重==>水不蜜綠
走水過程失敗==>積水、水不蜜綠
為何要要除濕機==>積水、下雨天
為何要有吹抖==>下雨天
假設天氣狀況良好、溫度、濕度都完美,也不需要空調&除濕機
現在也引進大陸的壓茶機,新的機器出來也可以來討論阿,
這邊是討論討論~~~
要砲轟我沒問題,請"淡定"一點
生氣血壓會高喔,
還是一句話,繼續喝茶五千年啦
作者: phia    時間: 2012-6-12 01:06

寫了又刪,
想想天要下雨,姑娘要嫁人,我個人只能放鞭炮替您高興......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2 05:44

小弟發表一下幾年來做茶的小小心得:
從室外萎凋談起,晒太陽是破壞茶葉中的細胞壁,太陽大晒茶葉就趴掉了
...
terrypan1 發表於 2012-6-12 01:00



    做青才是王道,想要做最好的青,看看這篇文章就不難理解,最好的品質是看人做的。不過你寫這些他們還是有看沒懂,他們還是一句,傳統的好啦,揉壓機喔,他們會變成不感情的世界,這種茶界揉茶的再次革命,他們不會懂得…對了,目前我也要買一台小型的,到底是四十五萬的好,還是三十七萬的。請兄告知。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2 06:52

他們把紅邊當發酵,這是非常愚昧的認知,如果茶乾泡開還看得到紅很多邊的話,那表示這茶要好也難啦。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6-12 07:25

能否把茶呈現出來....我们來辦個臺灣茶盲飲茶會

每位爺給兩款茶
分兩種方式進行
1 論壇網站上盲飲報告
2.茶會中盲飲報告

站在消費者心理..沒泡...沒喝..怎知如何呢..?...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2 08:44

我知道你想說啥,不過秋茶嘛,那時的設備是不齊的,做青是必須去實踐的,我來說說今年製的春茶。
小弟我載工人沒空做青,把茶青交待內人製做,可是內人把前兩車次的茶重攪拌,也就是攪拌機用第三段來攪拌,所得結果就是所謂傳統式茶葉,花香比水果甜,但是他還是比不上我第二天製作的,攪拌器只是第一段速度,茶葉跟內人製作的差價四百,經過消費者兩泡買過喝過,大家一致買做青的二仟元一斤…這表示啥?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2 08:55

這消費者就是這樣,我來說說本人要購買揉壓成型機,跟農委會提出補助三分之一申請,這農委會要高雄農改場來審核,結果語出驚人說…茶葉是細菌發酵,如同酸菜一般,說高山茶茶質好啦,我進一步追問,啥是茶質?說是天氣涼,溫度低,我駁他,我說我們高山茶最後一季是十月底十一月初,怎麼會比得上我們一月冷呢?這種茶質長茶質短就令好笑,一個氮肥奇高的地方說茶質多好,令人不解,更何況他是農改場的人,對了,你們該不會也認為茶葉是細菌發酵吧,我想有可能有人這摩認為…
消費者在創造者,製茶專業人員才面指指點點,不懂得尊重專業,還口沫橫飛誰訂了多少茶,這種茶商與消費者,通常都找不到好師父,因為自已以為了不起,可以對製造者指指點點…殊不知所學有限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12 09:43

這消費者就是這樣,我來說說本人要購買揉壓成型機,跟農委會提出補助三分之一申請,這農委會要高雄農改場來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2 08:55



    陳三兄

小弟這篇文的主題是"福壽山農場紀實"...顧名思義..就是把小弟在6月初去了一趟福壽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些事情.透過小弟的想法提說說聊聊..並不是要引起爭辯..

至於您喜歡作青..您認為作青是王道...小弟建議您可以另開一帖在這版作專門的探討...我們T4U這個論壇..只要言之有物.我相信都會受到大家的尊重.

小弟我喜歡的福壽山茶..就是10多年前的那種茶滋.就是泡起來喉韻深重.就是熟果香氣揚.就是綠葉鑲紅邊的那種~~.不是現今作青所表現出來的樣子..所以小弟我當然會心疼現今的轉變..多問幾句..並不是指指點點....




如果您認為有需要的話~~  小弟忝為本論壇活動版版主之一..只要您願意.小弟可以配合您辦個自由參加的茶會活動...讓大家來作個評論..看看您的作品品質如何~~


作者: 花乳齋    時間: 2012-6-12 11:03

花香比水果甜,但是他還是比不上我第二天製作的,攪拌器只是第一段速度,茶葉跟內人製作的差價四百,經過消費者兩泡買過喝過,大家一致買做青的二仟元一斤…這表示啥?
陳三 發表於 2012-6-12 08:44


應該是您做的要比您夫人搞錯的便宜四百才對
這樣還能不相信自己的鼻子?(您自己說的:花香比水果甜)

經過消費者兩泡買過喝過,大家一致買做青的二仟元一斤…這表示啥?
表示最後您還是被消費者牽著鼻子走了....別說消費者左右不了您
但您之前也說過,消費者都是愚蠢的....他們懂什麼?!!!
作者: terrypan1    時間: 2012-6-12 12:42

回復 43# 陳三
小小心得分享之,

先談談一下為何安溪會出產這種壓茶機
                                                                                
小故事(看看就好了):
                                                                                
有一天一位大叔懶得做茶 所以把鐵觀音放到廢鐵機去壓一壓
                                                                                
結果形狀跟走朔包機出來的差不多 之後就一炮而紅了
                                                                                
安溪鐵觀音 揉茶大概要2~3小時就可以搞定了
                                                                                
它的型狀不用太好 也不用包成球形 你把它做成球形別人還不接受
                                                                                
用壓茶機壓一壓 大概一小時左右收工 2~3個人搞定 一個懂揉茶就搞定
                                                                                
其他人不用會也沒關係 只是幫忙打散跟過火 簡單省錢 做出來差不多
                                                                                
有些反而更綠  對於以球收費的師傅來說當然賺不到
                                                                                
時間減少了反而更綠了 大陸那邊講求的是綠跟香 水好
                                                                                
耐不耐泡不是重點 有個3泡就ok 一斤隨便都100人民幣起跳

大的連鎖上千人民幣的多到不在話下 去個八馬這種大型連鎖 貴到嚇死人

壓茶機去年手動的要2~4萬人民幣
                                                                                
半自動的好像5~8萬 好像是吧 有點忘了

==================================================================================

回到台灣來 一引進來  馬上翻倍

分為半自動 全自動 全自動茶菁丟進自己吐出來 再去打散

利用炒鍋打散 口徑不夠 不好操作 大陸那邊是專門初一台打散機 相當好用

壓茶機壓太重茶汁噴出過多 茶葉會變黑 水會不好 也不用一直壓到成形 那真的是壓茶了 茶葉形狀會醜到不行

如何掌握 懂得揉茶原理就會操作與調整

揉茶在於旋轉與加熱把茶葉收縮成球型 最後用蓮花壓住保持形狀 最後過甲機定型

經商之道在於誠信 大懂騙中懂 中懂騙小懂 小懂騙不懂 何來誠信之說

茶商教育消費者 消費者跟隨之

茶葉又說第二泡泡開就是好茶  包不緊當然打開的快 要好看的球型 泡開當然慢

消費者很多不懂做茶原理 當然他們也不需要懂 可是應該告知正確的觀念 而不是騙一騙就帶過

很多人總說重傳統發酵 所以茶水比較深 那應該要很香阿 可是不然 水帶苦澀 而無茶香

同行的也是這樣騙 明明是低海拔家味茶卻說是梨山茶 戳破了又解釋一堆

茶葉自己會說話 泡完可得知 肥料有無下足 發酵程度 茶葉有無損傷踏傷晒傷

茶葉一浸便可得知好壞 壞茶走水不順積水嚴重苦澀現行

觀念要改正 做茶要用心 賣茶要有良心

做人跟做生意一樣 薄利多銷 小弟緊記這座右銘

送啦!! 繼續喝茶去,祝大家繼續喝茶五千年啦!!!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2 15:08

應該是您做的要比您夫人搞錯的便宜四百才對
這樣還能不相信自己的鼻子?(您自己說的:花香比水果甜)

經 ...
花乳齋 發表於 2012-6-12 11:03



    你還要進一步解釋嗎?還是你故意曲解別人的意思是什麼,找別人語病是很要不得的行為喔。
花香,比水果甜,即然是花香比水果甜是上品,可是做青為何還會比它高一級,當然以上該有的優點都有,外加做青有活性,鮮活,這裡在強調做青的茶是比那種水深色的來得好太多了。至於這樓主提到他只針對福壽山來記實,我也只不過提到空調設備,是閣下對空調來下評語,再扯到這麼多的事,我是有所回應,再加上這麼多先進喜歡有自已的意見,當然我是來者不拒的囉,你開的頭,就別怪別人回應你咩,到頭來你還要怪別人扯到別的。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2 17:44

大沱茶,你倒是解釋一下啥是傳統做法,否則你傳統長傳統短不是很奇怪嗎?你要告訴大家,啥是傳統做法,本人在高山地區打滾了一二十年,還不知道啥是傳統,你來告訴大家,工序是怎樣。你答不出來,就表示你的資訊有問題,我們熱切等你出手…不過你要問清楚在說喔,也建議你多找一些你認為傳統的製茶師父來說明,來佐証,熱烈期待中
作者: idiot    時間: 2012-6-12 19:43

可以跟奉文大大您買嫂子做的和您做的各四兩嗎?

不過會轉交給若水大姊和阿舍大大的

有機認證的部分還順利嗎?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2 19:57

可以呀,算你成本價,完全以試茶為準,不以營利為目地…地址俏我
作者: captain007    時間: 2012-6-12 23:40

人家是不跟你講太清楚,你還真以為人家製造者都不懂的樣子,一個製造者自已在做啥事會不知道嗎?你已經越界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1 18:22


  樓主開帖  " 福壽山農場紀實  "
也只是闡述 見聞 ,分享一個長期的消費者忠於原廠,就教於 製茶師的心得

陳 兄  於 30 樓 裡這一段     " 你已經越界 ...  "
請問 何來 "越界...." ........

(讓弟想到 多年前的 "風xxx"  論述口氣.....一點都沒變? )
作者: 農夫    時間: 2012-6-13 00:36

當陳師傅講完黏在牆壁上這一段之後..小弟就緊跟著追問...那時的茶葉本身膠質能如此之重的主因?


...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9 21:49



    弟亦曾是福壽山農場茶品ㄉ喜愛者,早期其茶品粗枝都未撿乾淨,一心兩葉?可能工作人員忘了初期簡陋ㄉ場景。會造成老茶客棄之遠離與質不對稱為主因,早期茶乾很醜,曾送台北友人老董當見面禮,回話以後別再送梨山茶了!嘻…幾天後就來電話要尋此茶,質優不優味蕾自有公評。
早期茶會成為弔唁念茶品,質優為最大主因,粗俗ㄉ茶乾就不太在意了。私感現會質差化肥造量為最大主因,在近幾年亦曾飲過質超優ㄉ福壽山農場鄰近業餘玩家ㄉ初春烏龍,在產地毛茶培火後再送至桃園大溪後培,質超優ㄉ!惜在去年園子租約到期即失去耕作權,茶品質優引起覬覦,被幹掉了!
作者: 農夫    時間: 2012-6-13 00:53

回復  陳三
一直以來製茶師都是  " 看天(氣)製茶 "

人  雖然無法預測天氣的變化
但是可以依經驗判斷,處理 ...
captain007 發表於 2012-6-10 21:59



    但設備進步後質反而大退步,大禹嶺亦同。弟在約40歲時已離開梨山至平地定居,梨山友人在2年後,曾帶大禹嶺陳性茶農ㄉ茶品到居地聯誼,論及天氣優劣其茶湯ㄉ表現可天壤之別,設備完整對成品茶質應有加分效果。
作者: 花乳齋    時間: 2012-6-13 00:58

你還要進一步解釋嗎?還是你故意曲解別人的意思是什麼,找別人語病是很要不得的行為喔。
花香,比水 ...
陳三 發表於 2012-6-12 15:08


既然知道您是誰了
多說也就無益
您自己回去看第15樓和16樓的話
就知道誰病重
掰掰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3 03:15

回復 55# captain007


    凝神再看,是我曲解吳兄的原意,原因是他之前對空調下的註解引起一連串的誤解…網路就是容易引起這樣的誤解,哈哈,真是辭不達意。
小生在此雙手合拾扣首,請吳兄諒解…以後小弟會細嚼慢嚥才回復…有時字打太快也會有的缺點

其實這重發酵跟一般青發酵是認知上的問題,傳統做法跟青發酵做法只是在過程上稍許不同罷了,看製造者想做啥茶它就會變啥樣的茶品
製茶者想做什麼茶,他就會用什麼手法,像內人用第三段的攪拌並不是他的原意,只是機器上操作沒注意造成的茶水較深,味道較像大家口中的味道罷了,而目前製作青的茶品就算不成功也會有新茶味的香氣,較容易銷售,反正一般人判斷上都會失真,而所謂傳統上的製作茶水顏色就已經失去競爭的優勢,更何況沒有很香的茶品根本就沒人買,且在青與重之間,成功的青酵,人們會願意用較高的價錢去買,這就是青水會一直流行幾十年來至今歷久不衰的原因。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13 03:24

為了對吳兄表達歉意,小弟閉關修行去了…你們繼續玩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2-6-15 19:31

已經過了三天...看來陳三兄是真的去閉關...不會再出來了~~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2-6-28 21:07

已經過了三天...看來陳三兄是真的去閉關...不會再出來了~~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15 19:31



[attach]87902[/attach]

[attach]87903[/attach]

[attach]87904[/attach]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非呀!!!是上帝派一位前輩送來的禮物.....哈哈...............爽不止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6-28 21:25

已經過了三天...看來陳三兄是真的去閉關...不會再出來了~~
吳阿舍 發表於 2012-6-15 19:31

出關了~!

作者: terrypan1    時間: 2012-6-28 22:30

回復 63# 知秋

奇怪跑到哪個帖子去了

找不到 陳三兄是猛將一名

有誰可以告訴我嘛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6-29 11:15

回復  知秋

奇怪跑到哪個帖子去了

找不到 陳三兄是猛將一名

有誰可以告訴我嘛 ...
terrypan1 發表於 2012-6-28 22:30

http://www.t4u.com.tw/chat2/viewthrea ... tra=page%3D1&page=3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6-29 13:51

剛買一台五十萬的自動揉壓機,等有空秀出來給大家看看什麼是機械取代人力…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6-29 14:16

剛買一台五十萬的自動揉壓機,等有空秀出來給大家看看什麼是機械取代人力… ...
陳三 發表於 2012-6-29 13:51

等待陳三兄的珍寶
期待
作者: 了凡    時間: 2012-6-29 20:44

回復 62# 夢幻茶


    天使怎麼是男的!!!還好裡面的茶還真是不賴!
謝謝阿舍兄!我們同仁說這罐福壽山農場的茶比較好喝又回甘!
我偷偷告訴他這是阿舍兄親自到農場挑的!
但我懷疑有人用高檔好茶偷換進罐子!
因為阿舍兄怕親自出馬,茶還不好會被人笑•••
作者: a75528820    時間: 2012-7-1 13:09

回復 62# 夢幻茶


    請問這是農場場內茶嗎??好像!!!!!!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2-7-1 15:25

回復  夢幻茶


    請問這是農場場內茶嗎??好像!!!!!!
a75528820 發表於 2012-7-1 13:09



    正是場內福壽長春茶....
兄說  "好像!!!!!!"....兄有存疑.歡迎提議網內應有內行的..大家來研究研究解疑???
  這是一位前輩送的..非劣者購買...
作者: terrypan1    時間: 2012-7-1 16:33

回復 66# 陳三
期待陳三兄秀出照片
半自動還是全自動的
大小多少斤,
小弟用到懶得自己下去用了,
都給工人去操作了
作者: Dior    時間: 2012-7-1 17:58

回復  夢幻茶


    請問這是農場場內茶嗎??好像!!!!!!
a75528820 發表於 2012-7-1 13:09


這是改換包裝新的樣式啦.
作者: Dior    時間: 2012-7-1 17:59

這是改換包裝新的樣式啦.
Dior 發表於 2012-7-1 17:58


按太快.忘記上圖片..

作者: Daiwan-Te    時間: 2012-7-1 18:33

除了福壽長「春」茶
今年開始, 還有新註冊的福壽長「青」茶

主要差異是醱酵度
長「春」茶仍依傳統製法
長「青」茶醱酵度比較輕
讓不同喜好者各取所需
作者: a75528820    時間: 2012-7-1 19:43

回復 74# Daiwan-Te


    小弟不才~~還有喝到今年場內的~~聽同行敘述~~今年特別出2種不同系列~~~
一種以慣例作法~~另一種是以甲機走較乾。不知道資訊是否正確!!!!
作者: a75528820    時間: 2012-7-1 19:46

回復 74# Daiwan-Te


    小弟不才~~還沒喝到今年場內的~~聽同行敘述~~今年特別出2種不同系列~~~
一種以慣例作法~~另一種是以甲機走較乾。不知道資訊是否正確!!!!
                                                      (更      正)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7-2 10:56

回復  陳三
期待陳三兄秀出照片
半自動還是全自動的
大小多少斤,
小弟用到懶得自己下去用了,
都給工人去 ...
terrypan1 發表於 2012-7-1 16:33



    真的嗎?是真的才說嘿,套一句嗜老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也…哈哈哈…這歷史典故我也搞迷糊了
作者: terrypan1    時間: 2012-7-2 11:13

回復 77# 陳三
對阿 自己開了茶行後就沒去廠幫忙做茶了
現在主力都放在烘焙茶了
最近還想再買台新烤箱
作者: 阿莫    時間: 2012-7-15 18:26

老大,头版长青蒙友赠送好不容易上手了,今年综合水平远超11年7月批次长春茶,发酵轻虽个人不喜其"青",但醇厚中贯穿着独特的清爽气息,高冷风格非常享受!!!至于"香气"表现,由于缺乏对纯血统高冷茶的正确认识,不敢妄评希老大指教...

10克/100cc盖杯,七泡不掉水,醇柔轻盈,很棒!

弟在此聆听老大赐教...拜!
作者: 魂羅漢    時間: 2012-8-3 07:57

小弟我發表我的經驗與想法(小老弟我會去看茶園與作茶)~
首先就是本土茶葉的轉變:
1.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機械取代:現在連揉捻都有用機械去擠壓取代了,我問過作茶的老師傅,他說單純這樣作水路會不順,如果將前段的發酵補足就可以做出與以前品質差不多的茶湯(約8成起跳),採茶員已經很多是阿桑或是外勞~真的會去採一心二葉嗎?都3~4葉了...
2.茶園茶樹沒有良好的管理:茶齡太老,沒有翻耕與換新茶苗(向茶改場申請好像要等一年),如何要一個老茶樹作出年輕茶樹的品質呢?
3.產業年齡層的斷層與製/產/銷,產生的斷層:茶園大多都是很老的茶農在施作(蠻多不會茶園管理),將茶菁交給茶廠後就沒自己的事,誰知道茶廠會怎樣去製作?
4.境外茶的充斥:台灣本土許多出外發展的越南與大陸,也會將這些成品帶回本土(話說今年有次比賽茶的冠軍茶,幕後是境外茶~卻沒人去揭發,連品評師都喝不出來,証明不是拼配太好就是境外茶品質越來越好)
5.茶葉"正確"知識的傳承:小老弟我有次經驗去參觀某茶葉的博物館,有人問導覽員:包種茶和椪風茶是甚麼茶作的?  那個導覽員竟然回答:包種茶是包種茶作的,椪風茶是椪風茶作的,我聽了很傻眼,這兩種茶主要是以製成去取名,並非是茶種去定名的....每種茶種都可以製造成各種茶系列的成品,茶種/製成兩者卻可以亂混淆一通....這只能說是正確知識傳承的問題與教育傳達的失敗。

PS:其實現在室內萎凋室,已經有許多控制溫度濕度的環境去保持茶菁的發酵穩定度了~
作者: 靜德    時間: 2012-10-3 15:41

人心不古.天時不合.利字當道,茶香只在回憶中.......杜老大.小蔣.茶海中的痴者...........百年一念只求回憶重現.茶界需要怪腳....加油堅持下去
作者: 香即逝    時間: 2013-7-24 13:09

越做越青是十幾年前有群以青做為高山茶準則的一群茶商茶販造成的
當初高山上設備往往都沒低海拔地區的好
所以往往為了省時省力所以就將就做成比較青的茶
還有就是茶菁高山條件本身就比較好環境好破壞少..指的是當初
因此那些茶販一直要求低海拔地區越做越青 為了只是能混茶
說來說去還不是"利"字 然後呢搞到外國去進口回來破壞自己國家的產業
這被強姦的台灣茶葉 可悲可嘆
作者: cookiejar    時間: 2013-8-29 11:55

小弟今年有幸也喝到福壽長春茶跟長青茶的春茶, 雖然我不是喝茶高手, 但是個人喜好長春茶多很多, 長青茶口感比較淡薄, 也少了長春茶的醇厚..想說長青茶實在青了很多, 真的喜愛這種滋味的人很多嗎?
作者: karies99    時間: 2013-8-29 17:15

.......茶質今不如昔..問題是出在哪?
       是人的因素?還是氣候的因素?  是製程上有改變..還是茶園管理的方式有了不同?

唉 ! 看照片就知問題出在哪兒了, 怎麼可以容許人在製茶間內抽菸 ?
茶質的好壞, 取決於茶師們的專業與態度 !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3-10-7 18:23

做青有錯嗎?沒有錯啦,而且是正宗,不要把自已不懂的事等同不對,做不做青自行決定,怕是做黃自已都做不好才對,做青不會做黃就更不會
作者: 香即逝    時間: 2013-10-22 08:08

正宗 沒有誰是正宗 葉問正不正宗?
青沒有錯 青也不代表發酵程度低
但是往往都是為了青而青 為了提高產量亂用藥亂下肥使人喝了不健康
外行人也許不知道葉緣紅死菜其實不代表發酵量程度高
不要認為您懂的別人就不懂 青茶我做過的比您多幾百萬斤
拿出實力 拿出好茶讓別人喝了舒服健康才是功德一件
一直批評別人會不會製茶會不會管理茶園對您一點好處也沒有
會不會製會不會管理 對別人來說不重要
我只是陳述當年事實 至於我會不會做青 那不是重點
作者: idiot    時間: 2013-10-22 15:04

青茶我做過的比您多幾百萬斤


可以問一下是怎麼做的嗎????
作者: 香即逝    時間: 2013-10-22 16:19

回復 87# idiot


這有困難嗎
一間手採茶葉工廠 一天就能上千斤
一年做三百天您信不信...
機採就更不用說了...   
作者: idiot    時間: 2013-10-22 16:47

回復 88# 香即逝


    請問一下每天上千斤都是您一個人顧的嗎? 曬箐到殺箐到Q茶都是?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3-10-25 08:18

回復 88# 香即逝


    ㄟ,大老,我沒說你不會做ㄟ,我只對這做青有意見咩。你反應也太強烈了吧,純論茶,嘿嘿,別傷身。
也許在文字上你有點曲解,不過,我不可能對你做的茶有意見吧。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3-10-25 08:23

回復  香即逝


    請問一下每天上千斤都是您一個人顧的嗎? 曬箐到殺箐到Q茶都是? ...
idiot 發表於 2013-10-22 16:47



    這些事不用他做啦,至於你的晒青到殺青到q茶喔,我沒有晒青怎麼辦,其他的我都包辦,那算不算全能的製茶師,還兼俱焙茶師。這算製茶師嗎?算來算去,可能沒有了解這茶怎個過程了吧…哈,我揉茶從外行到親自施為,目前的門面已經有點進步。不過,我有機的才不在乎外型啦,不過,我還是做成了半球型了。怎樣,只不過跟外面的不一樣,他們做的是青枝綠腹,我是悶鍋炒索,跟人一樣,黑的可愛。
作者: 吳阿舍    時間: 2013-10-25 08:48

去年開的主題討論到現在..小弟發覺....樓整個都歪了=.=



今年10月初小弟還有上福壽山農場..有去實勘茶園生長環境以及與廠方討論一些去年未竟的製茶議題..看看一年多來的轉變與改善...不過樓歪成這樣..接不下去了~~


作者: 香即逝    時間: 2013-10-28 01:39

其實樓並沒有歪 歪的是沒親身體驗卻又出一張嘴的人
綠葉紅邊 怎麼可能 以現在的偷工減料方式...下一位
作者: ec5455    時間: 2016-8-20 20:31

以前的茶好是因為天然的有機肥和以前製茶的方式,現在多是求量,所以很多茶菁採摘時機多很老了,所以喝不到以前的濃郁的滋味和果膠質 。
倒是我有喝過在福壽山農場旁的民營茶廠的一款名為毒藥茶(上網多可以查的到 ),就有以前喝的高海拔的獨特的果香味,而且茶湯的滋味和濃郁的口感,是讓你
喝一口就會忘不掉。以上是小弟個人的感受。供大家參考~~~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