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原帖由 milojo 於 2011-3-1 14:52 發表

溫度不降低以不摧其紅
怎麼處理朱泥特有的高收縮率?
不在製壺時特別處理
如何對抗入窯燒製時通身收縮的拉力
底片接合處怎麼避開窯裂?

隨帖附上一只紫砂壺底
這是一把很普通的紫砂壺
就是模具的線瓢壺
離樓主稱50年代水平壺至少有20年頭
要看是仿品也是無妨的
那年距就更遠了

認真追究
窯也不一樣了
比之前人的龍窯柴燒
更是能精準控制溫度


底片處理功夫如何?
廠訓是如此:
滿工的做工

無非是避免燒製時拉力造成的窯裂

兩壺底之製作功夫
比之如何
至多不相上下
請問這朱泥胎既然說是足溫燒
又沒見常見的調熟砂以減拉力
如何避開窯裂?
莫非不是當年泥當年燒?


師太,是你對壺的沿革形式認識不清~
我何時有說這把泰線盔帽是『紫砂一廠』的紫砂~??


妳拿一把七末八初 『走荊溪』 對比,是不是有點。。。

請你回那篇原帖(泰線盔帽)看清楚工法?!那是什麼時代的壺~

TOP

原帖由 milojo 於 2011-3-1 08:20 發表

窯溫高低決定泥色演變
窯燒不足只會減色不會變色
關於溫度對朱泥泥色的影響
大陶藝家陳景亮
很早就有為寫過實務觀察的記錄
有段時間陳先生也沉迷於紫砂壺的研究
也是最早為窯溫不足的紫砂壺回窯燒的先驅之一
亦不用搬出陳先生來
不少早期紫砂壺書都有談到窯溫高低會影響泥色變化


橘胎一詞
不是與   [紅]   相對比較的結論
而是自喻其泥胎色以黃為大部份的主底
雖然它離真正的橘子有一大段距離
不過
橘子皮不是只有顏色.......
其它的細論
且先待看樓主如何回答了  ...

原帖由 milojo 於 2011-3-1 08:14 發表

f請樓主回答我的提問
玩壺是全方位的學習領悟
制得再如何好
過不了窯燒一關
等於是沒有

吼!~不能佩服師太妳更多,那請教以下這是什麼窯燒?什麼土胎?什麼時代?!

TOP

原帖由 貫致駺 於 2011-3-1 22:50 發表



吼!~不能佩服師太妳更多,那請教以下這是什麼窯燒?什麼土胎?什麼時代?!~

...


師太,看到這個怎麼土盾了~

TOP

TOP

師太,看到這個怎麼土盾了~
Evangelion 發表於 2011-3-3 11:35

原帖由 milojo 於 2011-3-3 11:43 發表

據說這把紅泥壺是83年定製品
說是仿品也沒關係
那年距就更遠了
怎麼看起來皮膚細嫩嫩像朱泥
壺底功夫更滿工
不是都說今人不如古人?
看起來也更有歲月風化味道 ...

師太,別顧左言他,以下這把妳到底認為是什麼窯燒?什麼土胎?什麼時代?!~

TOP

原帖由 milojo 於 2011-3-4 08:15 發表

這一把是採老朱燒製法
但燒得不是很成功
窯溫過高
蓋內胎色成黑
壺身漿面不太夠
底款落貢局
壺腹的裂縫
推估是進窯前乾燥時所裂
或是吃火沒多久
胎面先受熱短暫燒結拉力造成
沒有裂透所以不滲水  ...


師太,既然你上手過了,講重點好嗎?!
那請教以下這是什麼窯燒?什麼土胎?什麼時代?!~
今夜上傳新拍的,也同樣請你說說這是什麼窯燒?什麼土胎?什麼時代?!~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