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23# 嗜茶士

樓上提到一個專業詞「浪青」,乃茶葉製造過程中的一個反覆步驟。
再次解釋一下,這是一種階段性斷水再消水的手段,我們稱之為走水。

目的是可藉由茶葉摩擦碰撞破壞細胞壁,促使或是伴隨氧化(發酵),
輕浪則發酵較輕,可以呈現清甜花香、重浪則發酵重些;
此時若是掌控得好的話,會出現較深沉濃郁的花香及蜜甜味,
越陳越香和最耐焙的茶都屬這類。

但風險相對大很多,弄不好不但得不償失,
還要花費更長時間及人力開銷,常常要不眠不休做到天亮。
所以一般師傅,才都採取較保守的輕攪拌輕發酵,
因為青綠較好賣也可以早早去睡覺。

TOP

茶友也提到,清淡是不是因為機器的關係。

現在的問題是這樣的:

自動架做青加上擠壓機整形,能增加產量及降低製造成本,
亦可力保成品青綠,表面上看是一種但求不敗的改善,
可是對於想要厚重的茶質來說,不會更好,
最大好處是茶葉銷售可以便宜些。

倘若操作不好、使用不當的話,會使茶葉做出來淡淡淡,
浸泡很久葉片還展不開,展開的話,一半是茶梗。
而且泡開的葉底不均,很明顯是兩三色。
1

評分人數

  • NEWMAN

TOP

回復 23# 嗜茶士

也有茶友看法是,好不容易放20多年了,不要焙才好。

可問題是:
藏家茶葉明明只有6斤半,過磅秤重時卻高達7斤2兩,顯然含水量過多了。
不焙恐怕會產生不可預期的變化,更不排除繼續惡化的可能。
尚且,試泡時是淡然乏味,並且澀度頗高,不才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果然,首次焙乾加上篩除的茶末,重量正合6斤半,無誤。

TOP

水分多了還是要處理的
但如果沒濕氣進去
其實還是建議不要
chen3058 發表於 2022-1-26 17:59

許多茶友購買炭焙茶之後,有拆開真空包改放陶甕或瓷甕的習慣,
如此能在短時間內退火,這思考方向絕對是正確也是可行的。
但時間一久,難免繼續加重含水量的疑慮,有些容器未必撐得住,
因此在一定期限內品賞完畢為宜,少量做做實驗性觀察,無妨。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