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20120715 新店 80 年代普洱老茶茶聚 [打印本頁]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5 23:24     標題: 20120715 新店 80 年代普洱老茶茶聚

本帖最後由 weberdece 於 2012-7-15 23:34 編輯

夏目炎炎 正好眠  當大伙正快被熱浪擊倒之際

新店幫     江委員長  赫然登高一呼  同志們   革命尚未成功  怎可懈怠


同志們要努力奮戰   繼續喝茶五千年


由於上回華聯磚快滿足不了嘴刁的新店幫眾們


江委員長於是下令各幫眾快將自己家裡不管是什麼倉的 80 年代普洱老茶


通通拿來作雞精… 啊不是…   是一起來同品飲


thisway表示:鹹蛋超人賣擱貢啊  擱貢天就要黑了 喝茶啦






今日的迎賓茶分別是   上次被很多誇到不行的"70年代小白印茯磚"和"2010鐵觀音茶王"




當然在如此燈光美 氣氛佳的場合 不能少了"麥仔茶"










(提醒您:開車不喝酒  酒後不開車)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5 23:39

本帖最後由 weberdece 於 2012-7-15 23:40 編輯

由於大部分 80 年代的普洱老茶還在路途中

大伙就喝點台灣茶解解嘴饞


2011 鹿農凍頂烏龍冬茶比賽參等獎
2010 紅水烏龍








當下較喜愛之茶品   2011 鹿農三等獎    3 :4   2010 紅水烏龍  不分軒輊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5 23:54

本帖最後由 weberdece 於 2012-7-15 23:59 編輯

此時一直鞭策新店幫眾們的裁判長鐵釘兄風塵僕僕地趕到現場




裁判長到來   幫眾們可不能慢怠啊   趕緊拿出" 80 年代廣東餅"來招待


80 年代廣東餅







不過    江委員長似乎不太高興  要先罰鐵釘兄三杯茯磚迎賓茶才能入座






鐵釘喝畢 眉頭一皺  感覺案情並不單純:這哪是茯磚茶?






原來一切都是 thisway 的陰謀  


江委員長請鐵釘兄喝的原來是凍頂加鐵觀音加紅水烏龍的精華


但江委員長可不管那麼多:喝下去就對了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6 10:13

茶會準備中及花絮
委員長的最高享受---喝80茶,吃冰棒

射大攜來80珍品

杜老爺精心排列各式80精品,節目即將上場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6 10:22

此80茶會的大咖兼提案人...LULU,
不...是羽身伉儷帶來的70,80茶及茶點

要上場的在此,其他70年的稍候,有空再理你們

感謝LULU... 不,感謝大胖.... 不,感謝大咖羽身兄

作者: tedin5313    時間: 2012-7-16 10:24

我是風塵僕僕,馬不停蹄,披星戴月,夜以繼日的趕到會場,結果,應證了兵法上所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連續幾場下來,已經操倒了一些人,要不就是...........我知道了,主題不服(人家是水土不服),也就是跟不上主流趨勢,當前最紅的是要古樹、喬木,這80年代的,不是啃的雞,不吃。
所以人數有消退的現象,看來主辦單位要再加油了。
作者: tedin5313    時間: 2012-7-16 10:56

看到上面的菜,我誤會了,不是主辦單位的問題,而是.........口味已經變了,老茶,唉!就像老人,失寵了。這一群倚老賣老的老傢伙,黃梁夢,醒醒了,改喝名山古樹喬木茶吧!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15:12

此時一直鞭策新店幫眾們的裁判長鐵釘兄風塵僕僕地趕到現場


裁判長到來   幫眾們可不能慢怠啊   趕緊拿出" 80 年代廣東餅"來招待
80 年代廣東餅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5 23:54


80 年代廣東餅~茶捨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6 18:10

2012 7/15 天氣熱,烈陽高照,全身熱到該軟的都軟了,不該軟的也軟了
但在江痿員長一舉再舉,毋望再舉的壯舉下,吾等豈能不舉乎 ?

於是頂著高照烈陽,喚來愛騎  小黃
挺著千山鳥飛絕之英姿,萬里人蹤滅之氣勢
胳臂上可以插刀,大腿上可以跑馬之毫情,來到瑩瑩兄的私處.....新店小蛋蛋茶敘

當然.....照慣例,一進門就要先來一杯欄路茶,不然不能入座
今天的攔路茶是....另一位江兄  ericchiang 慷慨分享的70小白印茯磚
此茶在茶友私處聯誼界可是頗富盛名呢,贏得了全部茶友的掌聲,這麼乾淨的茯磚實為少見
此次在瑩瑩兄的操壺下,更泡出了濃而清爽的粉光蔘人蔘味,一杯飲下,馬上消除了不少體內暑熱, 爽 !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6 18:42

第一道主題菜是 80 廣東餅

這茶個人接觸很少沒有研究,只見過幾次,都因入倉太過而打退堂鼓,沒有買過.
而這次容爸帶來的這餅卻是難得的乾倉貨.

口感是....青味重而粗曠,感覺不像普洱,倒有幾分像六堡茶之類的口感
這乾淨的廣東餅現在喝了可惜,再放十年...讓青味轉成藥香,粗曠轉為清爽甜水
到時喝來的感受絕對不是現在可比的.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6 19:42

鐵釘兄從茶山帶回的佛手茶菜



傳說中的鑲紅邊




大壺煮佛手茶菜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6 19:47

本帖最後由 weberdece 於 2012-7-16 19:48 編輯

好吃的茶會餐點



80 年代 厚紙 8582 (較重倉)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6 19:50

80 年代 厚紙 8582 (較輕倉)





80 年代 厚紙 8582  重倉及輕倉 茶捨比較


作者: 夢幻茶    時間: 2012-7-16 19:54

鐵釘兄從茶山帶回的佛手茶菜



傳說中的鑲紅邊




大壺煮佛手茶菜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19:42



    好教材.用開水沖泡有如喝香水茶或花茶.女性愛...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6 20:01

本帖最後由 weberdece 於 2012-7-16 20:09 編輯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2010 鐵觀音茶王


2011 鹿農凍頂烏龍冬茶比賽參等獎
2010 紅水烏龍


迎鐵釘茶  80 年代  廣東餅


80 年代  重倉 厚紙 8582
80 年代  輕倉 厚紙 8582


80 年代 入倉 7542 (A)
80 年代 入倉 7542 (B)


90 年代初 7572
80 年代  8592


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92 重倉 8592
90 年代生熟茶拼配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首片)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中片)


90 年代初 青餅 (?)
88 青餅


80 年代 易武青散茶


70年代 乾倉 中茶簡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0:10

好吃的茶會餐點
80 年代 厚紙 8582 (較重倉)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19:47


80 年代 厚紙 8582 (較重倉)


80 年代 厚紙 8582 (較輕倉)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0:41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80 年代 入倉 7542 (A)
80 年代 入倉 7542 (B)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20:01


80 年代 入倉 7542 (A)
80 年代 入倉 7542 (B)







經眾茶友品飲之後,皆認為『80 年代 入倉 7542 (A)』是熟茶,而不是重入倉生茶。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0:48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90 年代初 7572
80 年代  8592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20:01


90 年代初 7572
80 年代  8592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6 21:05

本帖最後由 射過溪 於 2012-7-16 21:08 編輯

話說鐵爺  日以繼夜以繼日,餐風露宿,八百里加急,沿路換馬,快馬急奔
馬不停蹄的護送一袋寶貝與會.......................

剎時只見葉落盡只剩得細枝條的鐵爺,挺著細長身軀,扶著門框,嬌喘連連的進門來
也不待喘過氣來,就上氣接不了下氣,猴急的伸手往寶貝袋一掏,抓出一把有點枯萎的連枝樹葉
故做神秘的急問曰..........你看看,這是蝦米碗糕 ???
經過眾人酷刑逼問,鐵爺果真了得,不負T4U一根釘的美名,還是抵死不從的堅不吐實
只蛋蛋的說..........你猜 ?......ㄚ不然就煮來喝喝看呗..................

這時只見不是 lee480318 的射過溪,一個箭步,使出一招空手抓枝葉的無上武林絕學
在鐵爺還沒意識過來之前,就把茶葉抓過手來......

眼一看,鼻一嗅.................
馬上大聲笑曰 : 哇哈 + 哇哈 = 哇哈哈哈........這是佛手茶呗..........................

附記 :
過沒多久,愛吃冰棒的杜老爺帶了好幾盒冰棒進來了
鐵爺還是故做神秘的問曰 : 這是蝦米碗糕 ???
結果杜爺也是大笑曰 : 哇哈 + 哇哈 = 哇哈哈.......這是佛手茶呗..................

可憐的鐵爺,原本興沖沖的出個考題想考倒大家以自慰
結果接一連二的,都被說中了,也只好悻悻然的拖著細長身軀,孤伶伶的自個兒去找把鐵壺,把茶葉煮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6 21:16

話說鐵爺  日以繼夜以繼日,餐風露宿,八百里加急,沿路換馬,快馬急奔
馬不停蹄的護送一袋寶貝與會...........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7-16 21:05


茶葉煮好後,鐵爺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說出這原不想告人之內情.........
原來是想讓茶友们體驗一下,剛完成萎凋去掉茶菁苦澀味後的口感.

老實講,還真好喝哩,別看它還是青青綠綠的生葉
在經過萎凋的物理化學變化後,可變得又香又甜的呢
雖是用煮的,也不見苦澀,真是非常好的體驗,就肛溫ㄟ !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2:27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20:01


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2:31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92 重倉 8592
90 年代生熟茶拼配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20:01


92 重倉 8592
90 年代生熟茶拼配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2:38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首片)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中片)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20:01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首片)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中片)


圖右(同筒中片) & 圖左(同筒首片)

作者: 嘉和堂    時間: 2012-7-16 22:55

因交通管制以致無法與會...幸好有圖可賞,真好!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3:13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90 年代初 青餅 (?)
88 青餅

80 年代 易武青散茶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20:01

90 年代初 青餅 (?)~此款茶品似未泡飲?

88 青餅
80 年代 易武青散茶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6 23:21

可惜之後小弟的相機就不支倒地 無緣再幫大家紀錄
當日茶序:
迎賓茶  70 年代 小白印茯磚
70年代 乾倉 中茶簡
...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6 20:01



70年代 乾倉 中茶簡






  

  



再會啦!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7 11:13

回復 10# 射過溪


   
口感是....青味重而粗曠,感覺不像普洱,倒有幾分像六堡茶之類的口感
這乾淨的廣東餅現在喝了可惜,再放十年...讓青味轉成藥香,粗曠轉為清爽甜水

這80廣雲貢是普普人分享的一塊茶樣,
由於小弟更沒經驗,以為是熟茶
因為它湯深色,無絲毫倉味,口感一如射兄所述,
但茶會中羽身兄告知是生茶餅,難怪才有如射兄所述的這些複離有深度的口感,
我會珍惜著喝, 再放十年後與大家共品
作者: bluegallery    時間: 2012-7-17 14:40

70年代 乾倉 中茶簡






  

  



再會啦!
瑩瑩 發表於 2012-7-16 23:21



    剛看到簡鐵上有車輪狀壓痕,請問一下,這壓痕是簡鐵獨有,還是也見於80年繁鐵及8653??
作者: 瑩瑩    時間: 2012-7-17 16:48

剛看到簡鐵上有車輪狀壓痕,請問一下,這壓痕是簡鐵獨有,還是也見於80年繁鐵及8653?? ...
bluegallery 發表於 2012-7-17 14:40



    小弟ㄉ普洱茶識僅及幼幼班程度,無能力確切回覆兄之提問!

小弟已商請該茶主人羽身兄回覆!
作者: t4u2005    時間: 2012-7-17 16:56

本帖最後由 t4u2005 於 2012-7-17 17:17 編輯

1.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這款茶置茶量1/3   ~ 1/2,快沖快出,有質耐泡,一泡抵三四款茶,讚。
2.鹿農三等烏龍:比賽茶人很厲害,調製的口味附和評審青睞。不過為何現在的口感讓多數人覺得這是鹿農三等嗎?哈哈!
3.有人參味的70小白印茯磚,乾淨好喝。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17 16:58

回復 28# bluegallery

壓痕中茶簡及繁體首批都有  8653沒有壓痕  餅面茶葉也比較細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17:38

本帖最後由 射過溪 於 2012-7-17 17:39 編輯

2010 鐵觀音茶王
2011 鹿農凍頂烏龍冬茶比賽參等獎

2010 紅水烏龍

這三款台茶屬會外賽,2010鐵王先上
焙火後的觀音韻明顯,茶性是剛中帶柔,柔中帶剛
既有屬陽的氣韻,又有著屬陰的香甜柔厚
陰陽調合上,算是凹凸有致,配合不懈的好茶

再來是鹿農參等與紅水烏龍對尬
這二款則是一陰一陽的強烈對比
鹿農的是走剛猛有力的猛爆路線,但底韻亦不失細緻甜水
紅水烏龍則是一路柔到底,細緻,柔和,甜水

這二款茶都各有喜好者,難分上下
如果我是茶主人,我會日飲鹿農以壯陽,夜飲紅水以滋陰,如此可收陰陽合和,九陰九陽合成一氣之效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18:04

80 年代  重倉 厚紙 8582
80 年代  輕倉 厚紙 8582


這是羽身兄提供的好茶,此次茶會80年代的茶大都是羽身兄提供的,弟在此遙敬羽身葛格一杯
希望這星期日的90茶會能依照辦理.

這二種8582雖有輕重倉之分,但在個人的標準而言,都還在乾淨倉的範圍內
口感上的對比差異也不會很大,都很厚實有勁,但柔順不足,如能再放個十年就更好了.
總感覺這類早期廠茶,要放滿三十年以上,才會是最佳品飲期的開始 (較重倉的例外)

...................................................................................................................................................................................................

80 年代 入倉 7542 (A)
80 年代 入倉 7542 (B)


差點被7542(A)給考倒,就在眾茶兄一致認為A是熟茶時
只有我一個人認為是倉儲濕熱悶出的口感,並不是熟茶
但在重手的摧殘下,還是原形畢露了,最後我還是投熟茶一票
不過這熟茶還真好喝,渥堆不重,陳期又老,就現飲下我反而喜歡這熟茶呢
但在放個十年,可能又會不一樣了,茶就是這樣,每一個不同的時點,都會有不同的表現.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18:59

90 年代初 7572
80 年代  8592


雖然年份有差,但在倉儲不同下,8592喝來反而更年輕呢,渥堆味也還相當明顯
但厚實的老熟茶韻及保存良好的氣韻,顯現出了他的未來性,也獲得個人相當不錯的好評

7572 喝來反而更有老韻,藥香已出,很是迷人,但略帶水味及續航力略顯不足是美中不足之處
但不管如何,這也是一款相當不錯的好熟茶,現在還能喝到這樣的熟茶,亦足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19:14

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此茶實為7532 , 之所以被我另外命名為75382原因有二..........
1.她的口感真的很38 , 個性也很38 , 完全不像我们熟悉的7532之口感
   反而像入倉較重的天信號 , 97年購入時也如天信號那般,苦得讓人張不了嘴
   現在喝來也還是有些許的苦韻殘留呢,真的很38.
2.拼配也很38,茶面像7532,背面像7542,餅內卻參雜了些像7582的青壯葉,故名之為......75382

另外,這茶還有一個很38之處,就是耐泡到一個很不要臉的程度
明明已經喝到很賭爛不想再喝了,她還是一直很濃郁的出湯,讓人也不好意思倒掉換茶
我想最38的應該是這點.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19:35

本帖最後由 射過溪 於 2012-7-17 20:12 編輯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首片)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中片)


這茶是1997年購入的脫依散餅,不是原筒的,但品相都相當一致,並無倉儲上的差異
當時吹冷氣吹了一個夏天後,以為足乾了,就用塑膠袋十餅一袋的密封收藏
前二年開封時卻發現第一餅有嚴重的白霜,但底下的卻依然油亮有花香味
詳情請看下帖 686~687 二樓............................................................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9918&pid=828659&fromuid=1869

白霜嚴重的第一餅,經過二年略為通風存放後,白霜已少了2/3
當時口感是無滋無味的,與中間那餅差異很大,不過現在喝來已經與中間的那餅很接近了
但還是可以喝出茶滋結實度與穿透力還有茶捨顏色的不同
可見些微的濕度不同,時間長一點,就會造成很大的差異,儘管是在同一包裝內也是如此


PS. 中間那餅及那袋茶,再二年後的今天,餅面已無油亮度,且部份有輕微的白霜
        這袋茶應以另類的入倉茶視之.........倉名曰: 牛難爬倉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20:02

88 青餅
80 年代 易武青散茶


乾倉的88青餅果然名不虛傳,夠青,夠悍,勇..猛..壯.....
不過太過乾燥,少了溫潤感,喝來總覺得口感太過死硬,但茶質是沒話講的
這類的乾倉貨還是好好的給她醒茶一段時間,讓她接受適度的空氣及水氣滋潤一下會比較好
另外,這茶的適飲期也還沒到,現在就把她臨幸了有點可惜.

80 易武青散茶
此茶應有輕入倉,年份約落在80末~90初左右
這茶之前茶友曾經分享過,我泡出來的感覺像似中年悍婦
今天換人泡,卻變成溫柔的少婦,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我也喜歡
可見一款茶在不同泡手的詮釋下,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這沒有對錯,喝茶泡茶本來就是很個人化的,能泡出自己感覺合適的茶湯才是重要的
喝不同人泡的不同口感,也是一種跳脫自我習慣的學習呢
作者: bluegallery    時間: 2012-7-17 20:16

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此茶實為7532 , 之所以被我另外命名為75382原因有二..........
1.她的口感真的很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7-17 19:14



    茶不孤,必有鄰
    我也有一餅很像8582,但喝起來一點不像8582,卻很苦底的8582
    一度懷疑是仿茶,被我打入冷宮
    看了此帖,將它挖了出來,有機會來辦個認親大會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20:25

茶不孤,必有鄰
    我也有一餅很像8582,但喝起來一點不像8582,卻很苦底的8582
    一度懷疑是仿茶, ...
bluegallery 發表於 2012-7-17 20:16


80中左右,可能有出過一些極苦的茶
我有一顆250g沱茶也是苦到讓人張不開嘴 (現在已經適飲了)
下次我们到羽身的私處聯誼一下,認親一下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17 20:37

70年代 乾倉 中茶簡

同是乾倉,但相較於88青的死硬口感,這70簡鐵就和藹可親多了,畢竟年紀也相差十幾年
果然早期的廠茶還是老的好喝.

很標準的早期鐵仔味,那種乾倉的氣韻,實在很讓人著迷
直沁心肺口鼻的穿透力,讓射溪爽度大幅提升,真是個 Happy Ending 啊.....................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7 23:17

小弟撒野式心得 (如有冒犯  請各位前輩海涵)
在這幾個月有幸參與各種場合品飲或學習普洱以來
小弟最懶得做的事   就是去研究包裝紙 嘜號 內飛 內票等等 (這可能使我成為最不及格的學生)
一來是小弟以往求學跟現在工作動的腦已經夠多了 不想連喝茶都要去記東記西
二來是小弟覺得茶就是喝入口才準   自己能喝到什麼滋味 會喜歡什麼 不是看茶評就懂

或許沒人賣普洱茶還讓你試喝  但小弟還是會希望盡量能試喝後再買

剛開始接觸到品質比較好的普洱  小弟比較偏愛入港倉的普洱
或是應該說小弟被那濃郁醇厚的香韻震懾住
而茶湯能一泡接著一泡   還讓口腔維持飽滿的香韻

但後來   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口味漸漸地改變
開始喜歡那不太強烈刺激   卻能保鮮活感挑逗味蕾的茶
所以又慢慢喜愛乾倉且乾淨的茶
雖然香韻茶滋沒有港倉濃郁   卻保有刺激各種味覺的活力

會有這些感想  
是因為當日是小弟第二次喝 88 青  其感受和第一次喝 88 青截然不同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2-7-18 01:06

不知多少個星期假日在新店的小茶聚就要落幕了
感慨很深---------
永和已經有一個失意茶會了  再來是否會再多出一個?????










失業茶會?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8 14:26

回復 32# 射過溪
   
焙火後的觀音韻明顯,茶性是剛中帶柔,柔中帶剛
既有屬陽的氣韻,又有著屬陰的香甜柔厚
陰陽調合上,算是凹凸有致,配合不懈的好茶

鐵觀音茶葉天生葉厚,就是最適合重焙火的料,
難怪是"世界上焙火最重的茶"---比賽茶的評審陳國任所言.
此茶是高山所種,較有清韻,甜水,
和木栅鐵觀音有不同的口感滋味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8 18:56

回復 33# 射過溪


   
這二種8582雖有輕重倉之分,但在個人的標準而言,都還在乾淨倉的範圍內
口感上的對比差異也不會很大,都很厚實有勁,但柔順不足,如能再放個十年就更好了.
總感覺這類早期廠茶,要放滿三十年以上,才會是最佳品飲期的開始 (較重倉的例外

進入茶會正題,喝近30年的茶,
我能喝出厚實有勁,但是否柔順不足是無法知道,
就是喝過老茶太少了...
感覺喝不到倉味,但茶湯又有傳統港倉的深紅陳色,
兩款雖說倉有輕重,大致是一路的,
湯水乾淨,絕對是LULU家精選上品
作者: bluegallery    時間: 2012-7-18 20:26

80中左右,可能有出過一些極苦的茶
我有一顆250g沱茶也是苦到讓人張不開嘴 (現在已經適飲了)
下次我们到羽身的私處聯誼一下,認親一下射過溪 發表於 2012-7-17 20:25


沒問題,如羽身大同意借私處來用用,再來喬時間
^^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18 22:14

大家喬好時間  先電話告知就ok  但私處就要問專利申請人了
作者: teddysu    時間: 2012-7-18 22:31

本帖最後由 teddysu 於 2012-7-19 07:35 編輯
不知多少個星期假日在新店的小茶聚就要落幕了
感慨很深---------
永和已經有一個失意茶會了  再來是否會再 ...
普普人 發表於 2012-7-18 01:06



   中和四號公園.還是永和仁愛公園^^ 這個好^^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8 23:06

回復 33# 射過溪


   
80 年代 入倉 7542 (A)
80 年代 入倉 7542 (B)

差點被7542(A)給考倒,就在眾茶兄一致認為A是熟茶時
只有我一個人認為是倉儲濕熱悶出的口感,並不是熟茶
但在重手的摧殘下,還是原形畢露了,最後我還是投熟茶一票
不過這熟茶還真好喝,渥堆不重,陳期又老,就現飲下我反而喜歡這熟茶呢

以前老茶常因入出倉而搞亂包裝,
連喝多老茶的前輩都有搞不準的時候,

這兩茶是我泡的,A的茶捨是熟茶的樣子,
喝起來也是熟茶的樣子,
可是它還是有非熟茶之嫌疑,名字叫7542更非熟茶!
不管了,反正都好喝
這就是喝老茶的迷人處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1:26

小弟撒野式心得 (如有冒犯  請各位前輩海涵)
在這幾個月有幸參與各種場合品飲或學習普洱以來
小弟最懶得做 ...
但後來   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口味漸漸地改變
開始喜歡那不太強烈刺激   卻能保鮮活感挑逗味蕾的茶
所以又慢慢喜愛乾倉且乾淨的茶
雖然香韻茶滋沒有港倉濃郁   卻保有刺激各種味覺的活力

會有這些感想  
是因為當日是小弟第二次喝 88 青  其感受和第一次喝 88 青截然不同
weberdece 發表於 2012-7-17 23:17



    兄
您確定您喝的是沒有入倉的88青餅?
另外請教您定義的乾倉是輕入倉還是未入倉?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1:29

欣賞了照片
可能是畫素太差
我感覺每一片茶好像都是入倉茶?
尤其是牛男倉的75382.....看起來也是白霜滿佈?
不知道這是菜鳥兄定義的發霉茶還是???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1:32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12-7-19 03:01 編輯

另外
據我所知,那片減鐵應該不是減鐵
比較接近目前大陸所說的83鐵(民國83年)
從配菜,底窩判斷(圖片不是很清楚)
特徵是沒有入過港倉(台灣倉)
04年左右在南部有大貨出現,總數有數萬片,當時一片大約台幣千元以下
目前大陸的收購價(漂亮的)大約在人民幣5000元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2:03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12-7-19 03:01 編輯

小弟的發言可能會打擾大家發帖的雅興
不過我感覺既然發帖就應該追求茶品年份,倉儲狀況和名稱的正確性
要不然可能會誤導後進者(大家都是論壇前輩,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以88青為例
目前方村的88青一片大約報價接近三萬人民幣
可是我說全台灣符合方村定義的88f青可能不到100片
他們對88青的要求(三萬元的要求)是需要還有一定煙燻味,條索油亮動人,茶香刺鼻,茶湯為為黃褐色的88青(標準範本是北美倉的88青,湯色太褐就打槍)
這樣才符合市場88青的定義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2:20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12-7-19 02:37 編輯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首片)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中片)

這茶是1997年購入的脫依散餅,不是原筒的,但品相都相當一致,並無倉儲上的差異
當時吹冷氣吹了一個夏天後,以為足乾了,就用塑膠袋十餅一袋的密封收藏
前二年開封時卻發現第一餅有嚴重的白霜,但底下的卻依然油亮有花香味
詳情請看下帖 686~687 二樓............................................................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9918&pid=828659&fromuid=1869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7-17 19:35



主題70 來自牛難爬山 在線時間2496 小時 註冊時間2010-11-29 最後登錄2012-7-17


管理此人
編輯  禁止  帖子
686
發表於 2012-7-13 16:51 | 只看該作者


[分享到 Facebook]


脫衣自然倉80末~90初的細字尖出7542

這茶是97買的未入倉貨,當時是餅面油亮,澀度很高,而且還有花香味
可證是未入濕倉的,但還是有一定的濕度

購入後置於牛皮紙袋,放在我的工作室吹冷氣燥濕,夏天過後再用塑膠袋封好,存放至今
前年開封時發現最上面的一餅佈滿白霜但無霉味,以下的都還是油亮的,且花香味尚存
於是把有白霜的那餅另外裝塑膠袋,袋口稍微對摺沒封死,並置於紙製的茶餅盒內
前年喝這白霜餅時,覺得口感全無,只有一股蝦蝦的味道(蝦蝦請用台語發音),豪無品飲樂趣
經驗中,密封良好的茶,長白霜的初期都是這股鳥味.

至於為甚麼燥濕後還會長白霜 ?
推估是燥濕不完全,尚存些許濕氣,造成日後長白霜





脫衣自然倉80末~90初的細字尖出7542

這茶是97買的未入倉貨,當時是餅面油亮,澀度很高,而且還有花香味
可證是未入濕倉的,但還是有一定的濕度

購入後置於牛皮紙袋,放在我的工作室吹冷氣燥濕,夏天過後再用塑膠袋封好,存放至今
前年開封時發現最上面的一餅佈滿白霜但無霉味,以下的都還是油亮的,且花香味尚存
於是把有白霜的那餅另外裝塑膠袋,袋口稍微對摺沒封死,並置於紙製的茶餅盒內
前年喝這白霜餅時,覺得口感全無,只有一股蝦蝦的味道(蝦蝦請用台語發音),豪無品飲樂趣
經驗中,密封良好的茶,長白霜的初期都是這股鳥味.


80末~90初有細字尖出???
兄的茶識恐有不足
請勿誤導茶友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2:31

發言不遜
若不喜,可當我放屁
作者: teddysu    時間: 2012-7-19 07:51

欣賞了照片
可能是畫素太差
我感覺每一片茶好像都是入倉茶?
尤其是牛男倉的75382.....看起來也是白霜滿佈?
不知道這是菜鳥兄定義的發霉茶還是???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1:29


菜鳥兄有在場嗎^^? 我記得上次他們茶聚有倉茶時.就沒讓菜鳥兄試茶ㄛ^^

(不是要給您打槍.只是按看到的狀況說明一下而已.拍謝了^^\)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9 07:55


您確定您喝的是沒有入倉的88青餅?
另外請教您定義的乾倉是輕入倉還是未入倉?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1:26



   好吧 或許是相對入倉沒那麼重的茶 小弟對於這種名詞定義比較沒有那麼嚴謹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9 08:01

本帖最後由 weberdece 於 2012-7-19 08:04 編輯
小弟的發言可能會打擾大家發帖的雅興
不過我感覺既然發帖就應該追求茶品年份,倉儲狀況和名稱的正確性
要不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2:03



   這次茶聚的參與者 包括小弟 能稱得上 普洱茶的老手 也沒有幾位

   小弟特意標明"茶聚"  即是三兩茶友以茶會友


   這種場合也非專業的喝茶場合   


   小弟覺得這種帖純粹只是紀錄好玩而已   

   這帖也並非發在"普洱茶討論區"板  

    要讓這帖成為教學意義的帖   小弟覺得太嚴肅了點  
作者: teddysu    時間: 2012-7-19 08:27

本帖最後由 teddysu 於 2012-7-19 08:30 編輯
小弟的發言可能會打擾大家發帖的雅興
不過我感覺既然發帖就應該追求茶品年份,倉儲狀況和名稱的正確性
要不然可能會誤導後進者(大家都是論壇前輩,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以88青為例
目前方村的88青一片大約報價接近三萬人民幣
可是我說全台灣符合方村定義的88f青可能不到100片
他們對88青的要求(三萬元的要求)是需要還有一定煙燻味,條索油亮動人,茶香刺鼻,茶湯為為黃褐色的88青(標準範本是北美倉的88青,湯色太褐就打槍)
這樣才符合市場88青的定義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2:03


(感覺有點像進帖來踢館的...借帖回問.先跟樓主說抱歉了^^\)

前輩的說法有語病.不是想打您的槍.只是想簡單的表達一下而已.說錯末怪...


普茶資訊的重要性應不可否認..........只是..........有證據可以證明那個是對的嗎^^? 這是我對老普最大的疑問.今天01的茶.明天00.後天03...今天易武.明天又換了山頭...就連紅透半邊天的紅印是那裡的茶料.怎麼做的...都沒辦法有個定論... 原因^^? 普茶本是便宜貨.產區年份根本就不重要... 現在重要了...也跟口味沒有絕對的關係.只跟 $ 有關... 那有 "完整又正確的老普資訊" 嗎^^? 可能有吧.只是沒人看過^^~    (拍謝^^\ 補充一下...98年以後會好一點.但也不見得全部都對^^)


芳村的88青...3萬RMB...是應該是所謂的 "品相極佳" 的...那品相普通的就不是 "88青" 嗎^^? 這是我的疑問^^ 不過.個人贊成方村的標準------有一定煙燻味,條索油亮動人,茶香刺鼻,茶湯為為黃褐色的88青(標準範本是北美倉的88青,湯色太褐就打槍) ------- 這是以茶的品相與茶味為標準.而不是 "以包裝為標準" .....


------------------------------------------
喝茶是很主觀的.這茶會裡我個人看不出有茶友一定堅持那個茶是那個茶.也會有生熟不確定的狀況.但也都忠實的表達了品茶的感受...且最終用的是 "喜不喜歡" 而不是 "這茶質好不好" "cp值高不高"..... 這點.對我這茶菜鳥來說.是很重要的參考... "喜歡" 是喝茶人的評語...  "茶質.cp質" 是賣茶人的評語... 我個人喜歡喝茶人的評語...當然.賣茶人的評語也不錯.只是不合我個人的胃口而已^^~
------------------------------------------


(((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點很淺很淺的意見... 完全是我個人的在這階段的理解.是對是錯我也沒完全的把握.只能盡力的做到客觀論述而已.如有冒犯.還請多多包涵.謝謝^^\ )))
作者: kuan    時間: 2012-7-19 08:50

另外
據我所知,那片減鐵應該不是減鐵
比較接近目前大陸所說的83鐵(民國83年)
從配菜,底窩判斷(圖片不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1:32



    我不相信那天在座的人,針對該餅簡鐵,竟然會沒有人喝不出來是20或40年的茶湯??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9:40

(感覺有點像進帖來踢館的...借帖回問.先跟樓主說抱歉了^^\)

前輩的說法有語病.不是想打您的槍.只是想簡 ...
teddysu 發表於 2012-7-19 08:27



    兄
茶品資訊確實很難說到百分百完全
不過大概的重點應該要說對
例如我說
昨天我家來了好多名人給我祝壽,有劉德華,有王菲,有陳水扁,還有馬英九
你說:怎麼可能?
結果照片一看,原來是劉的華,王非,陳水便,馬應狗

這算是美麗的誤會還是雞同鴨講?

結論是有圖有真相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19 09:51

喝茶是很主觀的.這茶會裡我個人看不出有茶友一定堅持那個茶是那個茶.也會有生熟不確定的狀況.但也都忠實的表達了品茶的感受...且最終用的是 "喜不喜歡" 而不是 "這茶質好不好" "cp值高不高"..... 這點.對我這茶菜鳥來說.是很重要的參考... "喜歡" 是喝茶人的評語...  "茶質.cp質" 是賣茶人的評語... 我個人喜歡喝茶人的評語...當然.賣茶人的評語也不錯.只是不合我個人的胃口而已^^~
teddysu 發表於 2012-7-19 08:27


菜鳥需要的資訊是什麼?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實品與正確的名稱要對的上(劉德華,王菲,陳水扁,馬英九等人應該長什麼樣子)
這樣子買茶的時候才不會被茶商乎弄
畢竟這關係到金錢的多少
作者: teddysu    時間: 2012-7-19 10:01


茶品資訊確實很難說到百分百完全
不過大概的重點應該要說對
例如我說
昨天我家來了好多名人給我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9:40



   這問題其實是很容易解的... 有 "真實證據" 佐證即可...  

且您也說照片不清楚.所以仍無法斷定... 這也是常識.有照片.不見得就一定是對的... 普洱茶界對 "正品" 的認定.再沒 "證據" 的狀態下.都是採 "各說各話" .這應該也不是今天才這樣...


就連 "茶評" 也是一樣.到處都有喝著 "苦澀味雜難耐" 的普茶.硬是說成了 "質重香顯喉韻佳的絕妙好茶" ...... 然後就把這 "歸功" 於  "喝茶是很主觀的"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普洱茶(應該說是任何的茶).只要能甘甜香醇.就是好茶...新茶苦澀.就是苦澀的茶.要變好茶...10年?20年?30年? 都好.等它變成甘甜香醇了.就是好茶...不是這樣嗎^^?


總之.如果要求真實.就要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這樣才會令人信服.否則也只是淪入筆戰.無益於事實之釐清.這對眾茶友來說.也不見得就是福氣^^~


拍謝^^\ 我的話又多了^^~  ( 甚麼時候才能喝到 "正一期" 的 8582ㄚ...做夢都會夢到...只看到沒喝到   )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9 10:37

回復 58# teddysu


   
喝茶是很主觀的.這茶會裡我個人看不出有茶友一定堅持那個茶是那個茶.也會有生熟不確定的狀況.但也都忠實的表達了品茶的感受...且最終用的是 "喜不喜歡" 而不是 "這茶質好不好" "cp值高不高"..... 這點.對我這茶菜鳥來說.是很重要的參考... "喜歡" 是喝茶人的評語... "茶質.cp質" 是賣茶人的評語...

兄說出了我心裡的話,這也是我喜歡到瑩兄及羽身兄家茶會的原因,
..........回歸喝茶者的喜悅,有一個茶友聚會的喜悅,在此前題下來學習,

大家都知道我不懂老茶,在我的認知中,
老茶代表著複雜、金錢.........很沉重....
所以只能欣賞其美,卻不想擁有了....
作者: weberdece    時間: 2012-7-19 10:59

菜鳥需要的資訊是什麼?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實品與正確的名稱要對的上(劉德華,王菲,陳水扁,馬英九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9:51



    如果今天小弟是貪圖這些人的名氣請這些人來 那當然要看他們是否是正身

    如果今天小弟是要他們會某些技術  他們叫什麼  都不重要了

    有時小弟覺得現在老普洱的交易  只是看外表對不對

     至於內涵如何  好像也不重要?
作者: pzk252    時間: 2012-7-19 12:37

另外
據我所知,那片減鐵應該不是減鐵
比較接近目前大陸所說的83鐵(民國83年)
從配菜,底窩判斷(圖片不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1:32


單看照片所示,小弟個人判斷非80末90初兄所稱的「83鐵餅」無紙鐵餅可能性較大,理由如下:
一、餅緣壓痕(模具工具痕),此特徵在70-90各期下關茶品,許多有底窩的泡餅都有此特徵,無法據以特定係何批茶品。
二、配菜部分,上述大陸所稱之83鐵餅之配菜,小弟各人所見可大別為2種,一種級數較粗、少芽、面底往往都有明顯可見之粗老葉,壓的很緊,餅身大都比較大(比例上,非絕對);另一種配菜明顯較細、芽頭多、面茶粗老葉很少(常常看不太到)、底茶可見以青壯葉為主加上一部份細芽及粗老葉,餅身較之前者往往較小,相對也壓的沒那麼扁及硬。
三、底窩部分,小弟個人認為與下關70-90茶品的底窩差異不大,較難以分辨明顯的差異。但因為上所稱「83鐵餅」無包裝紙(或後來才自行包上外包紙),故大部分所見茶餅正面中間位置及餅背底窩外圍會留下一些上下茶餅間長期接觸摩擦的痕跡。但此摩擦痕跡,只要是無包裝紙茶品上下堆疊一段時間,都有可能留下來,難以作為判斷的依據。因為曾聽聞將簡體字外包紙拆下包在較後期鐵餅的說法,亦曾聽聞將外包紙去除裸餅入倉之說法,假如此說法屬實,去紙後的裸餅因堆疊摩擦而留下痕跡的可能性及普遍性都是存在的。
四、茶會中照片所示,照片中鐵餅的配菜,小弟個人認為似乎與上述83鐵餅常見的2種配菜類型不太一樣(類似上述2種配菜的中間類型),餅身大小依照與茶盒的相對位置看來,似乎是一般尺寸,而非餅身較大之尺寸。看得出餅身厚而已澎鬆,
均與小弟個人所見所謂83無紙鐵餅有出入(當然不排除有不典型的個別差異)。照片中底窩旁有雖有一些摩擦痕跡,餅緣有壓痕,但是此非所謂83無紙鐵餅所獨有。故而,光以照片中所見,小弟個人推測非所謂83無紙鐵餅的可能性較大。
五、當然茶品外觀仍有個別差異存在,而且還是要以實際開湯後比對才較客觀(因為所謂83無紙鐵餅實際開湯後的風味特色很明顯,應該蠻好辨認的)。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作者: 菜鳥    時間: 2012-7-19 21:10

回復 53# ulumochi


    你拿發酵熟茶~來替發霉生茶背書~

又用益菌|害菌~來模糊發霉的焦點~

連鼓吹普洱茶可送至醫院驗菌~

這種精神異常之人的鬼話~你都能讚譽有加~~


若說誤導茶友~~~沒人能跟你爭第一~~~
作者: 菜鳥    時間: 2012-7-19 21:21

菜鳥兄有在場嗎^^? 我記得上次他們茶聚有倉茶時.就沒讓菜鳥兄試茶ㄛ^^

(不是要給您打槍.只是按看到的狀 ...
teddysu 發表於 2012-7-19 07:51



    向您報告一下~當天小弟有事~所以沒前往~

說到倉茶~沒讓小弟試~您這誤會大囉~

前一回~便請”鐵大|好友”~分別攜”乾|濕”倉~雪印做比較~

另外~您可別也讓烏大給誤導囉~倉茶~可不見得=發霉~
作者: 菜鳥    時間: 2012-7-19 21:34

菜鳥需要的資訊是什麼?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實品與正確的名稱要對的上(劉德華,王菲,陳水扁,馬英九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9:51



    實話告訴你吧!~

菜鳥要的是~你發揮十多年的經驗~客觀詳實的講解給大家聽~

你無需十項全能~但希望你至少能夠像貫致釀那樣~不懂的事就說不懂~

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強詞奪理~顛倒黑白~毫無衛生觀念的”誤導他人”


以免我們這群~你惜日的粉絲~常常容易在心裡頭產生~蛋蛋的憂傷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19 22:01

83鐵  真是謝謝烏大師解惑  請貼一片83鐵讓我瞧瞧  最好茶湯也拍一下  我再請大師來喝茶  泡我的83鐵給大師鑑定一下  看是簡鐵還是83鐵
至於88青大師也不懂 請你實在沒有必要  因為你也只是跟著大陸在走 不要只是看到市場上這些80末90初的茶就亂打槍  看不懂或不清楚都沒有關西  我在拿幾桶給大師看  給大師鑑定一下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19 22:05

回復 35# 射過溪


   
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此茶實為7532 , 之所以被我另外命名為75382原因有二..........
1.她的口感真的很38 , 個性也很38 , 完全不像我们熟悉的7532之口感
反而像入倉較重的天信號 ,

連續三週喝80-7532,
都有很不同的口感,香型,
覺得所謂配方,至此已沒義意,應正名為...
80-Vadio乾倉青餅
80-LULU柔美雪印
80-牛難爬泡不完青餅
老茶真多樣變化,學不完的,欣賞吧!
作者: maple    時間: 2012-7-20 00:16

吃~~~飽~~~撐~~~著~~~~~~


(我說我)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00:19

所謂83鐵也就是90初泡餅  早在05年個人已知  也看過喝過 不論裸餅或重包 大部分都做繁鐵去了  當時因為太乾 轉酸味 緊壓 而不喜歡  與其說像簡鐵  到不如說更像8653乾倉  口感落差是非常大的  如pzk兄所言喝是最真實的
簡鐵有9字 17字19字等批次  有紙筒  有竹殼筒的  不知道烏大師有幾種 分享一下吧
繁鐵也很多種7末8初  8中到8末就有很多版本  烏兄也分享一下吧  如何分辨
作者: 賴虎    時間: 2012-7-20 00:43

茶聚會,大家誠心交流心得
本是美事一樁
不需要用有色眼光來看吧......
倘若沒有更卓越的見解、更優異的茶識分享
又何須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拜某大師所賜,很多新手已經不再單純的只聽信大師、雜誌推薦就買茶啦
若說這帖諸位茶兄的品飲心得及討論,當然不可能就保證100%正確無誤
對新手而言,可以做為參考及學習的依據,有朝一日自己喝到了相關茶品,也就有數了
呵~別再讓蛋蛋憂傷了....真關心新手,就不要做一些傷風敗俗,教壞嬰仔大小的事才對吧
作者: 小胖    時間: 2012-7-20 00:53

關於繁鐵最早出現的年份有各種說法---這也關係到簡鐵最晚的生產年份,
我曾經在[下關廠誌]中看到一段記述,
省公司在1983年與下屬單位開了一場會,
會中反映外銷到僑民地區的茶品使用簡體印刷造成僑民閱讀之不便,
要求所屬單位更改簡體[口麥]號為繁體字,
這很可能就是簡ˋ繁鐵轉換的原因與時間點,
手上有下關廠誌的不妨仔細讀讀,
把這段記載翻拍貼上來讓大家看看!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2-7-20 02:24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12-7-20 02:27 編輯
所謂83鐵也就是90初泡餅  早在05年個人已知  也看過喝過 不論裸餅或重包 大部分都做繁鐵去了  當時因為太乾 ...
繁鐵也很多種7末8初  8中到8末就有很多版本  烏兄也分享一下吧  如何分辨

羽身 發表於 2012-7-20 00:19


就我的理解
繁鐵就是8653
第一批最早生產於1986年前後一年左右
大約就是首批8582那個年份(85年定麥號,87年成品到港)
應該沒有7末8初的繁鐵

說錯莫怪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08:16

回復 75# ulumochi


    有圖有真相  烏大師的8653是哪一片  不要老是你的理解  每個人都知道8653是80中的東西  但是你知道有多少批嗎
    首批繁鐵又是什麼時候的  中簡最後一批又是什麼時候的  這2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你馬幫幫新手解惑一下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20 12:30

[/td][/tr]
[/table]



80末~90初有細字尖出???
兄的茶識恐有不足
請勿誤導茶友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2:20


兄言重了,這只是茶友们的小聚會而已,沒那麼嚴謹啦
若有錯歡迎指正,但若說"誤導茶友",那真的是言過其實了

在"今天喝甚麼茶"那篇,我的確誤寫為細字尖出
但在聚會時已蒙鐵爺提示為"細字平出"與會茶眾及個人我,也都完全接受
且茶會的照片,也可看出是"細字平出"無誤,何來"誤導茶友"之說 ???

不過還是謝謝您的指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20 12:36

欣賞了照片
可能是畫素太差
我感覺每一片茶好像都是入倉茶?
尤其是牛男倉的75382.....看起來也是白霜滿佈 ...
ulumochi 發表於 2012-7-19 01:29


此茶75382確實為入倉茶,且入倉頗重,與會茶友都知道的,並沒人說那是乾倉茶啊 ???

請清一下尊眼,詳看我在35樓的說法,不要老是無的放矢.............

80 年代  牛難爬倉 75382

此茶實為7532 , 之所以被我另外命名為75382原因有二..........
1.她的口感真的很38 , 個性也很38 , 完全不像我们熟悉的7532之口感
   反而像入倉較重的天信號 , 97年購入時也如天信號那般,苦得讓人張不了嘴
   現在喝來也還是有些許的苦韻殘留呢,真的很38.
2.拼配也很38,茶面像7532,背面像7542,餅內卻參雜了些像7582的青壯葉,故名之為......75382

另外,這茶還有一個很38之處,就是耐泡到一個很不要臉的程度
明明已經喝到很賭爛不想再喝了,她還是一直很濃郁的出湯,讓人也不好意思倒掉換茶
我想最38的應該是這點.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20 13:49

回復 36# 射過溪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首片)
80 末 90 初 牛難爬倉 7542 (同筒中片)
這茶是1997年購入的脫依散餅,不是原筒的,但品相都相當一致,並無倉儲上的差異
當時吹冷氣吹了一個夏天後,以為足乾了,就用塑膠袋十餅一袋的密封收藏
前二年開封時卻發現第一餅有嚴重的白霜,但底下的卻依然油亮有花香味

本次茶會就喝到三個7542倉茶,88青,射大又分享另一包輕倉7542茶樣當伴手,
以前沒喝過,一喝就這樣多種,福氣啦!
三個7542倉茶口感很類似,亦是無倉味的精品,
不過苦澀尚夾在香濃口感中,難怪說未到適飲期

射兄的兩片7542是珍貴教材茶,
感謝有此機會得知倉,溼度對轉化的影響.....
茶雖貴,皆有价....知識無价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20:49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20:53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20:57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20:59



看清楚繁體比簡體大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21:03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21:07






作者: taikede    時間: 2012-7-20 21:10

羽身大
之前聽茶行說他進貨的經驗
大約90年代中.後.期香港近來的牛皮紙包筒下關七子餅
有的整桶一打開裡面有繁體的也有簡體的
不知您有沒遇到過?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0 21:31

回復 86# taikede


    繁體版的茶比較亂  一筒內有幾個版本不奇怪  簡鐵沒有看過  但茶到現在都很好了
   為什麼首批繁鐵 在老韻或餅型都較接近簡鐵 茶菜也是如此  應該就是交接版本吧
   後期8653版本較多  大致上推估85年以後  如小胖大說1983年改版就有可能出現新版繁鐵 也有可能
   至於烏大師所說90年代泡餅  是不肖商人的把戲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21 13:02

回復 37# 射過溪


   
88 青餅
乾倉的88青餅果然名不虛傳,夠青,夠悍,勇..猛..壯.....
不過太過乾燥,少了溫潤感,喝來總覺得口感太過死硬,但茶質是沒話講的
這類的乾倉貨還是好好的給她醒茶一段時間,讓她接受適度的空氣及水氣滋潤一下會比較好
另外,這茶的適飲期也還沒到,現在就把她臨幸了有點可惜.

陸續寫的心得接近尾聲,突然本帖另有高潮,
讓大家見識到羽身兄的藏茶,冰山一角,no,九牛一毛就己如此,難怪叫大咖...
但不談一下88青不行,因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
帖中遺憾沒有茶湯照片,因為20多年的乾倉竟然沒對它留下太多影响,
97真淳雅茶湯都比它深太多了.,真是非常乾的茶,
不知這麼多年是怎麼保存的?...冷氣?除溼?放高樓層?
口感亦是,是很厚重的茶湯,帶花香,甜香夾著苦澀...高溫泡逼出的,
數泡後此味依舊只是淡了些,
茶主人說茶味沒變化,不算好,射兄也不甚滿意
但是我一杯又一杯的喝乾...比97華联磚好太多了,
這是這次茶會我最喜歡的茶款,
可能是我這種新茶友都喝新茶的影响吧!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2-7-21 13:21

回復 88# 容爸

應該是層次感不足是未入倉茶的罩門

88青之類的茶 我並沒有很喜歡喝
他並無法像同時期的其他港倉生茶能隨著一杯壹杯的品飲而有不同層次的展現 變化
太單調了 而且目前也還太利了
我剛好跟容爸相反 每次都是喝個幾杯就不想喝了 要連喝至少兩天才能從頭到尾喝完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2-7-21 13:24

回復 89# 普普人


我比較喜歡97華聯磚很多很多很多
但我家卻沒幾片
88青還比97多一些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21 13:35

回復 89# 普普人


   
我剛好跟容爸相反 每次都是喝個幾杯就不想喝了
要連喝至少兩天才能從頭到尾喝完

可見喝茶人的學習過程影響著對茶品的喜好,
您在傳統台灣茶友這一邊,我在新人這一邊----和大陸茶友喜好相似了,
不知再些日子後,我是否也會進化成您這一邊----觀察自己...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2-7-21 13:54

回復 91# 容爸

我認為這不僅止於是一開始接觸的層面問題
而是港倉茶才能真正將普洱的特性彰顯
或說讓普洱更有別於其他的茶類
容拔拔若能再多接觸多喝些好的港倉茶
我想你會改變的
這例子我看過太多了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21 19:02

陸續寫的心得接近尾聲,突然本帖另有高潮,
讓大家見識到羽身兄的藏茶,冰山一角,no,九牛一毛就己如此,難怪叫大咖...
但不談一下88青不行,因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
帖中遺憾沒有茶湯照片,因為20多年的乾倉竟然沒對它留下太多影响,
97真淳雅茶湯都比它深太多了.,真是非常乾的茶,
不知這麼多年是怎麼保存的?...冷氣?除溼?放高樓層?
口感亦是,是很厚重的茶湯,帶花香,甜香夾著苦澀...高溫泡逼出的,
數泡後此味依舊只是淡了些,
茶主人說茶味沒變化,不算好,射兄也不甚滿意
但是我一杯又一杯的喝乾...比97華联磚好太多了,
這是這次茶會我最喜歡的茶款,
可能是我這種新茶友都喝新茶的影响吧!
容爸 發表於 2012-7-21 13:02

看身材嘛栽,絕對是非同小可的大咖,我跟他比起來簡直就像拿 LG跟人家比GT
不過這事給我们一個啟示.......喝茶也是會胖的...............

這88青真的很乾,再加上廠茶都壓得很硬實,所以氧化也會特別慢
另外早期的廠茶澀度極高,這也是抗氧化能力強的原因之一.
就喝慣港倉老普的人來講,這茶的確還未到適飲期,還需存放或醒茶潤燥後再喝
但同是乾倉茶,70簡鐵個人的接受度就很高了,因為陳期夠.
當然,這都是以個人的偏好來講的,並無絕對對錯.

人的口感的確會隨著品飲經驗的增加,接觸茶品總類的增加,而慢慢的改變的
像我熟識的一對夫妻,先生因為胃不好,只好老熟茶這一味,討厭一切生茶品
他的LP卻只愛80以上乾淨的港倉或台灣倉老青餅,對熟茶味是極為厭惡的
這對夫妻也常為此事吵架或爭論不休
不過隨著時間,這位先生也開始喝老青餅了,而他LP也開始接受老熟普了

而個人是比較另類的,幾乎無所不喝
明天我就帶另一款茶,讓大家見識何謂無所不喝.............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21 19:17

可見喝茶人的學習過程影響著對茶品的喜好,
您在傳統台灣茶友這一邊,我在新人這一邊----和大陸茶友喜好相似了,
不知再些日子後,我是否也會進化成您這一邊----觀察自己...
容爸 發表於 2012-7-21 13:35

人的特定口感喜好及習慣一但成形,要突然跳到另一絕然不同的口感方向
通常都會自然的排斥,這很正常.

像茶會當天我也說過,喝慣年輕大樹茶的茶友,對這類早期廠茶的接受度會比較低
而喝慣早期廠茶的人,對新的大樹茶接受度也不會太高,畢竟二者的調性相差太遠.
這在我來看都很正常,也很能理解.

至於以後口感上的偏好是否會對調或寬度增加,個人是交由時間及身心的接受度去自然的轉變
不會去預設情況,隨著身心自然改變即可,如此飲來輕鬆自在.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7-21 19:34

我認為這不僅止於是一開始接觸的層面問題
而是港倉茶才能真正將普洱的特性彰顯
或說讓普洱更有別於其他的茶類
容拔拔若能再多接觸多喝些好的港倉茶
我想你會改變的
這例子我看過太多了
普普人 發表於 2012-7-21 13:54

老茶的確要經過一定程度的濕氣及氧氣來帶,才會轉出溫厚,溫潤的口感
迷人的陳香老韻也是如此,適度的水跟空氣是轉化上的絕對要件,但也是成敗的關鍵.

個人除了愛喝相對乾淨港倉茶的醇和厚韻陳韻外
也很喜歡觀察乾倉老茶,在醒茶過程中接受濕氣與空氣的洗禮下
每個階段的不同轉變,常會有驚喜,這過程不管成敗,都是個人藏茶,飲茶的樂趣之一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2 01:01

回復 93# 射過溪

別裝了,97華聯應該有幾十片吧   金錢 + 600 T元


真的沒幾片 不信可以拿給你看最多10片
阿不然這樣好了
不足的部分你補給我-----補到幾十片(20以上到99都是幾拾片的範圍)
若超過10片 超過的都給你
如何?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2 09:44

回復 93# 射過溪


    看來有神秘嘉賓 輸人不輸陣 拼下去了  早上剛試喝完 一口接一口 停不下來 太讚了  想到就流口水  快 再來一杯
    下午把剩下的帶過去  吼好讚  請投我一票(ㄅㄧㄚ賭)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7-22 10:27

ㄚ!...我都沒有....可以補一磚嗎?[磚角也可 ...   金錢 + 150 T元

磚仔腳  工程剩很多  下次載一車給你  對你不錯吧   ㄏㄏㄏㄏ.......................................溜之大吉
作者: taikede    時間: 2012-7-22 20:34

回復 94# 射過溪

有一位仙角老前輩
老茶只喝老紅印
其他印級.60.70.80.90.年代以下的茶都嫌不好喝(對於老港倉茶更是討厭嫌棄)
獨獨情中老紅印
但是聽說這幾年到是到處~看.逛.買.喝.放.藏.新的當季的大樹古樹野生茶
老紅印一邊喝
新茶聽說也是每天泡
反差有夠大,大家也百思不解,也沒人喝過他稱讚的購買的收藏的大樹古樹野生茶

奇 人 也

這位仙人
您應該也認識,也一起喝過茶
作者: 容爸    時間: 2012-7-23 21:47

回復 40# 射過溪


   
70年代 乾倉 中茶簡
同是乾倉,但相較於88青的死硬口感,這70簡鐵就和藹可親多了,畢竟年紀也相差十幾年
果然早期的廠茶還是老的好喝.
很標準的早期鐵仔味,那種乾倉的氣韻,實在很讓人著迷


喝了乾倉 中茶簡了悟一個道理---
這種緊壓的廠茶如果要保持乾倉,
我們是沒那個命去享用自存的新茶,
要交代孫子50年後拿來祭祖,才可能....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