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喫茶去,2001 大益 易武正山野生茶 典藏品(2013年6月21日)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1:37 編輯

一、前言

  提及「易武正山野生茶」,相信諸多茶友直覺反應便會聯想到「綠大樹」,其中包含大名鼎鼎由葉炳懷先生所訂製的「1999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藍黑票特厚棉紙」(P 97)(簡稱:99綠大樹)及其「綠大樹家族」系列茶品,諸如:「1999年 易武正山大葉 紅票厚黑草紙」(P 98)、「1999年 易武正山大葉 紅票厚絲紋紙」(P 94)、「1999年 易武正山大葉 紅票特厚棉紙」(P 95)、「2000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紫紅票特厚棉紙」(P 98、99)、「2000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黑票薄棉紙」(P 100)、「2000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紫紅票格紋紙」(P 101)、「2001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紫票格紋紙」(P 102)、「2002年 易武正山大葉 紅票機械棉紙」(P 96)、「2002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藍票格紋紙」(P 103)、「2003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黑票薄棉紙」(P 104)……,以上茶品外包紙均印有「易武正山野生茶 特級品」的字樣,其內飛亦具有「八中茶標誌」、「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 勐海茶廠出品」(簡体廠)、「傣文」等共通點。



  除此之外,茶品外包紙印有「綠大樹」、「易武正山野生茶 特級品」字樣,而其內飛卻是另一款式:「紅大益標誌」、「易武正山 野生茶」、「勐海茶廠出品」(繁體廠、尖出)、「傣文」,此內飛見於「2001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大益紅帶」(P 105)、「2001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大益」(生茶與熟茶:P 106、107)、「2002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大益」(P 108)。



  具有此一款式內飛:「紅大益標誌」、「易武正山 野生茶」、「勐海茶廠出品」(繁體廠、尖出)、「傣文,且茶品外包紙印有「易武正山野生茶」字樣,除了綠大樹系列茶品之外,於《1998~2003新生普洱年鑑 珍藏版》(2012年3月出版 第三版第一刷)一書中,尚有「2001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典藏品」(P 121)及「2002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特級品」(P 123)兩款茶品。而今日「喫茶去」的茶品主角便是──「2001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典藏品」。



P.S:以上各項茶品後所標註之頁數,為《1998~2003新生普洱年鑑 珍藏版》(2012年3月出版 第三版第一刷)所刊載之頁數。
4

評分人數

  • FF7

  • 瑩瑩

  • 圓仔花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2:28 編輯

二、簡介

(一)、易武古茶山──中國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之一

  易武是古茶山、也是古鎮,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西北,距勐臘縣城約110公里,距勐醒30餘公里,曾是「鎮越縣」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曆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後期成為了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

  易武古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茶山。易武鎮北與曼臘接壤,南接瑤區、勐伴,西接勐侖象明,東鄰老撾。居住着彝、漢、瑤、傣、苗等13個民族,少數民族占80%,土地總面積345.6平方公里。

  根據曆史記載,易武在清初時候「准以漢人伍善甫授易武士把總」。「土把總」就是當地的土司。伍善甫是抵御外侮捍衛邊疆有功之臣,從而當了這里的土司,相沿世襲,直到1927年設置鎮越縣後,易武為第五區。1930年時,將鎮越縣政府從勐臘遷到易武來。1933年又以易武土司所屬之地,劃為第一區,轄易武鎮。易武很長時間以來就是邊地一個重要小鎮。

  《鎮越縣志》對易武地理位置,有這樣記載:「由易武至東北江城七站,由易武至正西寧洱十站,由易武至西北思茅八站,由易武至西邊車里(即今景洪)六站,由易武至西南勐棒六站,由易武東南至慕磨丁八站,由易武正東至烏得四站,至仙西里五站。」那裡過去交通極為閉塞,在這本「縣志」里,還有着這樣一段記載:「縣屬各幹道寬僅八尺,全是土路,在懸岩絕壁處,亦有三尺者,因地熱所限耳。」

  易武古茶山東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海拔656-2023米之間。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最低的納么田海拔為730米。海拔差異大,形成了「—里不同天的立體型氣候,具有溫溼、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不同的小區氣候條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

  易武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茶區土壤,在熱帶亞熱帶季雨林成土條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風化發育而成,主要為磚紅壤、赤紅壤、黃壤。各地土質呈微酸性反應,pH值在4.5-6.5之間。土壤養分積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機質含量4.5%以上,腐殖質厚5釐米以上。土層深厚,土壤透氣性好,有機質含量高。古茶樹分布區域植被生態系統保持較好,生長着諸如椿樹、香樟樹、榕樹、漆樹、董棕等高大喬木,氣生植物多,樹木、藤本植物繁茂,森林覆蓋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搆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

  「山山有茶樹,寨寨都種茶」,這是易武鎮古茶山的真實寫照。在所轄3個村委會的多數自然村寨不論是中低海拔的山谷還是高海拔山梁,都有疏密不一的古茶樹古茶園分布。全鎮擁有古茶樹古茶園總面積1.4萬畝(含部分矮化低改老茶園),主要集中分布於麻黑、易武兩個村委會的各個老茶山,樹齡最高的水洞栽培型大茶樹,樹高10.33米、莖圍1.06米,約有700多歲。古茶樹茶種群體較純,大都屬普洱茶種(學名:阿薩姆種camellia sinesis varassamica),有少數為勐臘種。古茶樹主要分布在海拔910-1463米之間的古茶山地區,樹齡高的基本上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植被較完好的古茶山。并有東、南、北三面分布多而西面少的特點,這與自然山勢和人群聚居分布有關。

  代表性古茶樹有:易武村落水洞茶王樹、銅箐河灑代大茶樹、刮風寨大茶樹。古茶樹特點為:茶樹分枝密,葉均水平着生;分枝級數較多,最多達四級;葉形多為長橢圓形,葉莖楔型,葉長葉寬脈對;色澤為綠或深綠色。

  易武自古就以出好茶、出名優茶而著名。據茶葉質量檢測數據表明,這裡古樹茶葉品質優良的主要因素是:

1.植被保護較完整,生態環境平衡,大氣無任何污染,古茶樹、古茶園四周森林茂密,山青水秀,養分充足,極有利于茶樹的自然生長。

2.氣候溼熱,光、熱、水、土自然條件優越,使這裡的古茶樹常年生機盎然,發芽早,育芽能力強,芽肥大葉身葉背茸毛多顯毫。年可發多輪多次,年生長期長近10個月,2月下旬開釆,11月中旬結束。

3.內含物豐富,在相同條件下測試,易武古茶園茶葉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兒茶素指標,明顯高於其他產茶區的同類品種茶葉。


  到2004年,全鎮茶葉總面積發展到1.7萬畝,其中古茶園和老茶園低改1.4萬餘畝,種植台地茶園3200餘畝,擁有茶葉種植隊9個,茶葉加工廠3個,家庭普洱茶作坊20餘家,幹毛茶總產量300噸,其中古茶園幹毛茶產量百餘噸:主要加工「七子餅」普洱茶、緊壓磚茶、綠茶。按照傳統工藝加工的普洱茶,保持了傳統普洱茶的外型和品質,享譽國內外。每年前來易武考察茶馬古鎮、茶馬古道和訂購傳統普洱茶的海外茶商、普洱茶學者、愛好者一批接一批,易武傳統普洱茶呈現山快速複蘇的態勢,方興未艾。


資料來源:http://i.taobao.com/u/NDk0NzQxMzQ=/blog/detail.htm?aid=16331441

2

評分人數

  • 瑩瑩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2:29 編輯

(二)、2001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典藏品

  談到「2001年 易武正山野生茶 典藏品」這款茶,因為諸多年來的「妾身未明」,說起來還挺委屈的。到底如何個委屈法呢?在T4U「是否還有明天茶會(part4)」(參見: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79402&extra=page%3D2)第7樓與第9樓茶友 kiki536035 發帖文中表示:「這片典藏品是仿茶」,「大益易武正山典藏品02年出了兩款一款熟茶一款是像黃片的大葉金絲帶生茶~而餅型跟窩頭一看就知道不是猛海茶廠~如有冒犯之處~見諒」。









  我想,kiki536035茶兄會如此發言必有其所本,根據陳智同先生所著《深邃的七子世界》一書第338~339頁所示,確實是如此──大益易武正山 典藏品在2002年出了兩款,其中一款是熟茶,另一款則像是遍佈黃片生茶。然而,書上所記述的必定是在百分之百正確無虞嗎?







  據「秀林茶莊」主人林兄所言:「在00"-01"(臺灣超鋒)陳老闆是勐海茶廠數一數二的大客戶,共買進約40噸的廠茶。其他包括20噸簡体云與紅大益、易武正山野生茶典藏品生餅與同包裝宮廷熟餅、公司成立60周年紀念茶。」此外,「壺圖玩藏交流區」主人壺圖兄亦言:「01易武正山野生茶典藏品紅大益400克,書上寫02年此茶01年就那藏在家裡。





  最後,根據《1998~2003新生普洱年鑑 珍藏版》(2012年3月出版 第三版第一刷)第121頁所載,「易武正山野生茶 典藏品」為「勐海茶廠」所生產之生茶茶品,其年份為「2001年」,重量應為「400克」,可惜書上所刊載的仍為錯誤資訊,誤載為「357克」。

2

評分人數

  • 瑩瑩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1:17 編輯

(三)、茶品圖示















2

評分人數

  • 瑩瑩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1:28 編輯

三、準備
  日期:103年6月21日22時許
  天氣:晴
  溫度:30.9攝氏
  溼度:71%
  壺器:100CC左右之大益蓋碗、瓷杯,玻璃茶海。
  茶水:南投埔里山泉水。
  爐具:IH爐、沙朗大師頂級316鈦茶壺、計時器。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1:18 編輯

四、取樣
  茶樣:6.19公克左右
  時間:溫壺醒茶3分;
     洗茶一回5秒;
     第一泡40秒出水;
     第二泡40秒出水;
     第三泡50秒出水;
     第四泡60秒出水;
     第五泡1分20秒出水;
     第六泡1分40秒出水;
     第七泡2分出水。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1:21 編輯

五、湯色





























3

評分人數

  • FF7

  • 瑩瑩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1:22 編輯

六、葉底



1

評分人數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4 05:54 編輯

七、口感

  第一杯茶湯入口,便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膠潤稠滑的口感及香氣,這股香氣在很多易武的茶中都曾出現,形成易武特有的一種味道,我稱之為「糯甜香。香甜之餘,在口腔前半段亦隱約可感其微微收斂性,其後,生津明顯

  中段品飲,茶湯滋味相對濃厚。觀察湯色,茶湯已有由黃轉橙趨紅之顏色,此時,舌尖略有苦澀,苦味化得快,澀感則稍慢,整體而言,是屬於苦澀度低的。再者,此茶茶湯水路柔美纖細──茶湯柔美,仍保有喉韻甘潤持久之力度;水路纖細,卻不失醇和順滑飽滿之口感。

  末段品飲,茶湯已逾八沖,湯色淡如鵝黃,仍清甜有質。根據 林在山在〈09年易武正山綠大樹特級品〉一文表示:「『根據葉炳懷先生表示易武茶一般三年就會有大變化,第五年更明顯,之後隨著年份,茶的香味會更強更烈,也只有易武茶有這樣的特質。』所以易武正山茶蘊含著無窮變化就是它的奧妙之處!」筆者以為,此茶品──2001年 大益 易武正山野生茶 典藏品,在下一輪明顯大變化來臨之時,普洱陳茶滋味明白,清甜木香樟氣可待。
1

評分人數

TOP

本帖最後由 pukumiso 於 2013-6-23 21:27 編輯

八、品評

  湯色:□凝乳 ■清亮 □昏暗 □混濁

     □蜜綠 □金黃 □琥珀 ■橙桔 □酒紅 □暗褐 □橙栗 □棗黑

  陳韻:□青味 □新味 ■舊味 □老味 □陳味

  氣味:□青葉 □龍眼 □煙燻 □花蜜 □野花 □梅子 ■樟香 □蘭香 □藥香

     □草腥 □渥堆 □土味 □紅茶 □蔗糖 □棗香 □荷香 □蔘香 □沉香

     ■乾倉 □輕退倉 □輕倉 □重退倉 □重倉 □霉變

  其他:■糯甜香

  口感:酸 ☆☆☆☆☆☆☆

     甜 ★★★★★☆☆

     苦 ★☆☆☆☆☆☆

     澀 ★★☆☆☆☆☆

     香 ★★★★☆☆☆

     甘 ★★★★☆☆☆

     滑 ★★★★☆☆☆

     潤 ★★★★☆☆☆

     厚 ★★★★★☆☆

     稠 ★★★★☆☆☆

     清 ★★★★★☆☆

     活 ★★★★★☆☆

  喉韻:■回甘 ■潤喉 □乾燥 □針刺 □無

  生津:■兩頰 □舌前 □舌後 □舌下 □無

  茶氣:□強 □中 ■弱 □無

  現飲:★★★★★☆☆

  陳化:★★★★★☆☆

  性價:★★★★★☆☆

  推薦:★★★★★☆☆





僅以文字記錄個人當時品飲之口感,此篇評論僅供參考,特此說明 ※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