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課後記要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一堂課(108.7.5)後記
承之前“東方美人茶研習班”眾班員之邀,另開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以續前缘,並作後記備忘。⋯⋯
第一部份,東美比赛茶之品賞回溯至民國102年,評鑒杯方式進行下列茶品之評測:
鄧國權 苗栗夏赛 3梅(#241)
鄧國權 苗栗夏赛 3梅(#269)
鄧國權 苗栗夏赛 2梅(#273)
楊瑞隆 新竹夏賽 2梅(#123)
徐耀良 赛外散茶(約2梅等級)
玻璃壼工夫泡品賞茶款:
曾義樑 苗栗夏赛 頭等三(#140)
許時安 苗栗夏赛 頭等 (#036)
彭國賢 北埔鄉賽 高級二(#053)
第二部份,講述台灣茶業發展沿革,以明台茶之所從來,個人之所以就台茶之發展做如下之分期,非只就產業面考量,當前老台茶存世者,陳期多在一甲子之內,欲探明老台茶之面貌,特须就第6、7兩時期台灣各地茶品產、製、銷諸方面深入了解,相關書籍之閲覽及交互比對、參考亦屬必要。
1.轉口貿易期(1620~1680)與野茶製飲期(1680~1760)。
2.台灣烏龍茶之先民墾植期(約當1760~1860)。
3.台灣茶業經濟生產之開創期(約當1860~1885)。
4.台灣茶業發展之劉銘傳撫台期(1885~1895)。
5.台灣茶業發展之日據時期(1895~1945)。
6.台灣茶業之外銷暢旺期(1946~1974)。
7.台灣茶業轉型後之內需擴張期(1975~1992)。
第三部份,陳年「烏龍茶」之品飲。
台灣茶葉製造方法,在1916年日本政府政策性全面推展「南港式(包種茶)製造法」前,台茶傳承的不是閩北武夷岩茶就是閩南鐵觀音的製法,也就是部份發酵的「烏龍茶」製法。
此部份我們挑選2款民國70年代中期,北埔地區小農產製的白毫烏龍,以初探傳統「烏龍茶」製法之遺褚,並輔以民國71年新加坡「源崇美茶莊」選庄之福建鐵觀音,採蓋碗工夫泡飲。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十堂課(108.12.27)課後記要

人生如寄,生死幻夢!緣淺者,雖世道相逢,只一錯身便成陌路;情疏者,縱長年往來,共歷一生亦難印心。

有幸與眾班員再次圓滿東美與老台茶的十堂共參同修! 雖然每一堂課都費時4到5小時,但每一堂課仍感覺到倉促而未能盡意,一期一會,眾緣和合,希望每位班員都能收獲滿滿,有得於心!

第一部份,東美比賽茶之品賞,本堂課回溯到民國97年比赛茶,考量今日課後尚有完課餐會,只簡要提列東美四大師傅作品各一,採評鑒杯方式進行評測。茶品資料如下:

1.姜肇宣 97竹縣貳等(#756)
2.鄧國權 97苗縣貳等(#061)
3.徐耀良 97竹縣參等(#681)
2.楊瑞隆 97竹縣參等(#1207)

上列茶品雖與前兩堂民國98年的茶品只差1年的陳期,但陳化狀况顯有差異,而各師傅不同手路肇致之風味轉化方向也有不同。

第二部份,東美大師作品品賞,本堂課並列東美四大師傅比賽登峰作品,為本研習班寫下美好的句點:

1.姜肇宣 101年 竹縣夏賽 特等獎
2.楊瑞隆 102年 竹縣夏賽 特等獎
3.鄧國權 102年 苗縣冬賽 特等獎
4.徐耀良 106年 竹縣冬賽 特等獎
5.鄧國權 108年 全國冬賽 特等獎

在此要特別感謝大自在空間徐董友富先生,課前只一通電話,便兼程從竹北送來徐耀良大師106年竹縣冬賽特等獎,襄助補齊四大師傅之登峰作品外,更提供最新出品的鄧國權大師108年全國冬賽特等獎,使得班員於品賞大師們超卓作品之外,亦能跨年份一窺精絶東美陳年轉化之風貌。

第三部份,有關老台茶之品賞,續進行「 凍頂王」老凍頂烏龍系列之品評研究,本堂回溯進行到「民國71年(永隆)」,此款係由凍頂傳奇名師「陳阿蹺」師傅所製,另並列正凍頂坪「民國70年春」一款,可証陳阿蹺傳奇名師之精妙工藝,與夫正凍頂坪得天獨厚之地質條件,皆有不可取代之處也!

第四部份, 老包種品賞方面,本堂課選用新芳春行民國60初老包種茶之「大堆外」, 早年台茶包種外銷,常規商品茶中以「葫蘆堆」級數最高, 依次則是「番二堆」、「天堆」、「地堆」,餘為副茶。大、小堆外品質之高尚在「葫蘆堆」之上,唯量少遂不入堆。本班十堂課,已盡品新芳春行所留各級陳年老包種,專業大廠精到之選茶、分級、拼配、焙火之功夫,造就此批老包種獨特之高度可辦識性,骨架奇峻,韻深味長,足堪與「凍頂王」系列之老凍頂烏龍並列,堪為老台茶之龍鳳。

#魚麗茶藏藝文工坊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大自在空間徐董友富先生
#台茶經典凍頂王系列老烏龍
#台茶經典新芳春行各級老包種

TOP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九堂課(108.12.05)課後記要

第一部份,有關老台茶之品賞, 課前先穿插參研一款前幾日茶友分享陳期約50年的老烏龍,依據年代、產業背景、茶區、品種、製工等等諸多因素之綜合分析,不難判斷乃民國五O末六O初桃竹苗外銷末期之蕃庄老烏龍。

續進行「 凍頂王」老凍頂烏龍系列之品評研究,本堂回溯進行正凍頂坪「民國72年春(1)」,台茶桂冠,老茶經典,參圖三短文介紹!

第二部份, 老包種品賞方面,本堂課選用新芳春行民國60初老包種茶之「葫蘆堆(1)」, 選用紫砂壺工夫泡法品賞,早年台茶包種外銷,常規商品茶中以葫蘆堆級數最高,新芳春行所留各級陳年老包種中,葫蘆堆雖也有跨產區併堆,但茶種則以「種仔」、「軟枝烏龍」為主。

第三部份,東美比賽茶之品賞,本堂課回溯到民國98年比赛茶(後半部),採評鑒杯方式進行評測。茶品資料如下:

1.徐耀良 98竹縣貳等(#787)
2.楊瑞隆 98竹縣貳等(#697)
3.徐耀良 98竹縣參等(#791)
4.姜肇宣 98竹縣參等(#1188)
5.峨眉茶行 98竹縣參等(#1104)
6.徐耀良 98竹縣參等(#786)
7.超香茶行 98竹縣 3梅(#1471)
8.姜肇宣 98竹縣 3梅(#1150)
9.姜肇宣 98竹縣 2梅(#1552)
10.姜肇宣 98竹縣 2梅(#724)
11.姜肇宣 98竹縣 1梅(#1151)
12.許正清 98竹縣 1梅(#1172)

東美特殊風味之成因乃在「著蜓」,「著蜒」形成之特殊茶品內質,也肇致陳年過程中,從茶乾、湯水到茶渣所呈現之氣、味轉化狀態,迥異於其他種類之烏龍茶。

同為東美,陳期同為十年,新開封者與開封後充份轉化者,差異之大亦遠遠超過其他種類烏龍茶,本堂課第5、6、7款,為近月或今日始開封者,班員仔細觀察、品試及比較後,必能深有得於心也!

第四部份,大名師東美作品品賞,並行東美10陳期差距之比較:
姜肇宣 民國96年 竹縣夏賽 頭等七(#1138)
林雨暘 民國106年 全國夏賽 特等 (#104)

TOP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八堂課(108.11.15)課後記要

第一部份,有關老台茶之品賞,因應有班员遠道交通誤時,臨時先泡飲一款1985年,上手號稱係武夷山之陳年「大紅袍」。分析解說此應為北台之武夷種老烏龍也。

續進行「 凍頂王」老凍頂烏龍系列之品評研究,本堂回溯進行正凍頂坪「民國72年春(2)」,採'80初「請飲中國烏龍茶」紫砂壺冲泡。民國72年春季凍頂茶區風調雨順,按個人品飲經驗,堪稱前後10年間茶質水平相對優越者。

#本堂課提出下列事項與班員思索共参:
1.「品飲之始,感官之事,嗅嚥之後,俱歸認知矣!」 。
2.鬆、闊、靜、專,各有所指,此有合於生、心理乃至解剖學之基本要求,習以為常當甚有助於風味完整圖象之攝受,暨全面細節之掌握。
3.「各類別之香氣」包含於「常(態分佈之眾)人可感知之氣息範圍」。「各類別之香氣」+「香氣之外有以名之氣息」仍包含於「常人可感知之氣息範圍」。
4 特須著意觀察與辨析者,乃在「常人可感知之氣息範圍」內「無以名之」之氣息,茶之精妙常發於此 。
5. 鼻咽腔之功用大矣哉! 聯結「氣」「味」,顯韻造形,論形態、結構,概由此進!
6.鼻嗅、口飲,辨息、析味,概只及於分別茶飲風味之「元素」而已,比之音樂,設若只及於音高、音值、音色、強弱、速度等元素之辨識,終未能續進於旋律、節奏、和聲、調性,乃至配器、曲式、結構之認知,言何賞析?

第二部份, 老包種品賞方面,本堂課選用新芳春行民國60初老包種茶之「番二堆(1)」+充份醒茶之「天堆」, 選用紫砂壺工夫泡法並行品賞,級數原有高低,於今各擅勝場。

第三部份,東美比賽茶之品賞,本堂課回溯到民國98年比赛茶(前半部),採評鑒杯方式進行評測。茶品資料如下:

1.徐耀良 98竹縣貳等(#780)
2.徐耀良 98竹縣參等(#1012)
3.徐耀良 98竹縣參等(#1010)
4.徐耀良 98竹縣參等(#826)
5.徐耀良 98竹縣參等(#783)
6.徐耀良 98竹縣 3梅(#829)
7.姜肇宣 98竹縣 2梅(#1187)
8.徐耀良 98竹縣 1梅(#819)

另加下列兩款別有故事之茶品:
#鄧宏安98竹縣1梅(#968)
此為「古典膨風茶研究協會」會長巫景益先生發現之大遺珠,乃鄧宏安師傅「竹縣98年特等獎」同一茶園早一輪所採之初茶,即巫會長所稱「竹縣98年特等獎」之姊,並為巫會長選列東美百大之一。
#姜肇宣98竹縣2梅(#719)
個人與姜大師多年往來,深知姜師傅售茶開價自有所本,此款茶當年售價4倍於2梅之行情,幾為貳等之價,今日10款並行比試,姜師傅誠不我欺也!

第四部份,大名師東美作品品賞, 特舉鄧國權大師民國98年投賽新竹試水之作,民國98年係接續民國89年、93年之後,迄今為止平均茶質最優之一年,列強競逐,雖立足頭等,惜痛失排名。

TOP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七堂課(108.10.24)課後記要

第一部份,有關老台茶之品賞,先進行「 凍頂王」老凍頂烏龍系列之品評研究,本堂回溯進行正凍頂坪「民國73年春(2)」。謹此訂正前堂茶品應為「民國73年春二水」。採’60 鼠印底款朱泥壼工夫泡飲,另輔以永隆茶廠民國70中凍頂三村合堆烏龍茶,採'70初「請飲中國烏龍茶」紫砂壺冲泡,據以作為產地風味特色差異之比對參考。

第二部份, 老包種品賞方面,本堂課選用新芳春行民國60初老包種茶之「天堆(3)」, 選用70年代紫砂線縹壺工夫泡法品賞,佐以民國60年中木柵廠製老包種,同採紫砂壺冲泡,以資比對茶品各方面之異、同。雖同為廠茶,新芳春行所產出者,特性分明,質量亦高。

第三部份,東美比賽茶之品賞,本堂課回溯到民國99年比赛茶。台灣茶協會暨世界茶聯合會主辦之「2010年第八屆國際名茶評比」,鄧國權和徐耀良兩位大師受邀參賽,於「東方美人茶」組各有1款獲得金獎,並同列入本堂課,採評鑒杯方式進行評測。茶品資料如下:

徐耀良 99國際名茶金獎(#025)
鄧國權 99國際名茶金獎(#019)
楊瑞隆 99竹縣貳等(#1967)
徐耀良 99竹縣貳等(#1917)
茶樓道館 99竹縣貳等(#1003)
茶樓道館 99竹縣貳等(#1005)
徐耀良 99竹縣參等(#1662)

徐耀良 98竹縣參等(#783)A
徐耀良 98竹縣參等(#783)B

「2010年第八屆國際名茶評比」,於最後不分茶類之總評比,是由鄧國權大師另一款東美(編碼為#038)獲得該屆評比總冠軍,併此為記。

穿插一款徐耀良大師98竹縣參等(#783),之A為早年即已開封者,之B為本年(108)8月初才開封,轉化狀况有非常明顯之差異,為東美陳年狀况難得之觀察經驗!

第四部份,大名師東美作品品賞, 並列鄧國權與姜肇宣兩位大師作品:
鄧國權 102苗縣冬赛 特等(001)
姜肇宣 100竹縣夏賽 頭等#22

賽場及茶師編碼記趣:民國100年竹縣夏茶比賽決賽當天,姜肇宣大師頭牌茶原本排列第二盤(頭等第一),不意歷經決賽兩輪評比,被評審一路後移,最終名落第十一盤(頭等第十)。

東美茶師參賽茶品各有自己的排名編碼方式,姜大師自評有頭等水平者,會以兩位數2字頭號碼編之,最好的3點茶基本就是編#21、#22、#23 ,其100年的頭十就是#21號茶,本堂選用的是姜大師100年的#22號茶,其中有一半是和頭十相同的原料。

TOP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六堂課(108.10.17)課後記要

第一部份,有關老台茶之品賞,先進行「 凍頂王」老凍頂烏龍系列之品評研究,本堂回溯進行「民國73年春(2)」。此系列之「民國73年春(1)」,因茶種為當地俗稱之「竹葉茶」,葉形狹長披針形,風味不若軟枝烏龍,當年並未購藏。採’80 紫砂標準壼工夫泡飲,另輔以台灣高山茶肇始產地「梅山龍眼林」民國77年老烏龍,採紫砂壺冲泡,據以作為產地風味特色差異之比對參考。

第二部份, 老包種品賞方面,本堂課選用新芳春行民國60初老包種茶之「天堆(4)」, 選用80年代紫砂壺工夫泡法品賞,佐以民國70年中南港小農製老包種,同採紫砂壺冲泡,以資比對茶品各方面之差異。新芳春行所產出者,具有專業精製大廠茶品拼配與焙製之深厚工底,有高度之可辨識性。

第三部份,東美比賽茶之品賞,本堂課回溯到民國100年比赛茶( 後半部,14款),採評鑒杯方式進行下列茶品之評測。茶品資料如下:

姜肇宣 100 竹縣頭等(#1338)
姜肇宣 100 竹縣貳等(#1334)
姜肇宣 100 竹縣貳等(#1341)
姜肇宣 100 竹縣貳等(#1340)
楊紅貴 100 竹縣貳等(#685)
莊嘉華 100 竹縣貳等(#641)
義興茶廠 100 竹縣貳等(#640)
義興茶廠 100 竹縣貳等(#639)
邱貴香 100 竹縣貳等(#1045)
老富興 100 竹縣貳等(#527)
上展茶園 100 竹縣貳等(#1545)
煙豐茶廠 100 竹縣參等(#1668)
楊昌嶽 100 竹縣 3梅(#374)
鄧國權 100 苗縣 3梅(#326)

民國100年的東美比赛茶,陳化期已落在第四堂課(108.09.06)課後記要陳述過的:「5~15年的「陳化低谷期」,視開封與否和儲藏狀態, 以及茶品本質和製焙工法差異,並行有7~20年間的「香檳風味形成期」」, 今日課中所提示東美陳年轉化觀察之重點,當可於實際茶品之評測品飲中驗証!

第四部份,大名師東美作品品賞, 回顧姜肇宣大師106年新竹夏賽頭等第一(#706)。

有鑒於姜老師傅與楊瑞隆大師,兩位都是當今東美焙火工夫至為高超者,但兩位之火路風味殊異,這麼多年下來從不曾走在一起,故106年賽後曾另向姜老師傅洽購2兩此頭等一之茶樣,回來後模擬楊大師可能之火路自行補火,再回頭與姜老師傅一起品試研討,愧蒙姜老師傅謬讚,並承回贈6克頭等一茶樣,深值銘感!

另因今夏和姜肇宣大師共同品試其今(108)年 特级(隱藏版)作品時,大師認為今年這款直追106年頭等一,因此,本堂課乃並列上述3款大師作品,供班員深度品試研習:

姜肇宣 106年 新竹夏賽頭等一(#706)
姜肇宣 106年 新竹夏賽頭等一(#706)補火
姜肇宣 108年 特级(隱藏版)

大師之作,款款超卓!但上列3款,何者為最?

TOP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五堂課(108.09.27)課後記要

本堂課調整茶品評測與品飲之顺序,先老茶,後東美。

第一部份,有關老台茶之品賞, 本堂課選用新芳春行民國60初老包種茶之「天堆(5)」,採調熟砂朱泥壺工夫泡法品賞,佐以民國70年中石碇小農製老包種,採青瓷蓋碗冲泡,以資比對茶品各方面之差異。

第二部份,進行「 凍頂王」老凍頂烏龍系列之品評研究,本堂回溯進行「民國74年春」, 採一廠綠標紫砂線縹壼工夫泡飲,另輔以埔中民國72年白文種(台茶14號)老烏龍,據以作為產地、品種風味特色差異之比對參考。

另穿插品飲1款1980初港茶陳年鐵觀音,前三冲香韻低迴,四五冲陳香舒展,果酸香韻細緻層叠,杯底桂皮蜜香婉轉迴環.....,惟「 凍頂王」正凍頂坪「民國74年春」仍然勝出,班员應有共識!

第三部份,東美比賽茶之品賞,本堂課回溯到民國100年比赛茶(前半部,12款),採評鑒杯方式進行下列茶品之評測。

本堂課12款茶品中,選用徐耀良大師之作品高達8款,各附有徐大師自己的排名數碼(數碼小者為優),用供班員參酌比較徐大師與評審間評茶角度之差異。茶品資料如下:

徐耀良#4 100 竹縣頭等(#1214)
徐耀良#8 100 竹縣頭等(#1421)
徐耀良#3 100 竹縣貳等(#981)
徐耀良#7 100 竹縣貳等(#1310)
徐耀良#27 100 竹縣貳等(#1415)
鄧國權 100 苗縣貳等(#322)
富興老茶廠 100 竹縣貳等(#333)
鄧國權 100 全國參等(#227)
鄧國權 100 苗縣 3梅(#154)
徐耀良#30 100 竹縣 3梅(#1416)
徐耀良#13 100 竹縣 2梅(#1210)
徐耀良#35 100 竹縣 2梅(#1420)

第四部份,大名師東美作品品賞,感謝姜肇宣大師保留並精心烘焙此一超卓作品,量少珍稀,只供研習。

姜肇宣 108年 特级(隱藏版A) 2焙
姜肇宣 108年 特级(隱藏版B) 4焙

大師經典之作,卓越超凡!

TOP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四堂課(108.09.06)課後記要

第一部份,東美比赛茶之品賞, 本堂課回溯至民國101年比赛茶(後半部,12款),採評鑒杯方式進行下列茶品之評測。

東美研習已漸次進入陳年部份,東美之陳化,設若條件俱足,從1~2 年的「新茶原味期」,到2~5年的「 風味平穩期」, 再到5~15年的「陳化低谷期」,視開封與否和儲藏狀態, 以及茶品本質和製焙工法差異,並行有7~20年間的「香檳風味形成期」,再到20年甚至30年以上的「 奇香妙韻發展期」,東美茶品必須具備相當之原始和儲存條件,方能有良好之陳化,然因產量不多及品飲消耗,得以留存者更顯稀少,因此有關東美陳藏轉化之正確認知,與夫實際之定期觀察,經驗非常不易積累!

姜肇宣 101新竹夏赛 頭等(#1168)
姜肇宣 101新竹夏赛 貳等(#1394)
徐耀良 101新竹夏赛 貳等(#859)
義興茶廠 101新竹夏赛 貳等(#639)
姜肇宣 101新竹夏赛 參等(#674)
姜肇宣 101新竹夏赛 參等(#675)
姜肇宣 101新竹夏赛 參等(#1171)
徐耀良 101新竹夏赛 參等(#1174)
義興茶廠 101新竹夏赛 參等(#888)
莊嘉華 101新竹夏赛 參等(#879)
義興茶廠 101新竹夏赛 參等(#498)
楊瑞隆 101新竹夏赛 1梅(#1313)

大名師頭等排名作品賞析, 評鑒杯冲泡下列茶款:
徐耀良 101新竹夏赛 頭等九(#659)
許時安 101全國夏赛 頭等二 (#021)
許時安 101苗栗夏赛 頭等一 (#387)
許時安 101全國夏赛 頭等二 (#021)[註1]
徐耀良 101新竹冬赛 頭等 (精選)[註2]

[註1] 當年拆罐自行炭焙補火,與原款並行陳化之觀察。
[註2] 原比賽茶拆罐後另行精選特優茶乾。

第二部份,進行陳年條形包種茶之基礎研究,選用4款民國80年代坪林地區之條形包種茶,皆是 民國93~95年間購自永和保安路「利記茶行」,由呂老闆精工炭焙。

這4款茶品也是個人於民國94年杪於「臺灣T4U茶藝論壇」舉辦老包種茶義賣會中,並同新芳春老包種系列茶款提供茶友比對年份之用的茶品:
利記茶行 民國81年老包種 (歷年復焙3回)
利記茶行 民國82年老包種 (歷年復焙4回)
利記茶行 民國84年老包種 (歷年復焙1回)
利記茶行 民國86年老包種 (歷年復焙2回)

第三部份,進行新芳春老包種系列之品評研究,選擇「天堆」系列之7,採蓋碗泡飲,另擇「銷泰」系列2+3,採日本荻燒壺泡飲。

第四部份,進行「 凍頂王」老凍頂烏龍系列之品評研究,本堂回溯進行「民國75春」,採朱泥壼工夫泡飲,另輔以埔中民國72年優質老烏龍,據以作為產地風味特色差異之比對參考。

民國70年前後之「凍頂烏龍茶」 乃台茶經典,坊間有其商品行情之定位,倘風味認知不明或偏誤,質價不副则所费不貲!

TOP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三堂課(108.08.02)記要

第一部份,東美比赛茶之品賞, 本堂課回溯至民國101年比赛茶( 前半部),採評鑒杯方式進行下列茶品之評測:
劉德偉 101新竹冬赛 頭等(#254)
鄧國權 101全國夏賽 貳等(#373)
鍾新春 101全國夏賽 貳等(#297)
韓順光 101全國夏賽 參等 (#096)
韓順光 101全國夏賽 參等 (#108)
鄧國權 101苗栗夏賽 貳等(#322)
許時安 101苗栗夏賽 貳等 (#385)
曾義樑 101苗栗夏賽 參等 (#333)
許時安 101苗栗夏賽 參等 (#384)
鄧國權 101苗栗夏賽 3 梅 (#390)
名師頭等排名作品賞析, 評鑒杯冲泡下列茶款:
許時安 101全國夏賽 頭等五 (#022)
許時安 101苗栗夏赛 頭等六 (#388)

第二部份,今年(108)東美新竹縣賽,恭喜楊瑞隆大師再次掄元,此特等獎作品仍因楊大師奇絶之火功勝出。桃園俊秀廖俊融師傅106年全國夏赛頭等第一之作品,其焙火即是由楊瑞隆大師代為操刀,因此本堂名師頭等排名作品加列本款俾供班員參考體驗楊大師之火功:
廖俊融 106全國夏賽 頭等一(046)

第三部份,先民自18世紀末葉於北台墾植產製茶葉始,苗種、製工、焙工概皆傳承閩北武夷岩茶或閩南鐵觀音,如今尚可由散落各茶區、各時期之武夷種老茶,回味探視台灣茶業前期百餘年之烏龍遺緒。 採碗泡式品賞,茶款如下:
民國95年 民間老武夷
民國81年 民間老武夷
民國80年 松柏嶺老武夷
民國76年 埔中老武夷
民國70中 石碇老武夷(桃仁種)
民國70中 深坑老武夷
民國74年 石碇老武夷
民國72年 埔中老武夷
民國71年 埔中老武夷(窨樹蘭)
民國62年 坪林老武夷(梅占種)

第四部份,以紫砂壺工夫泡飲前列之「民國62年 坪林老武夷(梅占種)」,外加新芳春行民國60初黄梔花「窨母」老包種茶,五十年歲月洗鍊,茶體依舊雄健,惟茶香花香已交融一體,十冲不退香,妙哉!

第五部份,品賞台茶經典「凍頂烏龍茶」。
民國60年代中後期,台灣北部一百多年輝煌的台茶外銷產業終歸没落,外「銷」轉內「消(費)」的大換軌後,民國70年前後台茶最光輝燦爛的明星就是「凍頂烏龍茶」。

此部份今日以精工朱泥壼冲泡「凍頂王」系列茶品之「民國76年春」正凍頂坪烏龍茶。

TOP

< 魚麗東美暨老台茶研習班>
第二堂課(108.07.19)記要

第一部份,東美比赛茶之品賞,接續前一堂課,就民國102年比赛茶未竟部份,採評鑒杯方式進行下列茶品之評測:
許時安 102苗栗夏赛 頭等(#036)
楊瑞隆 102新竹夏賽 貳等(#482)
徐耀良 102新竹夏賽 貳等(#735)
徐耀良 102新竹夏賽 貳等(#905)
姜肇宣 102新竹夏賽 貳等(#1317)
韓順光 102全國夏賽 頭等 (#132)
韓順光 102全國夏賽 貳等 (#083)
許時安 102全國夏賽 貳等 (#451)
許時安 102全國夏賽 貳等 (#452)
韓順雄 102全國夏賽 參等 (#098)

名師作品賞析,採玻璃壼工夫泡飲下列茶款:
余金炘 102全國夏賽 頭等六(#260)
曾義樑 102苗栗夏赛 頭等三(#140)
韓順光 102全國夏賽 頭等三 (#130)

第二部份,今年(108)東美苗栗縣赛及全國賽成績俱已揭曉,感謝鄧國權大師之千金羽妡小姐,惠贈全國賽頭等、參等茶樣各一,並於今日課前即時寄達,乃臨場增加下列茶品之評鑒杯評測:
鄧國權 108全國夏賽 頭等 (#441)
鄧國權 108全國夏賽 參等 (#439)
鄧國權 108苗栗夏賽 參等 (#034)
鄧國權 108全國夏賽 1 梅 (#262)
楊瑞隆 108赛外散茶(台12號金萱種)
徐耀良 108赛外散茶(台17號白鷺種)

第三部份,北茶(桃竹苗地區)老烏龍特徵之辨識,要點之掌握有赖對各時期各地區茶產業背景之瞭解,就民國60及70年代期間,展示6款小農手製烏龍或白毫烏龍,以及3款廠製番莊烏龍,並挑選2款小農及1款廠製烏龍行蓋碗工夫泡飲。

第四部份,品賞台茶經典「凍頂烏龍茶」。
民國60年代中後期,台灣北部一百多年輝煌的台茶外銷產業終歸没落,外「銷」轉內「消(費)」的大換軌後,民國70年前後台茶最光輝燦爛的明星就是「凍頂烏龍茶」。

此部份今日由熟習潮汕工夫泡之班員,冲泡「凍頂王」系列茶品之「民國77年春」正凍頂坪烏龍茶。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