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很多人都以為紫砂壺是陶土做的
其實它的原礦可是岩石呢

紫砂原礦石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4

評分人數

TOP

茶跟壺是一體的透過茶,我們才能鳥解壺性
透過壺,我們才能鳥解茶質
但這二者要搭配得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必須有大量且長久的經驗才可得
但這也是玩賞的樂趣所在,不是嗎 ?

TOP

土胎的粗細,鬆緊,厚薄,窯溫高低

一般而言土胎會對應到茶湯的表現
也就是說土胎越細緻的湯感也會越細緻

土胎越緊實的湯感也會越緊實
土胎越厚的湯感也越厚
窯溫越高的香氣也會越揚


當然一把壺有可能同時存在各種條件
例如土胎細又厚又緊實,窯溫也高
土胎細又薄又鬆,窯溫低
........
........
等等不同組合的條件,就會對茶產生種種不同的表現
這裡面的交錯關係很複雜,但只要掌握上述原理,選擇上就不會太困難
當然還要有實際的體驗才會變成您的經驗

這之間沒有絕對的好壞
只要能與茶與人相對應的壺,就是好壺
射過溪 發表於 2019-12-28 21:40

我們在使用這類土胎細密緊實窯溫又高的壺

會發現香氣會比較揚,勁道也會比較強
但茶滋卻淡了很多,其實茶滋並沒有變淡
只是變得更為細緻緊實後所產生暫時的錯覺
通常稍停一下,滋韻就會慢慢在口腔回上來,且更強更持久
這樣的湯感就像用極細緻的絹絲坲過皮膚一樣,似乎無感卻又很舒服
若用粗麻紗坲過皮膚,感覺就很明顯了,但並沒那麼舒服
當然這都必須經過實際的比較才能發現差異

就以下面那二把壺來泡70年代六堡茶為例.....

150cc 紫砂,茶滋一開始就很明顯,粒子感明顯,但香氣及力度就差了些



80cc黃龍山薄胎小朱泥,茶滋一開始似乎淡了些
湯細滑,粒子感不明顯(這也是一開始會覺得茶滋淡的原因)
但後來慢慢回上來,而且後來居上
且茶香及勁道更深層持久有力



當然這也沒有絕對的好壞,端看個人的喜好而定
有人喜歡紫砂的圓潤渾厚感
有人喜歡這類朱泥的細緻口感與強勁的力道
而不同的壺就是給不同喜好的茶有選擇的....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1

評分人數

TOP

其實壺太多了,也是很麻煩的
會跟女人們一樣,出門前不知要穿哪件才好........
2

評分人數

  • 海王星

  • ko001

TOP

其實壺太多了,也是很麻煩的
會跟女人們一樣,出門前不知要穿哪件才好........ ...
射過溪 發表於 2020-4-1 16:19



    我現在換不同的壺泡茶主要是要欣賞壺的美感,選了壺才配一個適合他的茶,這時美感比茶重要一些。東西多了,玩法也跟著多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回復 1# 射過溪


   感謝分享心得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其實壺太多了,也是很麻煩的
會跟女人們一樣,出門前不知要穿哪件才好........ ...
射過溪 發表於 2020-4-1 16:19


我是重新整理過,大致上以適合來用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新壺與老壺茶湯的表現差異

在壺具的條件盡可能相同的情況下
老壺在茶滋茶香茶韻的表現,會比較內斂沉穩細膩,層次感也比較豐富
而新壺則比較高揚立即,但層次感及細膩度就差了些

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老茶友喜歡老壺
年輕茶友或新茶友會比較喜歡新壺的原因了
因為年輕的茶友或新茶友會比較喜歡味覺嗅覺立即性的高揚感受
老茶友則比較注重體感及喉韻的細膩度與層次感
這是茶齡與年齡在感受上的差異

TOP

射過溪高人
個人是剛開始接觸茶和壺
買壺的時候賣家和我說
簡單來分的話瓷壺泡輕焙高山茶的香氣會比較明顯
若是使用陶壺或柴燒壺香氣則會被壺的質地給帶走
所以陶壺和柴燒壺會比較建議使用中發酵或重發酵和焙火茶會比較合適
這樣子區分算是基本的嗎??

最近有買阿里山烏龍和阿里山金萱和龍眼林烏龍...
賣方也是跟我說阿里山和龍眼林是不同地區
那龍眼林是以前種植龍眼居多...
所以那些產區的茶會有多些甘甜香...
雖然我現在都還沒喝出來..但確實有稍微不同...
茶的區分是否因人而異??

TOP

射過溪高人
個人是剛開始接觸茶和壺
買壺的時候賣家和我說
簡單來分的話瓷壺泡輕焙高山茶的香氣會比較明顯
...
Tales 發表於 2020-9-18 22:02

兄好

我身高只有168,實在稱不上高人
龍眼林應該算"泛阿里山"茶區
所產之茶稱為阿里山茶也不為過
但我們愛茶人選茶應首重該批茶的茶質,不要有產區的迷思
就算同產區的茶,也不見得每批質量都很好,茶香茶滋也不會完全相同
很多很貴的梨山茶喝來也不怎樣
另外..甘甜香除了茶園的種質管理優良與否外,跟製茶工藝有很大關聯
與過去種不種龍眼無關,有些茶都有荔枝及水蜜桃的香甜味
但該茶區過去都沒種這些水果呢


瓷壺泡輕焙高山茶的香氣會比較明顯
若是使用陶壺或柴燒壺香氣則會被壺的質地給帶走
所以陶壺和柴燒壺會比較建議使用中發酵或重發酵和焙火茶會比較合適
這樣子區分算是基本的嗎??



這樣的區分法過於狹隘與偏頗
但如果該賣家只是針對自家賣的茶與壺來做區分
也不能說他錯,只能說在這個範圍是對的


選壺泡茶的通則大致如下.....

1.不管泥料,拿支筆輕敲壺把,聽聽音頻高或低
   音頻高者適合香氣重的茶
   音頻較低者適合一般重喉韻的茶,如重焙火的茶
2.薄胎的適合香氣重的茶,厚胎的適合重喉韻的老茶
3.小壺(約100cc以下)適合香氣重的茶或苦澀度較高的茶,因散熱較快
   比較不會把茶菜悶熟使茶香受損,也比較不會把苦澀味逼出
   中壺(約150cc~200cc左右)適合比較不苦澀的茶,或不容易出味的老茶
   因壺內熱度夠,散熱慢,容易逼出茶味

其中的重點觀念在於:
1.輕薄短小散熱快,可快速降低壺內水溫,減少苦澀物質的釋出,減少香氣的揮發,
   茶菜悶熟,所以用來泡新茶或重香氣的茶表現會比較好.
2.厚而較大的散熱慢,聚溫效果好,有利於老茶茶質的釋放,茶湯會比較渾厚好喝.
   掌握這些原則就比較不會無所適從,剛入門者比較容易上手.
   然後再依此原則反向操作,如此服用一段時間,必定功力大增.


至於柴燒壺.....
柴燒只是燒窯的方式之一而已
雖有其柴燒的通性,例如茶滋會比較清甜爽朗
但也會有不同泥料及窯溫高低的個別特性,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不同柴燒壺在泡茶上的選擇,也不離上述的通則


以上...僅供參考







2

評分人數

  • Tales

  • 煙雲舒捲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