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陳年老茶和老式工藝製作的茶》

近年來,不少茶葉愛好者開始在鑽研台灣老茶,
更有許多從3-40年前投奔普洱的收藏家,也逐漸轉向回來關注台茶。
所謂「一方風土養一方人」,吃喝在地的食物,取用在地食材,
才最符合養生之道,個人認為這是個極好的現象。

然而,茶不是放老就是好,而是以茶葉生成,
以及當初的製作工藝影響最鉅。
這裡我們還要說,研究台灣老茶,
應該還要包括能夠分辨「老式製作工藝」的台灣茶,
以及「近代工藝」的台灣茶作區隔。

因為從1980年,尤其是1984,也是所謂的甲子年起。
是一個傳統烏龍茶,由中度發酵,及注重烘焙的濃香型,
在極短幾年之間變成輕度發酵清香型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這是研究和收藏台灣茶不得不多加理解和注意的地方。

但這期間仍然有許多堅持不放棄傳統製程的茶葉工作者,
依然默默地耕耘和保護著,茶友們仔細點,應該不難找到這樣的茶。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回復 9# 道滘蔡白

想借大陸的詞一用...要大眾普遍接受和飲用台灣茶麽,尚缺那麼點兒社會氛圍
   

TOP

現實的確是品質落差很大!
後學想表達的也只是簡單想法!
曾經台灣茶外銷量非常大,但是最終縮小市場。
咖啡紅茶啤酒威士忌也是有價格品質高低!
台茶最大優勢,製作技術獨特。
師傅多!香氣濃郁品味獨特!
尤其大部分都能在高檔水平。
不是粗品!
前段時間在屏東地區喝到六奉的瓶裝茶!
非常驚豔!有如現泡!
台灣茶不輸唐寧茶,
可以成為生活必需品進入高級市場!
端看市場行銷與推廣優點!

TOP

紅茶咖啡紅酒啤酒威士忌在國外都是民生必需品,
台灣茶無論合歡阿里山杉林溪都如此獨特,
德國瑞士許多人愛 ...
道滘蔡白 發表於 2022-3-25 22:13


還是得個別去看吧
品質落差很大

TOP

紅茶咖啡紅酒啤酒威士忌在國外都是民生必需品,
台灣茶無論合歡阿里山杉林溪都如此獨特,
德國瑞士許多人愛喝
政府真的可以投資推廣,
實在可惜!

TOP

茶葉和其他植物一樣,如蔬菜水果,都有地域性的特色。
不是因為種植的海拔越高就一定會越好,
其中還要牽涉 ...
嗜茶士 發表於 2022-1-19 20:57


好的製茶是看原料如何做出適當的調整
重發酵其實不好做
所以新的師傅做得好的比例比較低一點

海拔高低不是決定品質的
種植好且有適當製茶才是比較好的
很高海拔做得不好的其實也很多
2

評分人數

TOP

茶葉和其他植物一樣,如蔬菜水果,都有地域性的特色。
不是因為種植的海拔越高就一定會越好,
其中還要牽涉到製作方式和技巧。

當然,在同一模式下,都能分出高低。
可是又換一個方式,原來贏的未必就是贏定了。
任何方式,只不過是某種茶在某一部份特別突出罷了。
好比,高山茶做重發酵,依然贏不了北部的東方美人茶。

因為我們都知道,熱帶或溫帶的水果在亞熱帶的台灣,
未必能生出具特色的水準,其中,季節跟地域極是關鍵。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明白:
高山茶做成高山茶特色的輕淡濃稠才有意義;
中低海拔做成厚重濃香型的才有特色。
兩者價值不能相等,好比是魚與熊掌的問題。

還有一點,以後茶葉不會是民生必需品,
當年和當季的茶是賣不完也喝不完的。

您希望存成老茶是怎樣?
希望以後迎來源源不絕的口感?
還是懊悔的罵聲不斷,餘音繞樑?

這時交給海拔和製焙技術來決定,否則不具任何意義。

TOP

輕發酵跟很多相關條件有關吧
茶葉種植的海拔也變高了

TOP

一項新發明,必定會推翻數個舊觀念以及排擠一定量的舊事物。

但前提是,社會要先出現需求,並且累績到一定量的潛伏消費群,
才會有後來的發明,否則只是異想天開,不然就是徹底的胡鬧。

茶葉製作方式發生變化,當然是先有社會需求,
才會改變製程,而社會需求不一定符合生活所需。
很大一部份是因為經過廣告包裝,製造社會輿情和需要,
以及媒體大肆報導,其中不乏商人花錢買的置入性行銷。

我想,台灣茶綠化一大部份也是因為社會所趨,
適時人們生活開始寬裕,80年代初正在流行與關注養生話題。
於是商人趁勢鼓吹,引進日本醫學報導,喝綠茶能防癌,
美容減肥最有效、最養生,充斥各家電視報導。
因此台灣茶才開始步入了這一段30多年,
既尷尬又非常特別的,不是綠茶,
也不是標準青茶的高山烏龍茶旅程。

而今,事情好像還沒完。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在極短幾年之間變成輕度發酵清香型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因為真空設備普及化.沒有真空設備.輕度發酵茶幾個月就壞掉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