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復焙(炭焙)與不復焙的陳年老茶,有何差異?

炭焙陳年老茶(以半球形為例)有一個培養期大約七年左右,在這七年內,當茶有受潮或有異味(包括菁味及吸附之雜味)時,

就應予烘焙,讓茶在乾淨及適當溼度下陳化,當順利轉化成功後,此時茶也已乾透(焙入腹)

嗣後就不用再行烘焙,只要密封保存即可,越放會越陳。

這種茶與一次到底未再烘焙的茶,同樣是十年,其香氣、茶湯、茶色、葉底的表現應有所不同,

不知各位前輩是否有收藏類似之陳年老茶,可發表經驗,讓茶友作為將來收藏之參考。

2

評分人數

  • Jimmu

  • RTYU

參加今年茶會有位茶友分享

他建議要藏放老茶

火焙到位後藏茶

除非有受潮或有異味外

不然就不要再動他

偏好存放中焙的茶

之後老茶的層次感較多

茶質在做茶時開始就已決定

之後的過程慢慢的流失

茶不停的整裡他

甜位會變多但裡面剩下的東西會越來越少

以上


不過應該有人喜歡甜位經過藏放後轉化的酸位吧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後學的觀點來看藏茶就簡單了

藏茶質好的

藏的量要大

以上還請各位先進指教
3

評分人數

  • RTYU

  • fuyung168

  • 心香

TOP

參加今年茶會有位茶友分享

他建議要藏放老茶

火焙到位後藏茶

除非有受潮或有異味外

不然就不要再動他

...
goldmoon 發表於 2011-9-4 10:22



    我也覺得焙太多次,會慢慢清空茶質...

好像現在流行的電子沉香爐一樣,用電熱法焙出香氣...可以把香氣榨的很乾淨!
.證明內含香氣不是取之不盡的!
1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3# RTYU


    據我所知,需復焙的茶以球形及半球形居多,
    因為毛茶在烘焙時,不可能在不傷茶質的情況下,一次就焙乾(乾透,焙入腹).
    復焙的時機,是茶已回潤或有雜味時為之.
    復焙的目的,僅將過多的水分及不雅的雜味趕走吧!
1

評分人數

  • RTYU

TOP

目前針對存放老茶在整理過程中
有放了對照組
不過目前還沒找到適合的茶器存放   
但年份已久的老茶
其實水氣含量很高  
覆焙時,可看到冒煙的水氣(覆焙後失重比例剖高)   
只要溫度不高,以清掉水氣與雜味即可   
對於再度存放
個人感覺是有幫助的   
另外覆焙後對於茶湯口感幫助很大  
覆焙後再存放一段時間
那老味其實回來的很快,而且雜味會不見
另如果在原茶烘焙時已屬重烘焙
如杜老大的碳焙紅水烏龍應該可以直接存放
但早期台茶應該很少處理成這樣來特地存放   
以上為個人整理老茶時感想  
如有不當地方再請茶友更正
4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RTYU

  • fuyung168

  • tech

TOP

目前針對存放老茶在整理過程中
有放了對照組
不過目前還沒找到適合的茶器存放   
但年份已久的老茶
其實水 ...
小茶農 發表於 2011-9-4 12:56


有關「復焙對於茶湯口感幫助很大」及「復焙後老味回來很快,而且雜味不見」的部份

,個人非常認同小茶農前輩的高見。

至於「沒有找到適合的茶器存放」的部分,不知前輩所說的茶是否還需復焙,

如已乾透而量少,可以用裝茶塑膠袋密封,再裝入茶葉罐或鐵罐(密閉性要好)


之方法較簡單。

如果量多(十五斤以內),我是買新的酒甕(內外均上釉)弄乾淨後,妥為密封存放。

有關「早期台茶應該很少處理成這樣來特定存放」的部分,的確是如此。

不過個人曾遇到,有一位茶商當年專做阿里山及梨山系的茶,

每季毛茶(有適當發酵)購買量均千斤以上,因不可能賣完,每批總留一些

,他又專精炭焙(年輕曾到鹿谷學傳統炭焙技術,目前還堅持用炭焙),

因此不怕剩茶,沒賣完的每年復焙一下,我試過其茶質的確不錯又具焦糖香。

1

評分人數

  • RTYU

TOP

不好意思新手上路,帖子由word轉過來,編排時沒問題,貼過來總是出格,抱歉!

TOP

不好意思新手上路,帖子由word轉過來,編排時沒問題,貼過來總是出格,抱歉!
fuyung168 發表於 2011-9-4 20:19



    您講的是朴子的那家茶店???

TOP

回復 8# idiot


    沒錯!前輩有空可去走走,了解一下傳統炭焙陳年老茶(有復焙的)之優劣.

TOP

回復  idiot


    沒錯!前輩有空可去走走,了解一下傳統炭焙陳年老茶(有復焙的)之優劣. ...
fuyung168 發表於 2011-9-5 06:12



    您才是老前輩啊  小的不管哪種齡都差您差得遠  
不過那家之前的老茶 被前輩們買完後  新的毛茶製作一樣有古風嗎???
1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