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我的茶故事二

  前年年底時,向朋友收購他以前開茶行時沒賣完的茶。
  試喝的時候問了一句:「這是春茶嗎?」
  朋友老婆很肯定的告訴我:「保證是『春』茶!」
  就在我以為得到滿意回答的時候,朋友老婆補了一句:「賣春的茶!」
  呃,我們是用台語交談,台語「春」的音,可以是春天的春,另外「春」這個音也可以是剩餘的意思。
  「賣春的茶」可不是茶葉也會賣春,這些茶是春季的「春茶」,也是剩餘的「春」茶。
朋友當年賣剩的下都是他家種的凍頂烏龍,不同年份剩餘量小的他這些年來都自己喝完了,剩較多的只有4包,大概都20來斤,只是這些剩茶實際年份他沒標記,所以只能說是他開店那段時間的茶。
  他分批整理後陸續交給我,最後一批拿來的時候,他說他家還有一包茶,問我要不要。這包茶跟以往的不同,他以前只賣春茶,在他打算結束營業那年,他爸爸(凍頂百歲人瑞,去年11月過世)寄了一包冬茶給他,可是他那時已經打算結束營業了,在促銷庫存茶,所以那包冬茶就沒拆開賣,然後也隨著他們搬到台南。
  朋友說以前凍頂烏龍最好的產季就只有春茶,冬茶根本沒辦法和春茶比,政府在民國65年舉辦第一場凍頂烏龍茶比賽,剛開始的時候一年只有一場,比的就是春茶!民國72年才擴大為每年春冬茶各一次比賽,冬茶的地位是從這時候才開始提升到與春茶平等。
  我對朋友這不是「春茶」的「春」茶有興趣,就請朋友拿來試看看。朋友拿給我試的時候說這包茶從他爸爸寄給他到現在是第一次拆開,我看這冬茶外觀就和我前幾批買的春茶不一樣,就是因為這些發現,引發我的好奇,這才是我寫這篇的重點。
  我朋友開茶行是在80年代開始到結束這十年,剛好是凍頂烏龍轉變的關鍵年代,喝茶風氣盛行,製茶工廠設廠規則廢止,茶農開始自行引進機械製茶,由比賽茶的評分標準帶動,使得原本蝦條狀外觀的凍頂烏龍茶變成半球形再到球形,加上解除戒嚴使得山地管制放寬,進而高山茶區興起,輕發酵輕烘焙變成主流,我朋友賣我的茶剛好可以看到這樣的轉變。
  多年前朋友曾送我一包凍頂烏龍老茶,那包老茶年份他的印象深刻,也是引發我後來跟他買老茶的關鍵,那是他到台北開茶行的第一年,也是他大兒子出生那年。這包80年代初的春茶茶乾是蝦條形,很少茶梗,泡開的葉底來看,茶葉呈現深褐色,而且沒有一心二葉連結的樣子,茶葉幾乎是一片一片的,茶湯顏色紅褐,茶湯雖透但偏暗。80年代末的冬茶茶乾就接近半球形,茶梗明顯,泡開的葉底以紅褐色為主,還可看到些微綠色,大部分一心二葉,枝梗相連,茶湯紅水且較透。
  對於兩款相差十年的茶葉的不同外觀,我問朋友:「以前是單葉採摘嗎?」
  朋友回答:「不是,泡開會是一葉一葉的,那是因為有撿枝!」
  早期開茶行都要會焙茶!那時候茶農賣出的茶葉只是粗製茶,叫做毛茶,茶行買來之後要先撿枝,以前有所謂九斤茶一斤枝的說法,不是十斤茶可以撿出一斤茶梗,剩九斤茶;而是九斤茶就撿出一斤茶梗,剩八斤茶!蝦條形茶葉容易挑梗,梗一折就剩單葉,所以泡開的葉底才會呈現一片一片,只是我覺得我朋友挑梗也未免挑到太龜毛了,挑太細後茶葉摩擦面加大,導致茶末有點多。
  毛茶含水量較高也較多梗,撿完枝再烘焙,從毛茶變成精緻茶,不只茶梗少了,含水量降低更使得茶葉耐放不易走味,還要等烘焙的火味稍退後才會開始賣給客人。
  朋友賣我的冬茶因為當初沒拆封整理,所以還是毛茶的樣子,除了枝梗明顯外,烘焙度也較輕,喝起來感覺還比現在強調紅水製成的傳統烏龍低,差別應該是當年屬於毛茶保存,少了一道精緻再焙的工序。
  烏龍茶從蝦條形到半球形再到球形,影響的不僅是外觀,為了將茶葉揉成球形,不得不嫩採,否則成熟的茶枝過硬,沒辦法和茶葉揉成球狀,又因為茶枝都揉到和茶葉包成一團,茶枝外露的就不多了,所以能撿除的枝梗不多,茶行就開始變成不撿枝。茶農把茶葉製好,大包裝送到茶行,茶行只有做分裝的動作而已。因為茶行不再多一道焙茶工序,茶葉烘焙度也會比較輕,所以有人就批評說現在茶行賣的茶不是精緻茶,而是毛茶。
  看到一些文章,說老茶百分之99是賣剩存下來的,比例是否如此難以估算,實際上大部分應該就是如此,只是從賣剩的老茶裡我們又可以推估這些「春茶」當年的狀況,如果枝梗很多,那可以推估這不叫賣剩的茶,而是還沒上架的毛茶!如果茶葉已上架,那必然是經過茶行整理過的精緻茶,這種賣剩的茶是不該有那麼多茶梗的!
  當然整個茶葉的改變涉及因素很多,茶葉產銷的演變,製茶機器的進步,茶葉保存進步,消費者喜好的改變等等。我只是藉由自己這點發現,用來推想老茶當年的履歷,至於是毛茶陳年口感較好,還是精緻茶陳年口感較好,我想這各有喜好,要喝了才知道吧。只是陳年老茶和陳年老梗兩者價格落差很大,起碼撿枝乾淨的老茶也該比沒撿枝的老茶多值一些錢吧!
12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 香茗

  • 煙雲舒捲

  • 嗜茶士

  • jameshook

  • h3h111

  • jontai

  • 虛竹

  • 瑩瑩

  • minca

  • 夢幻茶

  • taiparagon

  前年年底時,向朋友收購他以前開茶行時沒賣完的茶。
  試喝的時候問了一句:「這是春茶嗎?」
  朋 ...
黃大俠 發表於 2016-4-7 16:29

後學雖愛喝茶,但年輕識淺,對台茶發展的歷史不甚了

看了前輩長期親身經歷的經驗文,後學有如讀了一本台灣茶歷史
後學雖未親身經歷,卻有歷歷在目的臨場感
謝謝前輩好文分享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