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這是小弟臉書社團一位長期在大陸的茶商(大家看看就好)

他常常po很多 只是我認為這篇大家看看就好

普洱茶市場突破之存量消耗戰

“ 我手上的存茶喝到下一代都未必喝完 ”,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的腦海裡浮現的是什麼?有個哥們兒在普洱茶摸爬滾打很多年,剛剛盤點完庫存,從2005年到2013年底已有近100噸的庫存,他自己估算了下每年的銷售量,這些庫存一年不進貨,還可以繼續賣個2 - 3年,綽綽有餘。這種類似的現象大多數茶商、茶客身上都可以看到,而關於普洱茶存量過多問題,也越來越被重視起來,這成了業內基本公認的事實。普洱茶存量過多的問題,我相信很多廠家及茶商都已經在思考對策,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似乎目前沒有一個合適的可行性策略或者說有開始嘗試而對效果未知的狀態,如果說普洱茶市場規模的再突破,存量必定是繞不開的話題,而怎麼找到突破口,就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讓我們從市場的規律先來理清一些思路。

各類茶葉市場的規律其實大同小異,終端行為的改變決定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上游廠家因市場需求生產產品,中間層經銷商也因市場需求銷售最好買最賺錢的產品,同時還將自己看到的市場訊息回饋給廠裡,建議或要求廠裡生產因市場需求的產品,甚至定制。而當中,普洱茶因“越陳越好”的收藏價值,在這個規律裡又逐漸衍生出一種“無章可循”的逐年升值的老茶經濟效應,又因老茶資源少,真假難辨,後期陳化口感的不易判斷等等因素,讓普洱茶增添了一些神秘感,這種神秘感吸引著大多數茶人,其本質即是利益最大化。歸本溯源,從這樣的普洱茶存量現象及經濟效應中來探討普洱茶存量消耗的突破點,那就必然思考到“市場需求”的層面了。

那麼,市場需求又是怎麼產生的?廠家認為市場的需求是應終端購買行為動機的變化而變化的,終端認為自己喜歡或受身邊人(朋友、同事或家人)的引導開始喝普洱茶,從最初買點的自己喜歡喝的茶逐漸演變成投資性購買,在大環境影響下的投資增值需求,成了必然趨勢,當然,在自己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存些茶也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存茶方式也慢慢加重了終端客戶投資中所考慮的比重,現在的好茶越來越少,到底選擇純料還是拼配?是喬木還是臺地?上游的廠家眾說紛紜,雲裡霧裡,實在分不清。而這個時候,中間層經銷商說,客戶買什麼茶是要看我推薦什麼茶,客戶買的不僅是好茶還有對我的信任。江湖紛紜,市場需求也就這麼產生而隨之變化。然而,需求永遠不可能用一個恒定的答案回答,也從不是任何一個價值鏈環節的責任,但它一定會因價值鏈階段性的轉變,發生重心的轉移,也就是廠家與經銷商、競爭對手、消費者之間互相博弈的遊戲。

歸根結底,終端市場決定著上游廠家的發展方向,其實上游圈子的發展方向確成了市場的指向標,畢竟懂茶的人並不多,而懂茶的人大多數都成了上游資源,這些上游圈子裡的大品牌大廠家或有影響力的茶人,影響的不僅是周邊和終端,還有媒體輿論。上游生態圈(廠家、經銷商、明星茶人等)便成了存量消耗的導火線,也就是那只蝴蝶效應的源頭。

上游生態圈的變革不是嘴上說說,需要適合的時機環境,就像種子也需要適合的土壤,並且也不是馬上立竿見影的,誰都不是傻子,誰願意去做這個第一個吃螃蟹滴人呢?至少目前來看,國內普洱茶消費市場的環境看起來還不錯,有價有市,足夠多的大戶和足夠多的錢來囤茶,誰都不願意邁出這前途未卜的第一步。去年,和幾位普洱茶企老總聊天時,曾分析過今年北方普洱茶市場發展速度會很快,果然,截至2013年底,就山東、河北等幾個北方省份來看,普洱茶銷量上升幅度超過預期,至少證明瞭市場規模還有很不錯的增長空間。這也使一些普洱茶企業對存量也就不那麼著急上心了,和朋友閒聊時說過,不會有第二個相同規模或者說超過廣東普洱茶市場的區域出現,因為終端消費的“學習能力和非理性消費認識”是不可估量的,這個不需要舉例,這幾年看到的社會現象已經夠多了。

這個時候,我就在想,廣東的茶葉市場規模很難超越,那麼是否可能複製一個類似廣東喝普洱茶的氛圍,提升對普洱茶的認知到依賴的過程?這個氛圍就是土壤,而終端消費習慣就是種子,這個設想可能不易實現,甚至有些不切實際,不過我還是花了些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當然,我不是去思考怎麼給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搞個茶台這個方向,這跟啤酒廠自己做瓶蓋,做香水的自己做瓶子一樣犯傻,如果往這個方向去思考,那只能說明太二了。如果理解“氛圍”的概念太過於抽象,那麼用圈子文化來做形象類比,可能比較容易理解了,那麼,從上面的結論,可以判斷出上游生態圈裡的每個角色都是氛圍的製造者,一兩家普洱茶企業,一兩個意見領袖,可能力量有限,但如果圈子的聚合效應開始發力,那麼力量就會無限放大,最近,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建立的茶葉復興、茶商學院等引發的巨大效應,足以證明,這個上游圈子的影響力是如何的強大。雖然從現實的角度去看圈子的聚合似乎難以實現,單單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就存在隔閡,但是市場發展裡出現的競合規律用了無數個案例告訴我們,這一切來的會非常快。
普洱茶企業是上游圈子的核心力量,是這場存量消耗戰的指揮部,在這次戰爭來臨前,各個茶企的掌控能力就成了關鍵性因素,掌控力不僅體現在企業內部的發展規劃,還有對外在環境的預判意識,每個普洱茶生產企業都有銷售部,市場部,企業主們都可以思考下,你是否瞭解有多少產品是被終端存著或被經銷商積壓?自身產品每次的升值幅度是否合理?是否瞭解有多少產品是被終端喝了?是否瞭解市面上有多少模仿性產品?資金的使用、在投放市場、茶山收料以及儲備的配置是否合理?

市場的佈局在於掌握產品流通的寬度、深度以及頻率,增值的控制在於產品的價值是否理性或非理性、資源的規劃在於對企業的戰略方向的把握,這三個層面足以構成一張行軍作戰指揮圖,如果沒有這個層面的意識,那只有抓瞎了。

普洱茶的存量經濟效應是把雙刃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合理性,但也不可能無限的放大,當到了無法迴避時,那麼“危機”也就來

3

評分人數

  • 霧郵仁

  • 好喝茶

  • davidw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