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家裡存不出好茶?

不止一次聽說「一般人買茶回家自存無法存出好茶」
理由一:茶商倉庫有溫濕度控制,恆溫 ...
Templeton 發表於 2019-4-21 10:30


第一點,如果一般人存茶,已經做到排除掉極端狀況(如隨意放置地上、過度高溫、過度潮濕,或雜味充斥等),但沒做到恆定控制,是否仍無法轉出好的老茶?
Ans:個人經驗是,家裏放茶的地方不要太離譜(不要有異味,光害及長期過於潮溼及高溫),新茶茶品乾淨,品質不差;大致上都能靠著時間慢慢轉成好茶。新茶若沒茶質,放再久也是一樣軟軟無力。茶品本身會有調整機制,四季天氣的輪轉有助於茶品轉化。

第二點,如果成立那是要多少的量才能達到所謂的「熱鬧」門檻?
Ans:這點是泛指傳統港倉而言。想轉化成傳統的倉味,就得入專業的港倉;你在家裏不管怎麼搞,應該都弄不出那種味道來。不是說港倉不好,港倉退倉漂亮的話,那是另一種層次的味道。如果是單純在家中放置,就算是只有一餅單獨放,保證也能轉化得很好。小弟就有部份茶品是放在辦公室及老家約10年左右,喝起來比10年前仍進步不少。

還有補充一點,若存放時是密封的狀態,轉化會慢一點;但當你拆封時勿急著喝,放幾天讓它接觸空氣及水氣醒醒茶,會讓它在短時間把落後的時間給追上。(個人覺得很像是保存很好的千年文物,一旦接觸到空氣,立馬會變質散掉)…
7

評分人數

  • huangchan

  • man2703

  • 射過溪

  • samgbo

  • 桔子

  • GARY

  • Templeton

TOP

期待是成長最大的阻礙

無形的貪念壟罩著茶,讓茶的轉變,千變萬化
huangfafo 發表於 2019-4-22 09:03

人沒臍帶是活不成的...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Templeton

TOP

家裡存不出好茶?

不止一次聽說「一般人買茶回家自存無法存出好茶」
理由一:茶商倉庫有溫濕度控制,恆溫 ...
Templeton 發表於 2019-4-21 10:30



    在很早以前我就發現茶存在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味道了,而且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味道,這時很多茶行的"高人"就會說這個是高仿那個是高仿,疑神疑鬼的,所以我覺得喝茶、存茶、學茶真的要用腦思考,不要用腳指頭。當我們用腦思考而作出不同的改變時才能真正領悟到知識。存茶真的是要了解自已的環境,如果你們有機會像我一樣到處走的話,不仿每到一個地方都問一下您的茶友對方的存茶環境濕度,進而觀察對方存茶的效果如何,這樣,經過十年八年,你也會很了解溫濕度、環境、氣候所帶來的問題,有些問題如果自已玩可能要十年二十年才會明白,只有真正跟好的茶友交流才能互相得益,記得要空杯子心態,不要老是覺得自已很厲害否定別人,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學問。
5

評分人數

  • 煙雲舒捲

  • 天夜

  • huangfafo

  • Templeton

  • 射過溪

TOP

茶葉陳化,溫度、溼度、空氣三者相互激盪,如諸位先進所言
一、茶要有質,存放才有意義→個人絕對贊同,累積經驗顯示,是一真理。
二、放茶的地方不要太離譜(不要有異味,光害及長期過於潮溼及高溫)→這也是不可忽略的重點,
三、密封保存→個人作法是用食用級棉紙或素牛皮紙包好放置,效果不差。
1

評分人數

  • Templeton

TOP

茶湯的口感和茶葉中的含水量多寡有很大的關係 在溼度40的環境下 含水量太低 茶湯口感潤度低 顏色較淺 濕度80以上 茶湯口感鬆散 顏色較深 一般個人較喜好濕度60左右的環境下 茶葉的含水量 在春天時 環境濕度很容易過高 溼度問題就很重要
茶葉含有揮發性物質 對茶的香氣和口感都有影響 茶存放在一定的空間中 當空間中的香氣濃度到一定程度 達成平衡 揮發性物質就不需從茶葉中散發
同樣的空間茶葉量越多 每單位需揮發出的量就越少 茶葉物質損耗也較小 茶如果群聚 存放久較有優勢
茶的量少時 存茶的容器 就很重要 要減少茶的損耗 容器的密閉性就很重要 但不同材質的容器存放的效果差別很大 一般市面上的塑膠親密罐 存放焙火茶十幾年
香氣沒啥問題 存放生普時(娜卡)轉出一種酸味 將生普移至錫罐後 酸味又不見了 目前自己常喝的茶都用錫罐存放比較多
量大有量大的處理方式 量少也有量少的存放手法 以上是個人的經驗 提供茶友參考
1

評分人數

  • Templeton

TOP

家裏完全可存出好茶,今早從櫥藏櫃翻出15年前大陸同事來台學習時送的大紅袍,每盒是80克2小盒做禮盒裝。
密封膠帶撕開,盒蓋打開一股參香就沖出來了,聞聞是非常純淨的參香韻。
當然取七克約100cc蓋杯泡就是淨又濃純的參藥香,估計應有四十年以上才能轉出這麼乾淨的參藥香。
因為十五年前是以喝梨山大禹嶺為主,對岩茶不相應,就這樣擺著。
也許是紙盒裝,內有塑膠帶包著,外紙盒透氣轉的比較快,內有塑膠帶保護,反而轉出又乾淨濃醇的參藥香。
1

評分人數

  • Templeton

TOP

茶湯的口感和茶葉中的含水量多寡有很大的關係 在溼度40的環境下 含水量太低 茶湯口感潤度低 顏色較淺 濕度8 ...
dsh0218 發表於 2019-4-28 09:13


很重要 但不同材質的容器存放的效果差別很大 一般市面上的塑膠親密罐 存放焙火茶十幾年


香氣沒啥問題 存放生普時(娜卡)轉出一種酸味 將生普移至錫罐後 酸味又不見了 目前自己常喝的茶都用錫罐存放比較多


前輩好:
末學的的經驗是酸味是如果是傳統二斤裝不銹鋼內封罐藏鐵觀音是在第10幾年到20幾年轉出較強的酸韻,超過30年後,藥性轉出來酸韻就剩淡淡了。
而如果外包裝是硬紙板材質的傳統禮盒,藥香應會比不銹鋼快好幾年,雖快但不會影響品質及茶葉的柔軟度。
注意的是盒內仍須有厚塑袋包装。

TOP

依此長時間證明只要內有塑袋包裝密封住,經長時間保存,外界倉味環境味道是進不去茶體的,而內部自己進行轉化,想必普洱應該也是大約這些時間而轉出藥香如密封住的話比其她烘焙茶須要更多年些。

TOP

因而從各種茶品的長期20年觀察陳化表現,總結所有的茶品幾乎到最後都是趨於一致性的~參藥香
個人大約歸那了須轉出參藥香的年紀
80年代的後文革港倉到如今三十幾年了是蘭樟香往參藥香邁進,但主體仍以蘭樟香為主體,參藥香有少分仍不顯。
80年代後的中茶平版模有乳丁的的鐵餅乾倉是hinoky系列的老油樟香,藥香很少。
岩茶大紅袍中足火焙86年代的若用30公不銹鋼中量的同存是已跳過梅子酸韻的香,藥香進行但藥香仍不是很顯。
岩茶大紅袍中焙98年的用30公斤或10斤大鐵罐存仍是梅子韻
岩茶大紅袍中焙約95~98年代的75克小包裝外紙盒內襯塑帶的存放於底層櫃開封有比70年代港倉普洱香度更揚的參藥香(化足足比生普洱提早20年)
熟普洱個人不太喝所以沒觀察
鐵觀音重焙80年末90年代初2斤裝不銹鋼是參香的藥性香兼具梅子韻約平分秋色(如果不用鋼罐封,藥性香應更快足)
以上觀察是個人藏茶20年後於如今品茶的表現,用個人所知的表達。
當然還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乾倉港倉的參藥香系列就不再敘述了
歡迎前輩們指正!

TOP

更正

鐵觀音重焙80年末90年代初2斤裝不銹鋼"是參香"的藥性香兼具梅子韻約平分秋色(如果不用鋼罐封,藥性香應更快

更正為鐵觀音重焙80年末90年代初2斤裝不銹鋼""不是參香""的藥性香兼具梅子韻約平分秋色(如果不用鋼罐封,藥性香應更快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