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台茶主要種植小葉種茶葉,本身就容易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而有變化,而地形複雜的海島地區給我們豐富的條件,但我們分割成很小,缺乏推廣,對未來發展很受限制的

TOP

自從茶葉商販對製茶師傅指手畫腳下指導棋起,台灣茶就開始走向統一的道路,也就是外行領導
內行的一路青時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8-7-24 19:18


很多是成本上的考量
而人的技術所創造出來的變化需要市場來認同
在商業時代,人工技術沒經過商業的包裝那一般消費者怎會知道呢?
行銷上一直都說東西好不如賣得好,更別說東西好那消費者怎知道這是好東西呢?

TOP

無論是對你的工藝還是理念
你所擁有   所感受   所接觸到的
都是來自於這群小眾顧客   
給你最直接   最親 ...
tonystyle2002 發表於 2018-7-27 22:11


小眾也需要適當的曝光推廣,不然有興趣的人連知道都沒有,做的人怎賣
另外是生活的問題,除非製作愛好者本身生活夠了,不然如果不夠生活,怎樣堅持技術呢
1

評分人數

TOP

其實..."你懂消費者" 與 "消費著懂你"
有如人之二足,缺一就難成行
射過溪 發表於 2018-7-28 18:28


大多還是消費者導向比較符合市場狀況

TOP

一二十年來大陸茶的綠化是跟台灣人學的,禍害也是台灣人帶給它們的。
個人倒覺得台茶的經營者,能夠自我反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8-10-19 11:27


問題在市場接受度,為何市場更接受低發酵

TOP

輕低發酵度的茶裡面若是還含有未完全轉換及尚未揮發殆盡的芳香酊,這類具有微
毒物質的芳香酊好似交際場上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8-10-20 06:44


說到低發酵剛好遇到一個案例
某個討論串中認識一個喝茶不算久的壯年(3X算壯年吧)
偏好喝的茶屬傳統鹿谷工藝,卻很缺乏管道買到相關的茶葉,對鹿谷地區的品質不是太滿意卻找不太到更好的選擇
當市場變成單一時,變相的把不偏好主流的人驅逐了(如果他就不喝了,反正茶葉的需求彈性很大),市場越來越小

TOP

回復  chen3058
類似這樣的客人我也曾見過幾個,且是我的客人帶來的。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只認定一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8-10-21 16:35


所以單一不是好事,很容易變成排他
味道當然每個人有偏好,這誰都難免,但多喝累積不同的經驗,會有比較客觀的判斷

TOP

個人覺得輕低發酵很吃茶質
好比要生吃的肉其肉質不能太差
茶質普通的茶做成輕低發酵
基本上只是在自曝其短
...
root3721 發表於 2018-10-21 19:44


管理比較多在內容物的多寡,高低海拔很大的差異在條件上給予茶樹的不同
例如:山高則日照短,茶樹的兒茶素含量相對少,都在有良好管理下,比較高海拔的兒茶素含量相對少,氨基酸含量相對多,特性就不一樣
管理好,氣候適合當地條件、製茶有一定水準,都屬於好茶,只不過風格走向不同,每個人偏好不同
當然針對其特性在製茶時做些適合的調整是很合理的,更能發揮其特色

TOP

傳統讚

但傳統愈來愈被汙名化與被忽視了
不爭不譏 發表於 2021-6-13 15:39


閩南烏龍最主要的茶種是鐵觀音
而那邊鐵觀音的製作跟台灣一般的認知是不同的
所謂的傳統是正味的鐵觀音

製作上因為機器設備大多是台灣人開發的
所以製茶方式一定是改過的
還維持傳統的那是示範製茶(不然還手揉那產量和成本怎辦)

基本上還是看有沒有自己的獨特性和消費者接受度
最近幾年中國鐵觀音也來台灣了解木柵鐵觀音的包覆焙
這個杜老師應該熟悉
請杜老師講解會比較專業


另外說閩北烏龍還是傳統
這個其實也不一定
閩北烏龍的品種很多
比較現代的觀點是依據品種的特性作相對應的調整
不是都傳統的方式為好
從思維邏輯上
這樣應該是比較正確的

但茶葉畢竟是商品販售
主要還是得看消費者的反應
做得好不如賣得好
這很現實
1

評分人數

  • NEWMAN

TOP

閩南烏龍有多個路線吧
NEWMAN 發表於 2021-6-14 16:32


之前有一陣子大概分四種
但後來還是主要比較傳統的為主
然後也開發一些新的品種
大多都是高香路線
那發酵通常會低一點
1

評分人數

  • NEWMAN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