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茶葉烘焙工藝,若是看做和廚師做料理一個概念的話。
茶葉便是食材,焙火工具等於鍋碗瓢盆,火原便是主宰關鍵之大成。
此時,便沒有焙或不焙的道理,都要焙,而且要鄭重其事的焙!

之前在下曾無數次,與茶友們一同討論和學習焙茶理論(應該說觀念或理念較適切),
且多次拿廚師做料理來比喻,未曾敢用我也曾經炭焙過的咖啡工藝,
主要是因為味道太相近,且葉子和果實受熱程度有很大不同。

個人相當認同,取不同事物用以借鏡,即所謂:「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也有一句河洛話:「一理通、萬理徹。」形容的相當貼切,以上拙見。
4

評分人數

TOP

茶葉外觀,分成乾外觀和泡開後的葉底濕外觀。
乾茶加熱後會產生變化,直接影響濕外觀的變化。
而乾外觀的變化,是隨溫度升高和時間加長持續變化。

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時間過久,茶葉會漸漸硬化,最後成焦碳,泡不開。
溫度若不是很高的話,較易保持原色,但時間太長,容易使茶滋淡弱無味。
焙茶工作的目的,是適時調節溫度和時間及空間,最後能把茶湯做到香、甘、重、滑的境界。

至於方法,還需要包括烘焙器具及火原的選擇,含大小適中,不可太大或太小。
電焙有各式大小竹編電焙籠和箱型焙茶機,炭焙爐有3斤、5斤、10斤不等。

不同器具焙出來的茶葉外觀,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有點實際差異。
茶葉焙得好與否,光憑肉眼很難區分辨別,確實體驗的話,要泡出來,聞和喝了才知道。
無論用什麼焙茶工具和火原,都有不同風味和優缺,能有個別特色,即是好茶。
要積極鑽牛角尖的話,那是追求不盡,也數不完,順其自然、認真,就是美。
4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5# chen3058

乾茶即使烘焙一兩個鐘頭,也能聞得出來。
但可能要有過相當程度的焙茶經驗才行。

年輕時,茶葉做出來一週內,
我都能聞出來是幾天前做的。
那時沒有真空包裝機,
茶葉過一夜就換一個樣。
2

評分人數

  • NEWMAN

  • chen3058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