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木柵用金萱.四季春.翠玉..等產的茶品皆叫鐵觀音.前題是茶製程是鐵觀音方式.......後學不懂目前的所謂鐵觀音 ...
夢幻茶 發表於 2019-9-26 13:45


換個方式說好了,這是台灣對鐵觀音的認知,安溪地區對鐵觀音就不是這樣認知

TOP

據在下所知,
木柵鐵觀音製法大致是沿自清朝時期的工序,當然是由安溪人指導。
後來為適應環境不同而漸做調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9-9-26 16:52


台灣的台式烏龍茶,源頭從中國,都是改過的,機械化輔助後,由於機械又大多是台灣人發明的,機器進入中國,又改變了他們製茶的方式,都是有不斷的修正的
台灣最早的製茶是閩北方式,後來才引進了閩南安溪的製茶(布球不就是),然後台灣製茶師有自己的看法,自己又推出了機械設備,這又改變了製茶,然後消費者的喜愛也影響了製茶,畢竟好賣還是非常重要的

TOP

木柵鐵觀音製法大致是沿自清朝時期的工序,當然是由安溪人指導。
後來為適應環境不同而漸做調整,經 ...
夢幻茶 發表於 2019-9-26 17:29


安溪鐵觀音也變很多了,清朝的製茶其實最接近的是我前面說的正味(但也是有不同的,畢竟現在幾乎都機械輔助,不是都用手腳)
現在安溪鐵觀音產量大的還不是正味

台灣的鐵觀音產量遠不如安溪,不會因為大量生產分正味、消正、消酸、....等這些,就看製茶師的選擇

另外如果有一定數量(不同支)喝過閩南烏龍和台灣烏龍(包含鐵觀音),可以仔細看一下茶菜,那是不同的邏輯下的產物
1

評分人數

TOP

我想,比賽茶應該老早就不這麼做了,頂多揉三~四天就很費工夫,
要包拆一個多月,老早就比賽完領回賣完了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9-9-27 12:10


以我知道的安溪鐵觀音製茶來說
除去一般大量生產的產品外(大量的不見得沒好東西,但基本上不是製作出好東西,而是製完後挑,挑出好東西),少量生產的也是杜老師這種製茶邏輯,他們基本上從萎凋去除多少水分、柔的力量大小,做青時間長短、包覆焙狀態(溫度、茶的濕度、力量大小、次數、時間長短、.....等等)、焙火的溫度、......等等,香味來說水蜜桃、百香果、蘭花香為主要的幾種味道

台灣的青心烏龍,在不同狀態下,我也喝過帶百香果、水蜜桃味道的,但以我喝的經驗,鐵觀音帶果香味比青心烏龍重一點
1

評分人數

TOP

聽他講說放個幾天再拆散然後幾天後再團球,會玩好幾次。據說從採茶到完成大概兩個月,我要的茶直到 ...
夢幻茶 發表於 2019-9-27 11:24


現在木柵那邊非常非常少那樣做了
即使是安溪鐵觀音,那些號稱某些古法派的知名傳人,也絕大多數只是還會傳統的作法,但一般日常製作的絕大多數都沒用那些所謂傳統的技法(有機械不用,花一大堆時間、耗費大量的人力去做?那一年才能做多少,更別說這些名人都很忙,哪來那樣多時間傳統製茶)

TOP

茶葉原先是敬天之用,後來才漸漸為貴族所享用,經過數十上百年之後才演
變成農產品,到唐代才在技術上有所 ...
嗜茶士 發表於 2019-10-2 16:08


我並不認同是往越來越好的方向走
在發展的初期到中期,技術往上走比較常見
但中期到後期不一定是技術上升,更常見的是成本的下降
降低成本以壓低價格,在控制成本的初期不是壞事,價格降低才能讓更多人享用到
但成本壓低走到後期就不是什麼好事,品質等問題都會上升
茶葉在發展也是類似的軌跡,現代的單位面積產量要遠比40年前大得多了,種植的密集度高得多,,加上機械設備的更大量使用,這使得每一斤的單位成本下降了很多,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喝茶
但最近這些年,很多成本的下降是犧牲品質的,消費市場對生產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光在茶葉市場如此,很多產品的市場都如此,現在電子產品的耐用度,還沒1990年代以日本電子為主的時代高,不也是現代的現實

TOP

因古法有其迷人滋味有喝過的茶人當然會追循古法...
但.
因時空背景當今鐵觀音的製茶當然無法有所謂古法得相 ...
夢幻茶 發表於 2019-9-30 22:06


種植和製茶小量的做得到,成本問題而已,有消費者願意買單就能存在,但成為主流那是不可能的

TOP

在这里买茶多年
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有些早期做得好但后期慢慢退化中,有些则停留脚步。
还有些还在努力寻求 ...
jameshook 發表於 2019-10-3 10:49


已經穩定好的東西,能維持就很好了
但影響茶好壞的因素很多,不光是人為可以控制的
以今年武夷山正岩茶來說,氣候不配合,狀況就差,
跟去年比差很多,那不是人為可以操控的
而正岩是跟清代很像(甚至可以說最像)的茶種了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