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熟餅好還是生餅好? [打印本頁]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15 11:00     標題: 熟餅好還是生餅好?

以平常心來論生熟餅的優劣,大大可以以同陳期、個人喜好觀點、文化宗教,氣宗練氣、減肥養生等說說您對熟普、生普的看法與優劣;
作者: wayne313135    時間: 2012-10-15 12:21

關於這個話題,個人先粗略以兩個觀點論述:
1.主觀方面:
    也就是以品飲者個人為主體作為出發角度觀看,自然受到每個人對於生熟餅喜好不同而異。當然這又必須牽涉到生熟餅的年份問題,但大致來說,有的人喜歡熟茶,因為熟茶的平易近人,因為熟茶的適口度和其溫潤感。也有的人喜歡生茶那充滿變化性的無限可能,以及轉化過後的多層次韻味。自然,依照品飲者個人的口感喜好、身體狀況等等個人因素的狀態不同,對於生熟茶會有不同程度的喜好。

2.客觀方面:
    然而客觀的角度觀待兩者,吾人則認為兩者是表現方式不同,或許有如龜兔賽跑一樣,但是沒有誰輸誰贏。熟茶經過工序的結果,使得茶品在短暫時間內達到適飲的程度,但並非如同某些人所認為的熟茶就此定樣了!熟茶固然會隨著時間轉化,只是在適飲的這個標準上熟茶比較快達到,就如同爆發力型的選手,起步衝得很快,卻不代表不會繼續跑下去,而是後來速度漸漸趨緩,卻仍舊是朝著目標前進。生茶則是耐力型的選手,或許不會很快達到適飲程度,但是鴨子滑水,穩健的朝著目標前進,過程中不疾不徐,因此飲茶者也可以在不同時期觀察到不同變化的表現,最終也可達到目標。這樣的例子或許不夠周延,但或許可以輔助思考。

結論:
    個人認為,生熟茶兩者平心而論無孰優孰劣,而在於欣賞角度和品飲的時間點不同才會使得飲者在同年份的生熟茶兩者起分別。以實例來說,年份足夠的生熟茶會漸漸的趨近同一方向,甚至光以品飲的角度來看還容易雌雄莫辨,相信許多老茶友難免會有此經驗。或許前20年我們還可以從品飲角度分辨生熟,但再一個20年呢?因此,個人認為,熟茶生茶在其年輕時期固然表現有差異,此期品飲者的喜好乃關乎於品飲者自身的口感喜好和身體狀況承受度。一旦生熟茶的年份足夠了,相信無論生熟都是受眾飲者喜愛的。老熟茶有老熟茶表現出的淳厚、樸實、穩健以及歲月給予的沉沉老韻;老生茶有老生茶表現出的厚實、活潑、尾勁以及歲月給予的豐富層次感以及適飲口感。
如果問我孰優孰劣,個人回答是:雌雄莫辨,應跡喝茶。天冷時,重重一泡老熟茶;天暖時,淳淳的品壺老生茶,應映當時的環境、心情、茶友,悠遊生熟之間,不起妄識分別,而以多元視角切入。豈不快哉!

淺見...
作者: ko001    時間: 2012-10-15 14:01

5   年茶我會選熟
10 年的,乾倉都是熟
10 年過倉茶,等散倉都是選熟
15 年乾 是選熟
15 年過倉並散倉 兩者都愛但比較愛熟
20 年乾倉 還是愛 熟
20 年以上過倉,兩者兼愛
30 年以上選青(黄印算熟嗎?)
作者: 頑童    時間: 2012-10-15 14:20

30 年以上選青(黄印算熟嗎?)

ko001 發表於 2012-10-15 14:01


KO兄...
30 年以上黃印系有的是半生熟都很好喝了...
作者: ko001    時間: 2012-10-15 14:25

回復 4# 頑童


    謝謝兄!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15 17:03

回復 2# wayne313135
確實是不錯的剖悉,個人認同!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2-10-16 07:52

如以[[同年份的廠內茶]]  雖然說熟茶會比較好入口又不傷胃   但是以目前的行情來說    卻是生茶高過熟茶一大截   熟茶好喝卻價低---會不會很奇怪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16 10:22

如以[[同年份的廠內茶]]  雖然說熟茶會比較好入口又不傷胃   但是以目前的行情來說    卻是生茶高過熟茶一 ...
1987210230 發表於 2012-10-16 07:52

以小弟的觀察,市場永遠是對的,茶市、股市亦然,市場都是由多數人(玩),少數人獲利。有時由少數人(引領)~風潮,多數人跟進造成不可避免的(趨勢),這時請問自己;要跟?不跟?不跟。走自己喜歡的路,一切歡喜。而這現像正好佳惠喝熟茶人,買得相對(便宜),去年我就買了約20筒80~00的熟茶,而老前輩有句口訣;喝熟茶,藏生茶,在此與您共勉。
作者: wayne313135    時間: 2012-10-16 14:05

昨天有不少茶友對於這個課題直接的點出"投資觀點"的視角。對於目前存在的這個現況,我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個事實,上述文章並非不談,而是認為關於生熟茶好與不好的這個問題是個複雜的問題,尤其當中的"好"指涉的層面是什麼也是具有歧異性。因此,在上述文章當中個人是回歸到茶本質來論述。

    其實生茶好還是熟茶好,許多茶友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受到了"投資觀點"的影響了。無論茶友本身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具有年份的生茶和熟茶明顯的有投資報酬率差距過大的問題,不免讓一般茶友在品飲角度和收藏角度兩者之間產生衝突。因此才會不斷的思考到底是生茶好還是熟茶好。

    其實若是能夠拋開外在價值不看,單純的以身體的品飲感受和茶質本身的表現來論,或許就如同上述所說的一樣是各自具有特色而且不相互排斥的。因此當中並沒有所謂真正的好與不好的問題存在。然而若是外在價值因素,以價值性來當作一把標準尺衡量生熟茶的優劣時,按照目前的市場狀況想必不需個人多做闡述眾茶友也能一目了然。

    再者,個人認為生熟茶經過時間的淬煉之後所反映出來的市場價格分歧與其茶品各自表現出來的精采程度是否符合比例?相信這也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不得不說,目前市場已經如此,有多少人喝茶時能夠擺脫這些外在價值而真誠的去體會茶本身本質所帶給我們的感受呢?或許這才是造成許多茶友心中對於選擇生熟茶而有的矛盾糾結的根本原因吧!

    一切的一切,就在於我們怎麼看待我們眼前的茶!是飲品?是投資品?如果可以清楚區分,自然沒有掙扎。問題就在於我們常常魚與熊掌都想兼得!試問,兩個不同評斷標準的量尺又怎麼能擺在一起尋找相同的刻度呢?
作者: CTS    時間: 2012-10-16 15:16

理論上,就成本而言,熟茶應該較高(多了不少工序)
實際上,就出場價而言,是生茶較高
隨著年份增加,同年度、等級的生熟茶的購入價差,會越差越多
為何?
我也不知道
市場行情決定論

所以,收藏,以生茶行情較好
喝茶,以自己喜好就好

熟茶,個人偏好入過倉的,堆味少些,也較耐泡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10-16 17:29

就我熟識的一對夫妻來講,先生愛喝熟茶,老婆愛喝生茶,也因此差點鬧到離婚
後來經過我的調解,才各退50步,先生多少喝點生茶,老婆也加減喝點熟茶
一段時間後,他們各自發現生熟茶其實都有優點的
這對夫妻從此過著童話般幸福快樂的日子了.

就個人的飲茶習慣來講,可說是水火相濟,凹凸互動,陰陽互補的..........
日飲生以壯陽,夜飲熟以滋陰....如此....白天生龍活虎,晚上一夜好眠
夏飲生好降火,冬飲熟好加溫....如此....夏天消暑好清涼,冬天加溫好溫暖
腸胃好時飲生茶好清爽,腸胃不好時飲熟茶較不傷胃

若論偏好.....個人會比較喜歡陳年生茶,喝來比較有勁卡爽耳
作者: ㄚ懋    時間: 2012-10-16 17:39

生茶、熟茶要同一批茶菁才能作比較,但是很少有同一批茶菁同時作生又作熟的~~
若是同一批毛料,當然熟茶成本比較高~~若是生茶比較貴,那就是你買貴了~~
生茶出廠價看毛料價格加上工資、運費其實大概可以算出來~~
幾年之後生茶會比較貴,其實是附加上對他未來的期望~~就看你願不願意等~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10-16 17:39

就我熟識的一對夫妻來講,先生愛喝熟茶,老婆愛喝生茶,也因此差點鬧到離婚
後來經過我的調解,才各退50步,先生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10-16 17:29

就生意經來講,熟茶的獲利率不見得比生茶差..........

雖然生茶較長期的漲幅絕對高過熟茶的N倍
但大家在看投資報酬率時,卻忽略了周轉率

溫和價廉的熟茶之親和力是高過生茶很多的,是一種很大眾化的消耗性飲品
就一般的大眾茶飲消費市場而言,它有很高的周轉率,因此投資報酬率不見得會比生茶品差.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16 20:02

普茶的魅力就是他有多樣性,可塑性。在朋友的茶行看到一位老丘尼,不是熟茶不喝,他說喝這個養胃去油、、'也看到一位師兄沒有大樹生茶不喝,他說大樹生茶可讓他的(氣功)精進,一定要百年古樹的越老越強、、熟普養胃也好、生普益氣也吧,佩服他們的執著,顯然他們沒有投資的必要。
而我就像樓上前輩一樣,生熟都來,茶質好~買,茶韻好~買,茶夠老~買,名聲好~買,養胃~買,益氣~買,滋陰~買,補陽~買、買買。總覺得有買有(保祐)~個位大大能不能再給我一個更好的理由,讓我再接再力買下去!買熟?買生?
作者: kissesteven    時間: 2012-10-17 01:08

理論上,就成本而言,熟茶應該較高(多了不少工序)
實際上,就出場價而言,是生茶較高
隨著年份增加,同年 ...
CTS 發表於 2012-10-16 15:16
熟茶,個人偏好入過倉的,堆味少些,也較耐泡
個人深表同意樓上大大對喜好熟茶的觀點~基本上倉儲本來就是一個配合好茶材的一個關鍵~當然須眾多因素不在討論範筹~我個人以喝來說~輕入倉老生茶~
就像大大們說的雌雄難辨就令人玩味~
但生茶要等好久才會有那種多層次似生非熟的口感~雖然茶齡淺但年紀可不小了~
真的沒有幾個二三十年~但若以喝不論財力我會選老生茶~廢話~
至於熟茶~入倉稍重退得乾淨的茶才是另一種好~什麼好?好喝的好~
80、90年代的熟茶常聽茶友說~被喝光了~我想應該是當初適口好喝且沒負擔就像當口水茶喝了一片又一片~
至於入較重的倉是個人觀感~總覺入了倉的熟茶泡飲較有較多釋出物~
只要不是作手加速推陳的普洱茶~都是好茶~必竟離不開茶人的主觀意識~個人感想~
作者: 靜德    時間: 2012-10-17 03:39

自己喜歡就好,青餅30,熟餅20,綠大樹前.......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17 10:57

小弟的經驗~80年代的熟普有似生非生,似熟非熟的口感,這些熟普應該留下來不多,90年代熟普也不錯!價錢相對便宜?如以價錢來評斷這些茶的好壞比較不公平,但價錢卻是市場的指標,原因有五;
1.茶人認為熟茶不會再變化、或再變化不大、或變化出來的味道不夠(刺激)、、但好喝。


2.熟茶年輕時已被大量消費,所剩不多,茶商手上不多不值得炒作,已失去他真正定位。但物稀有~


3.潮流轉換,以前熟貴於生,現再生貴於熟,以前喝茶就喝茶,現再喝茶兼投資,買茶(期貨)化。但不一定會賺錢,賺錢只是少部人。

4.現在茶人的腦袋不一樣,以前喝茶看到的是茶,現在喝茶看道到的是"  錢  "但食之無味。

5.現在茶人的感覺不一樣,以前喝茶感受人情,現在喝茶感受"  商機  "但很難交到知己!
作者: 牛耳    時間: 2012-10-17 11:07

後學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日飲還是以熟茶為主,除非那天吃得特別油。
喜歡普洱茶,就是因為它的陳韻回味無窮,新熟普沒陳韻,所以老熟普我特愛。
作為一個吃客來說,想天天大口大口喝老茶,享受陳韻,口袋又不夠深,老熟普剛剛好。
如果有餘錢,才買些老生餅放著,心情好時小飲一下。
想到自已的年紀,歲月不待人,就算是巿場吹捧,新生餅實在不知如何期待,集郵就好。

後學以為,可惜熟普的價值被低估,以新生普介紹朋友,如何PK好台茶,失敗可期,何來推廣。
以老生普請朋友喝,不是交情不夠,而是太傷本,一旦入迷,又陷朋友的口袋於不義。
以老熟普請朋友大口喝,品嚐不失普洱之真,作人不失禮,自己荷包也不失血。
總之,好理加在,熟普的價值被低估,否則後學就沒便宜可撿了。
過於吹捧年分陳期不到,不能品飲的生茶,是否完全違反普洱茶的道理,不利長期發展。
不是大眾生活飲品,而是投資工具,也難怪,也可惜普洱茶在台灣,仍是小眾。
前輩老愛說的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還是有其智慧滴。
可惜,後學現在怎麼看都不懂,好像都亂了套啦!
作者: pm1530    時間: 2012-10-17 11:15

生茶好
但要待其陳化不容易

熟茶可快速達到對位不刺激的程度
但韻味喪失甚多
甚至有衛生上的疑慮

所以生茶用以養生
熟茶則量大價廉
攤平一下喝茶的開銷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2-10-17 19:34

這個問題不大..但很難有標準答案..
                      兩種茶餅都有迷人之處..就像我們的心情一樣常有變化..
                      當我們的意念轉變時..那泡茶顯得格外好喝. .
                      是生.是熟.如果不以營利為前提..問自己的感受.會真實些..?
作者: 天夜    時間: 2012-10-18 10:51

印象中好像看過ㄧ個數據
2007年中茶55週年紀念餅生茶55頓 ,熟茶5.5頓.產量差10倍
2012-2007=5年差不多可以開始喝了, 熟茶會消耗 , 但生茶還不能喝.以後老熟茶會越來越少,但生茶會越來越多.到時到了生茶氾濫時, 有沒有可能老熟茶到時會一餅難求而變貴?
所以, 我認為答案就在個人身上, 喜歡喝熟茶就買熟茶,喜歡生茶就買生茶.不要去在意未來的價值
我幾年前買陳智同的班章茶王不到2000元,現在有茶商要賣6000元. 我有賺到嗎?其實只是爽一下而已,還不是一樣就拆來喝了, 我怎可能有辦法去賣出那種價錢, 是吧?
所以自己喜歡喝最重要, 不要老想未來大漲可以賺錢.
能力範圍內買喜歡的茶就好, 屯一點也沒關係, 但最好不要像作生意那樣整建整件買一堆, 那就喝的太辛苦了!
作者: pm1530    時間: 2012-10-18 14:22

印象中好像看過ㄧ個數據
2007年中茶55週年紀念餅生茶55頓 ,熟茶5.5頓.產量差10倍
2012-2007=5年差不多可以 ...
天夜 發表於 2012-10-18 10:51



   
兄很有概念

以特定批號來說是如此

不過熟茶可以馬上喝
產量也很大..
所以他的替代性也很高
這就造成大家不一定非得要追求某樣產品不可

生茶必須要一段時陳化
當某批茶達到好喝的時候時
新茶尚不能替代
所以就有追求那批茶狀況產生
作者: CTS    時間: 2012-10-18 17:18

這主題是說生餅好還是熟餅好
但似乎漸漸偏向買(投資)生餅好,還是買(投資)熟餅好

個人以為:
如果投資,買生餅好
如果自飲,買自己喜歡喝的好

為何如此?
PM1530兄點到重點:
熟茶相對穩定,出生就(幾乎)定生死,好不好喝,變化不太大(相對生茶),也許各批次間互有高低,但試喝過後,現在喝喜歡的,未來大概也還可以,因為未來也不用太久(熟茶比較早適口,3-5年見真章),更可惜的是,以現在的(優良)製程+乾倉儲存,久存後的風味應該真的差異不大,所以:每年都買得到,買得到的味道都差不多,久存也不太會改變風味,是以,為何要現在買未來10年份的?或者,為何要花大錢(如老生茶般)買10年、20年前的熟茶?

撇開這一點,我個人還是喜歡喝熟茶的,尤其秋冬之際,或深夜想喝點茶但不想失眠...
可惜,喜歡的入過倉熟茶不好找了,乾倉的的確較無滋味
同時喝看看94入倉和乾倉8592熟餅就知道
作者: ㄚ懋    時間: 2012-10-18 17:54

熟茶可現喝是大家共同的看法,但是就個人經驗,熟茶跟生茶一樣需要時間來放,好喝的熟茶一樣價格不斐,例如80年代以前的文革磚、銷法沱、7581、7572、8592等等.....茶友們去比對新的茶品就知道天差地別了~~
與其說熟茶存久沒變化,我看生茶才是轉得更慢.....特別是純乾倉,放了十年感覺像長不大的小孩......
一款茶可以喝、好不好喝、想不想喝...都是不同的層次.......
作者: wayne313135    時間: 2012-10-18 18:11

或許就如同我前面文所提到的,這個主題本身本來就有歧義!一方面指涉著主觀的喝茶角度,一方面指涉了客觀的投資角度。因此無論此項討論有各種走向的發展出現其實都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現在大多茶友已經不敢直接認為熟茶沒有變化了!但是還是要不死心的比較一下,因此硬是要說熟茶相較於生茶變化不太大!對於這個問題,無論以喝的角度還是投資的角度來看,都可以提到一個"風險承擔"的概念!如果轉嫁到這個觀念來看生熟茶兩造的變化性,似乎生茶風險大一點!當然,風險越大獲利越大,損失也可以越大。
不過投資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關注大環境的事情,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投資者當然投資生茶無誤。至於會不會如同茶友所說的以後熟餅會因為一餅難求而價格扶搖直上?老實說,我個人不知道!這牽扯到當時的時空背景大環境以及消費群眾的喜好轉變!這就好像當年地瓜葉是窮苦人家吃的甚至拿來養豬,現在卻是高級餐館裡面的養生菜餚!

回歸到問題本身,我還是認為生茶和熟茶兩條路徑不同!好不好,就看我們用哪一種刻度的尺來量它!
作者: zte1    時間: 2012-10-18 18:37

前輩有句口訣;喝熟茶,藏生茶!很有道理哎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18 19:27

生、熟那個好,有主觀與客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或吟詩打油,大家不必太拘束,借由這個主題或許我們可找到~我們喝什麼茶?別人喝什麼茶?肯定自己喝的茶。以我而論;我是生熟乾濕都喝,前提是(茶質)好、茶韻好、'不考慮投資問題、、。參考
作者: 紫普洱    時間: 2012-10-18 19:38

無論生茶或熟茶
只要茶質好
就是好茶
作者: wkchang    時間: 2012-10-19 08:24

記得金庸小說鹿鼎記裏有段描述是這樣的:

主角韋小寶為了把阿珂(李自成和陳圓圓的女兒),去拜師姪澄觀為師,學習招術好對付阿珂。但澄觀卻不知如何教他,因為少林功夫講究循序漸進,需從基本功開始學起,慢慢一層一層往上爬,學到最高競界時,往往需要數十年的寒暑。這點和一些外家功夫不一樣。外家功夫是速成,讓你學習幾年,甚至於幾個月,即可快速打倒一般不會功夫的大眾。但當遇到有練內功的行家時,就沒皮條了。


另外一套小說是“笑傲江湖“,裏面提到華山有劍宗、氣宗之爭,一派主張練氣後再練劍,一派主張先練劍後再養氣;劍宗能在5~10年間速成,但氣宗需20年後方能和劍宗平行,30年後始能超越。但劍宗是否練到最後不能超過氣宗?非也、非也;看看後來出場的風清揚即知,當把劍用得出神入化時,再高強的內功,依然能被打敗。

熟茶 - 速成,可現喝,它縮短了適飲的時間,但相對地因菌種也大量被消滅,所以後發酵也相對較慢。
生茶 - 無法速成,就算入倉也比熟茶慢,但因菌種保存較多,後發酵相對於熟茶較快。
但誰具優勢?見人見智。我只知好的老熟茶和好的老生茶最後都到“化“的境界,都相當好喝。一個是黑道的霸主,一個是白道的領袖。如同老普和老烏龍、老鐵、老岩茶一樣,也都相當不賴,怎麼比?
作者: chjacken    時間: 2012-10-20 10:03

只要是喝了一口還想要喝第二口
喝了一杯還想要喝第二杯
有質量的生茶熟茶都是好茶
作者: SFG    時間: 2012-10-20 11:00

原料、製程、倉儲三大要素
生熟茶都好
生茶:口感變化豐富,期待性高,轉化期長
熟茶:順口好入喉,養胃護胃,適飲性高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20 13:33

國家級優良茶種;雙江勐庫大葉,鳳慶大葉種,勐海大葉。新育種茶;1.雲抗十號,十四號,四十三號,省級;矮豐,雲梅。了解你買的茶是屬於哪種茶種?才知道是否是好茶。以前喝茶全憑口感浪漫式的喝茶法,沒那麼複雜,現在知識發達,又遷涉投資等因素。還要考慮是製茶工藝,藏茶或(入倉)工藝等,層層比較,累積經驗,才能喝到級品好普洱茶。
作者: ㄚ懋    時間: 2012-10-22 08:49

生餅要放到"熟化、熟餅要放到"反青",這時候就好喝了~~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22 10:17

生餅要放到"熟化、熟餅要放到"反青",這時候就好喝了~~
ㄚ懋 發表於 2012-10-22 08:49

兄;此口絕堪稱"深奧",為密宗大師傳心不傳口,小弟資淺難悟!還請大師開示,以達彼岸,加惠眾生。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10-22 11:15

兄;此口絕堪稱"深奧",為密宗大師傳心不傳口,小弟資淺難悟!還請大師開示,以達彼岸,加惠眾生。 ...
tainchuchen 發表於 2012-10-22 10:17


50樓.........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42878&pid=666458&fromuid=1869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22 11:30

回復 35# 射過溪
如過溪兄所言不差,更可證名熟茶與生茶,如藏放到長時間,生茶會像熟茶,熟茶會像生茶?我想只是一部份像吧!還是有很多不像的,是吧!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10-22 12:17

回復  射過溪
如過溪兄所言不差,更可證名熟茶與生茶,如藏放到長時間,生茶會像熟茶,熟茶會像生茶?我想 ...
tainchuchen 發表於 2012-10-22 11:30


也要看倉的輕重,渥堆的輕重及陳期的長短
有些老茶真的是生熟莫辯
作者: CTS    時間: 2012-10-23 16:45

生餅要放到"熟化、熟餅要放到"反青",這時候就好喝了~~
ㄚ懋 發表於 2012-10-22 08:49



    以現在主流的生茶不入倉,熟茶新式渥堆十足發酵,想要以時間換取生餅熟化、熟餅反青
應該...........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24 11:10

為什麼32樓我要類舉雲南優良茶種,我選茶以茶青為重,什麼茶青做甚麼茶餅,不要以貌取餅,不只選茶青,茶質,工藝製程,是(烘青還是曬青),這很重要,好的製茶工藝會影響往後茶質與陳化。
作者: cb7056    時間: 2012-10-28 18:01

現在茶青不都以是烘青為主.哪裡找新曬青茶?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2-10-29 09:46

回復 40# cb7056
初製毛青是(曬青),到後面製成商品(到加工廠)大部份(烘青),大概是這樣、、兄參考!       但是、、、

以台茶做法或(綠茶)做法就不是這樣、、。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3-9-23 23:03

這帖討論得很有深度,少見的好帖,所以再把他推上來

熟普方面,這幾年生產的大樹熟茶很值得一試
雖是新茶,但因大樹茶特性上的關係,醇和感上並不輸80年代的老茶
當然陳韻還是有差的,畢竟這是需要時間換來的
但對想要有香醇的口感,又不想等太久的茶友來講,這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也有人認為,熟茶的製作成本比生茶高,售價為何會比生茶便宜 ???
個人的觀察是熟茶的用料大都長相較難看的毛料,例如葉片不完整或較粗老的
這些毛料成本較便宜,當然售價就可以較低,但做成熟茶後口感不見得會較差.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3-9-24 11:24

時間過得真快!一恍一年多"當初貼這帖還在茶海裡尋找一葉扁舟"很想借此得到藏茶的方向"
也是如此才能造就今日的撲爾普洱,記得有位前輩在帖子裡説過一句名言:「生茶藏老而熟,
熟茶藏老而生」。最近喝過80中7572,景谷熟磚覺得尾韻是老生茶與首繁同韻,喝過73,厚紙8582
也覺得似乎與熟茶的醇有一點像。
屏除投資不説生熟好不好真的是取結於(茶青,工藝,倉儲)加上(後天的泡功十人文修持)、、、
總之用心學習虛心享受總能普茶之精隨吧!
作者: 翔翔    時間: 2013-9-25 08:49

回復 17# tainchuchen


    有同感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3-9-25 17:30

老青普二,三十年後有些的確會轉出熟味來,讓人生熟莫辯
不過這些都是入過倉的,同樣都是在溼熱的作用下產生的熟味
若是純淨的乾倉貨,倉儲溫度也不過高,那走的路線又不一樣了
會由生茶轉為老生茶,不會讓人生熟難分

也有人認為熟茶比較無力,其實這也不一定
早期生產的熟茶很多也是很剛猛的,所以也被送入倉去熟成
現代生產的熟茶就少見剛猛有力的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3-9-25 19:05

感謝前輩補充説明"常有人評定入倉老生茶有沒有「   猛    」來
決定茶好不好。
作者: pighouse1207    時間: 2013-9-25 23:18

請問前輩都喝乾倉的熟茶還是入倉的熟茶呢?
thx~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3-9-26 09:41

回復 47# pighouse1207

我們總覺得入過倉(港倉)不是大陸倉的熟茶,而退倉要退得乾淨的老熟茶風味較佳。
港倉有其入倉好工藝、經退完倉在儲放一陣子茶經自然發酵、產生陳味喝起來濃香味酽
,就像陳年老酒一樣"所以我選擇熟茶都是入倉老熟較喜歡"同好也是!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3-9-27 18:25

請問前輩都喝乾倉的熟茶還是入倉的熟茶呢?
thx~
pighouse1207 發表於 2013-9-25 23:18

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而且也會隨著時間改變
例如說以前我都喝入倉熟茶(其實也不得不,因為大都是入倉茶)
後來就越喝越乾了,尤其是那種密封收藏的乾倉老熟茶是我的最愛了
那種強勁又乾淨的醇厚喝來實在很爽.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3-9-27 19:45

現在要喝到乾倉的茶會越萊越多"反而港倉茶這種懷念的老味道越是稀有。
到2016年後相信是乾倉純乾倉的天下了"到時反而入倉茶可能變成新寵兒!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3-9-27 20:24

乾倉及入倉茶的稀有性應該用時間來劃分的
例如說00年以前是入倉茶的天下,乾倉茶是稀有品
而00年以後的茶品就剛好相反,入倉茶反而是少數

那00年以後的茶品,居少數的入倉茶是否就一定會成為爭相追求的稀有品 ???
雖然一般的觀念是物以稀為貴,但也要看市場的發展方向及接受度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00年以前乾倉貨的價格是高於同年份的入倉茶很多,入倉輕的也比入倉重的價格好
這是經過消費者實際比較後所形成的結果,而逐漸被淘汰的東西或方式,能否因稀少而被高價追求 ???
個人是沒那麼樂觀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3-9-27 21:45

尊重市場尊重茶友喜好時間是最好的催化劑
作者: t775921    時間: 2013-9-29 14:48

回復 51# 射過溪
射兄  想請問你所說的大樹熟茶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  因為弟有買些熟茶並無標榜大樹種  弟只想買來了解一下口味  可否介紹一兩種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3-9-30 16:41

回復  射過溪
射兄  想請問你所說的大樹熟茶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  因為弟有買些熟茶並無標榜大樹種  弟只 ...
t775921 發表於 2013-9-29 14:48

兄好
論壇的贊助商就有再賣了,兄可搜尋看看
可先向贊助商買點茶樣喝喝看是否適合自己的喜好
作者: hictw    時間: 2013-10-10 10:09

後學覺得,市場走向跟茶好不好喝是兩回事
那好不好喝個人主觀太強了,自己喜歡就好
就好比養龍魚的人,是紅龍好還是過背金龍好
10年前過背金龍的價格比紅龍高,但是去年後過背金龍的價格一路往下掉,這就是市場
那到底紅攏比較漂亮,還是過背金龍比較漂亮,都有人欣賞
後學還要向各位前輩學習
作者: tainchuchen    時間: 2013-10-10 11:22

後學覺得,市場走向跟茶好不好喝是兩回事
那好不好喝個人主觀太強了,自己喜歡就好
就好比養龍魚的人,是紅 ...
hictw 發表於 2013-10-10 10:09


好不好與貴不貴有時沒關係!有時是有關係的!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