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呦~李奉文先生又來了 [打印本頁]

作者: bobocat    時間: 2012-11-29 19:26     標題: 呦~李奉文先生又來了

呦~
李奉文先生又來了
還猜我懂不懂什麼是傳統
別的地方我不敢說
凍頂山的農藥、肥料、山頭氣、工藝、泡茶器具與方式三十幾年來隨著時代變遷
這正是我生活的一部份
用說的  你就學的來嗎?

想學些話術去賣茶  正如你在友站回復網友的:
標題:硝酸鹽  第30樓
"加入心機是好事,總比那種無心又想便宜的得到資訊的人來得好吧。"
作者: 阿德    時間: 2012-11-29 20:21

唉    都怪我太年輕

無緣遇上涷頂烏龍的鼎盛時期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1-29 23:49

呦~
李奉文先生又來了
還猜我懂不懂什麼是傳統
別的地方我不敢說
凍頂山的農藥、肥料、山頭氣、工藝、泡 ...
bobocat 發表於 2012-11-29 19:26



    你是傳統來傳統去,這傳統一詞一問你就答不出來,不要說這農務的事,連最起碼你自認為傳統的做法,你都一知半解,你說不出所以然的,你永遠都只是停留在茶商的層次,你說起話來一戳就破,正如那些所謂管理多好的,也是一樣,連個肥料是啥都搞不懂,還學人家管理二字。外行到不行。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1-29 23:51

六. 大眾市場與小眾市場

個人很喜歡11樓黃大俠的那段話,簡短的就說出了重點所在...........

茶農製茶師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11-28 17:42



    你也一樣,堆味的茶說成老包種,到現在還結論一堆,結果…明眼一看,沒料。又喜歡跑龍炮…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1-29 23:54

你是傳統來傳統去,這傳統一詞一問你就答不出來,不要說這農務的事,連最起碼你自認為傳統的做法, ...
陳三 發表於 2012-11-29 23:49



    你只要能說出傳統的工序,我就不追問打你,僅只工序就好,免得讓人笑我…與不識者爭論,其德安在乎
作者: 蔣爵陽    時間: 2012-11-30 01:26

本不想插話~~
但看到傳統2字如此做解~~實在是.........
就好像若水姐提出的~~~多少年頭才是老茶
是3年    5年   還是得...若干年......

若說由現在算起的30年內是凍頂茶的傳統
30個年頭確實個快2個世代了  但這30年是由盛轉衰  還是衰漸盛
該學習得是甚麼該改變得是麼   
是承續傳統發揚光大&延以陋習自我催眠
有機會喝到年份在70年代以前的鹿谷茶後
思考一下   再討論吧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1-30 08:13

難不成,你們所謂的傳統製程就是指老茶??對不起喔,因為我覺得你們所謂的傳統是指茶廠的製程,說來說去原來不就是茶商在賣老茶喔。不會吧…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11-30 15:12

你也一樣,堆味的茶說成老包種,到現在還結論一堆,結果…明眼一看,沒料。又喜歡跑龍炮… ...
陳三 發表於 2012-11-29 23:51


實在不想恥笑你,但實在忍不住.....哇.....哈....哈.......哈.............

全世界就只有你會把受潮老包喝成渥堆熟普
就這點,我勸你別跟人家種茶賣茶了,乖....專心種菜種水果可能還有活路啦........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1-30 17:20

受潮的老包會有堆味嗎?受潮的包種茶只會出現舊味,不會是堆味,連這點也不明白,勸你啦,對茶葉門外漢的你最好去聽聽別人怎麼說才對…對了,順便回應你,從十二月以後,我要開始種更多的茶,量會多出五倍。至於其他水果嘛,只是種茶之外的副產品…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1-30 17:21

看到我的助手就知道我有機的規模將會超過目前的十倍的數量。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2-11-30 17:34

受潮的老包會有堆味嗎?受潮的包種茶只會出現舊味,不會是堆味,連這點也不明白,勸你啦,對茶葉門外漢的你 ...
陳三 發表於 2012-11-30 17:20

哈哈....看來你不但對茶外行,連味覺也錯亂了,難怪會成為笑柄
說真的,為你好...別種茶賣茶啦,種越多只會死得越慘,真的 !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1-30 17:50

哈哈....看來你不但對茶外行,連味覺也錯亂了,難怪會成為笑柄
說真的,為你好...別種茶賣茶啦,種越多只會死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11-30 17:34



    要恥笑別人的話,要堅定一點,口氣要直接一點,否則,看起來就是很虛,沒有把握的語氣,讓人沒感沒覺…
打人就要打在節骨眼,要嘛就要讓對方痛得哇叫,你功力太差…那邊涼快那邊去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11-30 22:46

你只要能說出傳統的工序,我就不追問打你,僅只工序就好,免得讓人笑我…與不識者爭論,其德安在乎 ...
陳三 發表於 2012-11-29 23:54

重發酵.重萎凋.重攪拌.重烘焙
算不算?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11-30 22:49

難不成,你們所謂的傳統製程就是指老茶??對不起喔,因為我覺得你們所謂的傳統是指茶廠的製程,說來說去原來 ...
陳三 發表於 2012-11-30 08:13

老茶可以說是傳統製成
但是也有新茶仿照70凍頂式的制茶啊
何必侷限於老茶?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11-30 23:25

看到我的助手就知道我有機的規模將會超過目前的十倍的數量。
陳三 發表於 2012-11-30 17:21

一臺小山貓??
代表規模大10倍??
不懂兩者之關聯呢?

作者: idiot    時間: 2012-12-1 01:06

看到我的助手就知道我有機的規模將會超過目前的十倍的數量。
陳三 發表於 2012-11-30 17:21



    我個人是對工業化的 "有機" 農業很憂心    因為等量產出 碳足跡很可能比慣行高太多
永繼農業比 "有機" 重要的多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2-1 05:51

一臺小山貓??
代表規模大10倍??
不懂兩者之關聯呢?
   {:1_120 ...
知秋 發表於 2012-11-30 23:25



    農業的費用來自三樣…肥料,農葯,人工,其中最大的費用,尤其是有機的就屬人工與肥料
有機農業只要能解決這兩樣,那再多的土地與農作都可以栽種。
本人的智慧早已開啟,人工(不包含自已)方面早已降至接近零,只要再解決肥料的問題,尤其是有機的肥料更貴,那農業就是一門賺錢的行業。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2-1 05:56

回復 13# 知秋


    對一半,重點不在形式上重萎凋重發酵,所以只給你一半的掌聲,形式上說是重發酵,但實質上此種所謂重發酵說詞是不對的,正如那位什麼瑞成的說紅茶是氧化茶一樣,重發酵的茶就是氧化茶而非酵素茶,聽懂嗎?咚,有聽沒有懂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2-1 05:58

我個人是對工業化的 "有機" 農業很憂心    因為等量產出 碳足跡很可能比慣行高太多
永繼農業比 "有 ...
idiot 發表於 2012-12-1 01:06



    你該說工業化的有機可能產生的酸根離子更多…不過你不用擔心,我不會閒閒沒事來做苦工去施肥的
作者: 知秋    時間: 2012-12-1 08:59

回復  知秋


    對一半,重點不在形式上重萎凋重發酵,所以只給你一半的掌聲,形式上說是重發酵,但實質 ...
陳三 發表於 2012-12-1 05:56

偶說重發酵又沒要到頂

只是比起綠水更重罷了
作者: 陳三    時間: 2012-12-1 09:10

偶說重發酵又沒要到頂

只是比起綠水更重罷了
知秋 發表於 2012-12-1 08:59



    那也不叫重發酵呀,那叫攪拌的手法不同罷了,發酵時間也沒比較久,你只不過在顏色上做文章…
還有一句重萎凋,單從這段話就可直批這茶會變成啥樣了,重萎凋之後的重攪拌就不只是顏色較重而已這麼簡單了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