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林今越

上世紀八零到九零年代,是紫砂藝術史上群星薈萃的時代,從顧景舟為首的紫砂七老到群雄並起,如同武俠小說描繪的江湖壹般,江山代有人出。
       紫砂壺從明清時期到如今的成熟大成,經歷了好幾位大師的裏程碑式的創造。供春開創了文人壺成了祖師爺;時大彬,確定了紫砂壺泥片鑲接成形的基本方法;陳鳴遠把自然型壺在明人的基礎上,進壹步推向藝術化的高度;陳曼生,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
       在紫砂壺上繪以泥繪,著名者如楊履乾、楊季初、陳漢文等人,泥繪不僅用於紫砂壺上,也多用於紫砂筆筒等文房用具。2016年西泠印社秋拍“清早期 楊履乾制五彩堆泥繪案屏”最終成交價為RMB195萬;2013年保利春拍“清 楊季初制 月下包裝獨酌園紫砂筆筒 ”最終成交價為RMB586萬。

       回到文章的標題,據我所查,在九零年代那個大陸紫砂壺基本都售往臺灣的形勢之下,林今越先生的壺在臺灣頗受歡迎,其作品如今應仍然大量留存在臺灣的壺友手中。
為什麽會受歡迎呢?
       以我拙見,泥繪於紫砂壺
       其壹:切不可破壞紫砂壺的整體感受,兩者應為相互相容,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如今市場上可見的大量泥繪紫砂壺作品都犯了這樣的錯誤,甚至是許多名家之作。
       其二:僅僅將圖像繪於紫砂之上,而沒有浮雕造型,那只能是平面的,缺乏與紫砂壺結合成壹件立體的藝術品的手法,雖可稱泥繪,卻非我所喜之。
故而,我推崇林今越先生的作品就是基於以上兩點基礎原因,並且我認為林今越先生的泥繪紫砂壺作品超越了古人的所有泥繪水平,也傲視當今的所有泥繪大家!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