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茶友们一起來收集

本帖最後由 若水 於 2011-12-28 15:21 編輯


出處~~T4U茶藝論壇(茶人行腳網聚版)~  100/11/20一群失意茶人的失意茶會  發言人:信娼


即使賦閒在家,每個人也有許多煩事與忙事,況且還有坐高鐵的茶友,要喬到多方契合相當不易,所以我們的茶會不常辦,頂多比牛郎織女多一二次,這次茶會我是失憶,因為不知道茶的身份及正確年代,小弟提供2款讓大家評斷,結果….傷了心變失意,話雖如此,還是依序陳述免的亂了套…
開第1槍的是wkchang兄的95年8653繁鐵,光餅還好但餅內白霜未褪有點不討喜,沒想到倉入的重茶滋卻意外的好,我有一餅2000年乾倉的,相較之下根本不能入口,真所謂人不可貌相。
第2款bluegallery兄的96年7542青餅,個人覺得香氣足但茶質稍弱,說是未來可媲美73青的好茶…..聽聽就好
第3款我的內飛「勐海出品」青餅,茶菁幼嫩餅面油亮,存放得宜表現良好,可惜下行只有「 勐海出品」四個字,所以裁定張冠李戴,探頭落在90年代,母名更填私生子,父名改註爹不詳,想昂首闊步立於天地之間,平時切記脫衣去飛。
90年代很多廠茶沒人要,我卻能買到仿茶,中獎率直逼大樂透,還真得按自己一個讚。
第4款shm0627兄的70末7542小綠印,洗茶時就聞到明顯的老茶香,茶湯紅褐清亮,膠質重入口飽滿留存度佳,先期已知道上家是誰,所以威望 + 200 金錢 + 500 T元,算是對賣家的肯定。
第5款鐵釘兄的80中7542,入倉有白霜,老味濃茶質平穩,續航力較弱掉很快,像坐雲霄飛車,6泡後就回到原點。由於外面重包厚棉紙掩蓋了細字平出內飛,所以破盤價,可謂識貨撿到寶。
第6款我的80年代江城磚,市面上最早的江城磚-老板說,葉大偏黃粗老梗多-也就是黃片和粗老葉多,質平淡微酸韻,生熟混搭,年代不足可接受,說仿茶就有點打擊了,我不知道真正的江城磚是什麼德性,一開始我看到的江城磚就這模樣,之後不同場合碰了幾次面也都這長相,只是怪了…早年江城圓茶遠近馳名,江城茶磚卻前所未聞,或許近10年來許多茶品陸續露臉,小弟孤陋寡聞,不過先前的經驗是88鐵有人褒有人貶,我個人覺得還不錯喝,這茶也是,當然價錢很重要…絕對不是檯面價…
第7款bluegallery兄的尖出73青餅-乾倉,樟香清揚,茶湯明亮,口感鮮活,回甘迅速,保守點定位在80中。
第8款bluegallery兄的尖出73青餅-入倉,這茶的質比前泡重,香氣也較沈,湯色較紅,倉入的重也退的不錯,口感較飽滿豐富,但舌根的苦不易退。
第9款shm0627兄的長條美術飛青餅,這茶是促成這次茶會的主因,理所當然不負重望,保存良好的青樟香強,湯色紅褐清亮,入口有點嬌羞帶點活潑,微苦回甘快,入喉通體舒暢,舌根似含著一塊巧克力。
第10款bluegallery兄的大口中7572青餅散塊,這茶厲害連古書都有記載,書云:「黃兄之茶曰大口中7572,衣素衣而出,遇水解素衣,衣緇衣而反,茶友不知,瞋目結舌,黃兄笑,習以為之」,簡單說,就是變臉,注水後茶葉黑到不能再黑,硬硬的似碳化了,但蔘香味濃,底韻微苦,不似渥堆,倒像入重倉,不過茶湯不錯喝,黃兄知道,只是想看大家的反應。
第11款緣投兄的蘭樟香8653簡鐵,幾次茶會茶友都會找這茶做ending,當天覺得茶滋並未強過長條美術飛,蜜香還知道,蘭香就喝不懂了…糟蹋了一次體驗。

本帖最後由 若水 於 2011-12-28 15:21 編輯

出處~~T4U茶藝論壇(台茶集雅軒版)~~存放老茶之迷惑..第三樓  發言人:煎茶人

好久未曾在論壇發表個人心得了,真的會「事事惶恐」:您的問題小弟就發表一些蠢意見給大家參考~~~~
1.您是要「存茶」還是要待其「陳化」?...................這個就跟存放容器有關了。
2.存茶除了「炭焙功夫茶」外,若目的是為了要求「乾燥度」,需要1、2、3、4、5、6、7、8、9~~~~~~~焙嗎?
3.茶的轉換(陳化」過程需要的是:「時間」、「適度之溫度」與「適度之水氣」來作為後續陳化(發酵作用)不是嗎?
4.有人崇尚「自然就是美」,有人欣賞「清妝淡粉」,又有人喜歡「濃妝豔抹」.............您喜歡哪一種?
5.您現在存茶是為了這輩子喝的,或是留給子孫那代喝的?
6.「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現證明鑽石都無法永遠不滅了,何況是「茶」。
7.普洱散茶適合「隨便放」不怕潮嗎?
小弟的結論:
茶就是茶,不管存放在哪裡,她都會繼續轉化,能夠延緩的方法諸如「焙火」,您的茶若是「乾燥度」能維持一定水準(別讓她發霉),不管您放在哪裡,只要時候到了、她自然會回報您。爾後再聊~~

TOP

本帖最後由 若水 於 2011-12-28 15:21 編輯

出處~~T4U茶藝論壇(台茶集雅軒版)~~  嗅覺與味覺  發言人:射過溪

由於人的味覺與嗅覺有著某種奇妙的連動關係
所以對喝茶時的口感及選茶時的判斷,都會有著很大的影響

喝茶
茶的芳香物質是一種遇熱就很容易揮發的東西
所以泡飲時,杯子容量的大小,對茶滋就有很大的影響
如用小壺泡,用10cc的小杯盛茶,三,四個人同時共飲,茶香及茶滋是會特別好的
因為小杯小壺散熱快,很即可能就口,茶香就揮發得少

大壺大杯泡,或小壺數泡同盛大杯內
要等到適溫就口的時間較長,且也無法短時間內喝完
這時除了剛開始的幾口很香外,之後香氣就會越喝越減
香氣遞減,茶滋當然也會跟著遞減
(不過有的好茶雖然香氣遞減,還是會有好茶滋的)

選茶
如同上述 嗅覺會影響味覺,茶香遞減茶滋也會跟著遞減
所以選茶時除了要注意是否有外來香氣的影響外
也要同時注意茶本身香氣與茶滋的變化,熱湯冷湯都要試

例如有些茶小杯熱飲時,香氣及茶滋都很濃郁
但一但放涼了,香氣散了茶滋也淡了,味覺被嗅覺給騙了
這樣的茶買回去,您就會錯幹樵

TOP

0分俱樂部之由來

出處~~T4U茶藝論壇(茶人行腳網聚版)~~布朗山的季節─2011-10-01永和茶會   發言人:edin5313(鐵釘)


民主的真義就是尊重多數,服從少數,耶!不對,是服從多數,尊重少數,我想大家有志一同的做成一致的結論,相信茶主人不敢不識相的違背眾人意思。

沒想到,這老凶臉一沈,手一比,說:「你們首肯的,不是肯德基,你們啃的根本就不是雞,1號茶是七月摘的夏茶

再來這張更凶狠。

「我的記錄是,這是前些日子才採摘做好的秋茶,而你們說什麼:春茶、春茶」。

我隱約的聽到他肚子裡的蛔蟲罵道:「是什麼人又惹我家主人生氣,一下子分泌這麼多胃酸,夭壽哦,要害死蟲咻!」

最後,你們說三道四,最不被看好的3號茶,就是今年的明前春尖。

答案公布,成績揭曉,全數摃龜,一分未得。

100分連1分都沒有,而且不是一個人,而是沒有一個人,是全部。差太多了吧!這叫權威、專家、前輩、達人,我吥!

根本就是噁心、丟臉、慚愧,這跟騙吃騙喝的鐵釘有什麼兩樣,我看把你們的茶通通送給他好了,還跟人家喝什麼茶,論什麼道,根本就在胡說八道。

TOP

出處~~T4U茶藝論壇(茶道與生活版)~~喝普之閒言閒語    發言人:素還真

雪印

凝乳生煙,馥郁盈喉;
鼻腔裊裊,餘香伴息;
甜意自生,舌底鳴泉;
馨潤圓滑,百轉千折;
氣動韻回,得醇忘味;
神清氣爽,此去幽渺。

人生幾回得!
..................................

鐵餅

硬漢果有鐵身骨
無紙可訴圓心衷
葉面褐棕稍帶青
柔情化水湯酒紅
香韻似隱氣游龍
滋味微斂苦甘中
質純渾厚來相見
七巡還看第一盅

TOP

出處~~T4U茶藝論壇(茶道與生活版)~~  聽茶   發言人:嗜茶士

完成一款精製茶是非常耗工的,從選料開始就要非常細心,
哪些茶最後能烘焙成哪個樣,在完成毛茶時都已註定了,
在選料確定後,首先要知道適合在哪個時間點取出剔梗去黃片。

確定回潤至何種程度才可進行乾燥或烘還是焙,其中手段和技法各有不同效果和結果,
烘和焙的最後都是要達到乾燥的目的,但過程與工序卻都完全不同。

烘的時間短,焙的時間長;對於茶質來說,烘是動態的改變,焙是靜態的轉變;
焙,必須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完成,過程中有很長時間是在等待、判斷中度過。
繁複的程度很難讓消費者理解,因為相當耗工耗時,最簡單說明便是工夫茶。

深能理解個中滋味的茶友也會很細心的、抽絲剝繭的品嘗、以心觀賞、以心聆聽。
有一派如此賞茶的茶道門派就叫做「聽‧茶道」,賞茶重點便是在『聽』。

聆聽茶的聲音,包括茶來自何方,茶農如何育成,茶師如何巧妙地制焙完成等等。

很高興,我們論壇內有許多茶友都是優秀的聆聽者

本文取自本論壇 2011 紀念茶之輕中火炭焙茶討論版 13 樓之回文

TOP

出處~~T4U茶藝論壇(普洱茶討論版)~~   給自己與茶商、收藏家的一句話 發言人:石昆牧
給自己與茶商、收藏家的一句話
人一輩子能以自己興趣當做職業,必須具備相當的福報。
尤其能以普洱茶為興趣買賣、收藏、增值,更是大福報之人。
然而,若明知有錯而仍然買賣、推廣,甚至誤導市場與消費者,您將受相當大之惡業。

只為私利損人而生存之人,身心即將墮落、毀滅。
為利他、眾生而存在之人,心靈將無限喜悅與光明。
特殊而神聖時機的到來,上者恆上、下者恆下。

找到自己的心
沉靜之後,慢慢品味手中的茶,思考心的方向~~您會知道您是誰,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共勉之~
..............
有錢人不代表一定有福報,時常錢財帶給他的是墮落、壓力、迷失。有福報的人懂得珍惜當下每一刻、每一經歷的人事物。有福報的人喝的茶不一定最好,但卻能珍惜手上每一杯茶,用心體悟茶帶給他的喜悅與平靜。很多人把福報當作錢財,因為眼中也祇有錢才代表生命生活的一切。
.....................................................................................................................................................
發言人:etsac
根本混淆視聽的技倆在明眼人是沒有用的,
可嘆這世上愚昧的人永遠那麼多!

言談之中大部份都在宣揚自己偉大的情操,
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實際情況如何?

說實話不是導致別人討厭的原因,
做人不光明正大才會令人討厭,
真心誠意說實話的人一定會贏得尊敬的!
希望茶友看得懂、想得通!

心機用多了只讓自己墮落!
勸別人向善總得自己先來才是。
.......................................................................
發言人:了凡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有些事人家不說,不代表人家不知道,人還是人,
喝茶就喝茶,賣茶就賣茶,茶還是茶,
騙人的是人、茶、神、心••••
往世、今世、來世,那世不一樣!
真修行何需福報,
要什麼、求什麼、貪什麼、念什麼、••••那還修什麼!
做什麼、得什麼,等價、不對等,您在貪什麼?
福報大或小,您要什麼?
喝茶吧!祂在等您!
.......................
  石兄所言不差,但言者多行之者少,聽者多懂者不多,真知者更少願行者渺,
或許石兄曾發願點醒眾生,但人有過往之遺,在他人眼中可能功過不一,
一但有爭議就難免會有混沌之像顯現,如果可以回到事之原處討論或許就少一些火味,
因為有人只是喝茶,有意者品茶,更有境者以茶論世,但茶還是茶,因為無需意境來說他是茶,
就有如有人利用知識賺茶的錢,有人是用手法,更有甚者利用知識,資源.手法....來炒茶,
如果少些口慾.物慾.情慾.貪慾.....,那茶就會如世間萬物一樣各有其所,各有其用,
那真要炒茶也就無從炒起,只因大家皆凡人還是存有各種慾望.
"盡信書不如無書,眼見耳聽未必是真",或許人貴自知,知到自己,也知道自己要甚麼!
騙人被騙者.沒受騙.....或許都很快樂,
但分享好茶.茶知識.品茶意境可能才是T4U的主要存在目的罷!當然這要請教杜師傅!
以往我常分享教學相長的老師,長輩,學生,同仁.....有時判斷要的不只是知識.資訊,更重要的是智慧!
其實石兄在茶領域的專長是受很多人肯定,少些言外之音或許會少些爭議,
至於最近的論壇的是是非非,當然是有些許人作了某些事,
但如果真的回到茶來,喝茶.品茶.論茶.買茶.賣茶.存茶.
不要存在太多的想法就不會入那個局!
我也是半個生意人也想賺錢,但還是有個準則,
一般貨正常價上下,高級貨則多賺些,稀品看人.看我的心情,有可能天價也有可能免費!
.....................................................................................................................................
發言人:阿西

(  呵..呵 ^^~ 沒想到來這裡的第2次發言也不是品茶^^~  )

有一段股市的老師很喜歡說的形容詞... [台灣的股市是淺盤型的市場.很容易被炒作]... 這只是因為台灣的股市規模太小嗎^^? 當然不是.光指規模.我想全世界比台灣小的股市到處都是.為何就台灣是 [淺盤] ^^? 我個人的體會是因為 [人] ... 要說台灣人的賭性堅強.我想應該沒人反對.(但為何賭性會這樣堅強我沒研究.可能是島國人民的某種特質吧). 而 [堅強的賭性] 就成為 [被炒作] 的一個非常大的因子.從 [老鼠會].. [地下投資公司].. 到 [華揚史威靈]...幾乎每天都有人在被騙... 台灣人有多好騙^^?  看看股市有多少 [大師] 應該就可以有體會...說穿了.就只是 [貪心] 在作祟而已^^...

------[茶] 該賣多少錢應該由 [市場機制] 來決定------ 這話說起來是完全正確的.股市大師們對 [股價] 的說法也是一樣...但結果呢^^?  如果這 [市場機制] 裡添加了太多的 [人為炒作] 的因子.那這市場機制的公平性就會完全喪失.在這樣的市場機制之下.消費者是不可能得到較公平的待遇的.  (要有公平.消費者就只能變得非常精明.這應該不容易).  且這對那被炒的商品也是不公平的.原本一個美好的物品.到頭來卻淪為謀爆利的工具.使它原始的美好一面被銅臭淹沒.那真的是很可惜的...我個人是不希望 [茶] 這人類千年好友也被利用謀暴利.就像前些年普洱暴漲.因為太貴喝不起.就讓我完全忘了普洱的存在了.那真的是很可惜......

簡單的舉個例吧... 如果喝茶的感覺是---
這杯... 再過5年可以增值2倍...
這杯... 只剩50元...

茶品起來如果還要附帶 [銅臭] 味.這 [茶] 也未免太過無辜了吧^^~ 茶何時也變成 [金融商品] 了^^? 有經過前些年普洱飆漲的前輩們或許也心有戚戚焉.有被[爆]到損失金錢的心裡會很不爽.沒被爆到但喝不到好茶的心裡也好不到那裡去... 一場 [普洱神話] 帶來的結果是兩敗俱傷.真賺到錢的只有那第一手 炒茶] 的作手們了吧...

這樣的 [炒作] 會不會停止... 答案應該是 [不會] .原因也很簡單.人性永遠是貪得無厭的.只要有人貪.就有人會炒作.這是舉世皆通的道理... 看看讓地球陷入金融風暴的 [華爾街] .說穿了.也不過就是 [衍生性商品] 惹的禍.[衍生性商品] 所用的手法也很簡單. [膨風]+[炒作] 而已... 一物多賣(先灌水增加體積.增加獲利體積).再用偏高的獲利誘人入甕 (誘人貪心的因子)... 這是最先進的 [炒作手法] .但最終的結局跟 [鴻源] 也沒甚麼兩樣... 同樣的手法... 一個是玩死一群地球人.一個是玩死一群台灣人^^~

有人願意說真話.我個人是願意給予高度的支持的. (這也是我會來T4U的主因.後來還看到有茶樣可以免費享用.更爽^^v 只是我都用剛杯泡茶^^~ )  但我個人覺得也不用太在意就是了.畢竟人性是無法改變的.只要人類的貪性無法收斂.騙局就會永遠存在... [戳破騙局] 就當成行有餘力時的娛樂吧.多聚集一些茶味相投的人來T4U裡玩玩應該會比較有成就感吧^^

這是我第2篇的發言.感覺還蠻沉重的.還是泡杯好茶.讓心情舒坦一下吧^^   

頭昏昏的.有點不知在說啥了.如有失言之處還請多包涵嘿^^\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