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小弟覺得「台灣茶」是被我們自己搞砸的,上自生產製造,下至消費者,為了利潤,為了買得比別人便宜,導致品質良莠不齊,價格混亂,當初在中國、日本,拿出台灣茶,大家都豎起大姆指,但現在呢?記得1986年度蜜月時在瑞士和導遊聊天:
「百貨公司手錶那麼貴,去外面的店家買會比較便宜嗎?」
「他們規定不二價,如果被抓到,除了處罰重以外,店還要關門。」(聽聽就好,不必當真)
「那這款勞X士為什麼台灣賣比較便宜?」
「他們只買錶,錶帶是泰國生產製造的,不是原廠。」

消費者本身需要有「一分錢一分貨」的認知,但是先決條件很重要,「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就像跟朋友聊天講的,山腳下是梨山,山頂也是梨山,但種出來的茶能比嗎?
3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chen3058

  • 嗜茶士

TOP

回復 11# h3h111

在某個層度上,台灣人被『貨比三家不吃虧』這句廣告詞傷害不小,
因為,這句話只是提醒您多做觀摩和研究,而不是讓您到處去比價。

TOP

就算是1800好了,這個價位茶農可以花多少的有機肥料呢?
chen3058 發表於 2018-5-19 20:36

茶商要殺價消費者也要低價,茶農以不施或是少施有機肥來反映耕作的成本價
格,
反正做成輕輕輕發酵,有沒施肥也沒啥差別,
人工除草換成藥劑除草,而除草藥劑恰恰是能讓茶葉的葉面表現更綠,何樂而不為?
嗜茶士 發表於 2018-5-19 20:48


記得有位茶農說過:「同質比價, 同價比質.
重點是:1.你喝不喝得出好茶壞茶? 2.好茶是否值那個價錢?

不施或少施有機肥
或是施等級比較差的有機肥
這不是重點阿...你的茶是否 OK 才是重點.

個人覺得物有所值, 繼續跟你買,
覺得沒那個價值, 就找下一位賣家.
我不會被單一茶農或茶商給綁架,
當整個產業貴參參時大不了不喝而已~(茶非生活必需品)

至於農藥殘留問題, 那是另一個議題,
基本上個人不太擔心, 當然也不是亂買就是了.
和蔬菜比反而蔬菜更毒, 因為茶葉經過近百倍稀釋才下肚.
你餐餐吃有機菜嗎? 何不先擔心你吃的菜再來擔心茶葉?!
3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夢幻茶

  • chen3058

TOP

記得有位茶農說過:「同質比價, 同價比質.」
重點是:1.你喝不喝得出好茶壞茶? 2.好茶是否值那個價錢?
...
root3721 發表於 2018-5-20 10:02


有機肥的多少和質量當然和茶的品質有關,不然幹嘛浪費錢去施肥
辨別的確是個問題,但對於食物、酒、....等有基本分辨能力的人,辨別茶不會多困難的

TOP

走精製再精製路線...
最後會不會像東方美人茶一樣?

一般 2,600 / 斤
一花 3,800 / 斤
二花 4,800 / 斤
三 ...
個人最常喝:1,200-1,800 / 斤
剛好可以達到不苦、不澀(或極微澀)以及回甘不錯

2,xxx 甚至 3,xxx 以上
有沒有比較好喝? 當然有比較好喝...
只是值不值得花那個錢去追求那只好一點點的差異?


root3721 發表於 2018-5-19 19:11



   如上文:
前輩可以心裡自訂想花多少錢喝怎樣的茶品...這道理沒對與錯...

比如有3~4000元/斤的茶品比您需要高二倍或有更高價的汝會覺得不值德而不喝...這樣人生生活方式也沒錯..

我想前輩之意是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生活哲學...前輩想當個理智清醒的消費者.精打細算的消費者...

但.有人類生活用在食衣住行上的萬物買賣市場.物品上高低價各行各業皆有如此生態.仔細想一下產品沒高低價人類的生活科技會怎樣.社會會多單調..

至於高價茶品是否有其價值c/p.我想購買者會有所考慮其物品的價格位置..
1

評分人數

TOP

如上文:
前輩可以心裡自訂想花多少錢喝怎樣的茶品...這道理沒對與錯...

比如有3~4000元/斤的茶品 ...
夢幻茶 發表於 2018-5-20 11:31


稀少而有特點,且能讓有錢的人願意付出高價買單,自然有其存在的價值,有錢人也不是錢太多隨便花高價買的

TOP

社會上有一個常有的現象,一般消費者遇到不大容易分辨商品好壞時,這個時候的
分辨能力是要怪自己不用功?還是要怪商家沒解釋清楚?

其實喝茶就是如此,您喝不出1000元一斤與2000元一斤的好壞時,您偏要去買一
斤超過2000元的來給和您一樣分不出好壞的朋友一起喝,然後聽其胡言亂語,說
您被騙了等等話語時,您能去怪商家沒把您教會分辨2000元的茶好在哪裡?

有些商家或許會教您,但他並沒有這方面的義務,因為您或許會想他教您了,您
卻認為他那套恐怕是騙術而產生心驚,那豈不是更糟糕?

況且坊間確實有許多以話語騙術賣茶的優良茶商,這種屢見不鮮的小事也已不是
啥新聞,還是多用心練練自己的嗅覺和味覺較實在。

※分辨茶品價值高低,除了嗅覺和味覺之外,觸覺才是影響價值的最關鍵所在,
但是這個技術也是最不容易學會的。
1

評分人數

TOP

社會上有一個常有的現象,一般消費者遇到不大容易分辨商品好壞時,這個時候的
分辨能力是要怪自己不用功?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8-5-23 15:49


評分就是四個大項目,挑茶有真的去執行的比例才多少

TOP

評分就是四個大項目,挑茶有真的去執行的比例才多少
chen3058 發表於 2018-5-23 16:13


沒錯,比賽茶普遍採用的評分標準:
1. 滋味、40%
2. 香氣、40%
3. 湯色、10%
4. 外觀、10%

一般消費者挑茶的比例恐怕不是這樣,也不會真正在意啥多少%。

我個人則不那麼麻煩,看茶湯嚴重混濁,滋味和香氣根本不用評,直接淘汰便是了,
因為滋味不純香氣不雅,茶湯一般都是混濁的。相反的,滋味渾厚香氣純正,茶湯一
定自然透徹,否則渾厚是泥爛、氣味是粗鄙。外觀則可以粗略看一下,沒有很嚴重的
大小顆,基本上是合格。

TOP

回復 18# chen3058

我自己有評分標準
不過不是用比賽茶那套
而是分成香氣、苦澀、茶體和回甘

香氣佔 25%(茶乾和泡出來之後)
滋味佔 75%(苦澀、茶體、回甘)
當滋味同一個水準時才會去比香氣

酒或茶我曾經喝過香氣嚇死人
但滋味卻笑死人的產品
所以仍心有餘悸

簡單說個人重滋味
香氣別差太多就可以了
沒什麼好比時才會去比香氣

因此我喝過的每支茶都會做記錄
這樣下次才有機會買到 C/P 值高的茶
同時也不會被茶農或茶商給欺騙

PS. 其實我喝過的單一麥也都有做記錄...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