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蔣爵陽 於 2012-3-5 20:02 編輯

1.根據一些文獻交叉比對
北部種植較早是「武夷」種的(未指出品種)
而包種茶的外觀也接近武夷岩茶

2.「青心烏龍」種最早是落在南投凍頂
也是武夷種的一支
外觀演變出半球形

3.時間點上北部最早種植
但包種不太可能是一茶種名

4.製成蝦形的青心烏龍..(保留岩茶外觀?)
再以四兩裝的包裝法而稱「包種茶」
與「凍頂茶」皆為武夷茶中之「青心烏龍」種
6

評分人數

  • 人一木

  • 若水

  • 鎔陞玉璽

  • 煎茶人

  • 小神童

  • macro

TOP

回復 18# idiot
哈~弟是便宜行事
不過您若有興趣...羅列幾本...

1..日據台灣總督府昭和七年(民國21年)之台灣民俗調查。

2.張貴富、張位宜,《張迺妙茶師紀念館介紹手冊》,

3.台灣茶樹栽培法—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昭和十二年)。

4.昭和八年(民國22年)台灣總督府茶檢查所第十一年報。

5.林馥泉所著--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

6.財團法人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發行《台灣茶葉‧起源與特色》。

還有歷任茶業改良場場長......都有一些書面研究文字著作....

TOP

回復 15# 素還真
本版無編輯功能
4.應該是青心烏龍才對

大夥兒對這話題有興趣
可否請版主分割成另一獨立主題
才不會對賞壺兄有點"歹識"

TOP

回復 29# idiot

http://140.134.4.2/~cohss/paper/No.16_Content/1604.pdf

這一篇弟之前有線上讀過
確實...考證是需嚴謹對待

http://www.besttea.org.tw/news_tea.asp?id=20
http://www.besttea.org.tw/news_tea.asp?id=15

其實弟也想知道
包種茶為何要包一張紙?
裡頭若不是包種籽仔若換成鐵觀音
會不會變成包鐵仔?

TOP

回復 22# 素還真

包一張紙..

1.可方便就地製作
2.可防碰撞保持外觀完整
3.隔絕陽光....雜味
4.條索狀易吸附溼氣可在泡茶前用文火走清
5.小包裝利於方便銷售
6.防蟲咬
7.神來一筆...隨性之作........

TOP

諸羅縣誌(一七一七年):「水沙連內山,茶甚夥,‧‧‧」
赤嵌筆談(一七三六年)載有「水沙連社茶在深山中,‧‧‧每年通事與各蕃說明,人山焙製』;
而淡水廳誌中亦有貓螺內山產茶,性極寒,蕃不敢飲,
所謂貓螺內山乃今南投、埔里、水裡地區的深山;
而水沙連乃自埔里的五城往集集、水沙連一直到濁水溪上游蕃地的總稱。

但這裡指的很有可能是原生種野生茶

而現有文獻中最早提及閩茶引入台灣的記事
應該較無爭議
清嘉慶年間(1810年)柯朝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籽,植於〈魚桀〉魚坑(今台北縣瑞芳地區)
1865年淡水海關公文記載82022公斤茶葉。為寶島正式茶葉輸出記錄
1869年John Dodd將2131擔烏龍茶首銷美國,並加以福爾摩沙茶的標記

TOP

回復 33# idiot

這弟瞭解


弟是問為何要包紙????
其實弟的想法是....
就像去抓中藥般....
方便稱重買賣與攜帶
且早年大部份包裝材就是紙張

除此之外有無別的看法

TOP

回復 35# idiot

DNA 譜系研究有公開在網上共享嗎?

剛剛那一篇論文弟大略瀏覽了
詩中未提到包種一詞
但有提到早期是以煎茶烹茗方式....

TOP

回復 35# idiot

魏誠

魏氏後人
文章有可看性
1

評分人數

  • idiot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