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頭有點痛,人有點累,想睡覺,但又怕現在睡了,晚上就變成暗光鳥
那就來點提神的吧.........05 野種(散茶)

相傳此茶為臨滄茶區,7~800年的山林老木野種
一般都會四捨五入,稱為千年野種
但實際樹齡幾年我也喝不出來
反正喝得來又喜歡喝就好

50cc射溪款紅泥水平, 4g, 20秒起
由於是用高密度塑膠茶葉袋密封收藏的
氧化程度低,所以湯色蜜黃,跟現代新茶差不多
口感馨香蜜甜,細滑柔順,膠質感佳,涼韻爽喉
澀感輕微,輕苦~略苦,漸增
苦感特殊,會巴住你的口腔及舌面的黏膜,久久不放
很類似班章的苦,之後再喝什麼茶都是苦的



雖說口感細滑柔順,但它的後勁頗強
喝個幾沖,全身脈動就明顯增強
霎時頭清目明起來, 果然野種

茶質極重,茶性極強,所以特選二杯紅泥沖泡輕泡
讓茶質慢慢釋放,以免逼出太過,濃度太高
就這樣輕泡慢喝,感覺蠻舒服的
8

評分人數

TOP

今天周六下午休假到市区一家常去的润元昌普洱茶专卖店喝茶。
末学请老板喝93年的野生茶。
这位老板应该没有喝过这么老的茶,说是有点霉味。
老板不懂什么是陈味,仓味和霉味,糟蹋了好茶。
话说96年时第一批大树茶由吕老师开端引领大树茶的先躯真醇雅,
向易武老乡长张毅订制了96真醇雅。
而这93野生茶正是张毅老乡长的私房茶,茶区保密。
93野生茶乾仓陈放,带有浓醇的龙眼乾香味,及油质香醇的
老油樟香味,韵亦是回味梅子果酸韵。
虽是散茶不若饼茶厚稠,厚稠中微微带点水份,但比90年代初期的
饼茶更厚。
泡这饼茶让人怀念老乡长对易大树茶的贡献!
8

評分人數

TOP

喝綠茶!
5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2896# huangchan
茶、沒有好與不好,只要個人喜歡就好。
3

評分人數

TOP

小弟今天受邀到茶友家,隨意挑了四款茶,感謝高雄的楊兄(仟羽)招待,比較喜歡80的易武野生磚;改日換小弟來招待楊兄品茶及喝酒,萬分的感謝楊兄招待。
6

評分人數

TOP

到 朋友家喝 茶 ...
因他 昨日忙  晚睡  今天 只 喝 一泡 ...
80年代 7542 ...用 早期 內紫 外紅  標準壺 泡 ...下手太重  有夠濃  ....3~ 7 泡 特別好喝  共泡 10幾回 ....
這樣一泡茶  說  要 好幾 K ....但談錢  傷感情 太乏味 ...更庸俗...能讓我們 感動 一下就好 ..喝完 這茶  再做打算 ......總有 銜接 的茶  再喝  再喝  ....。
6

評分人數

  • 瑩瑩

  • ko001

  • mango492800

  • 腐南

  • chen3058

  • 射過溪

TOP

到 朋友家喝 茶 ...
因他 昨日忙  晚睡  今天 只 喝 一泡 ...
80年代 7542 ...用 早期 內紫 外紅  標準壺  ...
小神童 發表於 2016-2-25 19:30


我喝的是拆過的散茶,價位低廉一些,喝起來是相當不錯,但想一般流通這種的不太適合,要買來喝也得有辨別能力
3

評分人數

TOP

梅子韵,松木香,深遂,优雅,通透,开阔,十年陈期香竹菁野树5克,又1年陈大雪山2克。武功和智慧均低微,晃悠的我,幸好可以通过这一品饮过程摆脱,甩掉一些烦惑,觉得有所恢复。
5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2902# chn


   前辈很深细的品赏功力,末学喝过最早香竹菁的是12年的野生树。前辈竟然有10年陈期的香竹菁,令晚辈大为叹服!
松木香是大雪山特别香韵,曼松的松木香带森林山林韵较柔,大雪山松木香扬
带细,香竹菁和大雪山的松林韵味韵有别但同出其源。
4

評分人數

TOP

回復 2903# huangchan


   惭愧,惭愧惶恐,末学是后辈,请多指教。
因为基本每天都坐禅后来喝茶,有时间的话刚刚好喝完,更加有享受坐禅的冲动,亦刚刚好能了解自己喜好什么呀的茶。这个茶末学很珍惜,每次都是一个人悄悄的享受,因为一直习惯,只有更相对清静,无挂碍的身心,最能听清茶的语言,也更清楚不同身心环境下,茶给人的感受,其实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天气热的时候,这个茶多表现出梅子韵,或后几泡会是木香更重,或有一两泡,或有很明晰的松油香(伴随油润,生津出现)与松木香出现。而这个茶最难忘的是前两年一次忘了出汤,之前醒茶是喷了一些加湿器出的湿气,喝起来很雷人的苦涩,不过苦很快化去无形,唯涩味(似乎被一层什么?甘?包裹)徐徐上升至鼻腔以上,下至胃似乎一路开阔。就这样涩感随着生津慢慢有飘荡之感,缓慢的生津和似乎有包裹的涩感行而再四,久久徘徊,加上身体清爽感,清凉感,意像里回忆到面对梅里雪山的感觉,雄奇磅礴,那么真实?那么虚幻?那么不胜寒?于此时坐禅,却可体会这就是较好的穿透性,通透性吧!而禅坐时只带“照见”的一念,才似乎能体会一点茶韵的余韵绵绵吧?这种余韵,同期的老班章,景迈,都相差甚远,不知道为什么相对香竹箐那么少人问津?
大雪山喝过不少,不过尚没有喝到明显松木香的,加入一点大雪山,是因为觉得这个香竹箐在润润的春的感觉方面有不足,怀疑不是春茶或者春茶料少,偶尔会觉的不够润,而沉稳和深邃的气味,,韵味,怀疑“生态很好,树龄很大”,整体太“高峻”,所知甚少,望多指点!曼松则喝过的太少,也很怀疑自己喝到的是不是曼松?
5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