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看! 山林老木卡好哩

老木卡好

大樹茶兩三年來討論的很夯,而且越來越夯
但也討論得很偏,而且越來越偏

這如同茶氣之說一樣,氣宗派的對茶氣之說的立論點一開始就錯了
那由這錯誤的立論點延伸出來的研究當然不可能對

看了這些討論許久,我終於忍不住發言了..................
http://jft4u.com/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11512&pid=236381&fromuid=1869  

看到這裡,偶發現大家都犯了成龍所犯的錯.........
認為全天下男人都會偷腥的錯..........

我们可以依結構上的凹凸不同,做為女人男人的分類,這沒問題
依此分類我们可以說男人一定是凸的,但絕不能說男人一定會偷腥
因為每個男人的先天體質,後天環境,教育,經濟,體力,道德觀......都不一樣
絕對不可能每個男人都會偷腥,會偷腥的只是男人中的少數而已,真的!

同樣道理.........
我们可以依有無主根,把茶樹分類為喬木(大樹?)茶與灌木台地茶
依此分類我们可以說喬木大樹有主根,但絕對不能說喬木大樹一定就很好或一定很不好
因為大樹茶的品種,茶區環境,季節,氣候,製程..........都不一樣
絕不可能每個大樹茶都是朝同一個口感,方向.....等發展.

而現在大家討論的方向似乎都是...大樹茶一定就是某口感,一定不苦不澀,一定.............
這就跟成龍所犯的錯誤一樣.
22

評分人數

  • 口福嘴今

  • goldfield

  • 一頁書

  • 品葳

  • 冷水舖

  • 千尋

  • necowang

  • 台灣秧塔

  • 圓仔花

  • 天夜

  • 農夫

  • SFG

  • 松柏

  • jaguar

  • fffink1689

  • 普普人

  • 素還真

  • 布魯斯

  • taikede

  • 絃音小五

  • 賴虎

  • 山城茶戀

老木卡好之....又苦又澀C

我们先想一想,在喝早期的老茶時我们在爽個甚麼,與苦澀有何關聯...........

1.濃郁的醇厚韻但又無不舒服的刺激感,而且血液循環被帶動了起來,身體發熱出輕汗
   其實這厚韻絕大部份是咖啡因的苦味轉化柔化而來的,若少了這一味,茶滋就會失色很多
   另外您的身體會發熱出輕汗精神好,也是咖啡因刺激中樞神經帶動了血液循環及提神作用而來的
   若無咖啡因這茶將會有氣無力的,怎麼喝也不會有爽感

   只是咖啡因含量重的新茶苦味太重不適口,且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性太大,會引起心悸或心律不整及失眠
   若放老了,醇化了,刺激性就會降低但咖啡因的作用仍在,只是不會那麼剛烈
   這時飲之就很適口適體了且爽勁十足(這是指入倉不太重的老茶而言)


2.讓您感覺力道強勁的老茶,喝了通常口腔喉間會有一種極舒服的收斂感
   有的甚至會有一種麻震感直透您的胸腔,繼收斂感或麻震感之後就是強烈的回韻或回甘
   而這收斂感或麻震感的來源就是單寧酸,少了這味茶滋就會變得沒立體感及勁道
   只是單寧酸含量高的,新茶階段時會很澀無法喝,須放老了等它醇化了柔化了,才能適體適口

3.喝老茶很迷人的地方還有它的老韻陳韻,這須要幾十年的時間孕育才可得
   這時單寧酸的抗氧化特性就起了關鍵性的重大作用

   ㄚ是甚麼重大作用???
   就是在漫長幾十年孕育老味的時間內,降低茶的內含物質被氧化過度而變成沒滋沒味的
   您可以想像一個印級茶只有老味卻沒有厚實的茶滋及勁道的感覺嗎?
   如少了單寧酸的抗氧化作用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都氧化掉了
   有了單寧酸,老茶才有辦法既有了老韻又有厚實的感覺及勁道.

所以說如果您希望您購買的新茶,以後既有老韻又有厚實的茶滋及很爽的體感
那苦澀的咖啡因及單寧酸是絕對少不了的二個重要 要素,但適飲期的等待會很長.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2:08

閒來無事,談談茶的苦味,及陳放後的轉變

我們知道茶的苦味來自茶的生物鹼,咖啡因
就藥理作用而言,生物鹼可強化呼吸系統
咖啡因可強化心血管系統

因此我們喝了這類含量豐富的茶後
呼吸會變得深長,動脈脈動會增強
而且喝了之後立即可感受到
那是因為這二種物質都是直接刺激您的中出神經
再由中出神經發出神經脈衝刺激您的心肺系統
因此而讓您喝茶後有了立即的感受
(不懂醫理藥理的就會稱為"茶氣"並神話之)

另外我們喝老茶身體會產生溫熱感,也是跟這二種物質有關聯
就個人20幾年的體驗,發現越苦的茶,放老後溫熱性越高
通常在中期茶階段這溫熱性就會出現,然後越老越溫熱
如果含量高的還會轉為辛熱呢
喝了幾杯就像吃了一鍋薑母鴨一樣,全身暖呼呼的,好不舒服
這都是生物鹼,咖啡因,因時間醇化後的體感展現
只是這類茶在新茶階段很難為一般茶友所接受,因為刺激性太強

那麼茶性的溫熱與辛熱在體感上如何區別呢?
如果我們喝了幾杯茶,身體溫熱了起來,那就是溫熱
這溫熱感跟單純水溫帶來的溫熱感不同
喝熱水帶來的溫熱感去得快,不深透
喝由生物鹼,咖啡因轉化而來的溫熱感持久且深透
因為這二樣物質可加強您的心肺系統,所以持久且深透

辛熱是溫熱的加強版
喝了這類茶除了體感比溫熱更溫熱外
舌面喉間也會有類似喝了薑湯的辛辣感
不會很重,但那種辛熱感很舒服,是寒冬維持身體溫暖的好茶
只是新茶時會苦得讓您叫不敢而已
2

評分人數

TOP

經過這六年多來的實際體驗,一些大樹古樹及野生茶的確有這"破壁"轉化過程

以下面那餅97~98年的勐海廠銷台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8-11-3 22:53


TOP

這現象較常見於野生茶 (不是絕對)
個人喜歡用"時空膠囊"及"口腔內的觸覺"來做說明

除了之前說的膠質阻隔了味覺的因素外
再來就是在某階段,有些茶質會有不溶於水的現象
可是這階段一過,又慢慢的開始溶於水了,這時味覺的感受就慢慢的增加了,也開始轉陳了

這現象有一說法是.....破壁
就是野生茶揉捻不易,所以茶葉內很多的細胞壁沒被揉破,所以味覺上的味道就出不來
隨著時間,這細胞壁慢慢自然破掉,味道就慢慢的出來了.
但個人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無法證實,所以就暫用"時空膠囊"來做這現象的說明


這現象與茶質薄弱是不一樣的,這可用口腔內的觸覺來分辨
茶質薄弱的無味,在觸覺上是稀稀水水的
但處於時空膠囊階段而感覺無味的茶,觸覺上卻是有容有物的
口腔的感覺是飽滿的,而不是稀稀水水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2-7-13 17:53

經過這六年多來的實際體驗,一些大樹古樹及野生茶的確有這"破壁"轉化過程

以下面那餅97~98年的勐海廠銷台金帶野生青餅就經歷了這過程
十幾年前剛購入時,茶性軟柔,氣韻不重
但隨著時間,茶性及氣韻愈發強重,現在喝來可是強又有力呢

不過不要把這轉化現象當作大樹古樹及野生茶的定數
根據這幾年的經驗,有很多都是一路虛到底的
1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TOP

還剩下氣韻及極優雅的木香及未來更寬廣的轉化時光味.....
huangchan 發表於 2017-5-12 06:19

若一個老茶沒有底質只剩你說的那些
那的確很適合身體虛弱虛寒,血液循環不良的你服用
個人表示尊重

TOP

這一點很重要,如果茶友們買的茶只想幾年內趁著香甜可口時喝掉就無所謂
要藏為未來優質的老茶,就要小心了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7-5-12 00:18



   還剩下氣韻及極優雅的木香及未來更寬廣的轉化時光味.....

TOP

正常密封存放下...五六年...七八年....十多年.....茶的芳香 物質還是會逐漸消失
這時茶質的強弱就見真章了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9 19:58

這一點很重要,如果茶友們買的茶只想幾年內趁著香甜可口時喝掉就無所謂
要藏為未來優質的老茶,就要小心了

我們知道這些山林老木們所謂的深透感寬廣度,甚至耐泡度
大部分來自無法久存的芳香物質之辛發馨竄特性
當這些芳香物質隨著時間消散或辛發新竄之力減落時
這茶還剩下甚麼呢 ?

TOP

謝謝前輩提醒!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老木卡好之....日本清酒變陳年高粱A

所有討論中大家最擔心的是.....香甜可口不苦不澀的大樹茶可以陳放嗎???

那我跟各位講.........只要茶質好,製程及倉儲沒問題,絕對可以陳放為老茶
但如果您希望這類的大樹茶以後可以轉成70~80年代的老茶一樣厚韻,口感,體感
那就等於期望日本清酒放到後來可以變陳高一樣的不實際................

日本清酒在怎麼放還是日本清酒,不可能變陳高的
本來就不相同的東西,怎麼可能放到後來會一樣呢

但我並不是說這類大樹茶會比70~80年代的老茶差,而是說會有不同的美感及調性
君不見日本清酒及金門高粱都各有所好
日本清酒有它柔和香甜的美感,但再怎麼放它還是會維持這樣的調性
這類的調性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的

但如果您期待它變陳高,那您一定會失望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1-10-5 11:22

這是寫於6年前的, 當時比較沒有過度採摘的問題
喬木茶的質量普遍都不錯

不過近幾年一些茶區很夯,過度採摘嚴重,質量大落
就如一位資深茶友說的....香,甜,薄 (有的茶商美其名為"淡雅")
這種先天不良的,就不可能變成優質老茶

雖不是全部如此,但值得茶友們關注一下,小心挑選
以免想買清酒卻買到啤酒............
3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31# 射過溪


    正解:剛採栽下來的曬青茶味道其實很淡;應該是夏茶剛採下來,春茶放了一段時間的關係。
2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菜鳥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