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前幾年在某五星級飯店內潮州餐館用餐前有喝到那記憶,還有正統木柵鐵觀音也有那感覺,
堯陽的茶也留有一點點的感覺,或許這些地方可以試看看,但機會不大,
因為最近喝到那口感的有存放三十年正凍頂巷未受潮老烏龍及二十年東埔的沙里仙烏龍有那味,
有些受潮的老凍頂、覆焙的老紅水烏龍•••,也失去那味道了,
近年以上這些地區的茶坦言說一句真的沒那味了,
微氣候、土壤系、茶種、栽培方式、製作法、儲放期•••,這些要素可能很難一樣了,
如果真的想或許可以嘗試鐵觀音發酵度高一些加以中焙火以上再放個三年以上機會也許會出現!
4

評分人數

  • RTYU

  • 煎茶人

  • CTS

  • idiot

TOP

回復 20# 射過溪


    小時候父親朋友有用一種很接近傳統潮州茶泡法泡茶,只是他不放紙在壺蓋下,
但他不將熱水沖入壺中,只是用熱水一直沖壺身但要沖很久!手酸兼浪費水!

     我比較偷懶我用膳魔師沖茶器熱水蒸氣去蒸上方的茶不直接碰觸茶葉,也是好喝!
3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RTYU

  • 煎茶人

TOP

回復 22# idiot


    不加水或者將水加在茶船中?但別像我多年前為了鍊茶膏差點把房子燒掉!
2

評分人數

  • RTYU

  • 煎茶人

TOP

回復 24# idiot

我也想,但要連續將近一周,需要搭帳篷,我可能被警察當作遊民趕走!

TOP

回復 26# CTS

以往的朱泥壺大多不會看到上漿,所以有些前輩會利用其毛細孔由外部將水吸進壺內,
傳統一些是利用壺身和壺蓋中間放一張紙,借紙將水吸入,因為一直淋水可保持一定溫度,
又不會直沖茶膽,慢慢的增加濕潤,有點像泡濃茶後加些水稀釋,但是非常慢且溫和調節,
此法因速度慢而精緻,跟咖啡的Espresso並不一樣。

我一位好友的父親則都是以老潮州餐廳方式泡茶,置重焙火茶於小壺中,濃烈甘純,飯前飯後各一小杯,
到酒樓飲茶都自帶茶具及茶葉,聽說所費不小,所以好玩可以,但不要太迷戀!

此法需茶好、壺好、心情好、才能有耐心泡出"一小壺"好茶!
4

評分人數

  • CTS

  • 射過溪

  • 煎茶人

  • idiot

TOP

回復 30# 射過溪


    入喉氣補丹田!兄的壓力高低差太深奧了!
    這好像以往父執輩為了要不要熱水淋壺,也是以溫度會帶來壓力差一樣,
    不進實驗室難正確,最後還是怎麼爽就怎麼泡,
    難怪人說喝茶兼椪風,
    我看把我老媽收藏的一杯壺拿出來試看看塞滿鐵觀音會不會酸甘,酸甘....

TOP

回復 47# 射過溪

這就好像壺嘴那顆水球突然向內吸,有前輩就說此時倒茶最好,
我個人是覺得那好像倒吸一口氣要發功了,小心看招!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