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色希
換個代名而以
我看不出來嗎?
m51219 發表於 2016-4-1 16:34
前輩好, 您真會想像

TOP

結果後學到今天中午腹內還是脹脹的,頭依然有點暈暈的


感覺不對,就去看醫生
醫生聽完後學的敘述,就在我的肚子上用手指東敲敲西敲敲
然後念了一句六字大明咒(胃發炎別喝茶)為我加持
再給我三天的藥,吩咐說如果藥吃完了還沒好,就去醫院照胃鏡
虛竹 發表於 2016-3-29 19:50

今天胃藥吃完了,這二天胃也無異樣,可以不用照胃鏡了

看來射前輩說的沒錯, 不能迷信茶氣
誤把病態當氣態

TOP

茶气有正有邪。
茶气正者如乾倉純正大樹茶,越陳越香,飲之心曠神怡,甘醇協調。
茶气邪者如質地不純之次級茶,或以作工,或以濕倉,或以其它各種
不正之工藝,致飲之有時於體無益,反而有害,當慎擇!
故茶气如茶,隨環境工藝而變化,亦如物以類聚隨俗染習,茶气為中性,
好工藝好環境即加分,反之則減分。

TOP

後學今天路過朋友公司,朋友請喝好茶
茶湯淡黃,非常甜水芳香,一點點澀,因為很好喝就多喝了幾杯
喝完腹內脹脹 ...
虛竹 發表於 2016-3-28 21:58

後學初識普洱是最近的事,到目前為止喝到的大部分都是熟茶
生的普洱喝過三種 1.2011銀孔雀 2.2010小鐵餅 3.就是朋友請喝的這個大樹茶
這些茶喝了舒服跟不舒服的都有

也對茶氣很感興趣,最近後學也一直在研究茶氣的帖子
但發現一個很不科學的現象
大家一開始就講茶氣,卻沒有科學性的說法,這讓後學有很多的疑問
總覺得大家都是不明究理的把喝茶後的感覺都說是茶氣
只有反茶氣的射前輩有提到相關的生成原理
說那只是茶的咖啡因,芳香物質,單寧....等的人體反應
很可惜射前輩已經退休了,後學無機會問些相關問題

但後學比較認同射前輩的說法
凡事都有生成的原因,原理,不可能無因有果
大家的茶氣說,就是一種無因有果的說法,是種無緣由的迷信
後學經過這次喝朋友泡的大樹茶經驗,感覺迷信很可怕


這是普洱新手小小的親身體驗,說錯誤怪
1

評分人數

  • calliekuo

TOP

窮真追理是能長養知慧的。射前輩是以實際物性來解析。
數據有時有盲點,物性元素偏於量化。用意識解析元素不一定是
是真正客觀的。而茶气說為感性化,
乃以身體知覺(受用)作為量測的依據。
每人體質不同,若真的是好茶,未必人人能相應,故喝好茶乃福也。

TOP

後學初識普洱是最近的事,到目前為止喝到的大部分都是熟茶
生的普洱喝過三種 1.2011銀孔雀 2.2010小鐵餅 3. ...
虛竹 發表於 2016/4/1 23:05


這不像涉先生做風
難道隱姓埋名只是要推薦熟茶了
哈哈,我知道原因。
現在開始推老樹熟茶嗎?
我覺得15年以上的熟茶才比較好喝說。

TOP

窮真追理是能長養知慧的。射前輩是以實際物性來解析。
數據有時有盲點,物性元素偏於量化。用意識解析元素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4-1 23:36
前輩好,後學是種水果的農人


有時農作間休息,削粒剛摘的水梨吃
後學的身心感覺都會特別好
但後學不認為可因此說"梨氣很強或很好"
後學會歸功於氣候條件適當,施肥適當,果園管理良好......等因素


後學種的水梨不是蓋的,每年都被高價搶光
我們在施肥上是有獨門配方的,這都有理化上的原理
用感性無法種出好水果,也無法吃出為甚麼會好吃的原因


因此後學覺得"究理"才是硬道理,真功夫
感性化只會流於天馬行空與想像

TOP

這不像涉先生做風
難道隱姓埋名只是要推薦熟茶了
哈哈,我知道原因。
現在開始推老樹熟茶嗎?
我覺得15年以上的熟茶才比較好喝說。
m51219 發表於 2016-4-1 23:49

m前輩好,以射前輩在論壇的名望

後學相信,射前輩若想賣茶,用他自己的名號加入贊助商
公開的賣茶,生意應該會很不錯,何須假我這新手之名呢 ???

就m前輩的想像來講,後學更相信射前輩一直告誡我們的一句話
"茶氣不能亂搞"

TOP

m前輩好,以射前輩在論壇的名望

後學相信,射前輩若想賣茶,用他自己的名號加入贊助商
公開的賣茶,生意應該 ...
虛竹 發表於 2016-4-2 00:08
m前輩若要懷疑,應該要懷疑後學是來論壇賣我們自家種水梨才合理吧


後學不懂茶的,有人會相信一個初學者嗎 ?

TOP

打手、傳聲筒
何需賣茶。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