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魚麗茶藏 <東方美人茶研習班> 花絮

承老茶友柱子兄推薦,在魚麗雅集開了<東方美人茶研習班>,因班員們都忙,一個月排兩堂課,原则上就是隔週週五安排下午半天的課程,雖然有點疏濶,所幸班員在其他茶類多有涉獵,基本功底也都札實,省了愚不少力氣,但為免辜負了推薦者的美意,課程安排上煞費苦心,既要求效率又要求效果,希望內容盡可能豐富,卻又怕消化不良無法吸收,最後決定課程安排和課程進行的最高指導原则為「理趣兼顧」與「軟硬兼施」!

107.12.28 第六堂課備課情形













4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bluegallery

  • 羽身

  • 射過溪

魚麗茶藏 <東方美人茶研習班>
第六堂課剪影(107.12.28)。

所謂「軟硬兼施」,硬的一手是每堂課的「第一部份」,循例進行10款不同比赛品級、不同師傅製作,乃至由民國107年夏季赛起始,漸次循序回推此前各年份比赛茶之「鑒定杯」評測法之演練。

此一課程之安排,考量在於是商品就從市場取得,東美雖然仍有些不参加比賽的小農的優良作品,但目前東美市場的主流商品就是比赛茶,而比赛場上知名的大師傅們,其作品的代表性與技藝成就的高度,其實早已普遍被消费市場肯定,職是,本班乃以比赛茶或大師、名師的作品為研習之標的。
比赛茶各種品級的認定,係根據特定的品評標準,並經由特定的品評方法與程序進行,我們仿照比赛茶「 鑒定杯」方式冲泡,首為豐富班员東美基本的品飲經驗,進求建構東美比賽茶品級區分之概念,最終期能掌握東美品質優劣的具體尺度。這一部分,我們規劃有特定、反復、理性、客觀的分析演練進行分式,雖然無趣而且耗神,卻是實力養成的硬功夫!

比賽茶参賽的體量大,「 鑒定杯」方式冲泡乃取其可操作性(「 功夫泡」無可操作性),惯於功夫泡者如何在「鑒定杯」冲泡方式下,調整及變換觀測評量之方向與要點,我們就安排在 每堂課的「第二部份」,設計輔助性的沖泡方法以過渡並聯結、完整兩種沖泡方式的觀測評量內容。
每堂課的「第三部分」和「等四部份」則屬軟的一手,研習的是如何深度赏析東美,另文後談。







TOP

本帖最後由 jiang 於 2018-12-30 21:50 編輯

魚麗茶藏 <東方美人茶研習班>
第六堂課剪影(107.12.28)。(續文)

說到「軟硬兼施」,<東方美人茶研習班>每堂課最軟的一塊當屬「第四部份」,經過前三部份偏於理論和理性的研習之後,我們會安排2到4款當年當季的頭等奬甚至頭等排名的茶,或特選的超優貳、参等茶,在愉悦舒緩的氛圍下,以鑒定杯搭配蓋杯或小壺的沖泡方式,趣味盎然的多面向品賞東美的夢幻身影與迷人風采!

「理趣兼顧」既然是課程安排上貫串首尾的指導原則,第四部份之「趣」 仍不失「理」之探究,此部份茶品之選擇,是關聯於第一部份的10款茶,以及第二部份輔助的1到6款茶,不單是品級的往上擴展,實則前後三部份研習用的茶品,所挑選的都在呼應本研習班設定的目標,包括「理解東美茶菁原料產出的嚴苛束制條件」、「分辨東美茶菁不同品級表現的風味特質」、「體驗東美代表性茶區地理地質構成的底氣差異」、「赏析並探討四大師傅及知名製茶師之作品風格」。

至於前述目標的落實,單靠課程第一、二、四部份品飲的操作,其所積累的感官經驗尚不足以成就,我們在每堂課的「第三部份」會整理並提供比賽的分析资料,以及茶品、茶師各方面的相關背景資訊,並經由廣泛的研討分析,配合其他部份實際茶品的品飲辯証,以架構東美深入赏析的理解與認知基礎。

茶有「三看」,老生常談卻又名言至理,即「看茶做茶,看茶焙茶,看茶泡茶」!

東美高檔茶菁之產出,受極為繁複的條件制約,以致東美茶菁原料的品級多且差異大,東美參賽規模大的製茶師傅們,面對不同天候、時間,不同地區、茶園採摘的眾多且品級差異又大的茶菁原料,各家「看茶做茶」「看茶焙茶」的經驗判斷復又不同,遂致東方美人茶品級、樣態之豐富,遠超一般茶友所能理解。
如果今天我們對東美缺乏深入的理解,如何「看茶泡茶」? 美人現前難免唐突矣!

(另附上前兩堂課備課與上課紀錄照片)








1

評分人數

  • 羽身

TOP

本帖最後由 jiang 於 2019-1-21 00:12 編輯

魚麗茶藏 <東方美人茶研習班>
第七堂課剪影(108.01.18)。

感恩並珍惜每一堂與眾班員相聚研討的時光!


第七堂課的「第一部份」,循例進行10款不同比赛品級、不同師傅製作的茶品之「鑒定杯」評測法之演練,第一堂課自民國107年夏季赛起始,漸次循序回推此前各年份比赛茶,本堂進行民國104年冬季賽茶品之品飲,10款品項如下:
1.鄧國權 苗縣冬賽 1花(#118)。
2.鄧國權 苗縣冬賽 1花(#121)。
3.鄧國權 苗縣冬賽 1花(#123)。
4.徐耀良 竹縣冬賽 3花(#233)。
5.徐耀良 竹縣冬賽 參等(#063)。
6.徐耀良 竹縣冬賽 貳等(#230)。
7.姜肇宣 竹縣冬賽 參等(#514)。
8.徐耀良 竹縣冬賽 頭等(#001)。
9.姜肇宣 竹縣冬賽 頭等(#513)。
10.許時安 苗縣冬賽 頭等(#005)。

第七堂課「第二部份」,輔助性泡法變換+觀測調整練習,我們特選前列<7.姜肇宣 竹縣冬賽 參等(#514)>做為練習之標的。當年姜老師傅對此款茶所得等第不甚滿意,其自行檢討認為,礙於時間倉促,然冬茶不適強行追火,故而此款焙火並非到位,領茶後姜老師傅乃將之全部拆罐補火,前後補火3回,歷時三月有餘,我倆同感滿意後愚始買下,所幸姜老拆罐前愚已先行購入比賽原茶兩罐,今乃可進行原茶與補火茶之比對。

此兩款茶之比對,分別採碗泡與評鑑杯泡(投茶3g,浸泡5~5.5分鐘)並行,若按既定之訓練規劃,應續行評鑑杯分時連泡(投茶3g,浸泡1分鐘,連續5沖),各有進行之目的與觀察之重點。然礙於一堂課4小時,可操作時間仍嫌緊湊,評鑑杯分時連泡今乃從略,於「第三部份」中『大師作品風味構成與解析』部份,另選<102年 徐耀良 竹縣冬賽貳等(#595)>操作,並提供茶樣予班員課外自行「功夫泡」,用為作業複習之。

東美焙火之品賞與研析,係鑑於多方因素暨未來趨勢與必要性之考量,於研習伊始即已導入,屬研習之重點事項。

第七堂課「第三部份」,參考發送之「民國104年冬季比賽優良茶成績(分析)表」,循例就比賽當季茶芽生長及採摘期之天候狀況、參賽成績等級比例、得獎茶師名次分佈,以及特別茶品茶園地質、管理形態、製茶手法、風味特質與私密背景訊息等之講述與分析。

「第三部份」尤側重於東美之賞析!
茶飲一事儘可以只是生活中事,儘可以不學而無術,儘可以不計較於茶、器、水、火,於窗前月下花草林中,朝霞暮藹泉石寺院,春夏秋冬晴雨晨昏......,但能停歇憩息,舒緩身心,甚至只是解渴潤喉、滌煩去燥,亦自能得其閑、雅、適! 然茶飲一事也儘可以既是生活中事,也是「技術」之事、「藝術」之事乃至「道術」之事,道術不論,就技、藝之賞析欲登堂入室得其大美者,非次第修習不得以專,文史、繪畫、金石、雕塑、聲樂、器樂等等之賞析莫不如是!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吾人若徒執於氣味口感之辨識,驕人以口鼻感官之敏銳,則茶飲一事當不以人為師,而當以牛羊犬貓為師,蓋其口鼻感官之敏銳十百倍於人也! 十數年前於「Tea For You茶藝論壇」 曾發一帖,淺論「品飲之始,感官之事!」,品飲之續呢? 在「意」,在「法」,了非感官之事矣!

本堂課就東美之品賞有進階之初步論析,重要命題之一為「何以有不少東美老茶師,自詡所製茶品香氣豐富濃郁、湯水飽滿厚滑,惟經年比賽成績恆徘徊於花級優良茶,偶及參、貳等而止?」,即使茶師們也習於口誦「要會製茶,先會喝茶」之訣要,然「會」與「不會」之相對意指,非只及於製茶「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之區別,更必要對於東美特定品賞基準有「明其所以為好」與「明其所以為美」之深刻美感體認!

第七堂課「第四部份」,取「第一部份」<9.姜肇宣 竹縣冬賽 頭等(#513)>,與姜老師傅該年(104年)竹縣冬賽 最佳成績之"頭等第六(#512)",做評鑑泡法之對比品賞,蓋因賽前愚與姜老師傅俱看好(#513),而以(#512)為次,比賽結果適得其反。

如此安排非為求平反高低是非於班員,更非為爭辯品審角度看法之對錯,恰只是回顧並呼應本研習開班第一堂即曾與班員溝通說明愚之看法:
「於學茶之旅程中,不計是否習於內觀自省或逕訴諸第六感,吾人於茶之觀識品評,或明或隱,或有意識或未意識,或只定性或有定量,心中概有各自之尺度(或稱標尺),此一尺度將隨修業、識見、認知而與時俱進或隨境遷移,在每一個當下,各人應誠於面對此一尺度,在不違背基本科學、生理、茶學的狀況下,此一尺度旁人應予尊重。是商品就從市場取得,東美市場主流是比賽茶,我們研習的標的既是東美比賽茶,就必須探討了解東美比賽場上評比的尺度或主要消費群中藏家、行家品賞的尺度,我們研習的目的並不在於要去認同那個尺度,而是在於清楚認知那個尺度。」

「第四部份」最軟的一塊,班員推舉一人功夫泡飲民國104年苗栗冬賽頭等第二(#003),銅鑼韓增章師傅的作品。













TOP

魚麗茶藏 <東方美人茶研習班>
第八堂課剪影(108.03.15)。

第七、八兩堂課相隔二個月,有些疏闊,大家都忙,緣聚不易!

「第一部份」,前半場,有此前7堂全部青心大冇種之品試經驗基礎,今日旁開「青心大冇 vs. 台茶17號」之品種比對認知訓練,取5組等級相當之茶品,同樣採「評鑑杯」测試,第5組茶樣外觀及風味有代表性,另加碗泡並行:
1.102年苗縣 3花 vs. 103年/台17號(#1)
2.105年竹縣参等 vs. 103年/台17號(#2)
3.102年全國貳等 vs. 103年/台17號(#3)
4.104年苗縣貳等 vs. 103年/台17號(#4)
5.102年竹冬貳等 vs. 103年冬/台17號(#5)

「第一部份」,後半場,循例進行10款比赛茶「評鑑杯」測試,本堂課回推進行至民國104年夏季比賽茶品之品試。
前7堂進行的方式為:第一輪,靜默盲飲;第二輪,靜默品試+掀蓋觀測茶楂;第三輪,公佈茶品資料+開放討論+要點評析。
基礎已養成,為緊凑進行故本堂課直接公佈104年夏10款茶品資料如下:
1.韓增章 全國賽 2花(#323)。
2.韓增章 全國賽 2花(#337)。
3.楊瑞隆 竹縣賽 2花(#872)。
4.鄧國權 苗縣賽 參等(#037)。
5.鄧國權 苗縣賽 貳等(#019)。
6.鄧國權 苗縣賽 貳等(#021)。
7.鄧國權 全國賽 貳等(#271)。
8.曾鎮賢 竹縣賽 貳等(#1138)。
9.徐耀良 竹縣賽 貳等(#673)。
10.徐耀良 竹縣賽 頭等(#402)。

第七堂課「第二部份」,輔助性泡法變換+觀測調整練習+焙火效果認知,我們選<姜肇宣師傅107年竹縣冬賽3花(#213)>比賽原茶與補火2次做為練習之標的。

第七堂課「第三部份」,參考發送之「民國104年夏季比賽優良茶成績表」,分析從略。名師茶品評鑑泡則比對「107年姜禮杞_竹縣冬赛頭等(#151)」和「107年彭達發_竹赛冬赛頭等(#$140)」兩款作品。
第七堂課已提過,「東美焙火之品賞與研析,係鑑於多方因素暨未來趨勢與必要性之考量,於研習伊始即已導入,屬研習之重點事項。」,今日品飲姜禮杞師傅的頭奬作品,不難體會其焙火之優異效果,预期再過半年愈加精采!

「第四部份」,班員推舉一人功夫泡飲余金星師傅(民國99年夏苗栗縣赛特等奬得主)民國102年全國賽頭等第六(#260)。
另請班員二人,分別使用白瓷和玉瓷蓋杯,功夫泡飲韓增章師傅「民國102年全國賽頭等第三(#130)」,差異立現,細腻靈敏乃東美茶性,冲泡須瞭解與掌握之细節特多,斷無一法通用之可能也!












1

評分人數

  • 素還真

TOP

本帖最後由 jiang 於 2019-3-24 16:42 編輯

魚麗茶藏 <東方美人茶研習班>
第九堂課剪影(108.03.22)。

緊接上週五第八堂課,今天下午進行東美第九堂研習。

「第一部份」循例進行10款比赛茶「評鑑杯」測試,本堂課回推進行至#民國103年冬季比賽#茶品之品試。

新竹縣東美夏茶比賽輝煌的纪錄估且不表,徐耀良大師繼民國96年第一屆新竹縣東美冬茶比賽即奪得特等奬之後,更是自民國103年起,橫跨104、105、106年,連續4年獲得新竹縣東美冬茶比賽特等獎,空前璀燦的紀錄,也同時創下了難以跨越的「徐耀良障礙」。

民國103年的新竹冬季賽,徐大師氣勢之雄銳,當真是橫掃千軍、所向披靡,其自排名的#1至#5號茶,分别奪得特等奬、頭等一、頭等二、頭等三,以及頭等六,本堂課我們選了當年徐大師自排名的#6、#7、#8、#9、#10、#11、#12、#14號等8款茶,堪稱用了徐大師103年冬的「半壁江山」,本次比賽姜肇宣大師只送出2點作品參赛,本堂課我們也「和盤托出」了!

比赛成績與徐大師自排名有些差異,進行的方式 恢復為:第一輪,靜默盲飲;第二輪,靜默品試+掀蓋觀測茶楂;第三輪,公佈茶品資料+開放討論+要點評析。

民國103年冬10款茶品資料如下:
1.姜肇宣 竹縣冬賽 贰等(#628)。
2.姜肇宣 竹縣冬賽 贰等(#629)。
3.徐耀良#14 竹縣冬賽 參等(#087)。
4.徐耀良#12 竹縣冬賽 貳等(#093)。
5.徐耀良#11 竹縣冬賽 參等(#092)。
6.徐耀良#10 竹縣冬賽 參等(#089)。
7.徐耀良#9 竹縣冬賽 參等(#088)。
8.徐耀良#8 竹縣冬賽 貳等(#091)。
9.徐耀良#7 竹縣冬賽 頭等(#090)。
10.徐耀良#6 竹縣冬賽 頭等(#134)。

第九堂課「第二部份」,進行特定製茶師傅茶品風味構成之解析,選用<鄧國權師傅104年苗縣夏賽贰等(#021)>,實習茶乾選級後,行評鑑杯+碗泡+分級碗泡等關聯觀察評测。

「第三部份」,參考發送之「民國103年冬季比賽優良茶成績表」,分析從略。名師茶品取前面「第一部份」9、10兩款頭等,改採白瓷蓋杯工夫泡品飲比對。

「第四部份」,班員推舉一人工夫泡飲韓增章師傅「民國102年苗縣賽頭等第一(#077)」,以及徐耀良大師「民國103年竹縣賽頭等第六(#881)」。












2

評分人數

  • RICO

  • 素還真

TOP

魚麗茶藏 <東方美人茶研習班>
第十堂課剪影(108.04.19)。

今天下午進行東美第十堂研習。受友之託,承諾十堂的東美研習課程,感恩班員的共同參與,今日完成!

「第一部份」循例進行10款比赛茶「評鑑杯」測試,本堂課回推進行至#民國103年夏季比賽#茶品之品試。此部份10堂課合計品試100款不同賽場、年份、等級、師傅之茶品,差堪建立東美比賽茶之基本品飲經驗與印象。

民國103年夏10款茶品資料如下:
1.徐耀良 竹縣夏賽 2梅(#529)。
2.姜肇宣 竹縣夏賽 參等(#1108)。
3.姜肇宣 竹縣夏賽 參等(#1195)。
4.楊瑞隆 竹縣夏賽 貳等(#1101)。
5.徐耀良 竹縣夏賽 貳等(#878)。
6.韓順雄 苗縣夏賽 貳等(#027)。
7.韓順雄 苗縣夏賽 貳等(#028)。
8.鄧國權 苗縣夏賽 貳等(#016)。
9.許時安 全國賽 貳等(#016)。
10韓增章 竹縣夏賽 頭等(#1285)。

第十堂課「第二部份」,進行特定製茶師傅茶品風格之解析與對比,選用兩位國寶级師傅之作品:「姜肇宣大師_101年竹縣夏賽_頭等(1168)」+「鄧國權大師_102年苗縣夏賽_頭等(#021)」,行白瓷蓋碗三杯解析泡法觀察評测。

今日以姜、鄧兩位師傅作品風格之差異,深入推敲並論述,何以一般概念性粗略區分「發酵之輕重」,實遠不足用以解析茶師作品風格差異之形成,除非飲者對整體製程有系統性之概念,就製程各階段不同處理方式,相對應於茶品風味構成之交互影響等,有明析之認知與掌握,否則難免僅止於大師作品風格之辨識,甚或渾然懵懂流於眾口但稱「好喝」,卻终究無法深切體會「令人感動的未必是那口腹感官上的好味道,而是在觀受認知上讚嘆那一手絕世的好功夫!」

「第三部份」,參考發送之「民國103年夏季比賽優良茶成績表」,此次比賽大赢家是楊世瑩師傅,乃楊瑞隆大師之姪,中生代茶師之代表性人物,繼民國99、100、101年連續3年奪得新竹縣東美「冬季」賽特等獎,終於本年奪得新竹縣東美「夏季」賽特等獎,另加4個頭等排名,不讓其叔專美於前,其製茶規模數一數二,不論東美赛場日後是春秋五霸或戰國七雄,其必居其一。

「第四部份」,结業茶品係品飲鄧國權大師傅「民國102年_苗縣冬賽_ 特等奬(#335)」, 由本人冲泡並奉茶,感謝各位共同圓滿。

( 課後共赴新生北路2段「玉琢精緻料理」用餐,感謝主廚 Victor Lin 精采料理並熱情接待。)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