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時至今日鐵餅存在的意義為何?

各位茶友應該都知道,下關是少數時至今日依舊繼續製作鐵餅的廠家
而且很多產品都有出鐵餅跟泡餅兩個版本,究竟意義何在?
早期可能為了運輸及長期儲藏方便因此才有鐵餅產生
鐵餅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就是陳化非常緩慢
當下人們生活步調快,時間就是金錢
有些青餅已朝向現做現飲的速成方式
且許多廠商也以傳承古法為由,採石磨人工壓制
讓茶餅不至於太緊壓,不利於陳化
既然如此為何下關還要繼續做鐵餅呢?
2

評分人數

  • 晨之風

  • wenhan74

還有一點很不解
為何相同產品系列如8653或白金歲月等
鐵餅總要比泡餅貴一點呢?
既然原料一樣陳化又比較慢
它貴的原因在哪?
2

評分人數

  • 晨之風

  • wenhan74

TOP

答案很簡單,若干年後鐵餅跟泡餅滋味就是不同。
chpb7516325 發表於 2013-9-25 12:09




若干年後是多少年?
20 or 30年甚至更久?
別說鐵餅跟泡餅滋味不同,就算同一批的鐵餅
一件放在大陸一件放在香港另一件放在台灣
2,30年後拿來開泡,您覺得滋味會一樣嗎???
倉儲的影響應該遠比鐵餅跟泡餅的差異來的大多了
又有哪位專家手上有同一批鐵及泡餅同倉儲的陳放2,30年的
可拿來證明說滋味的確有差別的???

TOP

下關的餅莫說是鐵餅就算是泡餅也應的跟石頭似的!
就以弟拆過04年的繁體8653泡餅而言,中間凹洞附近那一塊根本還是像石頭似的
除了外表及邊緣部分有比較完整的條索,其他就跟老茶頭似的成塊狀
都邁入第十個年頭啦還這樣,鐵餅更不用說啦
看來得命夠長的人才喝得到陳年鐵餅啦!
連大益現在都壓的比較鬆啦,下關還堅持鐵餅究竟原因何在???

TOP

這問題剛好直指... [越陳越香] 與現在流行的 [純乾倉] 之間的的矛盾...

人們.總是跟著 [流行] 走.大家在玩 ...
老茶.只是茶賣不出去.或是無意間所保留下來的一個 [美麗的錯誤] 而已...基本上.所有的茶應該都是以現賣現跑現喝的目的來生產... [越陳越香].只是因為現在流行了.所以才會大行其道...
teddysu 發表於 2013-9-25 15:28


兄所言極是
雲南當地少數民族,保留下來最傳統普洱茶的喝法
就是將現採的茶葉直接跟炭火攪一攪再加入熱水,就是一壺新鮮的普洱茶啦!
下關鐵餅的歷史也不過就是從70年代開始,何來堅持傳統一說
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在於體積小運輸及儲藏方便較不佔空間及受潮
除此之外似乎都是牽強附會,沒啥科學根據.

TOP

不談個人品飲  倉儲  配料 因為這是討論不出結果的

我個人喜歡鐵餅
一是長的好看  比起泡餅要圓不圓  要扁 ...
所以  如果喝起來差不多  
而且現在泡餅也壓得很硬
我覺得淘汰的反而是泡餅
minca 發表於 2013-9-25 16:47


泡餅也壓得很硬的現在大概也只有下關吧?
很多廠家如孟庫,倚幫,國艷,可以興...甚至大益
都已經改變以前壓的死緊的緊縮方式跟美國人學習寬鬆啦
弟是比較喜歡寬鬆的啦,畢竟要拿來喝了放了十年八年還硬梆梆
挖也挖不動掰也掰不開,您教小弟這種年過半百的小老兒情何以堪
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放個三五年後,用手就能掰開來,而且要條索分明
對了忽然想到那些硬梆梆的鐵泡餅,會不會就是因為內部都是碎料
為了遮羞壓的死硬,反正你們沒放個20年以上也不會拿出來喝!
到時候也不知道地球還在不在了,先賺再說啦
2

評分人數

  • 容爸

  • minca

TOP

小弟不排斥下關甚至也算是下關的愛好者!
只是覺得下關似乎沒必要壓那麼緊實
緊到拆開的餅變成一堆碎塊粉末
至少十年內的餅幾乎如此
30年的老鐵拆開變什麼德性,那就不得而知啦!
反倒是那些石磨壓的,就算再新,掰一掰拆一拆
就恢復毛茶條索,而非下關抹茶!

TOP

兄你好  講下關鐵餅製作問題    我倒想問一句話為何大益不把7542壓成鐵餅或是泡餅 若干年後一定更有韻味
其 ...
t775921 發表於 2013-9-26 01:29




   兄好大益應該還不算鬆,應該說是除了下關之外排行第二硬的吧?
其他的二線大廠如之前提過的,幾乎都採適度緊壓政策,小弟對於04年之前
年度不明的茶有恐懼症,對於那些來路不明的天價明星茶自然也無福消受
因此只好重從改制後有標示日期的開始喝,04的8653也有近十年啦
應該也大概可以稍微感受到所謂的陳韻,至於更早期的茶既然已擦身而過,便無需執著啦!
像我們這種年近花甲的小老兒,可沒那個閒功夫在去等2,30年的鐵餅陳化!
個人還是推崇石磨腳壓,尤其是優的大樹茶,壓成鐵餅似乎太...

TOP

不論是大益或下關它們的產品似乎都用拼配方式
配方五花八門,面底裡皆不同,如此情況之下
若不將餅或沱完全解散均勻分配,根本無法表現拼配的好處在哪?
一口料的就容易多啦隨便掰一塊都8,9不離10,不是嗎?

TOP

鐵餅一定有存在的價值
一定要經過長時間的陳化後才能顯出鐵餅或壓的堅硬的茶餅的迷人/價值之處
我個人是老 ...
17-8年前我也曾質疑過鐵餅存在的必要性:
又苦又硬又酸又澀 連鐵鎚都敲不破 每次都落得流血又流汗還是搞不定餅心的部位
當年這些讓我吃盡苦頭的繁鐵 現在也沒多好剝 可滋味已大大不同
這是其本身的特性加上時間的力量所共同創造的
普普人 發表於 2013-9-26 12:55


那換個角度思考如果17-8年前這些鐵泡,採用石磨人工壓制
現在的陳化效果是否如同30年以上的老普???
請問老紅印88青有採用這種極端製作方式去壓嗎?
應該沒有而且以當時的工具應該也是石磨腳壓
既然如此那為何老紅印會被捧上天呢???
因此滋味跟壓制方式並非絕對,茶質跟倉儲還是首要因素吧?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