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跟商家索取了茶樣,回家自己泡紅中紅。
用四萬五一支的老鐵壺加櫻花電解質過濾水泡,這餅茶轉得好,
店家的倉位乾倉,上顎的澀回甜,頰口回甘持久,這一泡慢慢泡
可持續二小時。
14年陳茶,不會有台地新茶的饑餓感,雖沒飽足感,但只要
不饑倉就可接受。
入口苦感稍重,味道比大樹茶強烈,慢返甘甜,再轉個十年,應該不錯喝。
6

評分人數

TOP

泡友(不是杜老爺)分享的號級茶....鼎星號緊茶(香菇頭)

約160cc日本骨董壺, 10g, 時間不知(泡手不是我)
介於老青普與老熟普之間的味道
口感香醇,帶點樟香,渥堆熟香,品項好,氣韻佳
就個人喝過的號級香菇頭來講,倉儲的品質是很優的
還保留了相當好的活性與茶韻,讚!

謝謝茶友(不是杜老爺)慷慨分享.
7

評分人數

TOP

昨天泡了紅中紅,她的气感往頭上泡,腦袋有些疼,跟大樹茶的气往下跑不同
,頭疼的感覺持續,索以只好泡04黃片荒野茶導引下來,就舒服些。
今早到午泡收藏16年的95或96紅帶青餅,20年了,气感仍然
往頭上跑,所以再加泡黃片壓陣。
紅帶青餅也是梅子味,已經轉甜,蜜味厚,韻在喉上,口腔,雙頰
,甜韻始終不往下沈,這是其缺點,故此必然是小樹茶或台地茶。
雖然紅帶也不錯喝,甜味停留在上顎口腔時間長濃,但甜韻有其局限性,
不像大樹茶的深和廣。
所以小樹茶的優點是轉化20年後滿口的甜但稍有膩感,不似
大樹茶的清爽不膩。
4

評分人數

TOP

一大早喝一杯昨晚浸泡已沖泡八泡的紅中紅,冷湯稠感稠,蜜甜厚,雙頰回甘持久,
甜液迴溢,美中不足的是下腹有點像喝烏龍茶的饑感。
也許是前五六泡展出優點,六泡後出現了缺點。
末學換種語言表達,批配茶五分優五分缺。
大樹茶七八分優二三分缺。
4

評分人數

TOP

一大早喝一杯昨晚浸泡已沖泡八泡的紅中紅,冷湯稠感稠,蜜甜厚,雙頰回甘持久,
甜液迴溢,美中不足的是下腹有點像喝烏龍茶的饑感。
也許是前五六泡展出優點,六泡後出現了缺點。
末學換種語言表達,批配茶五分優五分缺。
大樹茶七八分優二三分缺。

TOP

早上泡04班章,煙燻味只剩七年前購入的一半。油樟韻豐富,雖然一
入手就密封,但煙燻味還是慢慢減弱,末學才判斷是濕度影響煙燻的重要性

04班章一入口正典的甜,第一泡最香甜,均一甜維持三泡,第四泡開始減弱
雜味從第四泡始出。
這餅茶比02大白菜比較也不見得的較差,但如何價格會十倍差?
真的是如射前輩言名牌茶是炒作?
不論炒作需求與否,總之好喝的茶跟名牌茶的行情價值相當,不亦樂乎!
3

評分人數

TOP

下午與三位茶友茶敘,派駐內地的苦是有好茶卻沒好水好壺。
三個月返台一次的幸福是加緊補一補。
三位茶友雖也收藏許多茶,但老茶非常少或可能也沒喝過,末
學也想補補,就泡80年代中茶平板鐵餅。
先是較上倉的鐵餅,一入口鼻到上顎滿是香揚老油樟韻+酸溜的梅子韻,
品幾杯,其中一位茶友有打坐,言明此茶气能穿透到腳心。
末學是覺得腳心溫暖,應該是英雄所見略同,形容辭不一。
為了分享未曾認識過老茶歷程的茶友,再泡比較下層倉相比。
這位打坐朋友普洱茶齡雖不長,然可說是韻與气味的天才!
因為他能分辨香揚的乾倉與較下倉的活潑層次感是不同的。
乾倉之層次每泡每泡敘述著層次沈與揚韻。
下倉雖滑及更甜,然下倉位的層次感之豐富度稍差了。
品普洱老茶真是著迷,茶友如是說,已經容不下其他茶。
打坐茶友跟末學16年前的感受完全一致。
品老茶實在幸福。
4

評分人數

TOP

90中後期三無乾倉熟磚

100cc紅紫砂水平, 置茶2/5, 時間15秒起
乾乾淨淨的滋味,渥堆很輕,葉底彈性好,無明顯堆味
略帶蔘香棗香,清爽不膩的熟甜味
乾淨的熟茶該有的口感他都有
但就是沒個性,清爽有餘,濃郁不足,喝來不爽,沒滿足感
還是來壺厚紙7532當今天的 Happy Ending 好了

6

評分人數

TOP

三位茶友雖也收藏許多茶,但老茶非常少或可能也沒喝過,末
學也想補補,就泡80年代中茶平板鐵餅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2-13 18:43


兄好

可否告知您那80中茶平板鐵餅的重量,謝謝!

TOP

前輩,各一餅僅剩1/3無法得知重量。
無包裝,內飛被海關翹一半。
因無外包,購入較便宜,不過七年前一餅還是要萬多元。
3

評分人數

  • mango492800

  • 小神童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