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我的行業跟普洱茶一點都不相干,普洱茶只是我的消費品,而且剛接觸沒多久,所有知訓都是從網路得知,你們都比 ...
20110409 發表於 2012-2-28 22:01



   
兄好,提供您意見如下>>>

1.昌泰成立於99年,至今已經12年了,並非十年不到
2.除了國營廠外,比昌泰還早生產普洱茶的茶廠,用手指頭應該數的出來,可說是最早成名的民營茶廠,其99易昌號生產時間比99綠大樹還要早幾個月,是因為當年的葉老闆買不到99易昌號才轉向勐海訂製99綠大樹的
3.昌泰雖然目前式微,但是當年生產的茶品並不差,00/01年風起雲湧之時,其明星茶品數量和種類應該只在猛海下關可比,其他茶廠根本望塵莫及
4.昌泰只是個指標,他的資訊被揭露的較多,至於其他茶廠的醜事也很多,只是還沒有被大肆宣傳罷了
5.因為早年雲南政府規範不足,茶品作假,灌年份,重製...種種稀奇古怪的現象在當年所在多有,昌泰有,其他小廠有,勐海/下關兩大廠更多(利潤更大),這是當年時空環境所致,兄若不懂,建議多多爬文,多多請教前輩,然後再評價
6.您的行業我也不懂,所以我也不敢批評,若我向您一樣,對我不懂的行業亂批評(例如胡亂批評您的行業),看在您的眼裡,是否也像我看您一樣貽笑大方??
4

評分人數

TOP

呵呵,我好像跳入賊船,然後船上權威人士說,整船都是賊,不懂就好好學如何做賊,不要叫,會笑掉人家大牙 ...
20110409 發表於 2012-2-29 09:54



    我是跟您陳述事實,如果上述六點內有任何錯誤,請您不吝指教(公開),若有人提供您錯誤的資訊或者賣了你不實的茶品,您大可以說出來,莫要用一棵老鼠屎壞了一鍋的粥
就好像這幾天有個領隊開了台鐵的性愛趴,您難道也要責罵全國所有領隊都是色胚?

您說的昌泰成立不到十年,這是對還是錯?
如果是錯的,那麼誰是胡亂造謠的賊?

請不要做賊的喊捉賊

TOP

理性討論是好的。
我跟您一樣認為昌泰老闆並不誠實,但是昌泰老闆不誠實跟昌泰茶品不好並不能劃等號,因為我們又不沖泡昌泰的老闆。
昌泰是個茶厂,只做新茶,很多茶是依照客戶要求量身訂作的,茶本身沒有不誠實,不誠實的大多是訂製商和茶商,原因在於當年的資訊太封閉及相關規範不足,才誏上下游有可乘之机,o5年前,大家都如此,o5年以後規定要押日期,這种灌水的事就少發生了。
2

評分人數

  • 圓仔花

  • 20110409

TOP

在普洱歷史上,九九是很重要的一年,九九以前,普洱在云南的地位是最低的,大多是供港粵茶樓大茶壺加菊花之用,或者銷邊彊用。
據我的理解,九九以前,除了私人地下小茶厂外,有名有姓且有產量有知名度的只有猛海下關二家國營厂(昆明厂九四干就關了),直到九九年,大度崗茶厂接到訂單後才首度買机台從專作綠茶改為兼具壓普洱茶,後來沒訂單後又改為綠茶本行。昌泰老闆原是大渡崗幹部,看準時机隨後集資成立昌泰,這時候前猛海厂長鄒先生也於九九年成立海灣茶厂,原本是星火茶厂的福海茶厂也才剛改制成立,原來制紅綠茶改為普洱茶。
在九九年,整個云南省做普洱茶的茶厂,大致不脫這几家的產品了,直到二千年以後,普洱漸熱,有名有姓有產量的普洱茶厂才漸漸增多。

TOP

昌泰在成立初期,面對二大厂的夾擊及沒有客戶基礎的狀況下,營運的艱難可想而知,曾經好几次几乎面臨倒閉,人在那种困境下是什麼都幹的出來的,畢竟那是一個私人企業的生死存亡。
我無意替昌泰說項,不過當時的時空環境大致是如此。

TOP

很多茶厂,例如福海和黎明,在成立初期沒有資金也沒有品牌客戶,且當年大陸並沒有智產權的概念,一些訂製商在無法由猛海下訂單的狀況下(可能沒有關係,訂單太小,貪便宜...),便把訂單投到這些二線小厂(都是猛海茶區,味道差不多),在生死存亡下,小厂只能接訂單,客戶要什麼做什麼。

TOP

不過大家別以為小厂不想變大,在糊口的同時他們也想做自己的品牌,所以福海和黎明在做八中茶的同時也同樣致力生產自有品牌(綠星星系列及八角亭系列),雖然他們也知道打上自己品牌並不好賣。

TOP

我見過許多厂里的頁責人和干部,他們大部份是茶山人或者厂幹部出身,以生意人眼光看過去都是老買人居多(昌泰的陳衛是二代接班,俐外),若說他們是邪惡核心,一開始就是居心不良專作假貨認謀取暴利...那是我很難想傢的,也非全部事實。
1

評分人數

  • idiot

TOP

茶厂的利潤是很低的,認o3棕昌泰而言,當年的出厂价是一公斤17.5元,相當一片茶5元多,原料,机器,折舊,建厂,稅金,工資,管理...東扣西扣下來茶厂能賺多少?

至於茶商拿到貨後,東吹西吹,換包裝,年份灌水...賺的卻是几倍到几十倍利潤,轉眼間!

生意好時,茶厂猶如血汗工厂般被榨汁只為賺取微微加工費,等到茶貿下降,茶商自己帶領頭攻擊茶厂不自愛,連同椿腳和消費省臭罵一頓後,棄之如辟帚,然後茶鬲再去找另一家白的像衛生紙的不知死活的新厂,依然樣晝畫葫蘆,再次吹噓多好多好,私下還是當它血汗工厂,用完再丟!
2

評分人數

TOP

昌泰的處境大致如上。

成立之初倣了.一些好茶,然成本高賺不了錢,成名之後,茶商蜂擁,大家卻吹噓昌泰好,於是紛紛下大單,接了大單,茶質下降,於是那些因為昌泰賺了大錢的茶商反手打昌泰,說它一文不值。然後紛紛去找他們心目中另一個昌泰,重演老戲碼

而其實每個昌泰最後的下場都一樣,是血汗工厂。除沖,除非他們能取得獨立資金發展自有品牌(如陳升號),或者他們變得夠大,如大益,可以不受訂製商的左右。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