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4.穀花茶大約是在白露(9/8左右,太陽到達黃經165度)至霜降(10/24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10度)這一個半月之間所採。秋茶的條索也很漂亮,毫顯葉肥,而且隨著雨水越來越少,品質也會越來越好,直到節氣進入冬天,茶樹漸漸進入冬眠期而不發芽,採摘期也告結束。

TOP

看到以上的內容,有心人可能會驚訝:疑?怎麼早期緊壓茶並不使用春茶(頭撥茶/二撥茶/春尾茶),而是使用夏暑茶(細黑條/二介茶/夏尾茶)?是不是史料搞錯了??

TOP

應該沒錯。目前很多人都說普洱茶有上千年的歷史,其說法大概是源於清人所著的《滇海虞衡志》寫的這一段話:頃檢李石《續博物志》云:『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椒,薑烹而飲之』。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

好一個『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唐朝,西元618-907),從唐朝起算下來確實已經有千年之久,只不過千年以前的普洱茶乃是『採無時』『雜椒』『薑烹』的一種加椒和加薑的飲品,跟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普洱茶天差地遠,就好像猩猩與人類雖然都屬同一個祖宗,卻無法歸為同類。
1

評分人數

  • 容爸

TOP

那麼,普洱茶從哪個朝代開始才從猩猩演化成現在人種?根據明朝人谢肇淛在其著作『滇略』中所言:滇苦無茗,非其地不產也,土人不得採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淪之節,猶無茗也。翻作白話是說:雲南沒有茶啦,並非雲南不產茶,而是當地土人不懂做茶也不懂泡茶,所以有茶等於沒茶。從此看來,明朝的滇茶還不能當做現代定義的普洱茶看待。
1

評分人數

  • october

TOP

同樣的內容也可以在明朝的杨慎辑所著的『南紹備考』文字中見到:普洱府出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專、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蠻專者味較勝。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

TOP

從史料看來,雲南從唐朝就產茶,但是因為當地土人不懂做茶,做出來的茶『淪做草氣,差勝飲水耳』,白話為:草腥味很重,只比喝白開水好一點兒(谢肇淛『滇略』),直到清初的康雍乾盛世,雲南土番拿本地特產的普洱茶做貢,品質才見精進,普洱茶的名聲才慢慢的傳開來。

TOP

清朝皇帝喜歡普洱茶比較有名的是乾隆,此君性愛吟詩作對,自然寫過許多關於雲南普洱茶的詩句,例如在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乾隆皇帝讚揚普洱茶的詩,詩中稱「獨有普洱號剛堅,清標未足誇雀舌。點成一碗金莖露,品泉陸羽應慚拙。」

TOP

因為普洱茶為皇室喜愛,上行下效自然成為高官貴族乃至平民百姓都想一親芳澤的潮牌,名聲越來越為響亮,只不過,那時候的普洱茶長得什麼模樣??

據張泓1776年前後(乾隆年間)所撰《滇南新語》中記載﹕「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毛尖即雨前採者。不作團。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綠可愛。芽茶較毛尖壯。採製成團。以二兩四兩為率。滇人重之。女兒茶亦芽茶之類,取於谷雨後。以一斤至十斤為一團……其餘粗普葉。皆散賣滇中。最粗者熬膏成餅摹印。

TOP

原 來那時候的普洱茶分成三等份,毛尖產於雨前,大約就是目前的頭春茶(陽曆四月份以前)味淡香如荷,形狀嫩綠可愛,不做團,換句話說便是散茶。芽茶比毛尖還 肥大,估計大約是二撥茶及三撥茶(陽曆四月底以前),採製成團。女兒茶產於五月份以後,大約就是春尾茶和二水茶,也是揉成團。二水茶以後因為毛料太粗老, 皆散賣在雲南境內,不入中原,至於最粗老的毛料則只能熬製成茶膏了。

TOP

從上面史料中可以看見,最頂級的毛尖是不做團的,通常是以散裝綠茶的形式販賣,光緒年間鍾琦所輯錄的<皇朝瑣屑錄>對此也有所描述:雲南普洱府產茶,三四月收買其新嫩者,徐徐烹而啜之,使盡其妙。若鯨吞虹吸,遂不知其韻清氣醇也。(光緒二十三年)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