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多谢下港兄和小不兄的提点 学习了
说到者三者的窑烧特征的区分 是否只能意会“40的土加上40的火、60的土加60的火、70的土加70的火,約略呈現什么樣子” 肯请言传 有人说他们的区分和第一眼区分中国人 韩国人 日本人类似 不知是否如此  
另外 早期壶的壶内底的修胎是否都用手抹 有没有用挂片扫的发射装痕迹
早期壶的壶内底的修胎有什么共通的手法或各时期手法的特征
肯请指导

TOP

多谢下港兄和小不兄的提点 学习了
说到者三者的窑烧特征的区分 是否只能意会“40的土加上40的火、60的土加 ...
老郑 發表於 2010-10-12 14:41

老鄭兄:
要看早期壺的內部,可先看喜古兄此帖,十分清楚,
喜古兄所貼是到代50、60年代8杯標準壺,作工部份可詳參~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3984&extra=page%3D1&page=7

TOP

搬张凳子继续听课,感恩了

TOP


下港兄~感謝分享...
正確的資訊造福所有後學.....
不管有沒有擁有好壺..
但正確的觀念卻不可少...
1

評分人數

TOP

徐秀棠 中國紫砂 1998 年出版
小不 發表於 2010-10-12 14:13



    好資料 兄也是有心人

TOP

本帖最後由 下港人 於 2010-10-12 18:04 編輯

之前談到辨識系統的原則,也許茶友會擔心自己的系統是否會有偏誤的問題,
受惠於近代資訊的流通,玩壺論壺已經不再是三人成虎的年代了,
在網路上大家都可以找到許多華人世界的玩家,看看別人貼的壺,
大家可以去比比同樣年份的,特徵是否與我們認定的特徵相同?
所謂的日本線、泰國線回收的,同樣年份的特徵是否與我們認定的特徵相同?
透過多方交叉,國際比對是最實際的,任誰也作弊不了!
與其說自己有多厲害,辯的口沫橫飛,把壺細部貼出來,一切就明白了!
怕只怕發現自己的特徵與眾人不同時,還硬拗眾人皆錯,我獨對,那就很好笑了~

TOP

別急,別急,前面不是說了,暫不貼壺,以免生口舌,
系統真的清楚了,弟不用貼壺,經驗夠的茶友,自己也會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0-10-11 14:48

問題重點是小弟我只是一位剛入紫形門的小鬼頭,根本買不起也不會分不同年代的紫砂

TOP

問題重點是小弟我只是一位剛入紫形門的小鬼頭,根本買不起也不會分不同年代的紫砂 ...
kyon 發表於 2010-10-12 20:31

看不懂更不用急著買,
大家這麼想看圖,過幾天等有空一點,
弟再貼些圖給大家參考~

TOP

珍貴的資訊!!
到位的解說!!
吸收中!!
學習了!!

TOP

本帖最後由 下港人 於 2010-10-13 07:53 編輯

再來談談「款」,壺的落款為何到這麼後面才談?
因為款是仿壺者比較會注意的,以現代精密機械的能力,要複製一模一樣的章並不困難,
且早期壺的章,並非只有一個,原因很簡單,生產車間陶工多人,大家還要排隊蓋章?
所以基本上,看款一定要配合前述的土胎、漿面、作工等因素一起看,單看款是很危險的!
各時期的款及修整特徵,弟約略歸納如下:
1.40年代:40年代一廠成立前,其落款在早期壺系統中算是較亂的,最常見到的是「四腳溪」款,另外少見的有「宜興惠」、隸書體的「荊溪惠」、「陳真慶」...等多種,唯未見有「中國宜興」四字款者。

2.50、60年代:此時期的落款以六字款為主,「四腳溪」、「大溪」、「小溪」、「宜興惠」、「南孟臣」...等。40年代與50、60年代的四腳溪的區分方法,就是由「土」及「工」來判斷了!40的土基本上與50、60是同一礦的土,差別在練土及養土的程度,40的石黃(小黃點)含量較高,50的石黃含量較少,不過50的因為練土的時間較長,故土較細緻,二者窯燒後的感覺未泡養前,基本上都是粉粉的,但40的比較像30歲熟女的皮膚,雖細但不是那麼嫩,50、60看起來粉,摸起來比較像小baby的皮膚,比較細嫩。
作工部份,40年代的一眼看是個「粗」字,但細看就是「手工感」明顯,那種粗礦自然的修整與後期的差別很大,50、60的手工感在各個細部都還看得到,但作工品質上已比40年代的要優上許多了!

3.70年代:70年代的款就是「中國宜興」四字款了,如果出現「六字款」的就有點對不上了。四字款同樣也有很多章,所以不要只看章買壺啊~。此時的土胎已很難看到石黃顆粒了,漿面的表現也不再粉嫩了,改而是較紅稍稍有釉光的表現,但遇水時與之前的土胎一樣,那種「細砂」感,水份快速滲入的感覺同樣明顯,只是較偏紅偏微有釉光。修整上,手工感更少了,但細部仍然可見。

4.80年代以後:同樣是「中國宜興」為主,但開始多樣化了,包括「荊溪X製」及私人款也都開始出現,土的表現「細砂感」越後面的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釉亮感,越後面的越油亮(釉亮感),未養即有一定的亮度,更後期的更不用講,買回來又紅又亮的,會刺眼呢~,作工部份手工感幾乎不存在,70末80初的綠標,可以說是手工感的終結版了,綠標之後除非故意仿的,手工感已不復見。

小結:上述所言是基本上落款的劃分,但不是一刀切下,40到50有轉接,60到70有轉接,故60的土會出現中國宜興那是正常的,因為那是60接70的產品,但只會往上接,不會往下接,80的土接到「六字章」那就有點張飛戰岳飛了!此外,上述的是大原則,故當然會出現例外的,但例外不應太多,即使款的條件是例外,其它如工、土等還是一定要符合當時期的特徵,這樣才對!
總之,土胎、作工、漿面、落款要整體來看,一樣不可少,少一樣就要小心確認,剛入門還是以開門件為主比較好。
以上供參~
3

評分人數

  • 布魯斯

  • bluegallery

  • kuan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