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1977年文山細嫩芽葉老包

2007年購入的30年老包,現在算來也有三十七年了
曾經長時間微受潮,茶乾帶細白霜無光澤,但無黴變
購入前賣家剛機器復焙過

70cc段泥臥獅,置茶量約1/3,時間25秒起,只溫壺不洗茶
剛入口很類似米漿味,連粥漿感也很像
之後暗香湧動,香型類似蘭花,喝來很像某些帶蘭香的熟普,只是沒渥堆味
可惜二沖後蘭香就淡了,但米漿味卻始終如一,不過整體上還是好喝
5

評分人數

TOP

An old trouble 2....200g紙包 白毛老猴

四杯年糕土水平,置茶量約1/3,時間15秒
因為是密封純乾倉乾淨無雜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4-2-17 20:16

An old trouble 3.....早期四兩紙包重焙鐵觀音

打開老瓷罐就聞到濃濃的藥涼香,這種老茶光聞味道就爽
往內一看,才知道已見甕底了,就全部倒進茶壺吧,等一下再開一包放進去.....

100cc早期欠溫的紅泥水平,置茶量約1/4,時間20秒起
只溫壺不洗茶,第一沖湯色深咖啡色,把表面上的水氣襯托得更明顯
有如深山煙霧飄渺的湖面那般

茶湯入口即化,濃厚稠滑中藥涼老陳韻,隱隱的花香蜜甜,果酸,收斂感散發開來
還有一種油滑感呢

茶性溫而潤,在這種濕濕冷冷的氣候中喝來格外舒服
雖不怎麼耐泡,但這種老老茶能有六七沖濃稠好喝的茶湯也就值回票價了

搬出五斤容量的白鐵桶,再拿出一包置於瓷罐備用
算一算還剩14包,夠喝很久....很久了.....讚!
4

評分人數

TOP

泡友分享的.....民國98春輕發酵高山烏龍茶

民國98年放到現在已經快7年了,有了相當大的轉化
置於一斤裝紙茶葉罐內,內裝為袋口綑得很緊的塑膠茶葉袋,算是不完全密封
打開罐蓋一股濃濃的甜甜的熟花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悅神怡

90cc紅泥小呆, 7g, 40秒起
這香氣太迷人了,所以只溫壺不洗茶,以免浪費了好茶香
雅秀婉約的熟香甜味中帶點醇酒香,微酸味及涼感
口味不重,是走溫文儒雅路線的,但濃郁的香氣及茶甜卻在口中喉間久久不散
雅緻的口感雖無爆發性的演出,但留存度卻讓人無法小覷

當年是茶友買了三款春茶,被茶友認為是最不好的,不值得存放
因為他喜歡更香嫩細緻陰柔的,不喜歡口感略為陽剛的
而我反而覺得這茶值得存放,所以他一氣之下就把這斤茶丟給我
也許今晚該把他找來再對尬一下..............
4

評分人數

TOP

今天喝這個.....純乾倉,原包裝,民國73年台灣老原茶...........
http://www.t4u.com.tw/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101960&pid=1004919&fromuid=1869


2013/01/14 第一次開封品飲,當時喝來很酸,很燥
開封後放塑膠袋,捲袋口打結,放回原鐵罐,算是不完全密封
這樣還是有醒茶效果的,一年多了,再來喝喝看醒茶成果

90cc年糕土水平, 7g, 20秒起 ,只溫壺不洗茶
湯色褐亮,花香內斂而微,甜度中等,乾淨醇和,藥涼感初現
氧化酸降了很多,現在是酸得生津而不壓茶味,酸得剛剛好,茶滋細緻甘甜持久
燥感也降了很多,不過溫潤度略顯不足,再醒個1~2年應該就不錯了
不急著喝,就繼續封好讓他慢慢醒

整體而言,質量中等,沒驚艷,也無可挑剔,反正就是中規中矩,該有的都有
最重要的是在三十年的漫長歲月中保持乾乾淨淨的,這就很難得了
這乾乾淨淨的老陳韻可為這茶加分很多,再多加醒茶,也會是個很不錯的老陳茶
6

評分人數

TOP

今天喝這個.....純乾倉,原包裝,民國73年台灣老原茶...........
http://www.t4u.com.tw/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101960&pid=1004919&fromuid=1869

射過溪 發表於 2014-3-11 15:01

今天喝另一個橘色鐵罐的...........
http://www.t4u.com.tw/chat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101960&pid=1004919&fromuid=1869


2013/1/14剛開封時,喝的感覺是.....
前二泡是氧化酸壓過一切,還好不是水酸,所以酸不留牙齦,且化得快
之後酸大減,香甜味出,香得迷人,甜得細緻,略帶收斂性,留存度佳
喉韻不厚重,屬清雅細緻柔美型的

現飲有點太乾,不夠溫潤,須再醒茶退酸潤燥
整體而言,質算中等,沒有驚艷,也不討厭


一年過去了,再來喝喝看......
90cc年糕土水平, 7g, 20秒起 ,只溫壺不洗茶
茶乾有一股不錯的熟甜香,湯色深褐
酸味有比一年前減少很多,但前三沖還是略酸,多少會影響到這茶的香甜味
之後微酸,香甜味就顯現出來了,很細緻柔美的熟香甜味,收斂感不錯
也是一款中規中矩,沒有驚艷,也不討厭的茶,但至少乾乾淨淨,年份也夠
喝來還是略有燥感,溫潤度還不夠,就繼續放著醒茶吧,一年後再喝喝看
這種完全密封的純乾倉老茶,總是需要較長的醒茶時間

相較下黑鐵罐以藥涼韻取勝,這橘鐵罐則以細緻柔美的熟香甜味取勝
算是各有風味,不分勝負
4

評分人數

  • 瑩瑩

  • ericchiang

  • Dior

  • 知秋

TOP

05 中焙覆雪芝蘭 (阿里山烏龍茶)


三月
濕濕冷冷的三月
難得今天春陽初露
照得樹梢新綠通透
來泡這三月雪覆過
又經杜老中度焙火
希望喝得春寒抖落

90cc紅小呆, 7g, 只溫壺不洗茶, 頭沖40秒, 之後爽就好
剪開四兩真空包裝深嗅,優質的熟香陳韻迷人,誰說真空密封無法陳化呢
著蜒般的甜香,湯異常的細緻稠滑,入口有物,略帶酸
茶香在口中悠悠蕩蕩慢慢的開展,佔滿了口鼻及呼吸道留連不去,後轉涼韻
茶性溫暖柔和中帶有一定的收斂性,讓這茶柔美而不膩
是款不陽亢,柔中有質有物,讓人沉靜又愉悅滿足的茶
3

評分人數

  • Dior

  • Tiffany

  • 瑩瑩

TOP

05 中焙覆雪芝蘭 (阿里山烏龍茶)


三月
濕濕冷冷的三月
難得今天春陽初露
照得樹梢新綠通透
來泡這三月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4-3-15 15:27

在本區看了一些催眠式的洗腦文,看得頭昏昏眼花花的無發聚焦
那就再喝這香甜怡人的好茶,滌洗及轉化一下感官吧

120cc薄胎朱泥水平,8g,30秒起
雖然只開封二天,但茶性已經多少有點轉變了
湯色似乎轉得更深了一些,香甜度也增加了許多
9年的茶了,見空氣後轉化是應該比新茶快,越老的變化就會越快
這也證實了我的盜墓理論.

經過空氣的氧化後,炭香也變得更明顯,茶性也更活潑了些
細緻,綿稠,膠滑,芳香蜜甜,結實有厚度,回甘性,生津及留存度具佳
讓腦袋清楚了不少,思維又可再次聚焦了

這茶今年就把他喝完吧
製茶師那麼辛苦的把茶做的這麼好喝
你不喝,硬要把它放老,也說不過去
就.....喝了吧......喝了吧......喝了吧......
2

評分人數

  • Dior

  • 瑩瑩

TOP

04冬 中焙阿里山佛手茶

剛剛整理茶時翻到的,只有一包,就來喝喝看

90cc紅小呆,7g,50秒起,只溫壺不洗茶
茶乾是帶霜氣的熟花香甜味,甚為怡人

頭沖火香明顯,茶滋茶香似有若無
然...一股極為細緻的幽幽滋味,卻在口中悠悠蕩蕩的瀰漫開來,久久不退
隨著茶湯溫度漸減,茶滋漸增,感覺甚為奇妙,那是一種很內斂的質感

頭沖飲畢,打開壺蓋深嗅,很乾淨的濃郁香醇味,讓人忍不住的多聞了幾次
二+三沖合飲,茶膠質把茶滋茶香緊緊的裹住,然後再慢慢的釋放出來
好像罩著數層薄紗面巾的氣質美女,慢慢一層一層的掀開
直到得見她那深具多層次豐富厚重內涵的廬山真面目
這杯茶從熱湯喝到冷湯,就是這樣的感覺,難得一見的好茶!
2

評分人數

  • 瑩瑩

  • Dior

TOP

07焙火高鐵

110cc紅泥水平,8g,50秒
這也是個人相當喜愛的茶,香甜膠稠,剛柔並濟
是款火香茶香的融合度很好的功夫茶

不過今天喝口感就略差了,原本結實的茶滋變鬆了
喉韻與舒爽度也少了很多

原因是開封後放太久了,通風醒化過度,導致體虛
這包應該是五年前開的,然後置於馬口鐵茶葉罐內,想到就喝
去年喝還很不錯,主要是罐內的茶葉只剩二泡量
茶少而容器空間大,就會氧化很快,稍不注意就過度了.
可見醒茶醒到適度時,平時就把他享用了,別一直放
不過我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捨不得喝,而是忘記了
5

評分人數

TOP

07焙火高鐵

110cc紅泥水平,8g,50秒
這也是個人相當喜愛的茶,香甜膠稠,剛柔並濟
是款火香茶香的融合度很好 ...
射過溪 發表於 2014-3-19 16:01

換把逼熱性較高的110cc青灰泥試試看,同樣8g,50秒

Yes ! Yes ! Yes !
這壺一換.....果然滴鞋又變過溪,枯木再顯龍吟
結實度,回甘性,膠質感又通通回來了
雖香氣及喉韻強度略有損失,卻也增添了一份醇和的口感

茶....永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6

評分人數

  • 瑩瑩

  • ko001

  • 小神童

  • ericchiang

  • Dior

  • chinatee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