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泡友分享的......98乾倉中茶牌大藍印

75cc庚午年紅水平,置茶量6g,時間10秒
苦重,但能化能回甘,這是苦系野生茶的苦韻
略澀,但不刮胃,帶收斂感,爽度佳
茶滋結實濃郁,杯底有股騷香味,很有早期下關青餅的fu
甜度高,甜的結實清爽
質重耐泡

是款苦系野生茶拼配傳統台地茶的實喝好茶,很合個人的偏好
這種強悍的茶放老了喝,會很過癮的,尤其是乾倉的
射過溪 發表於 2013-10-14 11:22

泡友分享的....入倉板大藍印

75cc庚午年紅水平,置茶量6g,時間15秒起

拆茶時發現餅身已從內部鬆開了,很好拆,可見入倉頗重
可是白霜卻不是很明顯,這種會從內部鬆開的茶,通常白霜應該很重的
於是用放大鏡一照.....嘿嘿嘿....現形了
原來這茶退倉退得很有技巧,把重重的白霜退掉很多了,但茶乾還是留下應有的痕跡

帶類似97華聯磚的煙燻味,不過沒那麼強,也沒那麼重,三,四沖後就很輕了
略帶入倉受潮的反澀感及叮舌感,還不是很順口,還需時間熟成
茶甜不錯,茶也沒入死,算還不錯,但喉韻吃入不深,活性也欠佳,入倉過重了
若要喝入倉茶,我不會選這個,因為還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整個喝下來,感覺跟上次的乾倉大藍印,不是同樣的茶料,只是包裝相同而已
5

評分人數

TOP

感謝建宏老大提供蒼茶
現用紅印漱口
再用7572墊肚
一個小時
茶氣沖腦
滿口藥韻
口齒留香
我愛蒼茶
更愛建宏老大
6

評分人數

TOP

2014.01.25早上
我從瓷器製小茶倉中取出倉茶1950紅印做為倉茶茶會第一款漱口茶
喝著一沖沖的入倉紅印總覺倉茶不錯喝阿
怎麼喜歡的人卻不多

1970的7572青餅是典型的倉茶
幾乎所有參考書上7572青餅的圖片都有被蟲蛀洞
而這款倉茶幾乎近47期茶藝雜誌每期第一二葉都是刊登這茶
6

評分人數

TOP

老熟茶也是入倉比乾倉的味更醇,但是我今天喝的是輕入倉的老7572然後加了約5%的約2000年輕倉的7542.

天氣太冷了用保溫瓶,悶泡約一小時後開飲,可以整下午都有熱茶可喝啦
5

評分人數

TOP

密封純乾倉的...2004年,100g下關特級沱茶


這茶的包裝,下關廠是用防水不透氣的包材,5沱一條,封口密封包裝的,所以絕對是...純乾倉

75cc庚午年紅水平,置茶量6g,時間15秒...10秒...5秒...5秒...10秒....
因為茶拆的很碎,內含物質釋出太快,所以時間往下調整

一開封就聞到花香蜜甜味,菁味及些許的煙燻味
味覺一如嗅覺,也是花香蜜甜味,菁味及些許煙燻味
膠質感不錯,澀感輕但化得慢,雖是很便宜的茶,也不錯喝
至少一般飲茶大眾要求的香甜及少澀,它都具足了

湯色...淺到中褐色之間,亮度不錯
就密封包裝且剛開封泡飲的茶而言,湯色算是很深了,這也足見....密封包裝也是會轉化的

好喝及適喝嗎 ???
嗯....算是現飲也好喝的茶(不過不是我的菜)
但因為剛開封,茶體燥度較高,所以有點鎖喉感及燥澀感,有點不適喝
不過不重就是了,醒茶過後就可改善
但醒茶後只怕會變得太過甜膩,而讓人多飲生厭
今天就把這沱全部拆散裝紫砂罐醒茶看看

這沱算是親和力十足的新茶
比前不久才喝的92港倉甲沱及97乾倉甲沱更還具N倍的親和力
這樣的茶是否適合入倉或經不經得起入倉.....很值得考慮
但好像也沒發現這茶有入倉版的

其實這類用防水不透氣包材的密封包裝,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印象中下關廠2000年開始,就有沱茶採用這種方式包裝了
在這轉折點....前後所生產的茶,在茶性茶味上,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
It`s the question !
而不是只在乾倉與入倉的個己喜好上感情用事的打轉,這會繞不出來的
3

評分人數

TOP

80不完全密封乾倉熟磚

人老氣候又冷,再加上喝老普洱喝習慣了,喝04年那種年分不足的,還是給他有點不適應
還是留著夏天再服用吧,現就來點老熟茶爽一下唄............

120cc青灰小高潘,置茶量約1/3,時間10秒...5秒...........
一打開茶葉罐就聞到迷人的焦糖香及濃濃的老陳韻,且聞不到堆味
湯色像高級醬油般的深褐油亮,前三沖有些微乾淨的渥堆香(非一般常見的渥堆臭)
之後就幾乎聞不到了

茶滋是醇厚的陳韻陳香及陳年的焦糖甜,厚度佳,味醇和,有收斂性及立體感,不會因太過平和而久喝發膩
茶性辛溫熱,一杯入喉.....馬上從喉嚨一路溫熱到胃部,連胸腔及呼吸道也是溫熱舒服的
有著 killing me softly (欲死欲仙)的感受.

這茶97年買來時,茶商是用年糕紙包裝的,但接縫處沒用膠帶完全封死
97至今,倉儲上也沒受潮,茶體依然乾淨油亮,所以可說是...不完全密封的乾倉茶

去年拆了一磚,剛開始茶滋茶韻有點鎖住
置於密封度極佳的老瓷罐內慢慢醒茶後,現在已是非常甘醇好喝了
足夠的醒茶是喝乾倉老茶及密封收藏的老茶,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可以有不輸入倉茶的醇和味,又沒有讓人不悅的倉雜味及相較上的柔弱感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畢竟每個人手上的茶,茶性都不一樣,要依實際狀況而定

而這老熟磚也是我近年冬季較為常喝的茶
但我會珍惜著喝...畢竟這種陳期的老熟磚可是.....入倉易得,乾倉難求啊
3

評分人數

TOP

密封純乾倉的...2004年,100g下關特級沱茶


這茶的包裝,下關廠是用防水不透氣的包材,5沱一條,封口密封包裝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4-1-27 15:22

剛剛把整沱拆散時,有仔細觀察一下沱形及沱上壓印的mark
感覺像是仿茶,天啊....若是仿茶,下關沱的口味還仿得真像

嗯.....再去想辦法弄些來對照看看.........
3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1907# 射過溪

確實..這些下關沱茶..仿茶真是太多太多不買到還真是難  .. ..
          提供一個方法 來分辨 .. ..原廠的 重量足近 100克 ..而外廠的普遍比較小   有的不到90克 .. ..
          這茶在下也有開好幾沱..但少喝 ..
今天 泡 06大益熟茶  ..會不 會因為太陽太大  ..茶 味..有點苦 ...  ..?
3

評分人數

  • ericchiang

  • ko001

  • 射過溪

TOP

80港倉蔘香熟磚

250cc紫石瓢,置茶量2/3,時間...即沖即倒
因為下午~晚上,一堆從大陸回來放假的老朋友過來喝茶聊天
所以就用較大的壺侍候,置茶量多一點,就不用候茶,才不會供應不及

圓潤乾淨有厚度的喉韻,這種成熟的圓潤感也只有年份夠的入倉熟茶才能轉出
濃濃的蔘香味及焦糖甜,退倉乾淨無明顯的倉雜味,茶性溫熱暖胃,朋友們都說讚

這茶入倉是頗重的
當然也只有茶質夠的,才能經得起這種中重倉的,不然茶性就會變得呆呆死死的
這種優質的倉茶也不容易找了,而這也是很多老茶人所共同懷念的味道
2

評分人數

TOP

今天台北市回溫,就泡個清爽的2013昔歸古樹茶。
果然非常清爽順口,茶帶著微微花香,而在入喉時感覺花香已經轉為果香。
應該是我這茶茶菁採摘較細嫩,完全沒有粗枝與大&老葉,的原故。
3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