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古樹茶跟大樹茶明年價格會再一直飆上去,小弟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
但好價格可能只會停留在初級市場或是第三市場(小眾市場)

至於古樹茶跟大樹茶的二手市場, 去一元起標區標標看就知道

好山好寨的古樹及大樹茶到了公開市場, 雖然叫好,但可能不叫座

TOP

回復 31# huangfafo


    至於好山好寨的古樹及大樹茶,一二十年前的大廠訂製茶及小廠茶,為數也不少, 價錢也沒像當年份的古樹新茶那麼高

    或許會有比價的空間,這也是小資茶人或新手入門的機會

TOP

應該大樹茶友 要有一個交流的環境 交流的茶品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來源 但很少比較過 喝才是最準的
我有十來家自稱大樹茶的茶樣 目前我只喝到兩家好的
一家是三多 一家好像是叫思茶苑 還不錯 其他的 就還好
現在亂扯得太多 主要是水準不夠的商家太多 因為沒碰過也碰不到茶區
不如大家想想怎麼交流 如何建立標準 培養口感 找出對的大樹茶資訊
大家出點力 搞清楚大樹茶 免得後面喝茶的人也要經歷這段 大樹茶沒有正確答案的時期
功德無量 與其買錯茶或浪費時間聽人亂扯 不如做點公益 心情會好很多
要做什麼 加我一份力就是
6

評分人數

  • 好喝茶

  • polo8989

  • 小神童

  • idiot

  • 瑩瑩

  • huangfafo

TOP

應該大樹茶友 要有一個交流的環境 交流的茶品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來源 但很少比較過 喝才是最準的
我有 ...
415 發表於 2013-12-18 15:50


我覺得喝茶是沒有標準的 建立品飲資料庫對於新進茶友會比較有幫助
1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34# weberdece

您說的是 那應該就討論怎麼建資料庫

TOP

最近在台灣一些販賣普洱茶的店,大家都以雲南的大樹茶或喬木野生茶為主要的項目推廣,的確在1973年以前的普洱茶絕大部分是以生茶為主,這些生茶轉化成普洱陳茶,在香港及廣東地區通常是置放倉庫或利用灑水加速其陳化,立即降低其苦澀的味道,使茶能夠儘早陳化以利販賣及飲用。因此雲南茶廠爲了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普洱茶,開始研發人工發酵的普洱熟茶。雖然人工發酵的普洱茶味道無法像生茶多變性,但解決了茶需要多年自然發酵的時間問題,所以在中國茶系中將之歸納為黑茶類。
法國人對普洱茶具有保健研究的茶是以熟茶為基準,台灣孫璐西教授也是以熟茶作為研究保健的標本,早期台灣喝普洱茶的茶人大都以熟茶為主,在此同時鄧時海教授寫「普洱茶」一書出版後,才喚起過去普洱茶的風潮,這本書所介紹的古董茶,都是生茶歷經歲月陳化的茶,讓人產出對普洱生茶的興趣。
台灣某些賣普洱茶的店,對於生茶的解釋是:喝高山茶的人口,因口味已經習慣高山茶的青味,如果以熟茶的口感給他們飲用,無法取得這些茶客青睞,不得不找出類似高山茶的普洱生茶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一些茶店在最近都會遠赴雲南各茶山去找茶。早期的生茶數量不多反而熟茶存量不少,其中以一些熟磚、熟餅、沱茶為大宗,據有些老闆告知陳年熟茶的價位比老生茶低,而且在以前買熟茶會比生茶貴,或許是早期生茶的數量不是很多,物以稀為貴,使得老生茶的價位居高不下,更讓這些老闆重新檢視普洱茶,轉為以普洱生茶為販賣的主力,如果這些生茶能夠適飲,需要很長的時日,但以高山茶的方式推廣很快就會消耗掉,這好像把普洱茶的本質給混淆了,畢竟市場才是老大,跟著趨勢跑準沒錯,但這點我是無法認同,因為太委屈那些老熟茶了,之前曾提到喝普洱茶的人可分類為保健的、收藏的、文化效應的,這些老熟茶的適性也可以滿足上述的需求。
鄧教授近來將普洱茶定義為「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的確因老茶稀有喝完一片少一片,大量喝會浪費,而熟茶正好滿足此大量飲用需求,生茶只有藏的份,因為太青澀不適合大量飲用,需存放到適飲期來飲用較合適,這也說明了熟茶的日常性及大眾性,市面上的熟茶不管是新的或老的,都値得購買飲用,就算是老熟茶在台灣價位還是很合理,何不趁大家都嚮往生茶的時,購買一些物美價廉的熟茶好好地去品飲呢?總會有一天會給熟茶應有的地位,事物的發展有時會讓觀念一轉變,整個歷史重新改寫,普洱茶最終還是以保健效果與其它茶作為最大的區隔,因為普洱熟茶最大的利基,就是普洱茶陳化創新的價值及保健的效果。

TOP

先說再前面---這是我的單純觀點      [[萬般炒茶只為掏盡茶友的錢]]----
普洱茶的愈陳愈香醇濃厚滑   讓普洱茶人無法自拔   因此就有早早趁便宜買一些回家自存 的情形  免得日後漲價要花更多錢  或是爾後花錢也找不到想要的茶滋味-----這些都是源自號級、印級及70、80年代的好滋味  讓人忘不了   讓人無法自拔  也因此老藏家的茶庫中充滿了好茶  可是商家的茶庫卻大都清空了  由於生意還是要做---身為商人不只有一套生意經----因此喊出[[老茶滋味忘不了  但是不入倉的新茶也很不錯也且更符合衛生要求]]---只要將製程稍加台茶製程化就能解決一些普洱新茶的生利刮胃   但是新茶常常攙混著台地茶的茶料   實在是無法作為日常口糧長期喝胃還是受不了   這時只好天蠶再變---喝野生茶[[其實是野放大樹茶 --但中國又禁止冠上此野生茶的名稱]]  因此又再變為炒作某某山頭某某名寨某某茶區的大樹茶[[至於是不是真的大樹茶或是只有幾十年或是根本只有幾年的喬木茶---或是有沒有大樹攙小樹甚至攙台地茶只能看茶農獲茶商的良心]]  而且最後常常是敢說話的人說了算數   一般茶商茶友只能再後跟風抬轎---而普洱拼配這門傳統技術反而變成落伍過時了---
接著這幾年山頭大樹茶價格又被炒上天   一些資本較不雄厚的茶廠茶商只好再變    不知下一步又要喊出何噱頭何口號來賺這普洱茶熱錢----但是唯一可以得知的是我等一般小茶友新進茶友為了要喝個普洱茶除了口袋愈來愈扁外不知一步又要傻傻的跟著吹什麼風    -----------------或是乾脆回頭再喝台灣高山茶

TOP

最近在台灣一些販賣普洱茶的店,大家都以雲南的大樹茶或喬木野生茶為主要的項目推廣,的確在1973年以前的普 ...
kokal 發表於 2013-12-19 16:22


其實大家狂引用的的那篇論文 大柢只有說明普洱茶的作用 並沒有說其他茶沒有用

TOP

回復 35# 415


   其實就類似"今天喝了什麼茶"那樣的型式  只不過可以再加上產區的分門別類

TOP

重點是喝還是投資要想清楚,這點是很重要的,不要被市場牽著走...........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